文史 | 曾国藩:以理学用兵
如果没有天理就是人欲作为信念来支撑,他能说得这样坚决?有了王船山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他全能喝,什么样的话,他都敢说。
原文 :《以理学用兵》
作者 | 南开大学 李冬君
图片 | 网络
在《讨粤匪檄》里,曾国藩讲的都是天理,圣人子弟兵也要存天理。而战场上涌动的却是人欲,湖湘文化的利害处,是能使天理人欲一体。先是王船山从思想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曾氏便拿了这思想到战争中去。他一边在天理上做足文章,一边在人欲上下大功夫,把它们都搞好了,就可以存天理尽人欲。
天理就是人欲
上了战场,杀人就是天理,最大的人欲,就是保存你自己,外带打胜仗的战利,所以,曾国藩佩服船山先生。戴震说理学以理杀人。其实,这还是书生之见,凡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都不会文绉绉地说什么“以理杀人”,那样说了,便是乳臭未干,连牙根都会变软,语气都会变酸。看透这一点,使之文化化,这便是湖湘文化,是船山先生立了根本,而曾氏来集大成的。
曾国藩在官场上是以理学来修身的,他在湖南起兵还是以理学治军,发《讨粤匪檄》时,他还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可一进入枪林弹雨,他就发现还是船山先生说得对,天理就是人欲。有了这句话,就把他的思想解放了,他知道在战场上怎么做了。以天理治军,以人欲用兵,从天理通往人欲,从胜利走向胜利。自从懂了这道理,他就不再亲自上前线去,他把天理放在军营里,把人欲放到战场上去,他自己坐镇军营“存天理”,让弟弟曾国荃上战场去“尽人欲”。天京打得天翻地覆,他日思夜盼,可就是不敢上前线去,心里那个急呀!
曾国荃善用人欲兵法,率吉字营,掘地道入金陵城,置炸药于地道中,轰陷城垣二十余丈,督军屠城,搜杀三日夜,擒获李秀成,歼敌十余万。捷报传来,曾氏喜极而泣。用六百里加急,驰奏称:我军围攻金陵,两年多了,死于疾疫者,前后有万余人,死于战阵者,也有八九千人,念来令人悲涕。于此悲喜交加之时,他向朝廷报告说:“历年以来,中外纷传逆贼之富,金银如海,乃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在意计之外。”从“金银如海”到“全无货财”,反差太大了。
这样的报告,朝廷会相信么?可他确实只能这样说,在这一点上,他完全信赖前方的将士们,他们把命都扑上了,不信他们还信谁?如果没有天理就是人欲作为信念来支撑,他能说得这样坚决?有了王船山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他全能喝,什么样的话他都敢说。
他总说自己不能上前线,一上前线就打败仗,为什么?他不会没想过。试了几次以后,他就不再上前线了,待在大本营里,定战略,写奏折,前线反而会打胜仗。曾老九围攻金陵,他不敢去,怕去了不吉利。其实,哪里是什么不吉利?分明是“不激励”!
以理学治军,以儒术用兵,那是“面子”,是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不可或缺,但靠战争发财,才是“里子”,是动力。“面子”要讲究,那是方向问题;“里子”要重视,那是动力问题。曾氏两兄弟,一个讲“面子”,一个要“里子”。试想,他在前线要“面子”,将士哪能受“激励”?打了几次败仗,他就改变了,不到前线去,“面子”退居二线——放下天理,这样,才好用“里子”,行使“激励”——调动人欲。
裁军又成了所谓天理
裁军说裁就裁,拖久了,会在他和朝廷之间制造麻烦。据说,当时就有人这样问他: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样问的人多了,朝廷难免捕风捉影,弄假成真。为了省心,也要裁军。他说:近岁以来,但见增勇,不见裁撤,无论食何省之饷,所吸者皆斯民之脂膏,所损者皆国家之元气。
如此说来,裁军又成了所谓天理。他求什么?眼前,自裁湘军,求得过且过,岂不就是要他“灭人欲”?小鞋也穿了,鞋带也紧了,现在来削足适履,削湘军之足,适朝廷之履,湘军成了残疾,朝廷岂不快意?朝廷自以为得计,分湘军而治之,曾、左、李三分湘军,看似分了他的权,实则三足鼎立,形成犄角之势,平时争吵,关键时刻共进退。曾家一军,其势难以发展,兵分三支,才好迅速普及。
就此而言,他不仅打下天京,而且暗胜朝廷。朝廷虽然还是朝廷,可天下已悄然转移,不知不觉地都落在湘军手里。三个英雄一台戏,人欲纵横捭阖,从此收复汉人国权,自是天理。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785期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