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小切口大反响:博物馆如何讲好城市故事?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提出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软实力等,这是各地政府下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先手棋。而博物馆正可以以小切口引发大反响,是助力各地跑赢全国乃至全球城市文化竞争的“新赛道”。
截至2020年底,全国5788座博物馆大多坐落于城市。尤其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一些省会城市,博物馆已成为旅游的“千万级流量入口”,并不断涌现“网红打卡点”场馆,形成了领先全国、比肩全球城市的文博发展态势。
原文 :《博物馆如何讲好城市故事》
作者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 郑奕
图片 | 网络
讲述城市故事的“精彩案例”
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8家,且弘扬城市文化的优秀案例众多。2021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建筑可阅读”、世界技能博物馆等皆被点名;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并联合7个国家的12家知名馆等举办“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这是疫情以来国内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参与地区最广、规格极高的展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文物史料展凸显了全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的奋斗伟绩。
博物馆是城市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和艺术客厅。当下,我国各地场馆若要助力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并达求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本地故事的世界传播,必须学习讲故事,这对其跨越时空的叙事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播城市文化的不足
近年来,虽然博物馆的标识度、美誉度、参与度都明显提升,甚至一些地标型场馆已成为城市IP,但从整体上说,博物馆在传播城市文化上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业界对博物馆与城市文化的协同发展认知和研究不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而一座城市最有味道、最具魅力的恰恰是传承历史文脉、人文底蕴丰厚的博物馆。可惜业内外对此认知严重不足,也无积极研究的意图,自然缺乏长远规划和策略。事实上,纵观全球城市,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它们无不对此有清醒认知并早已布局,且持续增强博物馆的全球叙事能力,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等。
第二,在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空间邻近的博物馆往往存在同质化发展倾向,对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色彰显不足。近年来,长三角场馆举办了不少江南文化主题展,同时还配套文化讲堂等。与此同时,在江南文化的同一背景下,博物馆展示、教育等“同”有余而“异”不足,即各馆通过文博口径对该文化的阐释不够具有地方特色。同时,江南文化的当代核心价值、精神特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古”有余而“今”不足,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相对割裂,因此认同度有限。
第三,博物馆对所在城市的文化渊源、包含的丰富类型,以及文化流变等研究、阐释有限。常说“千年历史看西安,百年历史看上海”,但其实上海市五大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博物馆呈现的考古实物已证明,距今6000年前第一批先民即开始定居、滨海垦荒。同时,松江区还是“上海之根”,青浦区则是“上海之源”。但很多人对其地下遗址、文化年代的印象并不深刻,并且历史、考古、博物馆系统对古代史的研究和宣传都缺乏。由此可见,博物馆串联起的“满地珠玉”还得进一步深挖。同时,考古、历史研究等“生产知识”的根本目的正是在于博物馆等文教机构“传播知识”。
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
时下,作为“流量担当”的博物馆大可用来诠释什么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交融等城市文化品牌。它其实是一系列文化的流变、演进与集成,充满了个性和动态性,同时与城市精神、品格紧密关联。就博物馆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而言,建议如下。
第一,“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加强博物馆与考古、历史研究的联动。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同时,场馆还应加速对当地历史文化和文物的整理、研究,以将成果转化为展教内容,既用史实讲述“何以中国”等故事,又让文物中的城市在时空穿越中活态呈现。重要的是,促使公众践行“城市文明寻踪”,感悟“乡土教育”。
我们不妨通过博物馆来开展众包型“城市考古”,这也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全新实践。具体则以场馆体验为起点,以发现、分享城市文化为过程,并以推介城市故事、文化品牌为终点。总之,渐进实现博物馆资源的再挖掘、价值的再发现,以及都市美好生活的再体验。
第二,形成全城博物馆、美术馆等的合力,以构建开放型“文化共同体”。我国博物馆行业首部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所称的“博物馆”并不包括以普及科学技术为目的的科普场馆等。因此,截至2020年底,我国备案的5788座博物馆并未完全纳入科普场馆如科学中心、天文馆等,这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界定有出入,后者范围更广。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将博物馆与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并列。在此背景下,那些“除被指定为‘博物馆’外,同样具有博物馆资格的机构”几乎都被排除了。
因此,不妨采取“大博物馆”理念,促使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等一齐发力。事实上,上海市博物馆美术馆通票已于2021年上架,并串联了16家博物馆、11家美术馆、14家网红亲子场馆和9家知名景点。
第三,博物馆加大聚焦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以将城市的伟大征程、当下时代发展及时记载并呈现。无论是场馆的展示、教育,其供给都应从火热的生活现场采撷创作素材,以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力作。包括打造高水准的地标型场馆,传播有感染力的精品展陈和教育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普惠性、公益性等。
截至2020年底,我国有行业性国有博物馆825家。而我们理应把工业历史、文化等记忆融入这些场馆的建设与展陈中,同时活化利用工业遗产。事实上,一座城市若能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其文化遗产,自然能做好保护、利用的大文章,弘扬城市文化并打造品牌。
第四,探索百姓视角的、更富创意的博物馆“打开方式”,以把城市故事讲得更有温度和“烟火气”,既让场馆的综合价值真正“活起来”并富有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暖意、惬意、诗意。这当然需要渐进改变博物馆的“高大上”形象以及阳春白雪式叙事方式,以达求与百姓的情感互动。事实上,我们将通过评估体系等更新,促使博物馆体验成为衡量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标尺,并让文化为其优质生活方式赋能。
具体说来,博物馆需要创新更多场馆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并实行“菜单式”“订单式”产品的精准供给;场馆推进延时、错时开放,并实现“适老化”“无障碍化”等人性化服务;加快智慧场馆建设,目前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科技馆等已成为首批数字景区。总之,通过博物馆这一“静雅里的人间烟火”空间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并向世界描绘中国及各大城市的“诗与远方”。
其实一座离家不远处即可信步走进博物馆的城市,绝对是有温度的城市,更是一片有厚度的土地。场馆连接着人与物、人与人,连接着昨天、今天与明天,也连接着各地、中国与全球,并越来越多地充当了“城市客厅”角色。愿我们的博物馆等进一步构建“文化共同体”,以讲好精彩的城市故事,并成为新一轮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代言人”。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94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