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 城市改造背后,撼不动的是文化认同
“杭州西湖柳树被换成月季”这一话题曾冲上微博热搜,使杭州独有的历史文脉特色再次走进大众视野,更体现了民众对城市文化风貌保护意识的苏醒,也反映了城市风貌保护与公共景观建设之间的问题。
原文 :《城市改造背后撼不动的是文化认同》
作者 | 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 王润清
图片 | 网络
雕塑了集体的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所在,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市民对西湖沿岸柳树的在意,不仅是对城市景观的爱护,更是在守护杭州城的底蕴。杭州能给予市民归属感,同时能够向游客输出自己的文化符号,与其自古流传的西湖杨柳文化密不可分。
没有柳树的西湖,是不完整的西湖。《西湖志》记载:“滨湖垂柳万株,间以桃杏梅李。”柳树喜水,沿岸而生,长居湖畔,已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光。千百年来,西湖的柳在文人墨客的艺术创造下呈现出柔美动人、意蕴隽永的形象,“西湖杨柳风流绝,满楼青春看赠别”“遥想西湖烟柳色,深春风露水边声”“最忆西湖柳阴底,扁舟欲去尚徘徊”……柳树与西湖承载了太多杭州人关于文化的历史记忆,它象征着西湖的柔美与秀气,二者合一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象。这种景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雕塑了集体的城市记忆。
侧重当地的文脉特色
早在2008年,国家就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改变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去年,城市更新的话题被列入“十四五”规划与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近年来,一些城市的景观规划动辄就要“大开大合”,形成千篇一律的整体风格,或者移栽网红花木,打造网红街景,将城市文化灌入流量。这些功利的城市治理行为也许会带动一段时间的消费热涨,却让城市失去了原本的生活底色。
针对“柳树换成月季”这一问题,杭州市西湖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要移栽,是因为柳树属强阳性植物,这一段的柳树生长在悬铃木树冠下,长期得不到充足光照,出现老化、空洞、“驼背”和严重倾斜等问题,部分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柳树迁移。即使官方给出了合理解释,部分民众对此还是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柳树是西湖的文化象征,没有柳树的西湖是不完整的。
实际上,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比如,南京曾为修建地铁而移植梧桐,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不满,并发起绿丝带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为此,南京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承诺市政建设“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此次舆情事件的成果,安抚了民心,顺应了民意。近两年,广州市因榕树根系发达破坏城市路面,大量砍伐榕树,事后,当地多名干部受到严厉问责。对广州来说,榕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漫长而又炎热的夏季,遍布大街小巷的榕树以其强大的遮阳避暑功能,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广州人。
由此可见,各地市民对城市文化的执着远比预想的要深厚许多。所谓城市更新,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塑造历史风貌,对传统文化继承并创新。从植物景观到建筑布局,要想实现城市更新,就要学会因地制宜,侧重当地的文脉特色。
城市治理:尊重居民的人格与权利
就“城市共治”的话题来说,这些事件无疑再次提醒人们,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居民幸福感,不仅仅是GDP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居民本身能否得到人格与权利的尊重。
从“还湖于民”到“断桥还柳”的致歉背后体现的是面对民意质疑时城市管理者的敬畏之心。虽然本次风波得到了政府的及时响应,但城市的更新建设还是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思考。在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管理者要更加注重对城市的风貌保护。
首先,要想保护文化风貌,就要回答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名片,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应该立足于什么。谈起一座城市,我们常常会想起知名的文化景点,景点作为城市名片对打造城市特色化建设十分必要。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若不注重发扬城市文化特色,就容易出现城市之间高度同质化的现象。因此,城市的发展更新更要关注历史文化的保护。
其次,对历史文物而言,要本着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态度去进行改善和修复。西湖的柳树几百年来已经拥有厚重的历史美感,我们要想实现人文思想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必须做到深入民心。只有在与景观的不断互动中,人们才能感受并传播城市文化。
最后,作为政府以及景区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深化对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不断提升对城市风貌和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城市建设中遵从民意、尊重民声,回应百姓关切,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中形成思想、制度、工作各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使城市更有温度。此次以“月季代替柳树”的风波说明,民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高,参与城市共建的议事能力也在加强。
真正的文化自信,需要去了解传统、尊重文脉、熟悉文化,可持续的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做到遗产再生。景观对城市而言都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在进行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同时,要看到它的共情价值。所以,城市的创新、改造和提升需要以历史文化底蕴打底,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2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