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我还选择乌恰”—— 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吴登云 | 方志江苏
58年前,他从大运河畔的江苏扬州来到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半个多世纪,他扎根戈壁荒滩,挺拔成一棵坚韧的胡杨树。他,就是我们敬仰的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和全国“最美奋斗者”吴登云。
本文系“方志江苏”独家稿件,音频特邀江苏新闻广播制作,欢迎大家关注转发
作者:肖维琪
播讲:李 杰
吴登云是江苏高邮人,1963年从江苏省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乌恰县政协副主席、乌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50多年来,他热爱边疆、扎根边疆,为边疆各族人民奉献了一颗赤诚的爱心,被边疆各族人民歌颂为“白衣圣人”“马背医生”。
扎根边疆 热爱边疆
1940年,吴登云出生在高邮郭集镇(今送桥镇)柳坝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郭集镇和高邮县城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业,1963年毕业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今扬州大学医学院)。六十年代初,“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每一个有志青年的人生选择,吴登云写下“天高任鸟飞”的誓言,毅然选择去新疆。这年秋天,吴登云与90多名进疆的毕业生,从扬州经南京到达乌鲁木齐,行程3500公里,进行集中培训后分往新疆各地。乌恰县距离乌鲁木齐1500公里,条件最艰苦,没人愿去。吴登云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干一辈子。”他乘敞篷汽车,经过七个日夜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
图源:乌恰党建网
乌恰位于祖国版图的西部边陲,是送走太阳最晚的地方。全境三面环山,四季积雪,海拔在1700-6100米之间,空气稀薄,日照强烈。一年当中8级以上大风平均多达43天以上,当地人说:“乌恰三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刮得“天上无鸟飞,山上不长草,石头满地跑”。3名医生、5间干打垒的土坯房、13张简陋的病床……乌恰医院虽是县级医院,但条件的艰苦、设施的落后、人才的匮乏远远超出吴登云的想像。
困难没有吓退吴登云这个硬汉,克服了最初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吴登云像一棵生命力顽强的胡杨,在乌恰扎下根来。随着时光流逝,当年一同入疆“支边”的同学陆续返回,到了条件好的城市医院,有的还担任了医院领导或科室负责人。一个个充满关爱的电话,一封封饱含乡情的信件,搅动着吴登云的乡思,考验着他的信念。1980年,扬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组建烧伤科,急需人才,一纸“商调函”寄到了他手里,他犹豫了好几天,始终没有将“商调函”交给领导。1986年10月高邮县政府寄给他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欢迎他回家乡工作,并附了一张“调动审批表”。他考虑再三,还是离不开这里的民族兄弟,毅然决定继续留在乌恰。这一留就是五十多年,直到退休之后,他仍然留在乌恰。他说:“如果还有来生,我还选择乌恰;乌恰人民需要我,我也需要乌恰人民;我还选择当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还病人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提高自己 服务大众
吴登云全身心地融入这片荒漠的土地,与少数民族兄弟融为一体。语言不通他一字一句地学习;情况不熟,他一个毡房一个毡房地访问;缺医少药,他刻苦钻研,把自己锤炼成“全科医生”。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还先后去喀什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进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对烧伤科、泌尿科、胸外科、脑外科,甚至妇产科、牙科等,都掌握了必备的知识,成为边疆人民最需要的“全科医生”。
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到牧区去巡诊和防疫,足迹踏遍了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由于地广人稀,有时为一个病人要走两三天的山路。他身背药箱,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风沙、山洪、雪崩、泥石流等时时威胁着他的生命安全。一次途中遇暴雨、泥石流,他只能在山包上坐了一夜,与马相偎着取暖。山高路险,骑马走50里山路,要比乘车行500里还要累。一次,他累得筋疲力尽,迷迷糊糊在马背上睡着了。结果摔下山沟,全身受伤。
1986年一天晚饭前,乔拉斯塔村一位柯尔克孜族妇女难产。吴登云闻讯后抓了几个馒头,背起药箱便骑马出诊,黑暗中几次迷失方向,好不容易在天亮前赶到牧民的毡房。吴登云劳累过度,心力交瘁,瘫倒在地。产妇出血过多,心率几近衰竭,经过紧张地抢救,产妇转危为安,毡房里传出婴儿的哭声。毡房里,一对柯尔克孜族夫妇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给吴登云行礼。
吴登云给牧民兄弟带去了健康和希望,牧民们视吴登云为亲人。牧民为吴登云端出别具风格的食物,为吴登云铺上厚厚的被褥,脱下大衣为吴登云温暖冻伤的双脚,在河水中为吴登云探路。
治病救人 大爱无疆
抽血救人。1966年冬天,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了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双眸无神,没挪几步就一身虚汗。年轻的医生吴登云判断,必须输血治疗。然而,只有几间土坯房的简陋医院,哪里有血库呢?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登云决定抽自己的血。300毫升的鲜血从吴登云的体内流进了柯尔克孜族病人的血管。病人的眼睛有神了,她惊喜地说:“我的身上长力气了!”第一次献血就这样开始了。看到自己献出的一点血,而挽救的却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吴登云认为自己做得太值了。3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30多次,共计7000多毫升,超过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在吴登云的带动下,他的女儿吴燕献了血,医院职工、机关干部和牧民群众也纷纷加入了献血者的行列,在乌恰逐步形成了一个社会献血团队。
吴登云远赴深山中为病人治病。(资料图)
割皮救人。1971年12月1日,买买提明两岁的儿子托乎塔西玩耍时不慎扑入火堆,全身50%以上的皮肤被烧焦。面对惨不忍睹的小生命,吴登云感到阵阵揪心。一连10多天,他全身心地投入抢救,幼儿终于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接下来就是创面愈合的难关了。但是,幼儿完好的皮肤所剩无几,怎么忍心过多取用那些细嫩的皮肤呢?吴把目光投向了幼儿的父亲。买买提明听说要从自己身上取皮,吓得惊恐万状,连连说“不行”。吴登云决定从自己身上取皮。“什么?哪有医生取自己的皮,不行不行!”手术室护士拒绝配合吴登云。吴登云只好自己给自己注射麻药。他先从两条大腿上取皮,随后,又在小腿上注射麻药,果断下刀。10分钟后,他一共从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接着,他拖着麻醉的双腿走上了手术台,把自己的皮植到幼儿身上。看着这一切,买买提明从惊呆到感动,泪水中饱含着羞愧、感激和崇敬。
时隔27年,1998年5月的一天,乌恰医院来了一家三口,他们是买买提明、托乎塔西和他的儿子,见到吴登云后纳头便拜,感谢当年的献皮救命之恩。
冒险救人。1993年12月26日,康苏煤矿20岁的维吾尔青年矿工艾力江因工伤导致多根肋骨骨折、十二指肠损伤、肝脏大面积破裂,送到乌恰医院时已失血休克。手术复杂,风险巨大,有人建议送喀什地区医院去治疗。山路崎岖难行,伤员经不起折腾。吴登云毅然决定收下伤员,亲自主刀立即进行手术,在手术台上连续奋战了9个多小时。十几天里,手术连做了4次,每次做完手术后,吴登云都要守候在艾力江身边观察护理。最长一次5天5夜没正常睡觉,熬得他眼红唇紫,腰膝发软,扶着墙才能走路。昏迷不醒的艾力江终于摆脱死神魔掌,露出了重回人间的灿烂笑容。当他从陪护人员口中了解到抢救的过程后,泪水涟涟。
吴登云为牧民看病
吴登云常说:“热爱边疆各族人民不是一句空话。对医生来说,首先要对患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心,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忱。”他用无数的实际行动为这些肺腑之言作了注解。
十年树人 十年树木
1984年金秋,吴登云走上乌恰县医院院长的岗位。当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短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要使牧民不再缺医,唯有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柯尔克孜族医生,造就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伍。为此吴登云制定了“十年树人计划”,然后他马不停蹄奔波于各乡镇卫生院之间,物色好苗子送外地进修。当年被选送进修的乡卫生院的卫生员吐尔洪,如今已经是乌恰医院的外科主任、柯尔克孜族医生中的佼佼者。1997年,吴登云力排众议,让刚进修归来的年轻医生依马木主刀,为一个“肝包虫”病患者手术。术前帮助制订方案,术中当好助手,术后帮助总结经验教训。
吴登云
年轻的医生海拉提是一名技术骨干,一次在为一个支气管炎患者做完检查后,没有来得及填写病历就被朋友拖去玩了。平时难得发火的吴登云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海拉提,直到他羞愧地认识错误方才罢休。现在海拉提已是乌恰医院的副院长。
吴登云还热情指导少数民族医生撰写专业论文,经他指导、帮助、推荐,好几位柯尔克孜族医生的论文在国内医学刊物上发表。
图源:新华网
目前,乌恰已经有了一支以少数民族医生为主体的医疗骨干队伍。过去这家连阑尾炎手术都做不好的医院,现在几乎所有的常规手术都能做,医疗水平在边疆县级医院中领先。
1985年8月,乌恰县发生7.4级地震,整个县城几乎夷为平地。刚担任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还不到一年的吴登云迅速组织医疗队,赶赴受灾现场抢救伤员。仅用3天时间就搭建起一座帐篷医院,恢复门诊,接受各种手术。为重建一所全新的乌恰医院,吴登云制定了一个“十年树木计划”。
当地人说:“生一个孩子容易,种一棵树难。”戈壁滩上遍地砂石,吴登云领着大家用镐筑坑。一镐下去火星四溅,震得手麻臂酸。
植树没有水源,他们自己动手,挖出一条12公里的水渠,引来雪山之水。没有土,他们从老城区一车车拉,拉来的土可堆成一座可观的土山。就这样,吴登云带领大家共植树近6万棵。重建后的乌恰县人民医院有凉亭、莲池、小桥,处处透视着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浸透着吴登云对乌恰各族人民的爱心和浓浓的家乡情结。
美丽乌恰 (图源:搜狐网“视觉乐游”)
不忘家乡 淡泊名利
1969年,吴登云正在最偏远的吉根乡牧区巡诊,收到弟弟吴登林寄来的家信,得知母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其时,距母亲去世已经一个多月。他痛不欲生,噙着泪水守着摇曳的煤油灯枯坐了一夜。他写信给弟弟,诉说对母亲的怀念和歉疚,请弟弟给他在母亲坟头多烧点纸钱,请母亲原谅自己的不孝。
1986年,吴登云父亲病危,在弟弟的再三催促下,吴登云赶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在家中,吴登云悉心陪伴父亲,端水送药,擦身换洗;晚上陪父亲说话,睡觉,以尽人子之道。两天后他挥泪告别了病危的父亲。父亲坚持把他送到村外,反复叮嘱“要把公家的事做好……”吴登云知道,这次的“生离”无异于“死别”。他于心不忍,掉过脸去,不停地抹泪。
直到父亲去世,吴登云也没能回来。他诉说过一个心愿:他在乌恰“圆梦”后,要带上所有的奖章、奖状和证书,跪倒在父母的坟茔前,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告慰二老的在天之灵。
吴登云的先进事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是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观念、职业道德、艰苦奋斗教育、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中央组成了“吴登云事迹宣讲团”赴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各地、各级党政组织纷纷作出向吴登云学习的决定,还通过座谈会、宣讲会等多种形式,深化学习效果。中央以及相关省市媒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
1999年6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吴登云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护士代表向吴登云献花。
1999年6月22日,《人民日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联合采写长篇人物通讯《雪山的呼唤—记爱民为民的好医生吴登云》。
1999年6月,《中国青年报》连载长篇人物通讯《爱在高原—记新疆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1999年6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长篇人物通讯《万里西陲的江苏赤子》。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中央决定:授予吴登云等50名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1年7月,吴登云再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02、2007年,吴登云先后当选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2009年9月,吴登云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
一批以吴登云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题材的图书《帕米尔之子——吴登云》《雪山的呼唤》《吴登云的故事》《高原赤子吴登云》以及连环画册《吴登云》等纷纷出版。
国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全国劳模吴登云纪念邮票》。
2001年,吴登云从医院的领导岗位退了下来,只担任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但他仍牵挂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每星期,他在政协上3天班,在医院值3天专家门诊。面对上述这么多荣誉,吴登云清醒地说:“共产党人应该胸怀宽广,廉洁奉公,看重创业奉献,看轻名利得失。”
*(本文资料承“吴登云展览馆”赵胜楠女士提供)
- END -
肖维琪,原名萧为祺,1945年出生,江苏高邮人。长期从事水利、党史、方志、文史、文物等工作,曾任政协高邮县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兼)、高邮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高邮市党史办公室主任科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三垛史话》《临泽史话》《界首史话》,主编《破晓号角》《周山乡革命纪事》《昨天的故事》参编《高邮县志》《中国共产党高邮地方史》《南社中的扬州人》《高邮:尧文化发祥地研究》。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会员、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会员、江苏省地方志协会会员、高邮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高邮市帝尧研究会秘书长。
陈鲁高,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六十年代在部队当兵八年、退伍后分配高邮水泵厂工作,曾任工会主席。江苏省民协会员、高邮市民协顾问。
播讲:李杰
简介:李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新闻联播》主播。一级播音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社会艺术考级评委。
审核、发布:赵阿丽
美编:张一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江苏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文章字数在1500~3500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文章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jssdfzwxx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