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点击关注,同做传灯人

“年少时我曾仰望星空,现在我身处太空俯瞰地球之美。”这是70岁的布兰森在乘坐“维珍银河”进入太空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出的一句话。对于“维珍银河”的成功,大多数时评公号作者似乎并不在意。所以我打算聊聊这事。这篇文章原本是准备昨天发出的。因故改为今天。


美国东部时间7月11日10时30分许(北京时间7月11日22点30分),维珍银河白骑士2号(White Knight Two)飞机载着可重复使用商业载人飞船太空船2号(Space Ship Two)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美国航天港升空。整个旅程历时90分钟。最后,平安降落在美国航空港。“维珍银河”的成功,连商业巨头贝佐斯都酸得不行。对于只愿意记住“第一”的人类历史来说,仅仅9天之差,贝佐斯就被抢了“商业太空旅行第一人”的桂冠。哪怕他的飞船会比“维珍银河”更接近卡门线(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的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为100公里。卡门线外为太空)也注定会成为“配角”。我从头到尾全程观看了视频直播。下图来自即时的手机截屏。

▲维珍银河合体升空▲

▲现年70岁的布兰森(左一)和其他乘客在座舱内的图像▲

▲脱离母舰,发动机点火准备进入最后的冲刺▲

▲设置在飞船外部的摄像头拍摄到的巨大尾焰▲

▲开始进入最后的加速,直插云天▲

▲关闭发动机,飞船进入失重状态,并扭转尾翼准备返回▲

▲完成重返大气层,正在以滑翔机的方式准备降落▲

▲成功降落,等待它的是鲜花和掌声▲

▲本次飞行任务过程示意图▲

作为一个纯粹的理工男,能够完整的目睹这样一次近乎于完美的太空旅行,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尽管我只能算是众多远程观众中的一个。但作为人类的一员,必须对此表示出足够的敬意。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它,是人类真正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它,代表了人类自大航海时代以后的最大突破——太空旅行时代的开启。



我知道有人会对我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事实上,我在直播中一直都在欣赏某些人的“字幕表演”。在其它平台上的很多评论也是大同小异。恕不重复。必须承认,爱国是好事。但爱国并不等于可以无边界无根据的做“夜郎自大”的春梦。过分的自信,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以这位自名为“日月星辰”的网友为例。维珍银河的成功,在他眼中“最多在地球的外表层划过一下”。想必,持类似看法的人很多。毕竟,在1903年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当莱特兄弟的双脚第一次离开地面,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维珍银河”的创始人,亿万富豪布兰森显然也会认同我的观点。所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航空器舷窗下面的涂装。从雨燕,到莱特兄弟的飞机,到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飞机,到大型喷气式客机,再到登月舱,最后是“维珍银河”2号的剪影。记录了人类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

篇幅有限,我仅从三个方面解读一下这次旅行和我们很多人的认识到底有什么不同。

1

不要用举国之力和商业行为相提并论

我听到很多人都在用“维珍银河”与大国成功发射的空间站相比较。但首先要搞清楚,这是一次纯由个人投资的商业太空旅行。它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一次安全可控,成本可控,可重复、可复制的太空飞行。试想,作为一名普通旅客,谁也不愿意把一次观光旅行变成向这个世界告别的演出。而商业行为的根本原则就是必须要赚钱。在实现目的的前提下,经济性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庞大和难以回收的成本,是不可能具有商业价值的。但是在此前,以国家行为主导的太空旅行,都是不计成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我必须强调,包括美帝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航天被誉为国家实力的集中体现。以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例,在国际空间站上耗费了1300亿美元。这还没有计算每年40亿美元的维护费用。这也使国际空间站一举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


此外,可重复、可复制性这个概念,在没有商业航天公司参与竞争的时代是很少需要考虑的。在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之前,火箭这玩意就是一次性消耗品。卫星啥的也是造一个扔一个。跟现在养孩子差不多。基本上只要放上天就别指望原样收回来了。用这种思想,可以造出原子弹;但绝对造不出芯片。7月14日,新能源车巨头拜腾正式申请破产。历时4年,被评为2020年全球独角兽。烧光84亿仍未造出一台量产车。这充分说明实验室技术和稳定可靠的大规模市场应用,两者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


马斯克说:我们不会走“捷径”,我们只会选最难走的那条路。因为很多时候,所谓的“捷径”其实是走了弯路。

2

向勇敢的先行者致以恒久的敬意

“维珍银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探索未知,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危险。2007年火箭发动机在地面爆炸,导致3名美国缩比复合材料飞机公司员工死亡。2014年,第一艘宇宙飞船二号坠毁,导致“维珍银河”副驾驶迈克尔·阿尔斯伯里和飞行员彼得·西博尔德死亡。而“维珍银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进行的第三次载人飞行测试中,太空飞行器的发动机发生故障。两名飞行员不得不提前以滑翔的方式返回地面。而这次,70岁的布兰森亲自提枪上马。当被问及家人对于自己将亲自登上太空的消息是否存在担忧时,布兰森坦言,“连坐维珍航空的飞机都感到害怕”的妻子,对自己的这一大胆举动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她说,‘如果你傻到做这种事情,那你就去做好了,但我不会去参加你的葬礼的。’”


而马斯克前段时间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个愿望:希望未来能死在火星上。他计划两三年后亲自进入太空,并表示生于地球葬于火星将会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富可敌国,也会像布兰森、马斯克一样用生命冒险,为人类探索一条太空之路吗?还是说,会一直坚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死道友莫死贫道”的传统人生哲学?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勇敢的先行者而不同。从地理大发现到星际开拓者。先行者拥有的冒险精神,一直是激发人类进化的宝贵的动力。真正的先行者不屑于和社区商贩争夺利益,也不会用限制市场的方式取得不败之地。他们不会畏惧异样的目光,也不会向金钱弯腰,更不会屈服于权杖。勇敢的先行者把创新和发现视作自己的天职和使命,用披荆斩棘的勇毅赢取鲜花和掌声。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3

这是一次科技硬实力的绝佳展示 

在“维珍银河”的这次旅行中,惊艳的科技亮点很多。篇幅所限,我只能讲三个比较容易看到的地方。


首先,我们看到在“维珍银河”的外涂装上画有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图案。因为大型客机的出现其实也是革命性的。在协和号退出市场以后,波音和空中客车就成为了全球唯二的霸主。而大型喷气式客机和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战斗机发生故障时可以选择弃机逃生。客机驾驶员则要和机上所有人员共存亡。所以,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没有谁乐意乘坐缺乏安全感的商业航空器。而此次“维珍银河”的乘员并没有配备额外的逃生装置,甚至连宇航服都没穿。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他们已经把飞行的风险边界控制在普通客机的水平。并且客舱内的空气压力、湿度等指标也是符合乘客需要的。连一名70岁的老人都可以谈笑自若的在失重状态下翻跟头。仅凭这点就足以俯视那些面露不屑的人。


其次,“维珍银河”的发动机也是一大亮点。火箭发动机和普通喷气式发动机有着本质的区别。喷气发动机使用随身携带的燃料,但需要混合外部吸入的空气才能燃烧和推动飞机。而火箭发动机不仅需要携带燃料,还需要自带氧化剂。所以喷气发动机在大气层外几乎没有用处,但是火箭可以正常工作。“维珍银河”使用的是固体燃料。重量轻,但技术要求高。既要保证发动机产生足够的推力,又要保证输出过程平顺。否则,会给机上乘员造成极大的不适甚至生命危险。毕竟,那些人并不是百万里挑一的宇航员。


第三,“维珍银河”采用了像普通飞机一样的跑道降落方式。而几天以后,贝佐斯的太空之旅还会延续传统的太空舱着陆。我并不是说使用太空舱着陆一定会优于跑道降落。毕竟那已经是被千百次验证过安全性的方式。我想说的是,这次飞行是在驾驶员可控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此前的绝大多数航天飞行中,宇航员并不会主动操控火箭的飞行状态。一切都是程序设定好或者接受地面指令。宇航员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在胸前划十字。当然,航天飞机这种异类除外。而驾驶员可控,无疑是尖端航空技术民用化的一次飞跃。

结语

强大,取决于有多少仰望星空的人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自古以来,充满无数闪烁星辰的深邃夜空总是令人着迷。那里,似乎存在着无上的真理,博大的文明和终极的哲学。仰望星空,总会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幼稚和渺小。同时亦会产生出追求和探索未知的渴望。一些历史进程的变化,往往离不开仰望星空的人。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莎士比亚,狄更斯,索尔仁尼琴,福泽谕吉,蔡元培,马斯克……


而仰望星空的,绝不仅仅是历史上的那些名人。还有很多出身普通的年轻人。如王小波、XXX、XX、XXX,XXX……以及许许多多不被记住名字的人。他们用年轻人的热血和勇气挑战黑暗,用那个时代难得的独立思考和自觉战胜恐惧,用良知和信仰追求光明,用不懈的坚持传递真理的火炬。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思想和精神的光辉。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记住那些仰望星空的人。并且勇于接过他们手中的火炬,让自己也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PS:公众号“华语江湖”已经转生“真理和窄门”。请朋友们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一下。让我们紧握双手,不至在黎明前走失。

求是大牛哥

wgct-007

提示:鉴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请还没有加好友的朋友添加好友。请勿重复添加。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wgct-002

大牛哥精选文章

1

数字集权,生存还是毁灭!

2

神秘的凯勒奇计划,阴谋论还是大预言?!

3

从苏格拉底到川普,世界正转向未知!

4

打M国捐5个月工资?这样的教师应该除名!

5

病重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6

最无耻的“反华”,都披着“反美”的画皮!

7

两千年前,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

8

科学解读 “非洲人”!

9

中国历史转折,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


↓喜欢文章,别忘了“一键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