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瑞德·穆拉诺 2018-05-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于4月25日强势回归



导演: 瑞德·穆拉诺 / 麦克·巴克
编剧: 布鲁斯·米勒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主演: 伊丽莎白·莫斯 / 约瑟夫·费因斯 / 伊冯娜·斯特拉霍夫斯基 
类型: 剧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17-04-26(美国) 
集数: 10
单集片长: 60分钟
又名: 女仆的故事 / 侍女的故事


剧情简介


《使女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美国。美国部分地区在经历血腥革命后,重新建立由男性极权社会构成的基列共和国。核战爆发,环境污染导致不育的男性越来越多,人口出生率骤降,生下正常胎儿的概率只有四分之一。



某天,当女主角在公司上班时,突然一群持枪者闯到公司。老板和他们交谈过后,不得不在办公室大声宣布,全体女员工被炒鱿鱼了,因为‘法律禁止女性上班’。而把这些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抓起来,强迫她们穿上红色的、宛如修女的衣服,让她们给革命党的高层领导生孩子。生孩子,就是她们存在的意义。她们被称为‘使女’。她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她们的名字随着自己服侍的长官的名字改变而改变。



政府规定,长官们和使女生孩子时,他的妻子也必须在场,模仿出圣经中雅各生孩子的场景....


“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雅各对拉结生气,说,叫你不生育的是上帝,我岂能代替他做主呢?拉结说,有我的使女辟拉在这里,你可以和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因她也得孩子。” (《圣经•创世记》)



他们将使女视为一种生育通道,通过她,假装是长官的妻子生孩子。如果使女成功怀孕了,当她大着肚子努力生的时候,长官的妻子根据仪式在另一个房间里假装生孩子,等到使女的孩子生出来后,孩子就立马被抱走,当做是长官妻子生的。而怀孕后的使女,就去下一户长官家,再次生育....



女主奥芙瑞德(伊丽莎白·莫斯饰)是硕果仅存育龄妇女中的一个,在大主教沃特福德(约瑟夫·费因斯饰)的家中供人呼喝。为了极力挽救大厦将倾的世界,她所处阶层的女性被迫充当性奴。在这个可怕社会里哪怕犯下一个小错都可能要了她的命,奥芙瑞德在大主教和他们恶毒的妻子以及其他可能是间谍的女佣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只为了心底的一个目标,活下去并找到被夺走的女儿。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出生于1939年11月18日女,加拿大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1985年发表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令她一举成名 ,获提名普罗米修斯奖和星云奖,以及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成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幻想小说之一 。她曾四次提名英国布克奖,2000年终于以小说《盲刺客》摘得这一桂冠。2008年她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7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 ,近年来她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一。


独家影评


是历史是危言,不是科幻

文/虫仔崽


切记,在这本书中我实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伊朗1979年前后女性服饰的变化


《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1985年写的小说,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小说于17年被改编成同名美剧并引起了多个热点的讨论,今年4月25日第二季强势回归(目前已更新到第3集)。虽被认为是科幻剧,但剧中关于性别平等、自由与暴力、宗教与政治、权力等问题与我们所遭遇的现实有着极为诡异的相似性。


剧中的主要角色——被用来代孕的女性,都统一着有红色的斗篷,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暗红色。她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穿的是这一款服饰,拥有这一种颜色。暗红色代表着女性的生育特征——分娩时血液的颜色,同时也是这个群体“代孕”身份的一种外在表征。而相比于女主人们穿着代表高贵与纯洁的蓝色的服饰颜色,这应该是一个颇具意味的设定。其次,“使女”的名字都是由of+所属家庭的姓氏所构成(Offred/Ofglen)。她们在嬷嬷的“教化”中早已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姓名,在哪个家庭进行“仪式”就随主人的姓氏而改变。她们丧失了一切可以享受日常生活的权力,那些曾经存在,后来消失的生活体验感已经完全被剥夺。在丧失话语权的同时使女也被遮蔽了主体性。使女在压抑像地狱般恐怖的政治环境中谨慎地存活着,二这部剧的张力就在于由女主伊丽莎白·莫斯饰演的奥芙瑞德所拥有的强烈的反抗意识,正如她自己所说:没有什么会在一瞬间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你还未发现不对劲时就已经被烫死了。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做着那个沉默的大多数,让“不正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新正常”?



在肃穆压抑的环境中更为恐怖的是无处不在的监视器。在家里的时候奥芙瑞德怀疑着女仆和司机;出门购买东西时与另一位使女相伴而行,二人通过交流来监督彼此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她们的谈话内容也仅限于天气情况和简单的问候语)。这似乎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的“监视”如出一辙。统治阶级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使用极端的监视形式来完成对于每个人的驯化。这种控制的实现依靠的不是监视这一事实而是监视的可能性。铁幕之下,国家的警惕、窥视和人们传递信息的隐晦方式无不申诉着暴政的弊病。



历史循环往复,剧中的情节有一些正在发生,还有一些可能就是我们伸手可及的明天。正如第一季结尾时奥芙瑞德所言“改变世界,哪怕一点也好。”



所获奖项


第75届金球奖 

电视剧 最佳剧情类剧集


第69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剧情类 最佳剧集

 

第70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最佳剧情类剧集导演



一起期待第二季的精彩吧



END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红雀》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老友记》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杰出公民》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三块广告牌》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蒂凡尼的早餐》


@文艺批评Wenyipiping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赞赏

编辑/虫仔崽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