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撞死了一只羊》

万玛才旦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目而视


《撞死了一只羊》

司机金巴在路上撞死了一只羊,决意超度此羊;杀手金巴即将找到杀父仇人,准备报仇雪恨。阴差阳错,杀手金巴搭上了司机金巴的卡车。于是,两个叫金巴的男人的命运便神秘地联系在了一起,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开始……



导演: 万玛才旦
编剧: 万玛才旦
主演: 金巴 / 更登彭措 / 索朗旺姆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藏语
上映日期: 2019-04-26(中国大陆) / 2018-09-04(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87分钟
又名: Jinpa


1

获奖情况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8)

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

万玛才旦

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剧本

万玛才旦

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  (2018)

金马奖 最佳导演(提名)

万玛才旦

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万玛才旦

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  (2019)

最佳电影(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万玛才旦

最佳摄影(提名) 

吕松野

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许志远 / 林强



2

导演自述


你所不知道的

《撞死了一只羊》故事

——万玛才旦

 

一、缘起


大概2006年,我偶然在北京的某个报刊亭买到一本《小说选刊》,看到了次仁罗布的短篇小说《杀手》,被这篇小说吸引,决定将它改编为电影。之后和次仁罗布取得联系,开始改编。但因为《杀手》篇幅太短,就想到自己的短篇小说《撞死了一只羊》,之后把这两个短篇揉在了一起。剧本初稿出来后,不断地完善它。2017年跟泽东结缘,正式开启了这个电影项目。



二、开机了


2017年9月28日,电影《撞死了一只羊》在可可西里楚玛河边正式开机了。

那天天气有点冷,但大家热情高涨。仪式很简单,煨桑,放鞭炮,撒风马,拉经幡,祈祷,一切都很正常。

一部准备了好多年的电影,终于开机了,我深深地舒出了一口气。

你们真的是拍电影的吗?

有一次,我们转场到不冻泉的路上,看见一辆摩托车摔倒在了路边的沟里,旁边坐着一个人。我们回到不冻泉时,起风了,天色渐渐暗下来,我莫名地想起路上看见的那个人。想着晚上若没人去接他,他肯定会很冷,就让剧组制片部门的几个人开车去找那个人。大概两小时之后,他们带回了那个人。那人说他们计划骑行穿过可可西里,下午出了车祸,他朋友去找救援的车。他给他朋友打了电话,他朋友说快到不冻泉了。他朋友到了之后,我们帮他把摔坏的摩托车和其他东西抬上了卡车。他挺感动,说现在很少你们这样主动帮人的人。他还跟大家合了影。



临走前,他突然问了一句:你们是做什么的呀?

有人说:你猜猜。

那人说:猜不出来。

有人说:我们是拍电影的。

那人睁大眼睛疑惑地说:你们真的是拍电影的吗?不可能吧!

大家笑了,没再说什么。


三、高原人有高原反应了


这件事情有点不太好意思说出来。

这里说的这个高原人就是我。

在海拔5500米的可可西里,组里的一些内地朋友有高原反应,大家都觉得挺正常。但我这个生长在高原的高原人回到高原有了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等高原反应的症状,就太没面子了。

开始还不太好意思跟身边的人说,但我的表现让身边的人看出了我有高原反应。



他们让我喝红景天,吸氧气,我除了惭愧之外就是感动。

但慢慢地我也适应了,觉得自己作为高原人的基因还在,这就好。


四、香港人来探班


Jacky(彭绮华)是《撞死了一只羊》的制片人和监制之一,她生活在香港。。

我们在一个海拔高出5500米的高地拍摄时,她说她要来探班。我很担心,担心她会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剧组的几个人听说她要来,也很担心。大家都让我劝劝她最好不要来。

最后,她还是决定来探班了。我打电话给她让她先在格尔木休息两天。但她也没怎么休息就到拍摄现场了。来之前,我让我们的随组医生准备了很多氧气袋。接她的车到达拍摄现场时,我有点担心地走上去迎接她。她抱着一个氧气袋正在吸氧,脸色看上去还可以。她反而问我你的身体怎么样,还带了一些补品给我。后来两天,她跟着剧组去了更高的地方,也没事。我就跟她开玩笑说;你跟藏地很有缘啊!她笑着点头。



她在剧组呆了几天,看到一切正常才离开。

临走时,她说杀青时她还会来,我想她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吧。

关机那天,她还真的来了,和大家玩得很开心。


五、一场床戏


电影中有一场床戏,就是司机金巴背着半扇羊肉去会情人那场。

吃过晚饭之后,各个部门已经收准备就绪,我们就去了拍摄现场。

到了现场,我发现来了很多人,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来了一些人。平常拍夜戏时一般无关人员都不会来,但是那天晚上似乎全剧组的人都到了。我看到大家互相打招呼时的表情都很暧昧,神秘一笑似乎彼此就心领神会了。

我笑着跟旁边的摄影或者副导演说:今晚的气氛还挺诡异的。

摄影师或者副导演回答我说:万玛才旦要拍床戏了,大家当然好奇啊!

我心里想,嗯,有道理,我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之前确实没有拍过什么床戏,拍的都是些喇嘛僧人寺院的清淡生活,难怪大家这么好奇。

正式拍摄时,为了不让演员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我们把挤在屋面的无关人员都清理出去了,只留下演员摄影录音和执行导演在里面。



正式开拍后,大家挤在监视器旁边看热闹。看了一会儿寡淡无味的没有声音的画面,大家也就逐渐离开了拍摄现场。

看来,电影确实还是一门把声音和画面结合在一起才有意思的艺术。


六、屠夫剁了自己的手指头


这是个跟我们的演员副导演有关的故事。

我们的演员副导演叫扎西,他有藏区第一演员副导演之称,几乎到藏区拍电影的剧组都会去找他。

他总能想方设法找来你想要的那种演员,很厉害。

我们拍金巴在小镇遇见屠夫那场戏时,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看了看周围的几个人,觉得扎西还挺适合演这个角色的,就让他演了。

扎西也喜欢演戏,已经在好几部电影中客串了不大不小的角色,算是有表演经验的群众演员了。



扎西对待表演很认真。我们拍金巴问屠夫羊肉的价钱、屠夫正在剁肉那场戏时,我突然看到扎西的表情有点不对劲,很拧巴,就喊停了。最后才知道他不小心了剁到了自己的手指头,差一点就把自己的手指头给剁下来了。我问他你怎么不停下来,他说怕影响司机金巴的情绪就忍住了。

多么敬业的演员啊!


七、等待秃鹫来临


秃鹫那场戏是我们一直都很担心的,担心拍不到想要的那种场面、那种效果。

拍电影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差了什么也不行。

谢天谢地,后来我们终于拍到了我们想要的情景。

那天我们早早就去了,美术部门把买好的牛肉带到了现场,准备给秃鹫吃。我们架好机器等待,不知道秃鹫什么时候来。天葬师说,也许今天秃鹫不会来了。

天葬师念起了神秘的召唤秃鹫的经咒,过了不久,我们就看见有一些秃鹫在天空盘旋了。



天葬师说你们的运气真不错。之后秃鹫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了,大概有几百只,几乎遮住了头顶的天空。最后,有些落在了地上,有些在天空飞翔,那个场面真是壮观!

摄影师吕松野嘴里说着“哎呀妈呀,这个也太壮观了,太壮观了!”扛着摄影机按我们设计好的路线在秃鹫中穿行。

最终,我们拍到了我们想要的画面。


八、墨镜王的加持


一些朋友知道王家卫导演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之后就充满好奇地问我:你有没有见过墨镜王的眼睛啊?听说除了他儿子谁也没有见过他的眼睛。

我说:我见到了。

他们就问: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我也故意神秘地笑一笑,说:这个不能说。



一开始,也许是因为他那副标志性的墨镜的缘故吧,我也以为他会是个高冷的人,但接触他之后,觉得他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他的参与,确实给这部影片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好处,我也经常在外面说:王导和泽东的加入,让这部电影更加地完美了。确实是这样。


九、藏族谚语


“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你也许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这句藏族谚语,我们费尽周折才找到它,最后把它放在了片子里。它几乎成了进入这部电影的一道密码。

我希望我们营造的这个梦,也能成为你的梦的一部分。



最后,感恩所有!


3

精彩评论


看完一直在想如果从杀手金巴讲这个故事应该会更吸引我,人物更带情绪和劲儿,充满另类的诗意。试想一个杀手走在沙石漫天的无人区,一个车突然停在你面前,非让你上车,(等等怎么一种偶像剧的感觉,回来回来),直到你看到座位一头血淋淋的羊,才清醒过来,可是上车后,对方却絮絮叨叨跟你说话,逼你听他唱歌,而你呢,心想我只想安安静静好好杀一个人而已,怎么这么难,本身就很带张力。亦或者只讲度羊者金巴的故事,一个人为穿越无人区超度一只羊,一种骨子里的执着,充满粗粝的坚硬荒诞,特别贝拉·塔尔,都可能会比现在更深刻纯粹。


——王小叶儿(来自豆瓣)


在近年来涌现的藏语电影导演中,万玛才旦无疑是最具作者风格的一位。身为藏族的他,自然不会像外界那般,对于藏族文化和西藏这个异域采用窥探猎奇的视角。他的电影,呈现的都是藏地和藏人最普通的生活状态,而后在这种平凡里,挖掘诗意和禅意。


相较于万玛才旦的前几部作品,他的新作《撞死了一只羊》更像是一部短小精干的寓言。画面依然干净,人物依然简单,整个故事,看上去也是一目了然······



杀生与赎罪,是片中最重要的一组意向,也是理解整部电影最关键的一组概念。在理解这一点之前,又得首先理解一点,那就是在藏人的概念里,任何形式的杀生,都是一种严重的罪孽,是生活里应该规避的忌讳。这一点,在片中卖羊肉的屠夫口中被不经意地点了出来——如果不是为了家里的生计,不会做这宰牲的行当。如果你对前两年的《冈仁波齐》还有印象,里面同样对这一点加以突出过,一处是朝圣的队伍当中有一名屠夫,为了赎自己的杀生之罪才想要磕头朝圣,另一处则是这位屠夫在路上为了不踩死一只小虫,而静静地等它爬过。


——时间之葬(豆瓣用户)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大象席地而坐》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村戏》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我不是药神》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春去秋冬又一春》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临渊而立》


编辑|有间茶楼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