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熊权:想象革命的方法——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八讲·序言

熊权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本文为熊权老师的著作《想象革命的方法: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八讲》的序言,对该书的主要内容、演进思路做了简要介绍。受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启发和影响,该书细致解读了19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八位与革命相关的作家作品。相对统而概之的政治压抑论,该书从作品细读和作家传记出发,呈现出关于“革命”不同形态、迥然差异的认知,并期待“再认识”中国革命文学与文化。


本文节选自熊权《想象革命的方法: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八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感谢作者熊权老师授权文艺批评发表!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熊权




想象革命的方法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八讲


序言


本书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革命相关的作家作品,作为教材,适用于一般高等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另外,本书也可作为对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感兴趣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扩展读物。

 

本书命名为“想象革命的方法”,所涉及的作家作品与一般意义上的革命文学不同。在一般意义上,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文学言说,才被称为“革命文学”。在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堪称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文学”形式之一。在学术界,左翼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左翼文学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心,发生发展在1930年代。有的研究者则推崇一种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左翼文学”,认为从共产党人肖楚女、恽代英等最早提倡“革命文学”开始,历经“左联”阶段、解放区阶段、建国后的十七年阶段,一直延伸到“文革”结束,还有的研究者索性把新世纪出现的底层文学现象也纳入这一“左翼——社会主义”文学实践谱系。实际上,如此广义的“左翼文学”,已经基本等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革命文学”概念了。

 

本书的研究对象与“狭义的左翼文学”趋同,涉及的文学史时间段主要是1930年代。本书独特的地方在于不仅涉及已经被确认为左翼的作家作品,如茅盾、丁玲、蒋光慈,也涉及一向被认为不怎么沾染政治的作家作品,如石评梅、巴金。而且,与革命格格不入、甚至曾经一度被视为“反革命”的穆时英、叶灵凤等也被纳入其中。之所以这样设计安排,有必要解释本书借用的“想象”一词。

 

《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译者: 吴叡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很大,自1999年被翻译为中文出版之后,许多学者都尝试将“想象”一词运用到自己的研究当中。安德森感兴趣的问题是“民族主义”,但由于他相当重视语言、重视小说和报纸的作用,为“想象”理论移植到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契机。安德森的父母都是英国人,他却出生在中国,而且在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长期生活和工作,他对后发达的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有深切的同情理解之心,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反帝”、“反西方”视角。一战之后,当西方世界习惯以冷战、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对立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安德森却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在安德森看来,越南的胡志明政权反对美国不是反抗资本主义,而是阐扬民族主义。同样的道理,1978-1979年宣称“国际主义”的中国、越南、柬埔寨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兵戎相见也主要是基于民族主义冲突,所以民族主义问题不可忽视。某些具体情境是马克思主义或者自由主义都无法解释的,有必要另辟蹊径地思考。据安德森考察,“民族”并不是天然的、客观的,它只是一种“文化的人造物”。在相同出生地、相同肤色的人群当中,“民族”观念借助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阅读经验等获得加强加固。安德森意义上的“想象”,就是出生地、肤色等相同的人们再加上共同语言环境、共同阅读经验等,从而获得的对自我群体的一种认知。这样的“想象”指向的并非历史事实,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事实。可见,“民族”概念经由人们的“想象”得以诞生。值得重视的是,小说和报纸是语言表述、文学叙事的载体,制造出共同的阅读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创作、传播起到了塑造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重要作用。

 

王德威


王德威移植了安德森的“想象”一词,他在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书就命名为《想象中国的方法》。此书中提出的关键词“小说中国”,可说活学活用安德森的“想象”理论、一反国人的惯有思维。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文学不过是现实的反映。与虚构的文学比较,中国人觉得历史更重要,所以把小说视为“小道”。然而安德森强调,文学足以指导、规范人们的认知因为极大地塑造现实。王德威借鉴这一思路,也强调小说的重大意义,具体来说是能指导人们去认识“什么是中国”并朝着这种认知去实践。王德威有段话,把“文学决定现实”的这一反传统思路解释得很清楚:“谈到国魂的召唤,国体的凝聚、国格的塑造,乃至国史的编纂,我们不能不说叙述之必要,想象之必要,小说(虚构)之必要。……一反中国小说的主从关系,我因此要说小说中国是我们未来思考文学与国家、神话与史话互动的起点之一。”[1]

 

本书名为“想象革命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启发和影响。要言不烦,有必要引出王德威著名的“想象中国说”。除安德森的“想象”理论,它应该还得益于西方历史叙事学理论。后现代的思想理论家,如怀特、福柯、杰姆逊、德曼等,都对历史叙事学发表过见解。这些后现代人物均以解构理性主义、逻辑主义为己任,在他们看来历史不是理性、客观的而是渗透了写作者的主观意图。所以没有真实的历史,只有叙述的历史。一般被认为是真实的历史当中,其实掩藏了各种增删加减、修改涂抹,后代人阅读历史不仅要看到字表,还有重视、追问那些被增删、涂抹部分。王德威所吸收消化的,正是历史叙事学追问被掩藏、被抹煞内容的方法。他提炼“招魂”一词,来描述自己的文学研究:“相对现代文学彼端的‘除魅’工程,当下文学所关注的是‘招魂’……正是以此,我们终于能铺陈现代及现代性的洞见及不见”。……‘文学史’的目标不是对文学史料做实证研究,而是正视文学虚构的本命,以及由此所折射的历史光彩。”[2]

 

《想象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总而言之,王德威的“小说中国”、“招魂”是对安德森想象理论以及西方历史叙事学的消化和转化,既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西方理论中国化,也是一次把它种学科理论灵活嫁接到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然而,“想象说”也存在它的不足。作为夏志清的隔代弟子,王德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夏志清等存在共同的盲区,那就是对与中共政治意识形态相关的作家作品一律评价不高。他们身在欧美国家,持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批判武器,对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持贬斥态度。在夏志清的眼中,中国20世纪文学凡沾染政治色彩的,就难以列入杰作行列。王德威当然不至于那么偏至,对革命文学谱系的作家作品,如茅盾、丁玲等,还是能够作细致解读。但与大多数海外研究者一样,王德威有浓厚的“政治压抑文学”观念,在他的研究中时时可见涤除政治、释放压抑的冲动。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王德威的研究路子受安德森启发,却恰恰遗漏了安德森关注民族、国家的宏大视野,以及安德森对后发达国家、对殖民地国家的同情之理解。如果借用安德森的视角、再套用王德威自己的说法,20世纪中国的革命文学正承担着“国魂的召唤,国体的凝聚、国格的塑造”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意义层面上,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尤其不能把对现代中国发生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弃置不顾,也不能将之仅仅视为一种简单、粗暴的压抑性力量。

 

本书讲“想象革命的方法”,既借鉴王德威的“想象说”,也尝试把他没有说清楚的地方深入下去——正视被简单处理的政治与革命,达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入理解。本书共分为八讲,相对统而概之的政治压抑论,呈现了不同形态、迥然差异的关于“革命”的认知。在远去战火硝烟、刀光剑影的当下环境,如何“想象革命”其实紧密联系着如何继承和转化革命文学、左翼文学遗产的问题。本书期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阅读者学习、了解文学史知识,也看到革命并非一元化的横暴专制面貌;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当中,它和我们的世俗化、日常化生活紧密相关。正因为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并非惟命是从地遵循政治权力的领导和组织,也能够贴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回应人生与社会的中心问题,才能在一个时代召唤出激动人心的力量和光彩。从文本细读和作家传记出发,本书期待“再认识”中国革命文学与文化。


注释


[1]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序:小说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 王德威:《中国现代小说十讲·序: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想象革命的方法》





作者:熊权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7


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序言

第一讲 石评梅:为颓废披上革命的外衣

第一节 从“儿女”到“英雄”

第二节 颓废,是不可名状的美

第三节 革命其表,颓废其中

第二讲 蒋光慈:我是东亚革命的歌者

第一节 因为粗暴,所以骄傲

第二节 文学写作也是革命事业

第三节 职业党人,做还是不做

第三讲 茅盾:当革命激情已成往事

第一节 被压抑的澄清天下之志

第二节 现代的花妖狐鬼狂想

第四讲 白薇:革命女性,何去何从?

第一节 打不出的“幽灵塔”

第二节 回看血泪相和流

第五讲 丁玲:在追求个性的路上发现革命

第一节 尚新尚奇的“modern girl”

第二节 偶发的“逼上梁山”之痛

第六讲 巴金:无政府主义也是一种革命理想

第一节 向俄国虚无党致敬

第二节 道不同,可以相谋

第七讲 张资平:把革命文学写成畅销书

第一节 读者喜欢,那就投其所好

第二节 革命并非乌托邦


第八讲 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革命就是摩登

第一节 求新逐奇的革命潮流

第二节 只取技巧,搁置信仰


附录一 课程扩展阅读

篇一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革命加恋爱”概念.

篇二 论时代思潮中的“恋爱与革命问题”

篇三“革命加恋爱”:早期普罗文学中的模式化书写及其嬗变

篇四 国民革命中的“左稚病”问题:《动摇》再解读

篇五“自杀意象”与丁玲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之探寻

篇六 论鲁迅视野中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篇七 论叶紫创作“无产阶级文学”的启示及意义

篇八 张竞生与新文化人关于婚恋问题的对话之研究

篇九 从张资平现象论左翼文学的初期发展

篇十“学术”与“革命”的交融、互动

附录二 课程参考书目

一、作品文集

二、研究著述




或许你想看


杨庆祥:科幻,怎么写下去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杨姿:从《文学与革命》到“革命文学”

文艺批评 | 徐秀慧: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路径 ——从韦护形象与丁玲的瞿秋白论谈起

文艺批评 | 罗岗:联通“媒介革命”与“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文艺转向对“视觉文化”研究范式的挑战

文艺批评 | 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选刊六篇

文艺批评 | 董丽敏:未来中国想象与新的文学史书写可能


本期编辑|山泉杏荷

图源|网络




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