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2020年度学术著作书单

保马 文艺批评 2021-01-25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被病毒“暂停”的2020年刚过,2021年前十天的世界就已波云诡谲。时代的洪流或必然或偶然会骤然扭转,芸芸众生除存身之外,是否能获得思想和尊严?除奔波活命之外,是否还有能力追问意义和自由?文艺批评今日转载“保马”公众号推荐的2020年度书单,这些书籍涉及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条新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途径。本次书单依照“保马”公众号原有的推荐分类,分为“年度致敬图书”“十大原创图书”“十大翻译图书”。

文艺批评编辑部祝读者朋友们新的一年,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锐利思想,创造生活!


(以下书目均按出版时间排序)



BOOK



2020年度致敬图书





年度

致敬

图书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光:21人16国域外疫情观察日记》

魏磊杰 主编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0年10月


2020年,虽非“太平世界”,但“环球同此凉热”:新冠肺炎肆虐,人类在几乎同一时间面对同一种敌人。一场来于大自然的无差别化攻击,在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显影剂,让我们看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应对“致命”危机的态度、方式与能力。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这种实验室般的条件下接受同样的考验和检验。这是神话破灭的时刻,也是思想解放的时刻;是我们得以重新睁眼看世界的时刻,也是人类可以重新构想未来的时刻。在悲悼和战斗的同时,认真观察和记录全球范围内人们的生存状况、情感状态、思想变化和应对行动,据以重估和反思人类现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这个时刻值得严肃对待的工作。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光》有意识地编选了身处英、美、法、德、日、俄、印等16个国家21位中国知识人的日记,以这种今年最受争议的文体形式记录了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为展开上述工作提供了初步尝试。这些日记不戚戚于个人得失,不汲汲于贩卖焦虑,不把道听途说当作论据,不以劣质意见代替思考,总之,不把疫情中人们的苦难“当做旗帜来挥舞”。因此在今年诸多疫情日记中,它是值得我们致敬的一部。疫情总会过去,人类终将胜利。这份朴实的记录会默默地保留在历史的库存里,而不是登上什么美文学的圣堂。当然,我们最高的敬意,应该献给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献给千千万万为了抗疫“胜利”而以各种方式作出自己贡献的可爱的普通人。

 推荐人:吴子枫


BOOK



2020年度·十大原创图书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 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三   书》

《 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

《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   的逻辑》

《毛泽东著作编研文存》

《许倬云说美国 :一个不断变化   的现代西方文明》

《史前的现代化 :从狩猎采集到   农业起源》

《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   民族形式建构》

《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

《明清社会史论集》



01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王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3月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一书旨在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中国为何一定要坚持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构造形式。为此,作者首先基于对先秦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三重的天下”、“文明论的华夷观”等命题来解释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和民族思想的起源;进而,对从秦汉至清代各王朝为组织多民族统一国家所推行的制度和政治行动过程展开分析,并总结其中的思想和制度贡献;最后,通过对晚清以来历史走势的铺展,从民族与国家关系之思想的角度探讨中国为何会走上建设近代国家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围绕民族与国家关系所遭遇的难题。


和学界既有研究相比,此书至少在如下四点上颇具创造性,并由此也可以引发进一步的探讨:其一,详尽分析了先秦时期的“天下思想”,将之视为中国历来追求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动力,并进而指出先秦时期中国人所认识的民族集团,实际上是一种“文明共同体”。其二,通过对秦汉至清代各王朝组织多民族统一国家之历史过程的分析,指出周边的民族集团同样也是让中国走向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主体,从而所谓“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和传统,本身就是“多民族”乃至“异民族”和“汉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其三,作者提出“多重型天下”的命题来解释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何以能够吸收诸多民族集团并保持社会稳定。作者特别以具备德性的“天子”而非地理意义上“中国”作为这“多重型天下”的中心,正是这种具弹性的“文化主义”倾向可以使“多重型天下”避免僵硬的“中国中心主义”并加强政治和文化的向心力。其四,作者敏锐指出,我们至今还没有能够在“天下思想”和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形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一状况更提醒我们去重新思考“天下思想”和“天下体系”的意义。当我们了解到中国当前思想状况中围绕“天下”所展开的系列思考,则可以说此书除了对民族和国家问题的专业贡献而外,对当代思想热点议题的深化也有重要意义。

 推荐人:周展安


02 《“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三书》


黄宗智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5月


黄宗智先生的三卷本著作(《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非正规经济:实践与理论》)之所以被命名为“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系列,正如这套书总序的标题“探寻扎根于(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所揭示的,这一系列的工作是求索“扎根实践”的“学问”,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但若要真正做到学问扎根大地,首先必须破除既成理论和实际状况之间的二元对立,当实际状况不符合既成理论时,不是削足适履地用理论规范实际,而是富有勇气地让实际挑战理论,并且在挑战的基础上形成“扎根”实际的“新理论”。这就是黄宗智先生所强调的“方法论自觉”:“反对使用如此非此即彼的单一元进路来认识真实世界。我们需要认识到,非此即彼的建构,最多只能成为我们使用的一种认识方法,借助突出单一元来把某一方面简单化和清晰化,但绝对不可将其等同于真实世界整体本身”。


如何在理论上把握引起极大关注同时也激发热烈讨论的中国“小农经济”,迫切需要这种“方法论自觉”。中国今天的小农仍然与传统小农十分相似:他们经营的仍然是小块土地,他们仍然居住在人际关系相对紧密的村庄中,他们仍然主要是自耕者而不是雇佣经营者,他们仍然处于沉重的人多地少的土地压力之下。正是因为“小农经济”富有中国特色,所以中国式小农户在进入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会采用与西方不同的路径,主要依赖提高地力的化肥(和科学选种)等现代投入(“资本”)的劳动与“资本”双密集化的现代化模式,而不是西方的节省劳动力的高度机械化的资本主义农场模式。与“大而粗”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农业迄今的现代化主要是由“小而精”的农业推动的,特别是改革后的1980年以来“隐性农业革命”催生的“新农业”更是如此。这种史无前例的农业现代化悖论现象,召唤着新的理论解释和理论创新。

 推荐人:罗岗


03 《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


毛尖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20年6月


《凛冬将至》不仅是一本新世纪观剧指南,在从“第四季”到“第一季”的倒叙中,它也是一部中国近二十年的电视剧史。更重要的是,里面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文章,是要告诉你中国电视剧在哪些地方出了大大小小的一些问题,所以它其实是一本真正的批评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没能做到的事情,毛尖用电视剧批评做了个够。说它是批评集的典范还在于,作者能够带领读者欢笑、赞叹、感喟、栏杆拍遍,背后是严肃而强大的文化政治立场的支撑,这些浑成精炼、干脆利落的文章因此具有高度负责的教化意义。《凛冬将至》书写举重若轻、旁征博引,哲学典故与网络段子齐飞,对读者来说,会心一乐容易,要识别其中所有意义却并不简单,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学术前沿视野,反过来说,沿着作者打开的路径继续努力摸索下去,定能领悟背后洞天。读“凛冬”让人开心,更使人进步。


中国电视剧在2002-2009年创造出一个高峰,毛尖自述,这是她从评电影转向评电视剧的契机,但中国电视剧在形成了二十一世纪的观众群后,又风云变幻,泥沙俱下。执着于这场拉锯战,毛尖珍惜的是这来之不易的群众基础,是普罗喜闻乐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艺术影响力。所以,哪怕翻开“第四季”首先感受到的是斗恶龙的味道,“毛尖体”也是愈战愈勇了,以一人敌一个电视剧小时代,当然是为了召唤大时代的重新来临。

 推荐人:张屏瑾


04 《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


汪晖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20年6月


作为“20世纪的中国”三部曲(《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世纪的多重世界:帝国、革命与跨体系的运动、《世纪的绵延:重新政治化与齐物平等的哲学》)的“破题”之作,《世纪的诞生》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作为一种源自基督教世界的纪年概念,“世纪”何以成为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核心概念”:“世纪”纪元在中国核心地位的确立,不仅意味着源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习俗的时间概念——如干支纪年、王朝纪年、黄帝纪年、孔子纪年等——逐渐边缘化乃至彻底失效,而且“世纪”——更具体的描述,也即“20世纪”——作为一种“异质化”的、来自“他者”的时间意识,更进一步地将这之前的一切时间概念都重构为“20世纪”的“前史”。这就是汪晖所强调的:“对于20世纪的历史叙述需要采用一种颠倒的方式加以理解:20世纪不是其前史的结果,而是其前史的创制者”。


因此,现代中国意义上的“世纪”的“诞生”,无法简单地比附阿瑞基的“漫长的20世纪”或者霍布斯邦的“短暂的20世纪”。尽管两者从不同的历史构想出发,质疑和挑战了资本主义的霸权,但就时间意识而言,依然是从西方内部的历史着眼,把“世纪”作为普遍性的、同质性的“时间概念”推广到全世界。而“非西方”的、遭侵略的、被“现代化”的中国的“世纪”诞生,其前提必须是对这种普遍化的、同质化的“时间”的“抵抗”,同时,这种“抵抗”并不是回归到传统,而是与形形色色的“传统”断裂且在“断裂”中“再造传统”。正是这种“毁灭性创造”和“创造性毁灭”相互交织的特性,构成了“中国革命和政治的逻辑”。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检讨作为“世纪”起点的“十月革命”的成败得失,固然可以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观点与立场评判“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从“亚洲的觉醒”的角度来看“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前一个视角可以称之为“欧洲内部视野”,这一视野也自然会延伸出对中国革命的评价,譬如迈斯纳认为中国革命在现代化建设上成就不少,社会主义建设却乏善可陈,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打上了浓厚的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色彩。相比之下,要把握“十月革命”的世界史意义,“亚洲的觉醒”这一视角必须进一步凸显,就打破“欧洲内部视野”而言,这一视角可以说是“全球史”的“外部视野”,但从非西方的第三世界来看,“亚洲的觉醒”又成为了一种“内部视野”。从这个亚洲的、第三世界的“内部视野”出发,重新理解“十月革命”及其失败,不只是可以打破之前欧洲视野的限制,即使同样面对“失败”,也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对“失败”教训的总结。譬如在亚洲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中,“民族自决权”不是导致民族分裂而是指向民族团结,指向如何从帝国主义的奴役中挣脱出来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在这个意义,标志着“世纪”的“诞生”的,必然是既被普遍性的时间霸权全球扩张所孕育的,却也被用来打破这一霸权扩张的“革命”。

 推荐人:罗岗


05 《毛泽东著作编研文存》

冯蕙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20年6月


这部《编研文存》以万分内敛、谦逊和清白客观的笔调呈现出党史知识的吉光片羽,虽显隙光,足呈异彩,感发寸心。冯蕙先生自述“将后半生献给了党的文献事业”,对此无怨无悔,倍感欣慰;“党的文献事业”是这部著作的精神内核。和其他知识一样,文献学也是有党性的。以科学、客观、融贯的知识为基础,党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实践价值;同时,文献的厘定、选裁和考证离不开对现实环境、政治形势、理论话语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借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不做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党的文献”不同于那些无病呻吟的纸头花笺、可有可无的繁琐卖弄,党的文献在当代中国人人可得而读之,毛主席的著作广大人民群众一读就懂,一听就莫逆于心。我们有幸能够拥有异常丰富的现当代革命史档案资料,有幸能得到胡绳、金冲及、逄先知、冯蕙等先生前辈的指引,足以在那些渗透着革命血液和激情的伟大文本的引领下面对未来。

 推荐人:霍炬


06 《许倬云说美国 :一个不断变化的现代西方文明》


许倬云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7月


“美国怎么了”,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甚至包括以何种姿态来承接这个问题,在2020年的这个当下,都不只是仅仅关于“美国”的,也同样关乎到我们如何理解我们自己,如何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和世界,如何理解现代社会及其力量与各种可能的脆弱、病症和腐败。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我断断续续翻过很多以美国为题的书,其中既有风行于上一个时代的启蒙读物,如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也有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反转”论述——《美国陷阱》、《重新认识美国》、《美国怎么了》,毫无疑问,我们的“美国观”正处在一个四十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以“美国”作为方法,从前是寻找药方,追寻美国梦,而现在真正有意义的,不是隔洋观火,洋洋自得,而是要是用眼下的这个“美国”来进行自我批判。在2020年所出版的一系列美国读物中,也许唯一不可替代的就是许倬云先生的个人回忆、观察和反思,它结合了人类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分析和历史学的叙事,没有人比许先生更有资格以这种方式来完成这么一本书,它应当是接下来许多年“近距离看美国”书写的一个新的开端。

 推荐人:田雷


07 《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源》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20年9月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并称考古学“三大起源”问题。农业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没有发展出农业文明?为什么有的地方农业出现得早,有的地方晚?作者试图用全球史的视角,在长时段中思考农业起源的机制,理论上运用文化生态理论,结合生态模拟和民族考古学,以耳目一新的角度,解释农业“起源” 综合条件和“不起源”的原因。与人类漫长的历史相比,农业出现仅在1万年前,是相当晚近的事件。在新石器晚期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计转变,这一生活方式转变不能理解为自然积累和自然进化的,它也和工业革命一样,因为某些“事件”而有发生历史性飞跃,这一突变造成整体文化系统的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协同参与,其中流动性降低成为重要特征,并且反过来进一步加速农业起源的步伐。农业发展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地表生产力都有关系。如环境条件、气候的变化;狩猎者因采集方式不同降低了流动性;定居后的人口压力对植物的依赖程度增加。不同地方的水土、气候温度对农业生计技术能力也大有影响。如为什么热带雨林地带虽然有农业发展,但是因蚊虫等热带疾病,死亡率高,劳动人口少,劳动力少也限制了清除杂草的能力,这些内外因素相互制约,造成这些地方没有发展成为西亚和中国那样的集约农业。有意思的是,本书运用上述理论既解释了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发生的整体特点,又分别以西南、东北、华南、青藏高原为例,分析中国农业起源的几种地方性模式,重点解释中国不同地域农业发生的不同特点和生存策略,如北方粟作和南方稻作的不同起源,还包括根块茎(苗圃农业)与游牧经济的差异等,在本书的启发下,我们也许可以重新理解中国江南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成因。

 推荐人:孙晓忠


08 《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 》


贺桂梅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一次很偶尔的机会,听到“观视频”的一位年轻编导说,如果能采访贺桂梅老师就好了!太有意思了!当时她做完戴锦华老师的节目不久,亢奋未消,读到贺老师将毛泽东诗词看做某种“山水诗”的当代形态的相关论述,满眼放光。而令她情绪激动的文章正选自于《书写“中国气派”》一书的第六章:“毛泽东诗词与当代文学的古今之辩”。


我特别想思考并尝试弄清楚年轻人对这本学术著作(潜在)的兴趣与喜爱。第一个关键词是革命,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本书恐怕仍难以避免地要承担一些比较低端的论辩,但与作者所说的——从某个时间起,自己获得了一种看待革命的感性动力,从身心体验而不是知识操作的意义上思考当代历史——不同,几年来互联网上的年轻人越发显示出了朴素的阶级意识,以及对中国革命,对社会主义和毛主席的热爱,所以他们似乎是更需要通过这样的著作从体验转向知识。


第二个关键词是文学,就是要重新判断什么是好的文艺作品。不仅是文学观念上,而且是情感和趣味上,不仅是“前三十年也有好文学”,而且是“前三十年才是好文学”,要让人同意和感受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大概是本书篇幅虽大,却仅分析6个(种)经典文本的原因。看来,80年代后的某种主流文学建制,天下苦之久矣,就好像美国民主党的政治一样,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极为反动,于是许多年轻人的文学表达莽撞地选择了转向各类网络文学(不正如特朗普的出现?)。“纯文学”与有文化需求的年轻人是互不关心的,面对毛泽东诗词或者更好的文学,年轻人需要阅读的方法。第三个关键词是中国,作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较强的一代人,停留在对“中国”抽象和本质化的理解中,只能造成自我认知的分裂。作者通过或隐或显的理论对话表明,离开对革命的民族形式建构和对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的真实把握和细腻理解,是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对当代中国历史与文化主体性有正确认识的。


至于从事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者,本书对重新理解“当代文学”的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


对于理论对象的细腻论述表明,本书不仅是历史范畴的,也是竭力争辩未来的文化和政治路线中,何种是可欲的。尽管本书对“当代文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最理想的读者并不必然是专业研究者。

 推荐人:林凌


09 《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


鲁明军 著

商务印书馆

2020年10月


《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是一册充满着生产性能量的“可写”之书。肇始于康有为、阐发自吕澂、陈独秀,且在一代代艺术家心中形成共振的“美术革命”,成为整个激进而宏大的“现代中国”生成实践的感性显现。作者在前沿的学术观察与丰富的策展经验之间找到了某种交流通道,为当代艺术实践找到了其自身意识不到或不愿自觉承认的“激进根源”。一方面,作者为我们排铺出了当下人文研讨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群众政治的崛起、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边疆与地缘政治学、中国式大同世界的普遍性设想,以及随之而来的文艺表达——现实主义与大众化,“新山水”与文人美学,边疆写生运动、中国“达达”等。另一方面,他又为所有这些严肃的学术讨论找到了一种“当代性”,一种辩证的“后世生命”,乃至一种通过策展式的想象力强行建立起来的对话性。由此我们看到了每章最后的“余论”中,徐震通过沃霍尔“政治波普”的中介,释放出了“走向民众”议题的剩余能量;杨福东则在一种因缘际会里和黄宾虹、郎静山相遇;庄辉的实践使边疆再次成为对象而引出了现代中国复杂经验的某一面向;徐冰从“天书”到“地书”的创作,则跨媒介地呼应了康有为的“三世说”。我尤为看重的正是这种“生产性”与生成方式。冠之以“全球史”也好,“跨媒介”、“跨学科”也罢,《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的书写在根本上是一种辩证写作:使受限于庸俗的学科分化与时空分断的诸对象建立了“谱系”与“因缘”,由此使美术这一范畴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与矛盾性——正如作者在其《理发与士气》中已然详尽处理而在此又以更高形式复归的“文人美学”对于社会主义文化构成了既外又内的持续挑战。“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圈套话语,恰恰在此转化为一组组水平式的张力性关系,成为对于更为基本的“时势”的表达。在这个意义上,美术变革成为了需要悉心辨析的潜能政治——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勾连”了起来;当其获得自为理解之时,或许现代中国的概念本身将会得到进一步展开。

 推荐人:朱羽


10 《明清社会史论集》


徐泓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明清史作为中国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向来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点。徐泓先生著的《明清社会史论集》一书,主要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总体史视角,分别对明清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风气变迁、婚姻家庭的制度与结构、盐业生产与阶层分化、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专题研究。进而从社会史层面展现了明清易代这一“前近代时期”在中国历史演进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发出来的种种复杂性变化。


这一研究论著的学术贡献体现在:其一,为我们重新反思和检讨史学界长期流行的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争提供了难得的历史经验;其二,有助于我们澄清和审视近年来因“新清史”所引发的“汉化”、“大一统”等民族认同问题;其三,对于纠正和克服当前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碎片化”现象,回归总体史,具有示范性意义。


正如徐泓先生在序言中所指出的:“今日历史研究与中国传统史学最大不同在于注重事而不注重人,往往忽略历史中人物、人群的作用。今日历史研究朝向注重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对个人在职场上、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相关的史事,对国家民族及世人命运相关的重大事件,漠不关心,尤其不论褒贬,不论是非善恶,造成历史研究零碎化,与现实脱节,写出来的学报论文没什么人要看,‘闻见虽多,辩证虽详’,也不过是王夫之批判的‘玩物丧志’之学。那么,历史研究就会变成只是个人在职场上混饭吃的职业,而不是志业。”

 推荐人:常利兵


BOOK



2020年度·十大翻译图书



《〈诗术〉译笺与通绎》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阿多尔诺基础读本》

《莎士比亚的自由》

哥白尼问题:占星预言、怀疑   主义与天体秩序

《控制论革命:阿连德时代智利   的技术与政治》

《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人民及   其文化剪影》

《“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   民族主义与公共性》

《拉康传》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   三大文明》



01 《〈诗术〉译笺与通绎》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

陈明珠 译 

华夏出版社

2020年1月 


此书是近年讨论《诗学》的重要作品。其核心贡献分为两部分,首先在于其版本系统依赖了玛高琉斯的解释本,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这一选择有其好处,即绕开了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欧《诗学》研究传统,更接近《诗学(诗术)》的“本意”。实际上,《诗学》虽然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作品,但其影响在中世纪欧洲微乎其微,而文艺复兴开始后,诗学的注疏基本受到新古典主义范式的影响,例如“高级文体”和“低级文体”的区分,以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三一律”等等。而国内文论界几乎将这一解释系统的结论,当成《诗学》的定论,从而对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造成了极大困扰。陈明珠在翻译和释读的过程中,对廓清这一误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在义理上,试图对《诗学》文本中的很多概念,进行新的解释和分析,这种解释和分析有其文献学基础,却不立足于文献,而是拓展了很多《诗学》的解释面向。其中比较有争议的就是陈明珠对“隐微术”在技术层面上的辩护,这种辩护达到了亚氏《诗学》整体理解的某种更高的层次,反而比很多就义理而义理的辩护,或者基于“外传”和“内传”二分的辩护更有力。总体而言,本书虽然不能称为阿拉伯传系《诗学》介绍和阐释的第一部作品(据一位前辈说,有台湾人做过类似工作,翻检发现只是介绍,且义理没有推进)代表了最近十年来《诗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之一,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推荐人:姚云帆


02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法]雅克·朗西埃 著

赵子龙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无知的教师》是朗西埃1987年出版的作品,但延续着他在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所确定的激进政治的论题:绝对的平等与完全的解放。


借助于对19世纪初年法国革命党人与教育哲学家雅科托的“普遍教育法”的追溯与再现,朗西埃将平等与解放的主题贯注到教学与智力领域。且正是在这一领域之中,平等的政治学含义发生了变化:平等不是目标,而是起点。


不能从不平等去追求平等,而是必须以各智力的平等为前提形成教育和政治的逻辑,进而达到智力的解放,颠覆教育中的以及通过教育来维系的支配与压迫关系。学生与教师以及所有类似的教育关系中,由于智力的平等,被教育者不需要教育者的说解,由此教师的“无知”不是缺陷,而恰恰是被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媒介性条件,让他可以作为个体凭借自身的意志唤回自身的理性,达至个人智力的解放乃至在所有领域的解放。


当朗西埃将个人作为解放的主体的形式,当他向所有人宣告与社会机制保持疏离以传导解放的电能,当他呼唤无产者掌握这平等的技艺,激进的政治展现为沉思的哲学。在此意义上,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它似乎证明着朗西埃的同胞米什莱的箴言:“每一个时代都梦想着下一个时代”。阿多诺在给本雅明的信中说,这句箴言是一个非辩证性命题。

 推荐人:朱康


03 《阿多尔诺基础读本》


[德]西奥多·阿多尔诺 著

夏凡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4月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标志性人物, 阿多尔诺是一位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思想家。正如本书导论所言,阿多尔诺著作的汉语译本到今天仍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种状况与阿多尔诺在20世纪思想史上的地位并不相称。这一方面是因为阿多尔诺思想的深刻与冷峻,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开阔的理论视野,在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均有论述,这就给一般的读者带来了思想和知识结构上的巨大挑战。本书名为“基础读本”,汇集了阿多尔诺在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演讲和文章,从哲学、批判理论、美学与政治、自律艺术、文化工业批判、社会与社会学批判等诸多方面为我们呈现了阿多尔诺的核心思想。书中既有阿多尔诺的成名作《道德底线》,也有《文化批评与社会》这样的名篇,本书中的很多篇章都是第一次译成中文,尤其是阿多尔诺致本雅明的三封信,既见证了两位思想者的友谊,更显现出了阿多尔诺和本雅明从美学观念到政治理想上的不同。本书译文清晰晓畅,对大部分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阿多尔诺基础读本,与此同时,我们也对将要出版的《阿多尔诺进阶读本》有了更高的期待。

 推荐人:李龙


04 《莎士比亚的自由》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 著

唐建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通常国内学界将格林布拉特看作“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其核心的工作仍然是在更为广大的视野下处理文艺复兴文学思想中现代转型的大问题。这个关键问题隐匿于其晓畅流利的文笔和博雅的知识之下,往往不引人注目。如果从广义的古今之争视野下,格林布拉特是坚定的“崇今派”。但是,他所推崇的这个“今”背后是一个“古”,即前基督教的“异教文化”。通过将文艺复兴文化中的风俗仪式和“多元因素”重新推向前台,他试图消解中世纪天主教一神论的正当性,从而造就“多元”和“自由”的现代正当性。这一点,从他的名著《太偏离》(The Swerve)就能看出,此书书名来源于卢克莱修的“原子偏转(Clinamen)”,背后之真意暗喻文艺复兴最终用“物质文化”(旧手稿见天日)偏转中世纪的一元化基督教精神桎梏。《莎士比亚的自由》不算格林布拉特高水平作品,文本解读中规中矩,文辞依然优美,例证也渊博雄辩,仍然是莎学入门和研究者值得认真阅读揣摩的佳作。格林布拉特以“崇今”之心写文艺复兴,为西方现代性辩护,持之以恒,其“自由”实际上暗合当代美国的多元主义政治想象,在18年的作品《僭主》中,这种暗合甚至提到了明处,极为应景,有心者不妨将此书与《莎士比亚的自由》对读。

 推荐人:姚云帆


05 《哥白尼问题:占星预言、怀疑主义与天体秩序》


[美]罗伯特·S·韦斯特曼 著

霍文利 蔡玉斌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人们讲述现代知识发展的故事,往往都会选择从“哥白尼的革命”开始,人们也认定由哥白尼“开创”的知识革命也一般地构成了托勒密-亚里士多德体系的无限而封闭的宇宙观被开放而无界的现代决定论宇宙观所取代的标记,这个故事起点好像是一枚叙事的钉子,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天体观测仪器改进、牛顿的自然的数学表达,以及此后所展开的整个“科学的故事”,都可以逐次系挂在这颗钉子下边。然而,哥白尼所卷入的那种宇宙观革命本身就是一场复杂而缓慢的知识变革过程,罗伯特·S. 韦斯特曼的巨著《哥白尼问题:占星预言、怀疑主义与天体秩序》以百万字的篇幅,对15世纪到17世纪这场牵涉自然哲学与神学、占星学理论与实践和天文学理论与实践、数学与天体物理的话语叠加、斗争和再生做了历史性的深描。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们会惊讶于知识进步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哥白尼没有他的占星学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的话,他是否还能以这样的体系方式叙述他的“日静论”?如果不是1572年出现了一颗可观察到的新星以及1577年出现了一颗彗星,进而通过事实消除了占星预言的绝对性,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的地球绕日运动和日静论是否还能争取到它的拥护者?如果没有开普勒对伽利略、皮科、布鲁诺、吉尔伯特和第谷的理论反驳并提出他自己的椭圆轨道理论,牛顿的自然原理的数学化是否还能在17世纪得到确立?


这部著作以历史场景的丰富性和网络性,让我们看到,无论是哥白尼,还是开普勒,抑或是牛顿,都是知识进展中的“节点”,日心说以及无界而有限(受决定)的宇宙观没有作者——毕竟,埃及人的天学、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都有类似的表述——,围绕哥白尼、开普勒和牛顿的学说形成的新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实践诉求,使天学的概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配置,也使“现代知识”在16、17世纪走上了一条未曾被预料过的“科学之路”。

 推荐人:赵文


06 《控制论革命:阿连德时代智利的技术与政治》


[美]伊登·梅迪纳 著

熊杰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这是一本阐释南美洲的控制论互联网革命的书。“赛博协同”的出现,始于政治乌托邦与技术乌托邦在二十世纪历史中的一次相遇 :智利总统阿连德的“民主社会主义”与英国控制论学者斯塔福德·比尔的“管理控制论”。“赛博协同”的实施,不仅源自物的限定,也来自对人意志的限定性的把握。控制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方案的耦合,以及对特定技术形式中内嵌价值的敏感,意味着阿连德和比尔尝试在不必然拥有高度觉悟革命群众的世俗意志环境中,探求向社会主义转化的可能性,这就必须将技术治理纳入和转化,而并非排斥出一个诉求从现实资本主义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行动方案当中。或者可以说,一条可行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同一个控制论模型,必须在行动者与物质力量(包括技术与制度)之间的辩证转化中不断向前开掘,以使得二者的限定和潜能得到持续地相互弥补和激发。进而任何共产主义假设,也都需要建基在关于社会技术工程的严肃辩论之上。智利赛博协同工程,并不是停留在空想中的乌托邦理念,而是在二十世纪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由政治行动所激发的对革命性未来的实践探求。这段历史表明,政治意识形态不仅表达了一种世界观,而且有助于新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来重新配置国家权力。它的历史还突出了战后自然科学和政治思想脉络中的相似理念,以及这种共享的知识结构如何将控制论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结合在一起。借由此案例,若我们能够把目光从个别国家放眼到“全球六十年代”的普遍视野,也许可在二十世纪世界史的意义上重新打捞“乌托邦”这一能指的政治意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连德的智利留给我们的遗产,可被称作一项“技术行动主义乌托邦”。

 推荐人:王洪喆


07 《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


[墨]萨穆埃尔·拉莫斯 著

艾青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0年8月


2020,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以一种“大流行”的形式将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暴露和冲击着以西方为中心建构起来的诸种现代定制与定见,也为追寻别样的可能提供了现实迫切和阅读契机。于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拉美,或许会发现某种思想和情感的“亲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拉美热”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新世纪以来,拉美研究更偏于经贸发展、区域研究、国际政治等方面。事实上,拉美在反殖民与探索另类现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完整勾画拉美思想“漫长海岸线”,成为“拉美思想译丛”的自觉和努力。译丛第一种《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是1930年代拉美民族意识复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拉丁美洲哲学走向成熟、引起世界注意的突破作品。墨西哥思想家萨穆埃尔·拉莫斯通过回顾殖民历史,指出墨西哥人的心理劣根性在于自卑感,导致其一味模仿外国,并生发虚假的强悍力量,企图将历史一笔勾销,陷入封闭的民族沙文主义。然而,真正的自救之路应该是摆脱世界主义眼光的风情画式“墨西哥主义”,正确认识自我,抵抗物质文明和现代技术对人的物化。书中探讨的一系列问题:面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如何自处?在世界文化与本土文明之间,现代技术和精神文明之间,信心缺失与妄自尊大之间,怎样“认识你自己”?始终关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政治,启示我们对自身文化认同的持久追问与反思。

 推荐人:薛羽


08 《“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与公共性》


[日]小熊英二 著

黄大慧 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8月


面对90年代日本右翼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战后批判论”的兴起,本书以一种“全历史”(Total History)的宏阔视野对“战后民主主义”这一“坚如磐石的总称”展开了讨论。与大多数战后思想史研究不同的是,本书聚焦于语言体系的形成,通过对“民族”、“民主”、“市民”、“国民”等语词使用的分析,透视1945-1970年代初“两个战后”之间日本社会价值与民族认同的变迁。全书的讨论对象庞大而细密,展现出了作者所致力追求的历史研究的“大度”。这种“大度”意味着将知识分子与群众、“公”与“私”、战争世代与战后世代并置以思考其间共通的集体性“心情”。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继承了丸山真男、鹤见俊辅、石母田正等战后进步主义知识分子的努力,在“战争”—“战后”的思想贯通中考掘日本民族主义“深层”的哲学,为我们描绘了战后民族主义与市民运动/民主主义相互形构的鲜活历史图景。而60年代以后,这种“民主”与“爱国”共存的状态已然瓦解,如何重建日本社会的公共性思想,如何将大众“想要通过某种方式关心社会”所积蓄的能量有效地释放出来,不仅是小熊英二写作此书的现实关切,也同样是今天中国亟待回应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参与社会运动的批判知识分子,小熊英二将答案诉诸那些无法通过“民族”的语词表达出来的“无名之物”,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答案或许要复杂得多。

 推荐人:吴舒洁


09 《拉康传》


[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著

王晨阳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9月


上世纪60年代从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知识运动,把索绪尔开创的结构语言学与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马克思开创的历史科学以及尼采对西方哲学的反叛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引发了一次未遂的知识革命。迄今为止,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跨学科和反学科,仍处在这一大时代的延长线上。在这种原创性中,拉康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建立了符号学和精神分析这两门知识之间的根本联系,把“欲望”引入结构主义语汇,并且实际上第一个表述了“后结构主义”的原则。如果说马克思拒绝了“经济人”的神话,拉康则追随弗洛伊德拒绝了“心理人”的神话。但构成现代知识体系基础的这些神话仍占据着统治地位,拉康在全面而自觉地推进精神分析的革命性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使精神分析进一步神秘化了。


这种神秘化源于这门新兴知识的固有矛盾。从弗洛伊德开始,它就试图用神话解构神话。它在从个人内心深处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剥削、压迫和欺骗逻辑的同时,也试图从这个社会逃逸到意义隐晦的封闭空间中去。于是精神分析,在其神秘形式上,也成了这个世界的时髦东西,使现存的意识形态显得更有光彩。


卢迪内斯库是从弗洛伊德到法国的精神分析史的最合格的讲述人之一,也是结构主义知识运动的亲历者。在这部《拉康传》里,我们照例可以读到期待的传奇和无数八卦。但重要的是,她致力于把拉康还原到真实的历史中,这样就有助于打破精神分析的封闭空间,消除拉康学说的神秘主义,在人们不断利用这个体系的残渣从事“虚假的生产”的时代,把它“批判的和革命的”潜能解放出来,以服务于未来真正的知识革命一一它总有一天会到来。

 推荐人:陈越


10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


[新加坡]黄基明 著

刘怀昭 译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0年11月


在时下林林总总的世界史和全球史著述中,黄基明的《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显得尤为特别。它虽是一部区区不到20万字的访谈录,但纵横捭阖、高屋建瓴,从原本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中探得一个极富洞见的全球地缘政治之深层结构和世界格局演变之内在逻辑。王赓武先生认为,“只有海洋和陆地两种力量的结合,方可培养一种新的全球史观”。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英、日、美等帝国兴衰的重要原因,如英、日帝国之所以难以为继,正是因为其缺乏内陆作为依托,而冷战中苏联之所以败北,则是因为其无法像美国一样既有着广袤的陆地,还能凌驾于海上。当然,这同时也提示我们,同样雄踞大陆、又濒临海洋的中国未来该如何处理与周边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也恰是在这一点上,更加凸显出身处三大文明即中国、印度、西方三足鼎立之中心的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意义。在王先生看来,这既保证了东南亚自身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它成了三方势力的平衡器。


2019年初,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委员会宣布,来自印尼的艺术小组Ruangrupa将担任于2022年举办的第15届文献展策展人。这是卡塞尔文献展历史上第一次任命艺术团体为策展人,同时也是第一次任命亚洲地区策展人。也许是巧合,但这一任命多少还是应和了王赓武先生所言,它迫使我们不能回避和忽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文化和政治企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的世界走向中,东南亚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中国到底该如何与复杂的周边和世界相处。

 推荐人:鲁明军


BOOK


或许你想看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蜉蝣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