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追风筝的人》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MOIVE


斜目而视





导演:马克·福斯特 Marc Forster

主演:肖恩·托萨/萨伊德·塔格马奥/阿托莎·利奥妮

类型:剧情 

片长:128 分钟

制片国家 / 地区:美国,中国大陆

语言:英语、达里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俄语

上映:2007年12月14日


原著小说

The Kite Runner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追风筝的人》


作者: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李继宏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3



作者简介

The Kite Runner 

卡勒德·胡赛尼


胡赛尼的父亲为外交官,母亲是喀布尔女子学校的教师。1970年,全家随父亲外派到伊朗的德黑兰,在1973年,全家搬回喀布尔。同年,他母亲生下了最小的弟弟。这一年是阿富汗政权维持稳定的最後一年。之後政变与外侵不断,也结束了胡赛尼在阿富汗美好的童年。1976年,胡赛尼的父亲在法国巴黎找到了工作,于是全家搬迁到巴黎居住,由於阿富汗政权极不稳定,全家就再也没有返国了。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他父亲决定向美国申请政治庇护,之后就举家移民到美国加州的圣荷西。初时经济贫困,曾向美国政府领取福利金与食物券。
  1984年,胡赛尼高中毕业,申请到圣塔克拉拉大学念生物,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医学系就读。1993年取得了MD(行医执照)后,1996年在加州洛城的锡安山医学院完成实习工作。目前他是一位内科医师,已婚并育有两位孩子。
  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问世后大获成功,成为近年来国际文坛最大黑马,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万册,创下出版奇迹。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灿烂千阳》是胡赛尼四年后出版的第二本小说,出版之前即获得极大关注,2007年5月22日在美国首发,赢得评论界一致好评,使胡赛尼由新人作家一跃成为受到广泛认同的成熟作家。


精彩短片

The Kite Runner 



剧情简介

The Kite Runner 


2000年美国加利福利亚,知名作家阿富汗人Amir接到一个电话,将他带回了童年的岁月……

1978年阿富汗喀布尔,Amir是富家少爷,仆人Ali的儿子Hassan是 他忠实的跟班与玩伴。二人参加了一场传统的斗风筝比赛,Amir经历了终身难忘的事情,两人的命运随之改变:Ali和Hassan离开了Amir家,音信全无;随着阿富汗战争的爆发,Amir和父亲移民到美国,过上了新的生活。

电话是父亲的老朋友Rahim打来的,希望Amir能够到阿富汗去找Hassan的儿子Sohrab ,等待Amir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家乡、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有难以启齿的秘密。 



精彩影评

The Kite Runner 



时光网.浣尘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轰动全球的小说,以一对儿时伙伴的经历,描写了人性的罪与赎,同时侧面反映了阿富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几十年来发生的苦难变迁。其人性描绘深刻感人,直击灵魂,令读者无不洒泪;其时代描画以小见大,却波澜跌宕,轻巧间呈现纵横壮阔的史诗功力。

或许因为小说的精彩,同名电影基本上没有对原著做多少改动,忠实再现了小说中的大部分情节。两个小演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了内心很多的复杂情感。影片中斗风筝的关键桥段也拍得唯美而富有节奏张力,为影片增色不少。

阿米尔因为母亲的原因,对自己的存在充满了自责,也由此更渴望父亲的爱,但偏偏父亲出于对哈桑的愧疚,以及妻子难产而死的阴影,始终对阿米尔有些疏远。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看到了阿米尔对哈桑的虚情假意,与自己跟阿里的关系如出一辙,恨自己的同时也就投射成了不喜欢阿米尔。阿里是父亲几十年一同成长的仆人,亲如兄弟,可父亲却与阿里的妻子私通,令阿里蒙羞的同时,还要让阿里忍辱为他养育那个不知情的孩子。阿里承受了心理上的打击,保全了父亲的名声,哈桑则是承受了身体的摧残,赢取了阿米尔的荣耀,类似的命运在两代人中间产生了可悲的轮回。



两代人的故事,折射着那个国家极端的阶层分化,以牺牲一个民族的自由,成全了另一个民族的高贵。而哈桑儿子索拉博的自闭,也像这个国家对现代文明的抗拒。千百年的宗教文化历史令阿富汗这个古老的国度对现代民主文明充满怀疑,文化传承中那种安贫守旧、遵循阶层贵贱的教化,令底层人民失去了斗志,令贵族阶层饱尝优越,整个社会难于催化出真正的改革动力。唯有像阿米尔这种跳出自己原有的文化桎梏,看到更广阔天地的新一代力量,才知道今天的世界是什么面貌,以及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不再像哈桑阿里那样恭敬认命,他敢于追求传统意义上地位高于自己的姑娘。经过血泪的洗礼,他终于懂得了每一个生命的平等和尊贵,他和索拉博代表着这个国家未来一种新的可能。

阿米尔的自私是人性真实的表现,你我在很多时刻都同样会有,只不过触发机制和阈值不同而已。所以,尽管我们会觉得哈桑的纯良与牺牲不值,愤怒阿米尔的背叛与胆怯,却其实没有人真正拥有鄙视谴责阿米尔的资格。哈桑和阿里一样,用生命和名誉捍卫了他们的友情,那是他们至死不悔的坚定承诺,那是他心甘情愿的坦然选择,仿佛这是他们的天命,处身于现近代文明社会强调自我的我们,可以探讨这种选择的合理性,却不能不臣服和敬畏于这种彻底的无私。作为阿米尔,他本可以充分地享受和感恩于这份无比深沉的友情,并做出相应的回馈。遗憾的是,他不仅在伙伴遭遇威胁的时候选择了逃离,甚至用嫁祸来回避内心的道德煎熬,残忍地背弃了那份盟誓。但毕竟这是一颗被无上的悲悯温润过的心,他或许还不具备勇敢的力量,却无法不被那份爱唤起自身的善良,更何况,那份怯懦其实也来自于父亲的否定,所以之后的岁月里,阿米尔一直受困在罪责之中不能自拔。直至有一天,他终于可以用勇敢和爱来救赎自己曾经的过错,报偿哈桑用生命交付给他的那份情谊。

这个故事还会令我想起那部《救赎》,一个是少女的谎言,一个是少年的背叛,都直接导致了至亲至爱的人一生命运的悲剧性走向,但犯错的时候,他们是那么年轻,但凡知道他/她的一个言行将带给另一个人,尤其是自己关心的人那样致命的伤害,我想他们都不会那么轻率,否则他们不会多少年在罪疚感中死死挣扎。只是人生很多时候不能假设,也无法重启,每个发生都成为一种存在,喜之不能令其多一分,恼之不能使其减一分,人只能接受既定的事实。我并不信命定一切,但已然发生的,已成为不可更改,所以每个人的每一次选择都变得神圣无比,错一步,有可能输了自己全部的幸福,也可能毁了他人一生的希望。阿米尔如《暖》当中的井河,其实还算是幸运的,有机会做出弥补,可告慰曾亏欠的灵魂,让自己的余生获得些许的心安。

多年前的陋巷楼顶上,那一对小兄弟配合无间地让手中的风筝在天空中翻飞翱翔,打败了所有其他的风筝,那个永远把少爷当成太阳的弟弟对哥哥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他就这样跑进那些曲折的巷子,跑进自己的命运。多年以后,在加州的海滩上,那个终于敢面对自己过往的哥哥,对着侄子重复了那句令所有人潸然泪下的话,在自由的蓝天下,他要为自己和这个孩子,跑出自己的命运。



豆瓣.南桥

《追风筝的人》电影的结尾,有点像《小鸡快跑》:都是在逃脱厄运后,在一片绿地上,一家人在放风筝,或荡秋千,而显出过去的经历,犹如一个不堪回首的噩梦。这是一个象征,说明到了美国,就风平浪静,从此幸福地生活了。

鸡为什么过马路?

因为要逃脱塔利班。

有人说《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是显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完胜,这是个俗套,是个迎合。这个不容否认。不迎合美国价值观的电影,在美国也很难赢得大众和票房。不反映美国价值,难道反映塔利班价值吗?这是好莱坞出品,你能指望它怎么样?这是大众文化,大众是不可能理解一个故事背后的那些错综复杂,而更多只是关注电影在讲着什么样的一个故事,是否吻合自己的心理预期,或是相反,是否和自己的生活拉开了足够的距离,形成了其心目中的异国情调来?

其实中国的文艺作品在西方的待遇也一样。纯粹中译的作品,包括《狼图腾》在内,由于美国人太陌生,销量很有限。而书店里充斥的中国题材的作品,很多是“忆苦思甜”式的后伤痕文学,也是要迎合西方人对于中国的陈见。包括哈金在内,写到的中国,都是苦难的,悲惨的,以至于同胞看了,见不到对祖国的一点温情。在书店里拿到一些中国作家用英文写的作品,常常气不打一处来,因为除了文革你的苦难,就没有别的好些了吗?我不是说要改为歌功颂德,可是为什么不在现实的苦与乐的交集中找些题材呢?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迎合美国价值观就一定是不好的。电影确实将很多问题,归咎给塔利班,苏联,还有阿富汗境内的种族问题。美国人确实喜欢扮演大救星的角色,电影里那个被美国化了的阿米尔,才可以拯救自己的侄儿脱离塔利班之魔爪。可是想想塔利班又有什么好?你需要有人天天上街像风纪警察一样检查你的胡须吗?而那残酷的“石刑”,今日连沙特王妃都还需要通过在英国政治避难来逃避。面对同样的问题,耶稣捡起石头问众人:你们中间谁没有罪的,可以来砸她。这种悲悯和宽容的精神,才是一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墙角石。这个世界上需要多元,可是不能让它压倒一切,包括是非判断,以及如电影中说的那样,对正派的追求。

更好的境界,是超脱了美国生活方式是与非的黑白式论断,而是将其对立统一后的一种新的提升。另外一部移民文学What is the what, 写的是苏丹难民华伦天奴•阿恰克•邓从苏丹辗转到美国的遭遇。此书是以邓的第一人称写作,但是作者是一美国人,叫Dave Eggers, 这部书的声音就与众不同,打破了从落后社会到发达社会这种套路。在这本书里,从苏丹的内战中逃出,经大难不死的邓,居然在美国,在亚特兰大,遇到劫匪,差点送命。

回到刚开始的一个问题,鸡过了马路之后呢?是否就从此幸福地生活在这里?这是What is the what 超越一点的地方。和大部分伟大的作品一样,终于一个问号(而非句号或者感叹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作家不是要给人答案,他是要来带着我们去提出好的问题的。

但是提出这么一个好的问题,更像是一个希腊悲剧,至少到目前,还没有听说好莱坞计划将华伦天奴·阿恰克·邓的故事变成电影。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养家之人》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喀布尔的女人们 حوا، مریم، عایشه (2019)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何以为家》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中央车站》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樱桃的滋味》

长按二维码关注“文艺批评”


图源:网络

编辑:木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