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 | 王大桥、刘晨:数字化时代个体的感觉新变与意义共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数字化时代的算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感觉方式和经验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化时代个体经验和感觉方式的变化。第一,数字身体构筑了个体的生活方式,延展了个体感觉的边界,提高了感官印象的精确性,却也钝化了个体的感觉方式,细腻、丰富和整一的身体感受消失于无质性变化的数字身体中;第二,当下的技术化感知造成了个体感性的贫乏与感觉异化,个体感觉方式依托虚拟的数字界面,不仅身体降格为神经生理层面的数字机器,人们感知、经验以及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也随之弱化,同时,感觉能力的弱化还伴随着经验的均质化倾向:当下的经验不再是个体此时此刻独特的生命感受,而是凝固为数字义肢构筑的算法结构。第三,作为渗透于全社会的信息治理工具,数字技术不断经由社交媒介与终端,扩散既有的信息模型,隐秘地完成对个体感觉方式的改造,个体也因此沦为技术治理的对象。在本文作者王大桥和刘晨看来,为了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代美学需要越过哲学美学坚硬的理论话语,重返感性现场,把“感觉与意义”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禁锢中解放出来,研究感知及其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情感的生成机制问题。
本文原刊于《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转载自公众号“南京社会科学”,特此感谢!
数字化时代个体的
感觉新变与意义共振
文/王大桥、刘晨
美学诞生伊始便遭受巨大争议,康德接受鲍姆嘉登基于感性研究对美学学科的冠名,但反对鲍姆嘉登对“感性”的经验性理解。黑格尔进一步强化了理性对感性的统治地位,并且把美学的意义指认为“艺术哲学”,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段,美学指涉艺术哲学的主旨是明确的。因为对艺术发展难以给出有效的解释,阿多诺断言传统的哲学美学“过时陈腐”,因此“美学废退”了。如何突破传统美学、哲学美学或形而上美学的桎梏,返回感性现场,重审“感知与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情感的生成机制问题成为当代美学的共同追求。当代美学不断地向社会文化领域渗透和延伸,政治、伦理、技术、日常生活、经济以及环境等诸多问题进入美学研究话语中,形成了若干具体的美学研究问题域。技术对个体感觉方式的加速孕育于现代性经验的母体,快速的交通工具与数字媒介拓展了个体感官的时空边界,也以当下瞬间大量涌入的外部信息致使感官超载,个体逐渐丧失了对当下的深刻感受,经验的内容某种意义上变得稀薄。从机械复制时代、信息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电子义肢与数字算法开始替代肉身的体验,虚拟的电子信息流成为个体与现实生活的中介。如果说机械复制时代的技术加速仍然是高速的空间位移对感知能力的压缩,个体仍然以身体去感觉、经验并理解世界,而数字化时代则通过多种电子义肢,弱化了个体的身体体验,这种身体的缺席致使生命的意义趋向数据信息的处理计算,逐渐均质、抽象甚至难以辨识。从感觉及其意义的生成的维度,数字化时代异化了个体的感觉方式,经验的深度被削平为无质性变化的数字平面,个体经验逐步让渡为一种同质的集体经验。现实问题的需求呼唤美学在当代以新的理论形态,重返感性经验现场,锐化个体的感觉方式,丰盈生命的经验意义,感觉及其意义的研究成为当代美学的重要进路。
一
数字身体:感觉方式的新变
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虚拟化与可计算是数字时代个体共同的生活感受,数字终端广泛地渗透、填充甚至开始架构生活的各个维度,日常经验可以即时数字化处理存储,受数字算法支配,成为电子程序指令的集合。相关研究将此指认为一种不同于电子信息传输的“后数字时代”(Post-digital) : “在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市场和地缘政治的可计算化和全球分布式数字网络引发最初的动荡之后的事态。”[1]数字时代在信息时代个体生活交往的电子化基础上,将语言、图像和声音经由电子界面转化为相互链接的数字空间,架构于由编程计算运行的算法逻辑之上。通过将个体深度嵌入智能模拟的网络空间,数字技术从个体的日常生活层面,改变了个体的感觉方式与经验内容。个体感觉的新变使得“数字和非数字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以至于谈论数字预设并与我们的经验脱节已经越来越没有意义,计算在它的现实化过程变成了经验、身体和物质本身”。[2]即时在场的电子义肢与数字算法替代身体的视看活动,拓展了感知能力的边界,光电子的传输、模拟与计算将个体经验“脱域”为全球经验。经由虚拟电子界面精准投送的信息流,不断满足、刺激并塑造个体的感官愉悦,致使感觉能力不断钝化,经验内容逐渐压缩、稀薄与抽象。罗萨分析了这种技术加速的悖论,技术的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单位当中增加行动的事件量或体验的事件量,这是因为想要或觉得必须在更少的时间内做更多事”。[3]技术致力于提高一定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生产与信息传输的效率,但经验的意义在数字化时代却呈现不断贬值的趋势,生活内容愈发扁平化与浅表化。
《新异化的诞生: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德】哈特穆特·罗萨著,郑作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身体体验是个体感觉世界的真实方式,数字化时代以光电子媒介构筑电子界面,替换前反思、强具身和个体化的感觉,经验内容简化为一种瞬间的感觉印象。以数字影像为中介感觉世界,将人与世界的视看活动窄化为视觉器官对物体感光性质的神经传导过程,这是一种人工视觉对自然视觉的切割。身体经验降格为点状光线的视网膜刺激,感觉被压缩为一个无数均质的感觉原子的机械集合,特定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倾向逐渐模糊。电子屏幕、视屏信号与计算机模拟成为个体的电子义肢,光电图像的瞬间在场替代了身体经验的在场。身体本身是一种主动赋义的感觉结构,其不仅是外部刺激的感觉印象的结果,作为一个意向性的身体知觉,外部涌入的经验对象时刻询唤个体的身体惯习予以解释并赋予意义,其粘连着个体独特的情感态度与生命体验。“观众眼睛对光线刺激的感光性并非机械地制造出来……它通过启动观众的目光而产生,因此作品真实性部分依赖于对证人眼球(也可能是身体运动) 的这种求助。”[4]我们的目光不同于视觉机器拓印的视觉印象,作为一种肉身化的感觉方式,其根植于个体自身长久以来的生活经历,以整一的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稳定的理解。作为生命活生生的意义纽带,身体并非一种消极惰性的生理身体,其接受、组织并赋予外部感觉以意义,而一旦经由数字媒介,个体的感觉方式被无身体意向的电子义肢替代,那么个体则难以直接调动自身的生命体验,外部涌入的信息逐渐沦为杂乱的感觉碎片。
《视觉机器》,【法】保罗·维利里奥著,张新木、魏舒译,南京
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虚拟影像重塑了个体身体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鲜活的经验某种程度上开始抽象化,并最终与算法模拟的合成信息同构。经由电子义肢对数据图像的采集、传输与综合,我们难以经由身体去接触、观察并体验外部世界,空间呈现出一种“非地点”的形式,在个体的日常经验中不断收缩。[5] 有学者指出“人机分离不但使数据本身发生偏差,带来结果的不准确甚至误判,也同时提出两个身体之间的博弈问题: 当数字身体与物理身体发生偏差,谁才是真实性的依据呢”?[6] 如果说经由电子界面,信息时代远程在线的图像堵塞了外部世界与个体的体验关系,那么数字时代则将虚拟空间置于一套数字算法之上,进一步将个体的感觉方式算法化与数字化。这种数字控制结构替换了流动生成的体验过程,“在数字世界中没有差异与转变的概念,控制与计算是数字的中心范畴,这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合并,因为数字处理不是一种交互关系……而是不同的媒体被整合在相同的技术架构中,建立在数字操纵 的基础上”。[7]数字图像是一系列不连贯元素的拼贴、变形和合成,其意义的生产根植于一套算法模拟逻辑,而非个体感觉与图像内容的交融。数字技术以电子化的形式,将外部世界抽象为合成模拟的现实,个体与外部对象交融的真实场域让位于实时的虚拟图像,其背后是预先编程的电子指令。我们的感觉基于环绕并浸没于世界之中的身体场,人与世界相互感觉、经验并理解,在此过程中,生命的意义涌动,一旦人无法再去感觉并理解自身的日常生活,那么唯一进入当下的只有大数据云计算精准投送的信息流。斯蒂格勒指出了“超工业时代”背后数字算法的自动化机制: “分辨力已被自动化为分析的力量,被下放给算法,这种算法通过感应器和促动器来传达形式化的指令,流失了康德所说的所有直觉,也就是说,流失了所有经验。”[8]这种经验的“自动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即个体感觉能力的短路,合成信息对世界、身体的分离使我们的感觉愈发抽象且难以理解,各种模拟的图像景观堵塞了个体体验现实世界的通道,真实空间的淡出使生命的内容被一套算法结构所捕捉,流动的经验开始凝固为数据输入与输出的自动计算环节。我们的身体感觉难以与电子义肢投送的数字信息、模拟现实发生深刻的关联,浸没于世界的身体场降格为一种被动的感官器械。
现代社会的技术媒介对个体感觉方式的加速是一以贯之的,技术加速在现代性发生期以交通工具、摄影媒介压缩个体的经验,每秒24帧的影像与快速移动的火车,使个体的感觉成为一种本雅明所指认的“移动的凝视”,感官难以经验周遭环境快速涌入的新奇对象,大量外部印象在瞬间体验后便遗失为无意义的感觉碎片,但其并未切断身体与世界的体验关系,我们仍能与外部世界交织并生成真实的时空情境。信息时代更多地依托于一种电子速度,每秒 30 万公里的光电子速度服务于一种高效的信息传输结构,即时在场与快速传输的电子图像使我们难以深度感受并经验当下。如果将机械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加速理解为信息流速提高后感官的超载,其拉平了单位时间内个体经验的厚度,丰富细腻的生命体验过程消解为电子信息洪流的感官冲击,而数字化时代则在这种现实与肉身双重不在场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数据算法来引导、操控甚至最终支配个体的感觉方式,使生命的存在均质化。
数字身体将人与现实的感觉关系抽象化,个体的生命内容成为一串可分析推算的数字符号。数字技术对感觉方式的塑造从根本上不同于摄影、电视和视频等光电子技术,其不再是感官器械替代肉身视觉对现实的数字化扫描及存储,而是致力于将身体感觉转化为自动计算和数据模拟的产物: “在这些设备中所谓的交互性是由信息模型控制的,它们受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启发……赋予人工行为的自动性与感觉运动过程的实体关系,围绕身体的感知、表达和思想产生了一种美学演变。”[9]斯蒂格勒指出了这种殖民个体生命记忆的条件机制,虚拟图像与计算算法为核心的“第三持存”,不同于霍克海姆与阿多诺时代声像制品的持存,如果说后者仅是以大规模、可复制和标准化的文化工业品,钝化个体的经验能力,那么计算机编程系统则以远程在线与动态模拟的虚拟图像,架构并塑造了个体的感觉方式与记忆内容:“以全球生产自动化为目标的信息产业,以及全球同质化市场的安装和控制,代表了古尔汗所描述的一个新阶段,通过这个过程,鲜活的记忆被具象化,变成了技术义肢。[10]数字化的第三持存以即时在场与数字影像的形式,逐步上升为囊括一切个体共有的电子记忆,其切割了个体的当下经验与过去记忆的独特关联。这种精准再现、即时在场的数字技术侵蚀了个体想象现实生活的能力的根基,生活内容不再被实际的身体活动所表达,而渐渐委托于单一的数字技术系统。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陆兴华、许煜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
真实现实与身体感觉的双重缺席致使个体难以形成整一的生命体验,过去、现在和未来间相互渗透的时间经受,零散为一个个紊乱均质的时间原子。身体是个体感觉并经验当下对象的始源性方式,其携带着个体过去的情感指向,经验、组织并理解当下现实,形成稳定的意义流动。数字化时代个体身体感觉消失,难以组织并理解外部的感觉印象,而自动滑入一种统一的数字时间。斯蒂格勒谈到这种个体的时间经验组织能力退化后的时间客体的大规模生产与制造。“意识时间的高度同步性导致对个体生存知识的清算……其作为一个超历时化的过程不再能够在感觉的印象和惊叹的回路中循环,个性化的精神被构成为集体个性化。”[11]经由数字第三持存对个体记忆的填充、保存与过滤,时间经验不再是当下的感觉印象与身体习惯构成的情境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回环往复的生命体验,抽象为感知器官当下接受的一个稍纵即逝的片段,数码模拟的当下替代个体的记忆与期待,个体时间不再镌刻自身独特的情感态度,而是消解为一个个漂浮且无情感指向的片段。个体的意识时间快速地滑入数字工业生产的均质时间,内在的情感体验被一种陌异的时间流动吞噬,经验整合于一种同质化的商业逻辑中。个体时间被计算机编程的数据模拟活动捕捉,难以为生命的经验赋予整一的情感指向,生命的意义被不断简化,最终被一个高度同步的数字系统所捕获。
虚拟的信息图像和不在场的电子界面,消解了个体真实的体验过程,导向一种数字化的身体感觉: “虚拟网络社会和无所不在的计算机资源,它们被设想成无国界和脱身体的空间以及永恒且即时的时间,结果就是把日常生活中有形或无形的人类与社会时间面相抹去。”[12]电子媒介的即时在场性削平了生命经验的纵深,体验过程被电子模拟的信息闭环取代,数字媒介的即时传输与当下在场消解了时间的多重循环与解释,当下成为一个数字算法精准投送的均质片段,与个体过去的记忆以及未来的期待切割。经由算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数字身体构筑了个体的生活方式,细腻、丰富和整一的身体感受消失于无质性变化的数字身体中。
《缩时社会: 夺回遭科技控制的快转认识》,【英】朱莉·威吉曼著,王宝翔译,新乐园出版社 ,2017 年
二
数据算法: 感觉的异化与经验的均质
数字身体延展了个体感觉的边界,提高了感官印象的精确性,电子义肢在强化个体感知器官的信息处理能力时,也钝化了个体的感觉方式,身体彻底让渡于虚拟的电子界面,编程模拟与数字算法完全替换了个体对外部现实的统觉能力。如果说维利里奥指认的“视觉无意识”更多地指向信息时代,是个体经由影像界面经验事物后情感投射与生命感受的钝化,那么数字时代以一种算法的自动编程机制,进一步架构了我们的经验内容。“如果说我们在静态图像中看到的反射允许我们有时间进行深层的内在反应,但嵌入电子环境的我们的信息是不断变化的……虚拟技术日益渗入我们的生活,二进制代码控制的光脉冲被一种数字的海市蜃楼替代。”[13]影像时代的技术媒介仅是将个体视觉还原为一个接受光线刺激的感光板,力求以光学器械精确传导外部对象的光影效果,数字时代的虚拟界面则以一种自动化合成的形式,捕捉、筛选并重建了我们的生命意义。这种电子合成的视觉活动将视看过程数据化,导向一种计算机数据分析的底层逻辑,它使我们的目光被一种已然预置的模式化的信息流裹挟,远端在场的视屏画面以及相应的计算机剪辑拆解了惯常的身体知觉。
远端即时的电子中介堵塞了个体的前反思、肉身性的感觉能力,数字算法支配个体的感觉方式,身体成为一个消极等待电子界面信息输出的信息机器。已然在此的数字记忆通过各种分布式终端,扩散、形塑并生产着每一个体的日常经验。数字记忆装置的即时在场与全球流通使私人化的记忆能力开始消退,我们难以再调动自身的生命经验解释现实,“感性的无产阶级化”指出了这种数字算法剪辑和处理个体意识之后感觉能力的钝化、稀释乃至消失。“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图像都在成倍增长和传播,通过同时将其性质分解成无数像素化的碎片和形式,数字碎片制造了一个封闭的循环。”[14]依托于数字身体的我们难以再亲身参与一个经验生成的实际过程,在此意义上,斯蒂格勒谈到了一种“美学的战争”( The aesthetic war):“必须与我们的意识所寻求的所有简化尝试作斗争——我们的意识由于反射而变得懒惰。”[15]个体记忆之所以可以安置于集体性的记忆空间,正在于感觉能力的瘫痪,数字化的第三持存淹没了个体的生命记忆,过去与当下经验的循环让渡于一串陌异的数字程序。这种感觉能力的异化让个体难以再真正地去感受生活,当个体丧失了理解外部现实的能力后,外置的数字义肢就可以重构我们的感觉方式,使得一切感觉活动在发生之前即被一种算法预置。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2020)
经验的均质化是数字时代个体共同的生存困境,电视、互联网与计算机模拟影像构成个体感觉世界的一切通道,当下的经验不再是个体此时此刻独特的生命感受,而是凝固为数字义肢构筑的算法结构。经验的均质化实际源于感性肉身缺席后,意义组织能力的消失,其造成了一种经验内容的悖论性关系:“由新媒体景观操纵的感觉和意义制造已经将世界审美化,成倍地增加我们的意义范围……数字技术允许人们建立一个更加微妙和不断监控的自我形象,个人生活经历共享相同的数字平台,许多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质量变得一致。”[16]数字义肢联通的感觉接口远非个体肉身性的感觉,数字计算的模拟分析服务于商业逻辑与意识形态功能,脱离了个体日常的生活情境,这使个体性的经验过渡给一种集体性经验。经验均质的条件正在于“对感性的参与构成一个主要障碍,因为消费主义需要将这通往(由感性到智性)短路化,从而将独特性简化为特殊性,思考简化为计算”。[17]一旦感觉能力消失,个体的生活随即就安置于一个算法逻辑之上了。这种算法逻辑塑造了一个先在的意义结构,其输出均质的电子信息流,大众的个体经验下沉为一种自动化的感知反应模式,个体的感觉活动在发生之初即被一套意义结构预置,数字化的感觉难以为生命提供独特丰富的意义,个体经验抽象为一种实时计算与推送的数据算法。数字化时代经验均质的底层逻辑是技术对感觉能力的异化,其阻滞了个体自我经验生成的可能性,以一种先在的意义模式过滤个体的生命感受,在感觉及其意义的生成关系中,意义以一种技术标准,预设了个体的感觉活动。
经验的均质化隐秘地指向一种权力治理的可能,经由数字算法对感觉能力的异化,实时在线的虚拟图像成为一套信息译码系统的载体,这种经验内容的塑造的首要前提即个体生命自身存在状态的萎缩,其缺失了意义生成的可能性。德勒兹在影像时代即将技术物指认为一种形塑身体欲望的技术器官,其隐秘地形塑并生产生命欲望,将感觉内嵌于既定的社会运行机制。欲望与技术的关系指出了技术参与权力生产的条件机制,即固定、结构并辖域化个体的感觉方式。而当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的合成图像经由各种移动终端,全面渗透于个体日常生活时,转化为一种全新的权力展布机制。实时在线的电子图像以预先在场的形式,塑造社会中每一个体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个人内在的生命经验沦为数字技术编织的集体记忆的部分,这打开了一种算法治理的可能性。“我们不再处理事物,因为不再有任何事物,不再有开放性的对象:只有实时运算的数据网络……大数据或原始数据的产生,是一种消除所有意义的工作,这些原始数据可以被计算,并作为与其所代表的内容相关的符号;他们用自己代替了生活的意义。”[18]数据算法对个体注意力的分析、抓取与投送使当下成为特定经验模型的重复表达,当下个体的经验同时是全社会共同的集体性经验。算法治理的底层逻辑即感性经验的治理,其并非某种特定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而是数字义肢通过俘获并捕捉感知器官,导致个体感觉能力的瘫痪。作为渗透于全社会的信息治理工具,数字技术不断经由社交媒介与终端,扩散既有的信息模型,隐秘地完成对个体感觉方式的改造。个体难以再基于自我的生命体验、欲望想象以及情感期待去感受生活,数字算法消解了个体自我选择的能力,流动生成的生命经验经由数据化的上传与下载,退化为运算分析的客体对象。
通过捕捉感觉及其意义生成的机制条件,数字算法指向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感觉能力的异化及其经验意义的均质不囿于个体自身,而下沉为技术、权力与社会彼此媾和的地基。美学在当代不能再囿于一种传统哲学美学的先验思辨,而必须转向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传统美学往往以一种哲学美学的形式,展开对形而上的审美理念、艺术精神与存在的思考。康德以客体形式之于主体认知能力的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思考审美,其以无目的、无概念的形式,唤起主体内在情感的普遍愉悦,这种基于纯粹形式的审美经验指向一个普遍先验的审美理念。但正如斯蒂格勒的反思所言:“康德的趣味判断主体是不会被他的判断所改造的:他没有被自己的品位判断个体化,在判断中,他没有跨个体……与康德相反,我们的分析指出判断必须被理解为一个跨个体化的循环。”[19]康德对审美的理解实际是以先验的审美共通感统摄杂多的经验碎片,将审美安置于一个超感性的基底,但审美恰恰是个体与对象之间感性经验的流动过程,其并非一个跃出感性生活之外绝对的精神理念,难以凝固为一个静观反思的对象,而是当下瞬间个体与对象之间交织涌现的情境关系。数字化时代对感觉及其意义生成机制的捕获,使美学不再以一种抽象的审美态度,分析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纯粹鉴赏关系,因其远离了日常感性经验生成的社会机制,难以回应并解释当下现实。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数字时代的“新美学”:“一个新美学的维度最重要的指向数据计算与人类行为的互动……美学可进一步探索屏幕背后运算实践与个体情感的动态关系,这种美学的新品质将注意引导到运算、文化、技术——人类条件等问题上,这些都在理解技术变化产生新的世界存在时发挥作用。”[20]斯蒂格勒则更是直接指认:“我这里使用的美学一词将取其最宽泛的意义,其中Aisthesis是指感觉(sansation) ,那么美学问题就是感觉问题,是普遍意义的感觉性(sensibility) 问题。”[21]当代美学以强烈的实践品格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关注数字时代个体感觉的异化与经验的均质,从先验的审美重返感性经验的真实现场。
《象征的贫困 1: 超工业时代》,【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张新木、庞茂森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感觉的锐化与经验的丰盈是当代批判理论诊治社会的美学方案,通过感觉方式的重构,审美可以刺破数字义肢对个体情感的捕获,让生命重返一种层叠涌动的状态。斯蒂格勒认为艺术包含一种“技术的解药性”:“一个作品,只有当它在第一时间激发了好奇心,将自己转变为神秘,提高到另一个平面,才能发挥作用。”[22]审美在于与特定感知模式的疏离,否弃记忆机器对个体意识的架构,让感觉不再被一种先在的意义结构规定:“艺术的潜力是通过让我们面对一种真实的体验:一种无法被限制的体验,来打开我们的感觉,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真实脱节的巨大程度,一种可能给我们自己生活带来改变的艺术。”[23]数字化时代的审美感知在于超越既有的意义模式,中断惯常的经验序列,将个体生命导入一种复杂难解和不可测算的意义之流。感觉及其意义的生成机制成为当代美学的重要观测视角,审美最终指向恢复个体细腻的感觉方式。
三
知觉情境: 感觉与意义的共振
当代批判理论认为,数字技术异化了个体的感觉能力,生命难以再经验、理解并赋予现实以意义,经验的均质是这种感觉瘫痪的直接产物。芬伯格指认:“工程师的世界是一个理性主义世界,与日常生活经验几乎没有联系,在这样的世界里,思维在于对人造的、去除情境的和轮廓明显的对象的符号运算进行线性运算……这和在办公室中编程员围着饮料机闲谈不一样,都不符合智能的计算机的文化标准模式。”[24]电子程序替代了个体去组织现实,计算机的模拟编程通过模式化的感觉方式,凝固了个体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一种先在的意义结构已然规定了个体的感觉活动。如何修补个体的感觉方式,让均质的经验重新流动,这指向了感觉及其意义的生成机制如何可能的理论进路。
【美】安德鲁·芬伯格(1943-)
当代数字技术是一种切割身体惯习的“远程拓扑学”,人与世界彼此交织互渗的身体情境,被转换为一种惰性消极的数字身体,“梅洛-庞蒂恰恰要描述被普通远程拓扑学所破坏的东西。我所看到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和原则上已经不再处于我的能力之内,即使它还处于我的目光能力之内。”[25]个体的感觉一旦嫁接于电子媒介,则弱化了经验世界的切身性。身体作为个体始源性的感觉方式,对现实世界的感觉印象赋予意义,但身体并非导向一种个体内在的纯粹的情绪感受,后者仍将感觉活动的意义预置于一个先在的生命世界,使一切对象都融化为这股内在情感的单向表达,经验的意义退回于一个封闭的自我世界之中。身体知觉以“世界之中”的形式与现实交融互渗,其并非指向一个生理层面接受单向刺激的感官感觉,两者构成了一个相互感觉并对话的情境关系,在此之中,个体的身体惯习与外部现实彼此共振。奥斯汀同样反对将流动的感觉方式做自然科学式的切割,这使得经验被还原为生理层面物体性质与神经刺激之间的客观规律,经验被窄化为个体感官受体传导的粗糙的感觉印象,生命的意义成为感觉印象的真与非真的命题判断。数字算法对个体感觉能力的异化,恰恰基于一种感觉的数据化与电子化,其将感觉降格为一个受动的感觉机器,难以与对象构成回环往复的情境关系,仅仅依循当下瞬间外部刺激与神经传导的机械环节。这种经验主义意义上的感觉机械论,使人与对象的感知关系简化为一种可感物与感觉印象的机械对应规律,感觉活动在发生之初即被一种先在的意义结构固定。
但个体对当下经验的理解并非可以还原为一个可量化分析的感觉印象,根据不同个体的感知视角的差异,同一对象的意义本身在日常经验中是多样且相容的,需要还原到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获得理解。数字时代的美学思考在于如何激活个体的感觉方式,使身体不再惰性地沉浸于数字算法构造的信息洪流之中,将平面的虚拟现实转向一种互动的情境关系。具体语用环境的变化指出了个体当下的知觉事实的流动,经验并非一个假想的感觉印象的集合,这种对感觉恒常性的理解使经验抽象为一种先在的感觉材料的客观显现,世界的意义简化为一套固定语义结构的重复表达,而经验意义恰恰需要返回复杂的日常语境之中。“哲学家对‘直接感知’的用法,无论是什么意思,都显然不是日常用法或任何熟悉的用法……没考虑要把这种用法限制于任何特定场合或任何特定意义。”[26]感觉的日常语用分析将个体的经验还原于当下真实的情境关系,感觉不再成为某种先在意义结构的表达,两者在特定的语境中相互生成。身体知觉指向了这种情境关系的可能性,我们的身体是“可见世界和观看的个体之间;实在物和想象物之间;私人的东西和共享的东西之间的多重交织”。[27]身体并非单向地以自我的知觉惯习解释现实,数据算法投送的信息流并未预先决定个体的当下经验,身体携带的情感体验与当下外部涌入的感觉印象相互解释与对话。在此时此刻的情境关系中,既有的生命体验与当下涌入的数字信息彼此共振与生成,身体作为个体始源性的经验方式,与数字界面的交织互渗,构筑了一个流动的知觉情境。“身体的概念为探索与数字密不可分虚拟界面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他对身体的交织和可逆的强调,以及对活生生的感性身体的关注,使得物质和虚拟的关系不再是最重要的,而是如何思考一种相互交织的肉身关系,导向一种创造和可能的行动系统。”[28]过去的身体记忆、当下的外部感觉以及未来的情感期待间充满张力,身体情境包含多重异质性时间流动的碰撞,过去的身体记忆以效果的形式驻留于当下,而当下的感觉对象则填补身体惯习的缝隙,在多重时间流的互渗与共振运动中,经验的意义需要回返此时此刻个体与外部环境结成的具体情境,难以被一种先在的意义结构固定。“梅洛-庞蒂后期对感知身体的研究集中在一种本体论的探索,这种探索承认大量技术中介(身体、艺术、语言、符号系统与数字算法)在本体论层面的转化能力……而‘肉身’的动态概念会极大地加深我们对与包括数字计算在内的技术互动的理解。”[29]数字化时代经验的流动并非以一个先在的意义实体去规定感觉方式,而是依托于人与数字媒介在当下瞬间交织的情境关系,当下在场的数字信息与既有的生命意义彼此交融,充盈个体贫乏的经验内容,促使生命重返一种暧昧模糊、生成涌动的状态。
《感觉与可感物》,【英】约翰·奥斯汀著,陈嘉映译,商务印书
馆 ,2010 年
数据算法对感觉能力的异化基于身体意向性能力的丧失,这使个体难以以自我的生命体验与当下涌入的数字信息共振,人与数字网络的交互实际是数据算法的单向的信息输出,而唐·伊德对人-技术交织的具身性关系的理解,指向了数字时代感觉与意义共振的可能。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并不基于一个纯粹肉身性的身体知觉,人的身体行为长期融合并生成于技术媒介之中,两者以具身性的方式相互作用、彼此关联,身体与技术相互渗透的情境关系为思考个体感觉方式的新变赋予可能。我们经验世界的始源性方式并非一个脱离技术义肢的纯粹肉身,技术人造物与身体感官共同参与当下个体的知觉体验过程。“工具不是一种一定属性的简单对象,相反,所用的工具式依赖于一定的使用情境”[30],人与技术之间经由一个不断生成的具身化情境交织。数字算法一方面作为拓展并放大个体感官边界的工具,是数字化时代身体感觉、经验与生活的部分,同时也进入并改写个体的身体惯习,这使经验意义的生成机制并非在数字时代持守一种纯粹的肉身感觉,而在于人与技术相互交织的具身性情境:“是在人类经验从存在论上与环境或世界相关联的过程中,发生内在关系的双方都在这种相关性中得到了转化。”[31]技术人造物并非是一个完全脱离于个体身体的外在义肢,单向地改造惯常的身体知觉方式,个体经由数字技术的经验包含一种“数字想象”的可能:“唐·伊德可能会说艺术家可以使用算法,就像他们使用画笔、暗香和计算机制图一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技术工具,而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识别并揭示它们……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被视为呈现于其开发者和用户的想象中,这是一个阅读、解释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32] 人在接受数字算法对惯常感觉方式的转换时,也会以自身的生命体验投射于数字算法衍生的网络空间:“我们必须分析那些数字所凝聚的场所和实践,在这些场所它们的属性或是固定,也可能是不稳定且蕴含差异的,数字文件的意义取决于具体语境。”[33]在这种情境化的感觉过程中,经验的意义不再单向地被数据算法捕捉、过滤和架构,当下涌入的感觉与既有的经验意义彼此共振。
《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美】唐·伊德著,韩连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一旦一种先在的意义结构覆盖了个体的感觉活动,则经验的深度被削平,生命层叠涌动的存在状态退化为生理层面的感官集合。当代美学思考数字时代感觉及其意义的生成机制,知觉现象学、分析美学与后现象学以不同的理论进路,逐步将一种先验的感觉方式下沉于日常的技术情境,感觉不再被先在的意义网络所切割,经验内容生成于此刻人与对象交织互渗的具体情境。当下涌入的感觉与既有的意义内容彼此共振,经验的意义不断丰盈,美学由此指向了一种生命独特的存在状态。
四
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电子媒介改变和重塑了个体的身体感觉,外部的空间坍缩为虚拟的数字图像,个体过去、现在与未来交融互渗的整一的生命体验,零散为无意义的时间颗粒。感觉退化为一种自动化的信息传导回路,经验的意义被电子数码的运算逻辑支配,涌动生成的生命意义被不断压缩并窄化。感觉方式的异化使先在的意义结构预置了生命的经验内容,经验衰减为神经生理层面的反应刺激,难以测算、不可计量的生命活动退化为长程推理的计算过程。数字时代生命存在状态的困境需下沉于个体感性的底层逻辑,对生命意义神秘性的持守奠基于感觉及其意义的生成活动。感觉方式的改变粘连个体经验意义的变化,美学在数字化时代需要通过感觉方式的革新,让先在意义结构规定的感觉活动自由涌动,使感觉与意义彼此生成共振,重新丰盈个体的经验感受。
本文原刊于《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注释
向上滑动阅览
[1]Florian Cramer,“What is‘Post-digital’?”,David M.Berry,Michael Dieter ( eds.) ,Postdigital Aesthetics: Art,Computation and Desig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5,p.15.
[2][14]David M. Berry,Michael Dieter,“Thinking Postdigital Aesthet- ics: Art,Computation and Design”,David M. Berry,Michael Di eter( eds.) ,Postdigital Aesthetics: Art,Computation and Desig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5,pp.2-3,pp.7-8.
[3][5]【德】哈特姆特·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郑作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8、1 页。
[4][25]【法】保罗·维利里奥: 《视觉机器》,张新木,魏舒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5、17 页。
[6]吴静: 《从健康码到数据身体: 数字化时代的生命政治》,《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1 期。
[7]Yvonne Spielmann,“Asethetic faetures in digital imaging: collage and morph”,Wide Angle,1999,21.1,p.135.
[8][19][22]【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人类纪里的艺术: 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陆兴华、许煜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版,第 109、68、51 页。
[9]Edmond Coucho,t “Digital Hybridisation A Technique,an Aes- thetic”,Convergence,2002,8.4,p.25.
[10][11][15]Bernard Stiegle,Symbolic Misery Volume 2 : The katastro- phe of the sensible,trans. Barnab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5,p. 26,p. 88,p.4.
[12]【英】朱莉·威吉曼: 《缩时社会: 夺回遭科技控制的快转认识》,王宝翔译,新乐园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32 页。
[13][23]Damian Sutton,Susan Brind,Ray McKenzie,The State of the Real: Aesthetics in the Digital Age,Damian Sutton,Susan Brind,Ray McKenzie ( eds.) ,The State of the Real: Aesthetics in the Digital Age,London: I. B. Tauris,2007,p. 14,p.18.
[16]Vittorio Gallese,“The Aesthetic World in The Digital Era: A Call to Arms for Expermental Aesthetics”,Reti,saperi,lin- guagg,2020,17. 9,p.70.
[17]许煜: 《论意外的艺术》,载【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意外地哲学思考: 与埃利·杜灵访谈》,徐煜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29 页。
[18] Antoinette Rouvroy,Bernard. Stiegler,“The Digital Regime of Truth: From the Algorithmic Governmentality: to a New Rule of Law”,Online Journal of Phillospohy,2016,3,p.9.
[20]Justin Hodgson,Post - Digital Rhetoric and The New Aesthetic, Athen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9,p.26.
[21]【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象征的贫困 1: 超工业时代》,张新木、庞茂森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3 页。
[24]【美】安德鲁·芬伯格: 《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22—123 页。
[26]【英】约翰·奥斯汀: 《感觉与可感物》,陈嘉映译,商务印书馆 2010 年版,第 53 页。[27] J.Taminiaux,“The Thinker and the Painter”,M. C. Dillon ( ed. ) ,Merleau-Ponty Vivant,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pp.206-207.
[28]Susan Broadhurst,Digital Practices: Aesthetic and Neuroesthetic Approaches to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y,Houndmills: Palgrave Macmillan,2007,p.23.
[29]Aud S.Hoel,Anna M. Carusit,Rosenberger,“Thinking Technolo- gy with Merleau-Ponty”,In Robert Rosenberger,Peter - Paul Verbeek ( eds.) ,Post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s: Essays on Human - Technology Relations,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15,p.74.
[30][31]【美】唐·伊德: 《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韩连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2、29 页。
[32]Galit Wellne,“Digital Imagination: Ihde’s and Stiegler’s Concepts of Imagination”,Foundations of Science,2021,2,p.13.
[33]Janet Vertes,i “Reflections on Postphenomenological Crossings”, Samantha J.Fried,Robert Rosenberger ( eds.) ,Postphenome- nology and Imaging: How to Read Technology,Lanham: Lexing- ton Books,2021,p.279.
THE END
或许你想看✦
● 文艺批评 | 王坤宇: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身体
● 文艺批评 | 王坤宇:超人移情、伴侣物种与感性复敏—— 论后人类审美的三个层次
● 文艺批评 | 刘芊玥:后人类中的“情动”
● 文艺批评 | 张净雨:数字后人类身体的美学建构与意义生成
● 文艺批评 | 戴锦华、王雨童:人类/后人类——数码转型之后的未来图景
编辑 | life扣肉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