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一代快充PWM控制技术——Self-powered to Eliminate Auxiliary Winding

充电头网编辑部 充电头网 2019-12-26

展会提醒:2019(冬季)无线充电亚洲展

(提前报名,展会现场免费领取价值199元会刊!)


我们使用支持快充协议的电源适配器给数码设备充电时,你可能并不会意识到,快充产品都经历了怎样漫长的进化之路。可能你是一位专业人士或发烧友,对快充协议的演进有一些了解,在经历几番混战之后,最终,快充市场的格局被定格——USB PD 一统天下,但是只要承认 USB PD 的“法定货币”地位、接受被收编的命运,其它快充协议依然可以活跃在自己的小王国里,收取授权费。

但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聊一聊快充产品另一项技术的演进——快充PWM控制技术。一直以来快充PWM控制器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输出电压可调,且可调电压范围较宽(最终的PD协议要求范围为3-21V),而这些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PWM控制芯片VCC耐压不足。常见的措施例如普通PWM控制器VCC增加线性LDO降压,或者PWM芯片采用VCC高压工艺等。但这些措施本质上都是在做加法,增加线性LDO电路,增加了器件同时又增加了成本,电路也变得复杂,对待机功耗也产生了影响;芯片VCC采用高压工艺,增加了IC的成本,同时VCC的滤波电容耐压也会成倍提高,成本和器件体积会同时增加。

在当下这个电子产品供大于求的环境下,成本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特别是在适配器、充电器产品中,成本精细化程度可以说是分毫必究,小功率的适配器、充电器成本已成为了产品生存的关键因素。这时就需要技术创新来打破僵局,在很多人都做加法设计的时候,笔者也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产品,他们是在做减法设计,采用VCC自供电技术,省去VCC辅助绕组及其相关整流电路。

自供电技术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在高校的博士论文中,最初是以原边反馈架构(PSR)为基础设计,采用源极驱动方式,通过控制内部源极驱动管来进行VCC充电。但因无VCC辅助绕组做反馈信号,只能采用浮地式设计,通过采样主绕组中的反射电压来控制电路进行恒压输出。这样的设计存在一个较大的系统劣势,采用浮地设计后,系统中电压动点变多,EMI效果明显较差,需要额外增加EMI滤波器件,另外原边反馈架构动态效果较差,而且在快充协议中,多需要副边反馈来进行电压申请,所以原边反馈架构的自供电方案并不合适做充电器及适配器类产品。

为适应市场需求,针对快充产品的特殊设计痛点,应运而生了副边反馈自供电双绕组方案。但自供电双绕组方案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主要存在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难以满足欧盟的六级能效要求。


如上图自供电系统通过R1电阻给Q1功率管提供基极电流,经过Q1放大电流通过D2给Vcc外接电容C2供电,而C2提供整个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工作电流,由于给C2供电时Q1管的基极电流只由R1提供,而为了考虑R1上损耗的问题,R1通常选取MΩ级别电阻,因此Q1在给C2供电时处在放大区,并没有饱和导通,所以Drain端电压接近高压输入电压,导致供电的损耗较大,难以做到六级能效标准。

Vin:输入电压;I_R1:R1上的电流,为Q1提供一部分基极电流;Ib_Q1:Q1管的基极电流,在导通时基极电流主要由驱动提供,截止时R1给Q1提供较小的基极电流以使放大的Q1的IC电流给Vcc供电;Vgs_M2:源极驱动管的Vgs电压。

针对六级能效标准,需要采用特殊的VCC供电处理技术来满足待机功耗需求。在电源工作频率较高时可以通过自举供电保证VCC供电充足,但对于适配器或充电器等产品,存在空载工作模式,而空载时工作频率通常较低,且原边导通时间较短,因此单纯的自举供电方式无法满足芯片工作电流的需求。在原边导通时仍然采用自举供电方式给VCC电容供电,但由于频率低,一次自举供电的电量无法维持芯片整个周期的消耗的电量,则多个周期后VCC电容会持续放电至欠压保护,因此需要在轻载或空载时,一段时间内计时开启高压供电,以满足芯片耗电需求。通过采用自举供电和高压供电相结合,可在降低空载待机功耗的同时,满足VCC供电需求。

上述自供电技术已日趋完善,国内外众多芯片设计公司也在积极进行专利布局,业内也已有多家厂商推出了成熟产品,并已进入量产阶段。特别是一些国内IC设计厂商,已走在行业前列,相信很多业内人士对自供电双绕组方案也都有所耳闻,就在去年的2018(冬季)中国USB PD快充产业高峰论坛上,就有一家厂商对其自供电双绕组产品进行了宣讲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回顾了解。

此外,在上周刚刚结束的2019(秋季) USB PD&Type-C亚洲展上,该厂商对其多款成熟的自供电双绕方案进行了介绍,助推了这项技术的普及应用。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下游厂商将获得更为高效节能、安全可靠且成本更低的快充产品解决方案,快充市场格局或将为之改变。笔者相信未来会看到更多的自供电技术产品出现在快充展会上,这项技术能否带来行业技术革新,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8(冬季)中国USB PD快充产业高峰论坛PPT下载: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投票:





温馨提示

充电头网
2019(冬季)无线充电亚洲展

将在11月15日于中国-深圳举办

老朋友一个不少,新朋友纷至沓来!
👇报名参加请戳下图二维码👇



// 充电头网《编辑推荐》必看文章

01. 年度回顾:2018快充行业10大事记

02. 科普:PPS充电器为何不兼容笔电?

03. 涨姿势:E-Marker线缆科普

04. USB PD规范 第二章(中文完整版)

05. 加入USB-IF协会需要多少费用?看完秒懂

06. 中国工程师成功破解苹果USB PD充电器!

07. 华为正式开放手机配件授权,推出DFH认证

08. 手机大功率快充普及:小米、华为、OPPO争相推出新技术

09. 一口气搞懂苹果C94到底是咋回事?

10. 关于高通QC4+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充电头网《经典方案》推荐

01. USB PD协议芯片降至1元! 快充这个底要抄不?

02. 国产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研发获得重大突破:一颗芯片搞定

03. 华为大功率移动电源升降压芯片曝光:首发立锜RT7885

04. 高通颁发首张中国芯QC4+认证证书!

05. 行业首创车充内置协议!智融SW3516S通过USB PD3.0认证

06. 英集芯IP2191成为首颗泰尔实验室VOOC认证芯片!

07. 智融获得OPPO授权:发布首颗VOOC认证车充芯片SW3518S

08. 国产自研快充芯片取得重大突破:首发RISC-V架构



// 充电头网《氮化镓专题》内容精选

01. 5G、快充等市场爆发,氮化镓商用进入快车道

02. 独家!氮化镓技术走出实验室,首款量产PD快充评测

03. 2019氮化镓USB PD快充普及元年:8款热门GaN充电器盘点

04. 纳微半导体CES2019展示30W、65W新款GaN充电器

05. 中国公司自主研发氮化镓,打破海外垄断,荣获国家大奖

06. 国产GaN氮化镓研发取得突破进展:快充产品12月底试产

07. 拆解报告:RAVPower 45W GaNFast PD充电器RP-PC104

08. 国产自研氮化镓取得重大突破:超小45W快充曝光

09.  拆解报告:ANKER 30W GaN氮化镓充电器

10. 内置氮化镓:ANKER PowerCore Fusion PD超级充拆解

11. 内置GaNFast:AUKEY 27W USB PD充电器深度拆解


// 充电头网《爆款选品》成品精选

01. 爆款选品:19家工厂推出34款iPhone、iPad专用PD快充

02. 2019春季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PD快充大爆发,25家品牌推出百款新品

03. 2019春季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8款氮化镓快充成为亮点

04. 2019春季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23款储能电源成为亮点

05. 2019 USB PD快充100W普及元年:6款大功率充电器、充电宝盘点


// 充电头网《拆解报告》精选专题

01. 收藏:72款USB PD快充充电器拆解

02. 收藏:48款USB PD快充移动电源拆解

03. 121篇充电器拆解报告:产业链全解析

04. 157篇移动电源拆解报告:产业链全解析

05. 72篇车载充电器拆解报告:产业链全解析

07. 18W USB PD充电器方案如何选?看完这22款拆解秒懂

08. 年度盘点:24款内置智融方案移动电源、车充拆解汇总

09. 年度盘点:21款内置南芯方案移动电源、充电器、车充拆解汇总

10. 苹果、华为、Anker、SONY都在用,24款采用赛普拉斯快充芯片充电器、移动电源拆解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