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Q1功率器件企业季报汇总

充电头网编辑部 充电头网 2022-11-02


前言

2021年,伴随着疫情的反复和芯片供应链不稳定性,功率器件的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行业的景气程度仍维持在高位水平。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以及消费电子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功率器件厂商持续向前。

据Omid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和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分别为462亿美元和182亿美元,至2025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548亿美元和195亿美元,相比2021年复合增速分别有望达到5.92%和4.55%。对于国产功率器件厂商来说,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期待在大功率MOSFET、IGBT、SiC等器件实现更高的国产化率。

充电头网通过查阅国内外上市功率器件厂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并进行相关数据汇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竞争力。

A股功率器件厂商

本次选取的国内功率器件厂商为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新洁能、捷捷微电和东微半导。其中,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捷捷微电都有依托IDM模式经营。


4月22日,华润微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华润微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25.14亿元,同比增长22.94%;净利润实现6.1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2.88%。作为国内最大的MOSFET厂商之一,华润微有着较大研发和人力投入。

2022年研发费用为7.13亿元,共有员工8989人,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为822人。

4月29日,士兰微发布2022第一季度财报。士兰微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01亿元,较上年增长45.65%;净利润实现2.68亿元,较上年增长54.54%。从研发费用占比看,士兰微的研发投入比例较高,2021年研发费用为5.78亿元,占当年营收的8.73%。截至去年年底,士兰微拥有员工6880人,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为267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8.88%。

4月29日,扬杰科技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2021财年中,扬杰科技就因MOSFET、IGBT等业务增长给营收提供贡献较大。据扬杰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实现14.18亿元,同比增长50.46%;净利润实现2.7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较高,为77.82%。截至去年年底,扬杰科技拥有员工总数4271人,其中研发人员为736人,占比为17.23%,2021年投入研发费用2.42亿元。

4月19日,新洁能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新洁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21亿元,较上年增长30.79%;净利润实现1.12亿元,同比增长50.11%。2021年,新洁能的产品主要覆盖于光伏、汽车行业领域,对营收增长贡献较大。在研发投入上,新洁能2021年研发投入0.8亿元,截至去年年末拥有员工数量308人, 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为78人,占总数的25.32%。

4月25日,捷捷微电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捷捷微电2022年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实现1亿元,同比增长0.08%,营收增长较上年相比较为缓慢。2021年,捷捷微电投入研发费用1.32亿元,截至去年年末拥有员工数量1770人,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为368人,占总员工数量的20.80%。2022年,捷捷微电的高端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期项目开始试生产,有望缓解MOSFET产能问题。

4月27日,东微半导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今年刚登陆的科创板的东微半导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45.50%;净利润实现0.48亿元,同比增长129.98%,净利润增长显著。2021年全年,东微半导的营收高压超级结MOSFET等MOS产品,研发投入费用为0.41亿元。截至去年年末,东微半导拥有员工75人,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为33人,占员工总人数的44%。东微半导正在开发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正在试产面向市场。

总体而言,国内功率器件厂商在净利润上的增长较为亮眼,基本实现5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

美股功率器件企业

本次国外功率器件厂商选取较为知名的企业,分别为意法半导体STM、恩智浦半导体NXP、安森美ON、阿尔法和欧米伽半导体AOSL、科锐Cree、纳微Navitas、Transphorm和英飞凌Infineon。


美股厂商季度财报披露日期各不相同,充电头网选取相近截止日期的季度财报数据,供大家查阅。


意法半导体STM季报截至2022年4月1日,前三个月营收35.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8.42亿元,同比增长17.57%。其中,汽车和分立器件集团营收12.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4.45亿元。净利润上,意法半导体前三个月实现净利润7.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16亿元,并投入研发费用4.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07亿元。

英飞凌Infineon Q2季度财报于2022年5月9日披露,Q2季度整体集团实现营收32.9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28.35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4%。其中,工业电源管理部门实现营收4.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9.77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3%。净利润方面,英飞凌整体实现利润14.1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98.04亿元,同比增长45.68%。在过去的三个月内,英飞凌共计投入研发费用4.77亿欧元,折合人民33.03亿元。

恩智浦半导体NXP于5月发布了Q1季度的财报。Q1季度恩智浦实现营收19.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0.86亿元,同比增长22.17%。其中汽车事业部门营收15.5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4.69亿人民币;工业与IoT部门营收6.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5.86亿元;手机部门营收4.0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6.96亿元;通讯制造与于其他营收4.9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3.35亿元。另外,恩智浦Q1投入研发费用为17.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9.48亿元。

安森美Onsemi于2022年5月2日披露了Q1季度财报。安森美Q1季度实现营收19.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0.78亿元,同比增长31.27%。其中,智能电源产品贡献营收持续增大,下游产品应用领域方面汽车领域的营收占到37%,工业领域的营收占到28%,两者共计65%的营收,同比增长42%。研发费用投入上,安森美Q1投入研发1.56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54亿元。

阿尔法和欧米伽半导体AOSL 2022年5月5日发布了2022年Q3财报,前三个月实现营收2.0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66亿元,同比增长20.09%。净利润方面实现0.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3亿元。研发投入上,Q3投入费用1.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54亿元。

Wolfspeed曾用名科锐(CREE),于2022年5月发布2022年Q3季报,Q3实现营收1.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64亿元,同比增长36.93%;净利润方面亏损0.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47亿元;Q3共计投入研发费用0.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3亿元人民币。

纳微Navitas2022年5月16日披露Q1季度财报,Q1季度实现营收67.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45亿元,同比增长102.88%;净利润实现0.798亿美元,折人民币5.37亿元,同比上年扭亏为盈。研发投入上,纳微Navitas 2022年Q1投入研发费用0.13亿美元,折人民币0.9亿元。

Transphorm2022年5月发布2022年Q4季报,Q4实现营收49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314.78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2.88%;净利润亏损5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34亿元。同时期,TransphormQ4季度投入研发费用为16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11亿元人民币。

充电头网总结

国外大牌厂商已经在半导体领域扎根许久,市场占有率和研发能力有着巨大优势,其巨额营收带来的利润可持续的供给到研发投入上,提供强劲的开发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老牌半导体厂商仍需在未开发足够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与新的功率半导体厂商一同竞争,至少在功率半导体领域上,大家均可分羹一杯。

对国内厂商而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仍是追上国外厂商的必要条件,在供应链受地缘政治等环境的影响下,国产替代已为国内厂商开辟了一片新蓝海,仍需把握时机,占据自己的一份天地。

相关阅读:

1、新洁能财报十大亮点解析

2、捷捷微电财报十大亮点解析

3、钰泰半导体招股说明书十大亮点解析!

4、绿联科技招股说明书十大亮点解读!

5、东微半导体财报十大亮点解析



以下热门话题可以点击蓝字了解,也可以在充电头网微信后台回复如下关键词获取专题

「电源芯片」

南芯英集芯智融茂睿芯必易微美芯晟杰华特华源硅动力富满云矽芯海天德钰贝兰德力生美、创芯微、稳先微、宝砾微东科易冲拓尔微、恒成微Elevation

 

「被动器件」

特锐祥贝特沃尔德、柏瑞凯金瑞

 

「氮化镓」

纳微英诺赛科聚能创芯能华威兆镓未来微硕

 

「快充工厂」

航嘉古石酷科鹏元晟瑞嘉达天宝田中精机

 

「品牌专区」

苹果华为mophie绿联航嘉公牛TRÜKE充客机乐堂爱国者魔栖、TECLAST台电图拉斯Mcdodo麦多多MOMAX


商务合作联系:info@chongdianto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