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浪姐为什么让人越来越不舒服?

栗小姐本人 娱乐栗场 2022-10-30

还记得浪姐刚开播的时候,大家的兴奋吗?


不到三个月,还在追节目的观众:“怎么还没完?”


而早就弃了节目的观众:“什么?还没完?”


昨晚,《乘风破浪的姐姐》迎来了成团直播,宁静、万茜、孟佳、李斯丹妮、张雨绮、郁可唯、黄龄七位姐姐顺利成团,屠榜热搜,结局看起来热热闹闹,但除了粉丝,还有多少真情实感在乎结果的观众呢?


神仙开局,热度一直烧到第二次公演,后来就一路下滑,到决赛与成团直播都无力回天,中间还引发了不少骂声。


从年度黑马到后继无力,浪姐不仅让观众越来越没兴趣追下去,甚至还能让一开始盛赞它的那些观众越来越不舒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

1   不尊重初衷


早期姐姐名单出来的时候,吃瓜群众都在期待着一场大撕。


第一版路透名单,与最终名单差异非常小


后来,对着官宣的百万文案,大家略感羞愧。节目组看起来是真的想要做一档能让熟龄女性绽放魅力的节目,只期待撕,是我等浅薄了。



而第一期节目里姐姐们的恣意与坦率,第一次公演里《兰花草》的铿锵与绽放,真的让我们看到,岁月带给她们的,是底气而不是折损,是璀璨而不是摧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然后一切都回归成无比正常的女团选秀,除了选手年龄,再无任何不同。


她们唱女团歌,跳女团舞,如女练习生一样起早贪黑,无暇他顾。她们努力练习,努力提升,在舞台上拼命拉票,在镜头所及之处勤勤恳恳地挥洒汗水。



她们展现了自己在30+这个年龄段依然可以挑战自己、拼劲全力,这一点我绝对瑞思拜。


但,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全部吗?


作为一场女团选秀,它有多标准,就会有多无趣。


这场节目最初吸引大家的点,不就在于它的非标准吗?


我们期待的属于姐姐的精彩,不就在于她们不愿意被定义吗?

节目组收集了三十多块璞玉,然后用女团的模子把她们捶打成橱窗里可以售卖的标准商品。


暴殄天物啊。


直到上周的总决赛,我们才看到了《是否》这样被岁月赋予魅力的舞台,但一切已经太晚了,喜爱《兰花草》的那批观众早已失望离去,留下来的那撮标准女团受众,她们搞浪姐,与搞创、搞婧毫无区别。



所以在节目中段开始,无论是微博、超话还是豆瓣小组,浪姐的话题也如标准女团选秀一般,是靠黑粉掐来掐去撑起来的,与早期的全民关注,不可同日而语。


节目主创自己,还记得这场节目的初衷吗?


为了迎合所谓年轻观众的口味,从二公开始,姐姐们的岁月魅力,就只出现在各种文案里,出现在各种立flag的口头拔高上,出现在最后成团夜里口号一样的歌词中,像是洒在原来那盘菜上的葱花点缀,我不觉得,这是对30+年龄真正的尊重。


现在看来,相信了节目组真想彰显熟龄女性魅力,才是我等浅薄了。



一切,只是一场本质不变的秀。

2  不尊重舞台


一来节目组并没有尊重现场观众


我曾经在微博上吐槽过贯穿整个节目始终的那条船型舞台。


就是那条节目组为了噱头,为了具象“乘风破浪”这个概念,搞出来的船型舞台。



就这个舞台,增加了姐姐走位的难度,拍摄机位也比普通舞台难设置得多,空间是固定的,还非要搞出两层,在底下那层表演就非常有局促感,比如《管他什么音乐》。



更惨的是现场观众:姐姐们的表演不知道在船舞台的哪个犄角旮旯,每组位置都不一样,观众坐的位子再好,也有看不到的姐姐;舞台一层太挤像笼子,二层太高看不到,观众看了个寂寞还要投票,投完了还要挨骂,听网上观众大骂“XXX姐姐跳那么好你们没看到”?

她们是真的可能没看到。

玩噱头、搞情调、卖弄概念都没有错,但你别影响比赛最重要的部分——舞台观感和观众参与感。

这条船其实就代表着节目组对舞台表演与观众观感的轻视,观众感受不重要,看我们有多少巧思多么扣题才重要。


二来节目组也并没有尊重广大电视观众


还记得初舞台评分时屏幕右上角“全开麦Live”那几个字吗?



一公开始,这行字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不仅是人人vocal完美的大修音,播放的正片甚至还被大家扒出涉嫌音轨和彩排画面的后期替换



初舞台还敢全开麦的姐姐,在昨晚的直播舞台上全体未开麦——快三个月的时间,练了个寂寞。



多滑稽啊,是拿观众当什么呢?


现场观众被视角所困,给出的评分本来就很难客观,但她们又要决定姐姐淘汰与否的命运,起码节目组是这样声称的。


而看视频的观众看到的是修音版,甚至可能是被替换过的完美版,但她们又要据此去理解与之大相径庭的淘汰结果。



这种现场观众和视频观众在判断舞台表现方面的巨大落差导致的观众情绪,一公时是不解,二公时是愤怒,三公以后就变成了心灰意冷,四公已经不那么想打开节目了。


三来,从规则设计上,节目组甚至也并不怎么尊重姐姐。


公演的胜负规则和淘汰规则,一次更比一次复杂,不愧是从超女选秀时期就致力于把所有人绕懵的芒果。


作为芒果选秀的祖传观众,我从超女时期就发现规则是他们“掌控”比赛的利器:这一场想淘汰人气高的,那我就让评委投关键票;下一场想淘汰唱功好的,那我就让观众投关键票;再下一场想淘汰个唱功人气都不赖的,我干脆让选手互投……



在这一点上,2020年与2005年毫无区别。


更可气的是,节目组有设计复杂规则绕晕观众的智商与精力,却对从第一场公演开始纯vocal表演就非常吃亏的状况视而不见,既没有从舞台效果着手去解决问题,也没有设计出相应规则去平衡风格。最终使所有姐姐都在热闹唱跳的路上越走越偏,每个人都越来越疲惫,也越来越标准女团。


一切,只是一场早已注定的秀。

3   不尊重女性视角


如果说上述问题,还只是从执行层面倒推节目组心态,在节目嘉宾与节目选歌上,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节目组并不太尊重女性视角


让我们诚实面对一个事实:浪姐啊,其实并没有多少忠实的男性观众。


关心年龄对女性的塑造,关切熟龄女性的职场机会,欣赏漂亮姐姐与鲜嫩少女不同的美——这样的视角,是纯女性视角。你不能也很难指望男性观众被这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与社会议题深深吸引。


而浪姐的女性观众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是那些平权意识强烈的女性,这也不难理解。


从这个角度,你就一定能理解,当魏大勋出现在二公舞台上,与黄晓明一唱一和卖弄“姐姐欺负晓明哥”的老梗时,大家的愤慨——一不专业二不资深的他,是来干嘛的?



一定能理解在五公这样重要的舞台上,节目组偏偏要为姐姐选两首当红顶流的歌去唱跳去决定比赛结果时,大家的愤怒——一不出圈二不好听,选它们做什么?



能理解在最后成团夜,当大家看到蔡徐坤、张杰、乐华七子甚至是陈赫这样的嘉宾名单时,大家的出离愤怒——怎么就需要他们来见证与助阵姐姐的成团?都是出轨,为什么李小璐想参加节目而不得,陈赫却可以堂而皇之做嘉宾?



能理解看到成团直播中,姐姐们甚至都没有solo舞台,却要有大片时间给张杰、乐华七子、蔡徐坤整首歌曲的表演时间时,大家的灰心丧气——累了,赶紧成团吧,不想再diss了。


直播里唱跳巨差的乐华七子


从浪姐爆火起,浪姐的观众对于“男性艺人来分一杯羹”这件事,就非常之警惕与反感,甚至在旁人眼中有些过敏的程度。


《天天向上》的特别企划《追逐梦想的哥哥》被骂蹭热度。



芒果的上星综艺《元气满满的哥哥》被骂借着姐姐热度上星。



魏大勋陈赫孙坚尹正乐华七子等男嘉宾也都被怒骂不知道来干嘛的……


大家并不是对牵涉其中的某一位具体艺人有意见,而是对熟龄女性好不容易靠自己点燃了热度、却要强行分给本就不愁机会的男性”的社会现状有意见。


每个女性在这些片刻,都会想起自己曾受到的那些家庭歧视、职场歧视与社会歧视。


然后感同身受地怒火冲天。


我当然知道,一个节目需要不断拓宽受众,避免观看群体的单一化,所以需要每场都有新鲜的点去刺激与吸引观众。


我也知道,年轻观众是所有综艺的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抓住她们的眼球,《乐夏》这样的节目尚且要折腰,节目组当然会在选歌与舞台效果上做出倾斜。


我更知道,直播时间过于冗长,需要艺人的表演来填充,而姐姐已经超负荷,嘉宾表演是必要的。


但是,在上述三个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节目组在嘉宾、歌曲和舞台风格的选择上,是真的找不出倾向于女性视角的更优解吗?


让节目观众觉得自己不被尊重的,恰恰是这些细节上的选择,和选择背后那些你我心知肚明的心态。


一切,只是一场没什么进步的秀。



一块蛋糕做大了,又做得如此香飘四溢,来分蛋糕的势力就多了,这很常见。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甄嬛传》火了,《芈月传》里就塞满了各方各面的关系户。


下场的人多了,有人有权势,有人有脸面,有人有资源,有人有流量,就是没有人尊重一下真情实感追节目的观众,没有人还记得当初言辞漂亮的slogan。


当然,即便如此,浪姐依然是大获成功的。我们起码可以欣慰于喜爱的姐姐在这场大秀里获益颇丰。


但回头看看第一期杜华的发言,看看节目组当时挽尊的那行字: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的女团观点。



不,关于流量,关于选秀,关于贵圈,关于女团这门生意,杜华从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真相,只是我们那时,不相信。


咕咕咕的人突然出现,惊喜不意外不?来聊聊浪姐吧!


更多精彩点击查看:


烂片做过哪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烂?

收视率翻倍后被骂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只用了一周?

论渣演技的五大流派

有些剧的烂,从第一句画外音开始……

某些国产剧的豆瓣分啊,真的离谱……
蓝盈莹:努力没错,然后呢?
好演员演烂剧,你能忍几部?
我颤抖着打开了这部伦理大剧……
这就是国产网剧天花板,不服来辩!
姐姐兴风作浪,95后妹妹能不能接上 | 95花小盘点
《乘风破浪的姐姐》上线,兴风作浪的精华看这一篇就够了
你们长大了,该学会自己判断雷剧了
瞎吹什么扛剧?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一部剧超难看时,没有一个环节是无辜的
锤到一半又熄火?论锤明星的正确姿势
姐姐来了,姐姐真的来了!来搞事情了!
新剧迭出,怎么会是它胜出?
嫌《清平乐》不好看,是这届观众不行?
钱拿去,剧给我,快!
四种虐粉洗脑包,简单荒谬但有效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不换?品牌选明星代言的逻辑
肖战之祸:粉丝作妖,明星到底有没有责任?
谁说最近国产剧辣眼睛?明明每部都惹人爱(才怪
求求你们照照镜子,自己长得像傻白甜吗?
流量染指正剧的野心:双手欢迎,还是敬谢不敏?
逻辑自杀、演技酸辣——2019观剧工伤全纪录
靳东老师,这碗饭没人抢,也不能躺着吃啊?
2019综艺十大名场面:翻车、互怼、Cosplay
《庆余年》:跟着神仙编剧,做一个幸福的观众!
《少年的你》争议:我们应该如何反抄袭?
贵圈选秀,不包售后
天哪,我们被这些粉圈思维洗脑啦?
《上海堡垒》:国产科幻电影这是造了什么孽?
中年危机黄晓明
论霸道总裁的四个流派
《长安十二时辰》:这剧的植入也太太太太太多了吧?
贵圈的真话,都藏在这些老江湖的访谈中
谁是新生代最强资源咖?
粉丝必修课:搞死自家爱豆,只要这五招!
明星买热搜,能不能走点心?
她最好的十年,毁在网络暴力的狂欢里

更多内容,关注娱乐栗场后查看~

随手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嘛

后台回复“入群”加入娱乐栗场社群

与八卦小伙伴一起吃瓜

零散娱乐观察与影剧评

请关注微博@爱吐槽的栗小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