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白晶晶
谷爱凌霸屏了!
2月8日上午,作为中国选手的谷爱凌创造历史,为中国奥运军团夺下第三金。金牌榜上,中国凭借三金两银的成绩,跃升至第一名。
对比仍是“金牌光头”的美国队,这枚金牌的成色更显意味深长。复盘冬奥历史,这是空前的佳绩。展望中国在奥运赛事上的投入,这恐怕也不会是绝后的奇迹。
比冬奥佳绩更出人意料的,是谷爱凌的运气。这位生在美利坚,胸怀中国心的姑娘,总能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夺金后,谷爱凌提到的一个细节全网刷屏。帮她奠定胜局的最后一跳,谷爱凌没听从妈妈的建议,选择更稳妥的1440难度,而是“挑战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动作,历史上没有女孩挑战过的动作。”
最终,这个“向左转体偏轴1620”的第三跳,让她赢得自己的冬奥首金。
01
其实,嘴上喊着“没听妈妈话”的谷爱凌,最该感谢的就是自己那个来自北京海淀的妈。
传说中,海淀妈妈是这样一群人:全身心投身孩子教育,自己本身就是毕业于985、211的精英,她们更愿为孩子倾尽所有付出一切,为的就是让孩子出人头地,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可谓是金字塔尖上的海淀妈。她不仅深谙东西方教育的优劣势所在,帮女儿在两种体系间取长补短,更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气质,在谷爱凌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许多华裔混血存在“身份认同”危机不同,笑容自信的谷爱凌占尽了身份杂糅带来的所有优势。站在中美关系微妙的当下,谷爱凌却是中美各大厂商共同选择的品牌宠儿。这算得上是,大环境夹缝中个体取得的不可思议的胜利。
回归教育的话题。谷爱凌的微博ID是“青蛙公主爱凌”,可复盘这位“白富美”的人生,简直是赢在起跑线,哪有一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图/微博
还有人说,冰雪运动严重受制于季节和场地,滑雪装备都价值不菲,中产家庭才能勉强跳脚够一够。谷爱凌口中那句“同龄人还在哭闹的时候,3岁的我已经开始滑雪了”,难道不是凡尔赛?
02
其实,这不是一个人的凡尔赛,而是一个家族的代际努力。
以谷爱凌为例,他父亲是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爷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母亲谷燕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公外婆也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谷爱凌之所以能接触冰雪,也是因为3岁时热爱滑雪的母亲去美国加州太浩湖的北极星度假村滑雪场兼职滑雪教练。
▲2022年2月8日,谷爱凌完成第三跳后喜极而泣(图/视觉中国)
在冬奥赛场上,拥有家族优势的又岂只是谷爱凌一人?
17岁小将苏翊鸣,赢得冬奥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银牌。出生于2004年的他,不仅拥有14年雪龄,更是小童星。小小年纪,就能出演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若说没有一点家庭助力也说不过去。
而在冬奥会中国男子冰球国家队公布的25人阵容中,人们也看到了英达的小儿子英如镝。据说,英如镝从小就展现了钢琴天赋。当他决定选择走上职业冰球道路后,英达更是全面收缩事业版图,夫妻二人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
历数近年来名人的“鸡娃”路径,就会发现“文娱两开花”是主产区。例如,“国乒教父”刘国梁的女儿拿下了高尔夫精英赛冠军;马伊琍的女儿赢得全国拉丁舞大赛冠军;邓亚萍的儿子获得北京青少年锦标赛奖牌……
03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更显残酷的现实是,优秀的人在“鸡娃”这件事上也远比普通人努力。
当中产家庭还在偷偷摸摸补奥数、费尽心力写作文,精英家庭已经开始高奢“素质鸡娃”。
当然,这也是普通家庭难以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原因。精英家庭正通过精英式教育的“捷径”,不断巩固其社会财富和阶层地位。
2003年,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雷奥出版了《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书中提到,子女的养育和社会阶层紧密相连。中产阶级的父母选择更密集的养育方式,而低收入的父母则更多选择少干涉。精英阶层的选择呢?答案更是不言自明。
欧美“高奢版鸡娃”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比起考试成绩,西方私立学校更看重培养孩子的体育、艺术特长。耗费不菲的网球、曲棍球、滑雪、赛艇等运动,也只有中产以上家庭才有实力投入财力和精力。
适逢2022冬奥热,北京周边的滑雪场也大多人满为患,比下饺子还要拥挤。这里面也有个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带娃前往。很多大人并不热衷滑雪,甚至都不上赛道。与其说,他们想让孩子体验冰雪的乐趣,还不如说,他们更担心,开学后谈及寒假生活,没滑过雪的孩子会掉入阶层鄙视链的隐形陷阱。
在我看来,对普通人而言,实现阶层跃升谈何容易?终其一生,或许我们都遇不上几次时代的红利。正像谷爱凌的成功,无法复制,也不是刻苦努力就能企及。
对更多普通家庭而言,在砸钱参与“高奢鸡娃竞赛”前,不妨拷问一下我们有没有谷爱凌她妈那样的实力。
直接点击↑↑扫码领取同款红包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