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教师培训的“硬指标”与“软工伤”
当下,教师培训工学矛盾日益突出。
教师成长,的确离不开充电。各地举行的各类培训,理应成为教师的“充电宝”、“加油站”。
然而,我们悲哀地看到,大量教师培训,不但成为鸡肋,而且成为一种“软工伤”。所谓“软工伤”,表面上看,该教师在认真地参与培训。而实际上,点卯撞钟,心不在焉,人为误工,导致教育的深度内伤。
常常,我们会看到:台上培训师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听课人听得昏昏欲睡。有的,甚至签个到,溜之大吉。
虽然,签到技术越来越先进,用微信扫码或者定位签到,以防假冒。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找个闺蜜、死党,让对方输入自己的微信密码,依然可以李代桃僵,瞒天过海。
这种形式主义的签到,表面上看,是圆满地完成了培训的指标,实际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人为地制造了看不见的“工伤”——不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且活活浪费时间。
追根究底,要从源头上去寻找的原因。
很多时候,指标是个好东西,让人有紧迫感、责任感。但是,一旦不顾实际、不顾需求,硬生生地下达必须完成的指标,于是,指标,就成为紧箍咒和铁索链。
教师培训领域,其实是最不需要下达指标的。
真正热爱专业的教师,不需要下指标,他也会认真参与培训的;反之,不热爱专业者,孔老夫子天天耳提面命,也不会教书育人。
我常常参与网络上不少社群研讨。不少老师,自费买书,积极参与网络社群活动,天天主动打卡,主动发表感言,乐此不疲。QQ群、微信群里的草根教研,不需督促,常常爆满。
我也参与不少线下的培训。有些场次,三分之二的老师,都是自费的,而且,费用不菲。有的,几乎年年参加同一个品牌的活动,成为这些品牌活动的忠实拥护者。
吊诡的是,这些培训,无论网上还是网下,常常是没有学分的。而恰恰是这些没有学分的培训,却让老师们得乐此不疲(当然,也有拿学分的项目,做得也是认真、卓越的)。
反观那些以拿学分为主要目的的培训,有多少,是老师们真正用心参与的?我看到,相当一部分教师,是被逼参与的,因为,不参与培训要被吊销执照。
培训,一旦为了拿学分,就会失去了参训动力,就会被动应付。这是“硬指标”下的无奈选择。
也因为参训教师的被动应对,培训组织者,往往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当然,也不否认一些官方培训机构,所做的积极、卓越的探索)。如此一来,相当一部分培训,成为形同虚设:一边,学习者是被迫的,一边,培训者是例行的。大家心照不宣,彼此应付;表面相安无事,背地相互埋怨。
这样的培训,导致恶性循环。“我”不得不参训,“你”不得不组班,只因,“他”有硬指标在考核。
一切,为了数据;一切,为了指标。
为了硬指标,基层培训机构纷纷组班,努力让考核好看,让成绩优秀;为了硬指标,基层教师被迫参培,努力让任务完成,让数字达标。
数字是达标了,可人不见了。班里功课无人上,请其他学科教师或代课教师代上,就成为家常便饭。一边是极其低效的培训,一边是极其低效的课堂。这,就是“硬指标”下的“软工伤”。
人,淹没在了数字后面;人,成为了数字的附庸。不得不说,这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破解之道,还在于顶层思维。
这里面涉及到终极问题:教师培训,该如何科学评价?是以冷冰冰的指标导向来评价,还是以教师职业幸福指数来评价?
我想,显而易见,应该是后者。
教师如何获得幸福感?职业尊严和职业自信,应该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教师工作要想获得职业尊严,除了健全良好的保障体系,提升应有的社会地位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获得职业高峰体验。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在外因无法短时间实现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引导教师树立职业自信,激活教师职业潜能,当是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学校管理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用评价机制倒逼教师主动培训。不培训,就会先被淘汰;不培训,就会有生存危机。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管理部门,要少一些一厢情愿的“硬指标”,多向一些向高质量的民间培训机构学习,真正从教师成长需求调查入手,设计有助于教师成长的高品质课程。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非官方优质课程,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像“鲶鱼”一样,进入教师日常培训,通过优质课程,吸引教师主动参训。
要建立第三方课程评估机制,以大量优质课程,驱逐劣质课程,促使课程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同时,要打造真正优质的网络课程平台。让更多优质资源服务于一线教师,服务一线教育,而不是绑架教师。平台真正强大了,教师就会自主使用,就会尝到优质资源的甜头。支付宝、淘宝、天猫,没有人逼迫使用,但大部分人自觉使用。
靠科学评价、卓越课程和优质平台倒逼和吸引教师,而不是靠“硬指标”去威胁教师,也不是靠行政命令,迫使教师就范。这,才是破解之道。
链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