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有些事物渐次消失,有些美好不期而至|张祖庆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10

31


星期二

2019年12月

 


一个人唯一可以用来对付时间的工具,是记忆。

                                                           

    ——约瑟夫∙布罗茨基







回眸2019,词语和句子的洪流,在脑海里不断翻涌。最终,脑子里跳出这句话——


有些事物渐次消失,有些美好不期而至。


01


2019年12月5日上午11时35分,“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大会”正在成都中国西部博览城举行。


四千人大厅,座无虚席。


主持人刘希娅校长总结上一个嘉宾发言后,平静地说道:“下面,有请张祖庆老师做《成为卓越教师必须迈过三道坎》的主题演讲”。


主持词简洁得出乎我意料。


我放弃了原来的开场白,调侃起了主持人:“大概主持人为了给我更多的时间,所以,省去了对我的介绍。下面,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张祖庆,新媒体自由教育人。”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


其实,不怪刘校长。不少人真不知道怎么定位我的新职业。


演讲顺利结束。刘校长做了很好的“救场”,她说,她也不知道怎么定义我的职业。


我平静地说:“我给自己的定义是‘新媒体自由教育人’。”


我知道,大部分人对这个陌生的称谓,并不认同。


我心里坚定地认为,这,就是我的新职业。新媒体“祖庆说”,是我的平台,我的宣传窗口。这大半年,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通过这个平台发出,都跟教育息息相关。而我,并不直接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


这,不就是“新媒体自由教育人”吗?



02


其实,不认同的,并不仅仅只是在场的部分校长。


清楚地记得,辞职信发出的当天,一位师长把我的信,转在了某个微信群里。


整整十天时间,整个群死一般沉寂。没有人说任何话。
群里大部分人,大多彼此认识。
我没有必要在意太多人的想法,也无须要求他人理解我的想法。正如米洛拉德∙帕维奇在《哈扎尔辞典》里说的“我们的思想每时每刻在歪曲他人的思想,因为我们身上没有同时兼容两种气味的地方”。
只是,长久静默,耐人寻味。

03


此后,办理辞职手续。把一摞一摞的书,搬到谷里,开启全新岁月。


我的人生,似乎跟过去一刀两断。


有些事物,在我的生命中渐次消失——


在我的朋友圈经常点赞的一些人,离奇消失了;


朝八晚五,中午偶尔休息的生活,离我远去了;


沿着运河,从容地上下班的日子,成为过往了;
周一下班,和同事一起打羽毛球,不复存在了;
……


有些东西渐次消失,有些美好不期而至。

安顿下来,继续写作。我始终牢记,我是“新媒体自由教育人”。

于我来说,写作是一桩宿命,也是命运对我的馈赠。


高铁上写,飞机上写,车站里写,有空就写,没空也写。


始终秉持“不媚上、不媚俗”的原则,说真话,说良心话。从2019年元旦的《底线全面失守,依然好好活着|2019新年絮语》(点击蓝色标题可读,下同)到《减负这件事,教育部长说了管用吗?》《学生天天在过节,哪有时间去读书?》再到《为什么边高喊减负边统测排名?》,一路写来,努力让每一个文字都发自内心,直面真实。


常常有朋友提醒,不要用力过猛,小心外星人劫走。


我清楚地知道,写点小清新的鸡汤,永远是安全的。我也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是极其微弱的,我的呐喊,常常起不到任何作用。


写作,常常让我“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海子)。


但是,我坚定地相信:喊的人多了,再微弱的声音,也可响彻云霄。因此,“祖庆说”一如既往地尖锐真实,一如既往地“不躲锋芒”。


也许因着这份真实,也许因着这份锋芒,2019年年底,“祖庆说”竟被《班主任之友》杂志评为“班主任卓越型团队”2019年《班主任之友》“研究型团队”评选活动


这份荣誉,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它对我一点作用都没有,但我格外珍视。来自民间、源于民心的东西,从来都是最值得珍惜的。


这份来自民间的荣誉,让我更加坚定信念。信念如磐,风雨无摧。


04


比这个民间奖项更让我欣慰的是,“祖庆说”嫁出去许多“女儿”。


我把自己的平台,与一线教师共享,发布他们的文章。这些教师中,有我认识的,也有通过邮箱把文章直接投给我,至今与我素昧平生的。


一年来,“祖庆说”发布了近150篇一线教师的原创作品。有50多篇原创作品,先后被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福建教育》《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江西教育》《小学生拼音报》《班主任之友》《小学教学设计》《浙江教育报》《浙江散文》等报刊上。


每一篇发出去的文章,都是“祖庆说”嫁出去的“女儿”。一想到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女儿”,我这个“媒人”兼“老爸”,比自己发表文章都开心。


一篇篇文章,一朵朵开在日子深处的花。


05


很快调整,来到谷里。读书、写书;种菜、摄影;会友、培训,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五个月来,先后举办了三场小型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800多人次教师来谷里书院培训、参观。


关机,静读;观影,聊课;晨跑,夜谈……一段安静而美得发慌的研修之旅,在此展开。


这里的日子很慢,这里的狗很温柔,这里的鸡鸣很早,这里的人们淳朴。


这里,体制内外,坐同一张课桌,亲密无间;


这里,导师学员,共用一张餐桌,毫不违和。


溪畔小酌,烛光夜谈,围炉放歌,仿佛梦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你看到的诗一样美好的全部?


错了!


策划实施一场这样的培训,很辛苦。设计课程,邀请导师,落实课务,组织管理,各种善后,事无巨细,很多都要自己来。


住宿紧张,得把最好的房间让给学员住,自己呢,只能在后面员工房里将就。


常常,最迟睡的人是我;最早起来的,也是我。


一场活动下来,精疲力尽。朋友老章,常常在朋友圈给我留言:“兄弟,我心疼你!”


“心疼你”,也是爱人和儿子这半年常说的话。只不过,爱人很多时候把这句话咽了下去。她支持我。


在家人、朋友以及书院伙伴们的助力下,短短半年,我把三场活动撑了下来!且,毫不谦虚地说,我们的培训,当得起“卓越”二字!


我的朋友赖建平,被誉为“谷里第一哨”,吹哨、晨练、主持、演讲,样样都来。学员们称他“赖哨”,我称他“老赖”。


第三期活动,学员们陆陆续续抵达谷里,老赖亲自系上围裙,给来谷里的学员们下面条。最后一拨学员,抵达谷里,快12点。老赖,守在大厅里,到12点,为每个学员捧上一碗热腾腾的谷里小面。

第二天,老赖感冒了。


感冒的老赖,没有休息。他全程聆听干国祥、雪野、王小庆、周其星、董尚元、章晓、李祖文、池沙洲……还有很多朋友的课。这些朋友,一如老赖,以他们特有的方式,给创业的我,以无私帮助和给力支持。


在谷里,我遇见了一批又一批好学的学员。
真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学习这么认真的学员。他们,大部分是自费来学习的。在他们专业成长路上,刚好遇见,是我这个“谷主”的幸运!


收掉手机,他们无怨无悔;住宿紧张,他们无怨无悔。


夜深了,学习室、书房里,还亮着一盏一盏的灯。他们还在写作业,还在编微信公众号,还在排练明晚的诗歌……


结业典礼上,他们用卡纸写下一句句真挚的感言,种下一棵茂密的“谷树”。

活动结束,目送一批批“谷树”回家,总是特别的不舍。
夜深人静,凝视一棵棵“谷树”,眼前,亮着一盏盏灯。


……


谷里,我遇见了奇人五维教育创始人陈钧钧先生;


谷里,我珍藏各少儿出版社捐赠给我的几千册书;


谷里,很多师长、朋友、同事、弟子相继来看我。


有些事物渐次消失,有些美好不期而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06


在谷里,我终于拥有了一张安静而自在的书桌。


静下心来,细细梳理写过的文字。


这一年,我先后交出了5本书稿。


与徒弟邱慧芬合作的《名家名篇中的写作密码》(内有音频)》(三卷),已于2019年11月中旬出版。不到两月,重印4次。很多孩子回应,这本书,很好看,对写作帮助很大。



《刚好遇见——张祖庆散文精品集》《从新手到卓越——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也已进入编辑后期,预计2020年2-3月出版。



【2020年,还有7-8本书(著或编),将陆续和读者见面。


10月份,喜马拉雅工作人员找到我,于是,在朋友们的怂恿和帮助下,我系统地盘点了30年语文教学经验,以小故事中藏写作技巧的方式,推出了《给小学生的150节高分写作课》。诚惶诚恐地把自己的小课,推向一线师生,得到不少同行、家长、学生的鼓励,也收到很多真诚的反馈。


让人感奋与惊喜的是,喜马拉雅12月1日—5日的课程排行榜中,我的150节课,喜居少儿语文课新品畅销榜首。

我深深地知道,这是大家对我创业的鼓励、包容与鞭策。


录制这150节课,是浩大工程,写稿、改稿、录制、上传,它将耗去我一年多精力。但想到有那么多朋友帮我友情推广,那么多朋友义务协助点评,那么多孩子也许由此爱上文学,爱上写作,累,并快乐着!


2019年,也是我的公益送教年。


我应浙师大、浙江树人阅读研究院以及一些出版社的约请,先后赴苍南矾山小学、武义壶山小学、平阳昆阳一小、浙江图书馆、学军小学、宁波鄞州第二实验教育集团、天台实验小学公益送教。把文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当然,这一年,我有选择地参与一些品牌培训活动和区域培训、教研,与工作室基地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打磨课程,研究教学。辞职后,外出讲学任务更重了。我似乎比以前更忙。相信,慢慢会好起来。先把欠下的课债还掉,适度减少外出。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2019年快要画上句号的时候,在朋友圈,我看到一份有意思的发布——


《中国教师报》褚清源主编在一次大型会议上发布了“2019中国十大民办教育影响力人物榜”,十个名字里,竟有“张祖庆”和“谷里书院”的字样。


没做出什么业绩,这份荣誉,受之有愧。何况,今天,于我而言,荣誉真的没有任何作用。


这份同样来自民间的荣誉,再次印证:有些事物渐次消失,有些美好不期而至。


07


消失的,还会消失;美好的,还会到来。
全国各地素昧平生的教师或家长,经常通过祖庆说询问:什么时候谷里有培训?
我告诉他们:秋收冬藏,静待花开。

 扫一扫,可进群咨询谷里书院明年课程;无法扫码的,请加微信 niu-a-niuniu 


辞职前后,或有教育集团,或有培训机构,或有互联网教育公司,以不菲的股份或以数倍、十几倍我过去的年薪,诚邀我加盟。


我都婉言谢绝。
也有广州、珠海、厦门、青岛、长沙、浙江等地不少民办或公办的校长找到我,希望我带一个工作室,助力年轻教师发展,帮助学校打造品牌课程。

我将量力而行。


当然,也有不少好心人预测,再多不会超过两年,我一定会回到体制内。


我感谢这些祝福我、邀请我、牵挂我、关注我的人们。


对于未来,我只能用朴树的一句歌词来回答——


“心里像有一些话,我们先不讲,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


其实,哪有什么“盛装”?!“回到平凡”,才是每个人的宿命。
人啊,何必“为了抵抗人的苦恼,却要戴上强者的面具”?!


未来几年,无论做什么,怎么做,我将继续遵循内心,继续怀揣热血希望——“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


未来路上,无论以怎样的姿态行走,我都会选择“不躲锋芒,不藏心”!



(点击收听歌曲)
一路走来   不负山河不负卿


在最黑的夜里数过最亮的星


在最深的海里做过最美的梦


一路走来   不躲锋芒不藏心
结束语
跌宕起伏的2019,风轻云淡的2019。


今天的跌宕起伏,到明天都会风轻云淡。既然选择,不必后悔;偶念过往,无畏将来。岁月,自会赐予我们更多不期然的美好。


想起王小波说的那句话:“最大的不幸,就在于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我们舍不得丢弃一些东西,新奇与美好,也就与我们擦肩而过。
2019,有些事物渐次远去,有些美好不期而至。


2020,还会有什么样的新奇与美好,在等我呢?

【更多精彩,请期待明天头条《请回答:2019》(文字+视频)】

谷里书院的阅读链接:
把语文的家,安在谷里书院我在谷里“失恋”的第一天用诗歌擦亮星星|谷里诗会遇见谷里,遇见最美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谷里,那个系围裙的男人那个约定的名字叫谷里


- END -
关注“祖庆说”      
点击阅读全文”,欢迎光临“谷里—网上书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