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装出来”的“正能量”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24


“装出来”的“正能量”


——小学生读《不老泉》引发的思考



曾经,我带着学生共读《不老泉》这本简单而深刻的童书。

《不老泉》
01



简单到可以三四小时读完。四-六年级的孩子可以读懂,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读下去。

说深刻,也不假。

这是一本足足可以思考一生的书。面对生与死,枯与荣,多少人能够看透?谁不希望能长命百岁?谁不希望能够拥有永恒的生命?在离开人世的刹那,真正热爱生命的人,谁能面对可以不老的泉水无动于衷?

说实话,让五年级学生读这本书,我纠结了很久。

让十来岁的孩子,理解生命,理解死亡,很可能是拔苗助长。

真的,起初,我担心他们读不懂。我曾经把它推荐给读五年级的儿子,儿子似乎不太感兴趣。可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我坚定了我的想法,这本书,应该是五年级儿童可以阅读的。这本书,属于有一定挑战性的书。虽然有难度,但可以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走近这本书。哪怕,只是朦胧地感受其中的哲学意味。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开始了对此书的探究。

2


   读第一遍,一部分孩子还是有些懵懂。


于是,再读一遍。我和孩子们就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了交流。慢慢地,读得懂的孩子多起来了;喜欢这本书的孩子多起来。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于是,我让他们拿起笔,写下属于自己的认识。以下句子,就是我从孩子们的读后感中摘录的——



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次生命的轮回都不一样,都是新生命的开始,然后成长,变化;每一次生命的轮回就是一次新运动的过程。 

                                                            ——骆泓辰



长生不老,就被生命的转轮抛弃了。转轮仍然在转,而你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只有等你长生不老后,才能明白。如果你不会变老,不会死,那你还会珍惜生命吗?那样生命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真正走在时间的前面,真正走在生命的前面!

                                                           ——杨裕琪



我明白了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失去,所以珍惜!                                                                           ——诸雯鑫


福祸两相依,那么生死也会是相互依存的。 

                                                           ——  俞一帆




是啊,有生必有死,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必将有一个生命离逝。生命的年轮永垂不朽,永远这样日新月异的更换着。                                                                   ——陈诗旖


人的一生要品味酸甜苦辣,尝遍生老病死,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童思成


假如你一直永无止境地活着,那这个生命就不是完整的。

                                             

                                        ——陈易铭



不得不承认,孩子们的感悟是深刻的。有些格言警句一样的文字,甚至让我小小地激动。一本原本在我看来可能不被他们理解的书,他们读懂了。“生命轮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些深奥的哲理,被十来岁的孩子理解了。

确实让人感奋!

但是,静下心来琢磨,却又觉得有些惶恐。

孩子们的这些所谓的“正能量”的“感悟”,是他们的真心话吗?

未必!

03


请看孙若冲妈妈记录和儿子对话的片段——


“冲冲,咱们来假设一下好吗?”


“如果能够让你和最爱的人一起喝不老泉,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你喜欢的朋友,你愿意喝不老泉吗?

    

“愿意!”

     

“如果在你做最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喝不老泉,比如上幼儿园时,那你就永远可以玩不用做作业、考试了,你愿意喝不老泉吗?”

     

“愿意!”

     

“如果不老泉由你来守护,你想给谁就给谁,你愿意让谁来喝呢?”     


“家里人,老师还有同学,想喝的人都给他。”

     

“如果……?”

     

“愿意!”

      

……


其实,对这样的“如果”的回答,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对一道即便成人都无法毅然做出抉择的选择题——生VS死,实在太难了……
 
冲冲妈妈的记录,让我陷入了沉思。

一串连串问题从我的脑子里冒出来:

孩子们的读后感,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吗?


那一句句正确的,甚至深刻的关于死亡,关于生命的感悟,真的是发自他们的肺腑吗?


这般小小年纪,真的能对生命看得如此通透吗?


如果他们真的面对这样一汪可以长生不老的清泉,可以不眨眼睛地拒绝吗?


如果,现实中,他们真的面临着这样的抉择,孩子们也会像冲冲说的那样一样,将不老泉喝下去吗?


……


问题来了!

读后感中的深刻认识,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要求而做出的违心的感悟?还是孩子们真的对生命有了透彻了悟?

还是被这本书的主流价值观给格式化了——语言格式化了,情感格式化了,甚至连认识都被格式化了?

还是我的孩子们真的拥有了如此深刻的认识?

我迷茫了!

读后感,一定要理解或迎合作者的思想?

小小年纪的孩子,难道不可以有自己的主张或质疑?

难道读后感,一定要说这些格式化的正确的真理?

可否换一种思路:让孩子们直面内心的挣扎?

04

在我看来,读后感,应该允许呈现读者的困惑、迷茫,可以对作者观点有保留的接受,甚至发表既然不同的看法。

例如《不老泉》这本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理性和感性上的冲突。也就是说,理性上,是接受“没有死,何来生”的观点,但情感上,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认知。

把自己真实的困惑与矛盾展示出来,也许比一味的写那些“被裹挟”的“正能量”来得更真实。

如果,连十来岁的孩子,都得在读后感里讲这些“正确”的“正能量”,那么,长大以后,我们还能听到他们的真话吗?

也因此,我总是非常警惕那些宏大叙事的所谓各类征文。充斥着“正能量”的征文,有多少话,是发自儿童的内心的?!

真话稀缺的年代,我真的不希望孩子们过早地被“格式化”,被"正能量”。因此,我希望,儿童的读后感,要回到儿童内心,回归真实的阅读体验。让儿童直面内心,而不是用“格式化”的认识和语言,“装扮”自己,升华自己。

一旦“装”了,就会假了。


—END—
编辑 |谷里书生    审核 | 谷里书生
我们和3位清华新生聊了聊成长的故事,他们都提到了一件事 | 特别关注 张祖庆:做一个有场合感的人,就这么简单! 风靡世界的23个教育法则,越早看到越好,决定孩子一生幸福!
步骤   成为谷里会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邀请好友——图文邀请卡——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长按图片保存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