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 :语文课堂的留白之美|视点

张祖庆 祖庆说 2024-01-09




这是祖庆说的第1114篇原创   感恩与我们一起走过1923


最近看中国经典动画片《山水情》,整部片子悠远淡雅,灵动诗意,颇具禅味。

 


片子以水墨画的方式呈现,寥寥数笔,处处留白,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无独有偶。奥斯卡获奖微电影《父与女》,也采用类似的创作手法,以一个女子用一生的时间等待父亲为线索,完美演绎了守望的涵义,极具情感张力。


整部片子,也是处处留白,让人颇多玩味。

 


两部电影,都深谙中国山水画的“留白”艺术。

 

其实,“留白艺术”不独山水画和电影有。中国书法艺术中亦有“飞白”的技法,音乐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适当的留白,让作品形断意连,独具魅力。

 

语文课堂也要讲究“留白”。

 

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公开课),往往以“课堂热闹”“气氛活跃”作为追求。安安静静的课堂,仿佛不招人待见。每每遇到对答如流、行云流水、气氛热烈的课,听课教师便兴致勃勃、聚精会神;遇到相对安静、大段留白、气氛也不怎么热烈的课,听课教师,要么无精打采,要么频频刷手机。

 

事实上,热闹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安静的课,不一定不是好课。课堂,需要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是谓“课堂之道,一张一弛”。这种动静相宜的课堂,是一种“理性的安静”。我在《万物静默如斯,课堂静默如迷》曾如此写过——

这种理性的安静,首先表现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安详与淡然,不催促,不喧闹,不抢镜,不刻意调笑,不取悦听众。教师,只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安静地行走在学生中间。学生坐姿歪斜的时候,扶一把;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学生有精彩发现时,点个赞;学生学习挫折时,鼓鼓劲。教师,也不当所谓的“平等中的首席”,而像一个主持人,不停地给学生递话筒,把舞台交给学生,自己退到一角,点头、微笑,遇到争执不下,不急于表态,不断引发思考。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永远的春天,教师是“报春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就像“黑夜默默地绽放花儿,把赞美留给白昼”(泰戈尔语)。 这样的课堂,不虚张声势,不刻意求新,也不会故意制造笑声博取眼球,更不会弄些噱头证明创新。这样的课堂,教师,是一个安静的聆听者、期待者、激励者。教师,就像农夫守望土地一样,安然静待生命花期到来。


不要担心“留白”时,学生无所作为。

 

有时候,故意留足空白,表面上看,好像师生在这个时间段,无所产出,无所作为。但,恰恰这“无所产出”“无所作为”,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是思维深度激荡前的默默酝酿。这样的安静,恰恰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必要的“蓄势”。

 

安静留白之后,是思维的喷发。

 

那么,语文课堂上,有哪些类型的“留白”,教师如何把握好“留白”的时机和“留白”后的“补白”。


一、提问之后、作答之前的“短暂留白”


很多老师往往习惯于提问之后,马上让学生作答。尤其是课堂密度很大的公开课,上课老师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一部分学生连问题都没有听清楚,更遑论有时间让他们深入思考,见三两个孩子举手了,便迫不及待地指名回答。只要答案对得上自己备课时预设的点,不管其他孩子是否理解或掌握,便进入到下一轮问答之中。

 

这样的课堂,对优等生和其他孩子来说,都是基本无效的。优等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能说明两点:第一,问题不值得思考;第二,问题没有好好思考。无论哪种情况,这样的虚应故事,都是低效学习;对其他孩子来说,这样的问答,更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因此,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教师提问之后,作十来秒钟乃至半分钟的等待,让孩子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简单写几个关键词,让他们经历“深入思考——关键词提炼”的过程。这样的思考,学习才能真实发生。否则,学生从“已知”到“已知”,从“未知”到“未知”。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有些学习任务,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让孩子好好整理思考成果,则可以给他们2-3分钟的“留白”时间。我在《灵犬莱西》这节整本书阅课上,做了一个3分钟“留白”处理。我让孩子们根据前文信息和生活经验推测:“灵犬莱西从苏格兰庄园回到英格兰的一路上,会经历哪些困难?”抛出问题后,我不急着让孩子们回答,而是让他们在纸上写关键词,至少三分钟。

 

孩子们先后写出了“风雪”“高山”“雪崩”“口渴”“落水”“骨折”“受伤”“饥饿”“迷路”“追捕”“恐高”“缺氧”“孤独”“捕兽夹”“生病”等三十多个词语。

 

我让他们把这些词语分成几类,再有条理地回答。这样的留白,孩子们学会了发散思维、分类整理。

 

有些问题比较深奥,还可以停顿一下,故意问学生“老师刚才问了一个什么问题?”这样的短暂留白,便于程度低的孩子跟上思考。

 

提问后,常规的话术是:“请大家不急着回答,思考十秒钟,简单写几个关键词,或者在书上圈画。”

 

二、批注文本、交流之前的“稍长留白”


阅读教学是儿童与文本、教师、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前提与核心,是儿童与文本的充分对话。离开了儿童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其他维度的对话,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儿童与文本充分深入的对话。朗读,是一种对话;默读,是一种对话;边读边圈划,更是一种深度对话。

 

批注,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写点东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充分对话的方式。“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批注,需要3-5分钟,乃至更长时间。批注的过程中,整个班级默不作声,是一种典型的留白。这种3-5分钟的留白,不是“空白”,而是静水深流。

 

这样的课例,我可以举出很多。

 

我上《穷人》一课,第一课时的核心任务,就是批注。边批注边思考,整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发现了《穷人》的“穷”。

 

由于时间留得足,思考深入,孩子们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他们从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维度,发现了《穷人》之“穷”。还从“睡觉还早”“对着门的一张床”等地方,发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师:同学们,全文唯独有一个句子,只有四个字,能深刻地表现穷人的“穷”,却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你能找到吗?它在文章的前四个自然段,谁找出来了?(生举手陆续多起来)


生:睡觉还早。


师:你找到的是——


生:睡觉还早。


(师问,生不断重复)


师:找到“睡觉还早”这四个字的同学,举手!(众多学生举手)同学们,从“睡觉还早”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段说“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证明已经都十一点多钟了,睡觉其实不早了。


师:只是十一点钟吗?


生:可能还会到十二点多,因为后面有一个省略号。


师:是啊,这一个个省略号仿佛就是一记记钟声在敲打着我们,表明时间至少晚上十一点以后了。


生:这个时候,她还觉得“睡觉还早”,这就证明她可能每天都是十一点以后睡觉的。


师:可能到凌晨才睡觉。“睡觉还早”还让你想到什么?


生:从第二段也可以看出他从早到晚地干活,也就说明了“睡觉还早”。


师:从早到晚?我要说是“从早到早”,从今天早晨到第二天的凌晨,是不是“从早到早”?睡觉真的还早吗?(生摇头)好,我们一起读读表示时间不早的句子。 


师:从“睡觉还早”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穷人,明明睡觉不早了,他们却觉得“睡觉还早”,可见他们长年累月都是这样的!这四个字,深刻地写出了穷人的“穷”。


你看,由于时间留得充分,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课堂展示了因“留白”而形成的思维张力。

 

唯有“留白”充分,才会精彩纷呈。


三、迁移写作、点评之前的“较长留白”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课上,创生语境,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有的老师对阅读课上的读写结合不以为然,以为是小打小闹;更有语出惊人,认为语文课上的读写结合,是“写对读的侵害”。这些,都是偏激的观点。

 

读写,从来是不分家的。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那种简单机械的“补白式”读写结合——亦即让学生把课文原本留白的地方,补充出来。这种“补白式”读写结合,确实意义不大。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创设写作情境,学习本课比较有特点的语言规律,加以迁移,这正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第二段“概述群像——具体描写”的构段方式,让学生写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群像(先概述——后具体),就很有必要。这是构段方式的正向迁移,也是情感的升华的水到渠成。

 

再如,学习《穷人》一课时,讲到桑娜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和自己的五个孩子在一起“忐忑不安”那段,我带着学生品析作者用一连串省略号和感叹号、问号,写出了桑娜的不安与矛盾,突出了她的善良。这段话,写得非常精彩,是本文独特的语音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创生了一个迁移写话语境:让孩子们学习桑娜的内心活动,还原西蒙临死之前的心路历程,用一连串省略号,写出她临死前的内心世界。


 

由于点抓得准,孩子们写得非常精彩,也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整个写作的过程,经历了10分钟。这在公开课上,尤其是阅读课上,应该算是较长或者超长时间了。

 

但这个“留白”的时间不能省。一旦省去了,迁移写作,就有可能走过场,训练可能不到位。

 

除了上面几种常见的留白,还有一种常常被忽视的留白,非常重要。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的接话,很多时候,也是需留白的。太多公开课上为了课堂氛围的活跃,不少教师习惯于学生回答一句,即兴评价一句。殊不知,高明的即兴评价,是一种激励鼓舞;但过于频繁、随意的评价,教师讲话时间,肯定会占用学生语言实践时间;教师的总结,肯定会代替了学生的反思与回味。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回答之后,我们不一定非要说点什么,而要让学生自己补充,或刻意停顿一下,再接着讲。如果非要点拨几句,则可要言不烦,点到为止。教师切忌喋喋不休,成为话痨。

 

即兴留白,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留白的课堂,教师的话要少一些,再少一些;留白的课堂,教学目标要精一些,再精一些;留白的课堂,教学环节要减一些,再减一些。


课堂,唯有先做减法,才能做好加法。

 

留白,让语文课堂更具节奏之美、张弛之美、深度思考和读写结合之美。留白之美,无处不在。

 

慢慢走,留白啊!


—END—
作者 | 张祖庆  编辑 | 书生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张祖庆 | 那么多钩,一线教师挂得过来吗? 张祖庆:《我和____过一天》课堂实录(附课件下载) 张祖庆:那些让我们受益无穷的原则,竟是那样简单而深刻!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