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综述专栏】关于Transformer几个内部细节的总结

在科学研究中,从方法论上来讲,都应“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当前,人工智能学术研究方兴未艾,技术迅猛发展,可谓万木争荣,日新月异。对于AI从业者来说,在广袤的知识森林中,系统梳理脉络,才能更好地把握趋势。为此,我们精选国内外优秀的综述文章,开辟“综述专栏”,敬请关注。

作者:知乎—DengBoCong

地址:hhttps://zhuanlan.zhihu.com/p/359955210

nlp-paper:https://github.com/DengBoCong/nlp-paper

nlp-dialogue:https://github.com/DengBoCong/nlp-dialogue

说明:讲解时会对相关文章资料进行思想、结构、优缺点,内容进行提炼和记录,相关引用会标明出处,引用之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01

为何在获取输入词向量之后需要对矩阵乘以embeddding size的开方?
embeddings = tf.keras.layers.Embedding(input_dim=vocab_size, output_dim=embedding_dim, dtype=d_type, name="{}_embeddings".format(name))(inputs)embeddings *= tf.math.sqrt(x=tf.cast(x=embedding_dim, dtype=d_type), name="{}_sqrt".format(name))

我上面使用的是Keras的Embedding,其初始化方式是xavier init,而这种方式的方差是1/embedding size,因此乘以embedding size的开方使得embedding matrix的方差是1,在这个scale下可能更有利于embedding matrix的收敛。


02

Transformer为何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222779
先上一份原论文中对Multi-head attention的解释:
Multi-head attention allows the model to jointly attend to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 subspace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 如何解释这个不同的注意力表示子空间?
  • 以及表示子空间信息的差异性是如何来的?
对于这两个小问题,我从这个回答中找到了思路:为什么Transformer 需要进行 Multi-head Attention?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222779/answer/814111138
首先,有大量的paper表明,Transformer或Bert的特定层是有独特的功能的,底层更偏向于关注语法,顶层更偏向于关注语义,其实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觉(语法与token位置相关性较大,语义则是更高层的抽象表示)。这反应了结构中不同层所学习的表示空间不同,从某种程度上,又可以理解为在同一层Transformer关注的方面是相同的,那么对该方面而言,不同的头关注点应该也是一样的,而对于这里的“一样”,一种解释是关注的pattern相同,但内容不同,这也就是解释了第一个小问题,不同的头大体上的pattern是一样的,而差异性来源与分离的不同内容,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点,从论文:A Multiscale Visualization of Attention in the Transformer Model中截取的一张可视化的图可以形象的说明:
https://arxiv.org/pdf/1906.05714.pdf
可以看到,相同层的不同头所关注的pattern大致相同,不过细心的小伙伴应该会注意到,同一层中总是有那么一两个头和其他头的pattern不相同,这也是所要解释的第二个小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首先,所有的参数随机初始化,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前传,在输出端得到相同的损失,用相同的方法后传,更新参数。在这一条逻辑线中,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初始值的不同。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同一层的所有参数(这里的参数都是指的  )初始化成一样的(不同层可以不同),那么在收敛的时候,同一层的所有参数仍然是一样的,自然它们的关注模式也一样。也就是说,相同层中出现的“异类”,从某种解释上说,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初始化的不一样引起的。
我还看到了另外一种从实用原因解释的思路,来自苏剑林大神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6385446/answer/1752279087
总体上表述的意思是,每个token通常只是注意到有限的若干个token,这说明Attention矩阵通常来说是很“稀疏”的,所以只用一个头的话,当特征维度较大时,计算量就大,这个时候用某种方式对  进行分割,然后计算之后在以某种方式整合,虽然这种方式计算量和不分割差不多,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引入了enhance或noise,类似模型融合,效果表现上也应该更好。
最后总结陈词就是,Multi-Head其实不是必须的,去掉一些头效果依然有不错的效果(而且效果下降可能是因为参数量下降),这是因为在头足够的情况下,这些头已经能够有关注位置信息、关注语法信息、关注罕见词的能力了,再多一些头,无非是一种enhance或noise而已。

03

计算Attention时,点乘Attention和加法Attention的区别?
Attention发展到现在衍生出了特别多的种类,从功能效果上来说,Attention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的注意力机制(content-based attention)、基于位置的注意力机制(location-based attention)和混合注意力机制(hybrid attention),我之前针对Attention做了一个总结,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NLP中遇到的各类Attention结构汇总以及代码复现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193410
而我们这里讨论的点乘Attention和加法Attention属于基于内容的注意力机制(content-based attention),我们从计算速度上和效果上来比较它们两者间的区别。
  • 从计算效率上,为了方便感官上的呈现,看下面的两者计算注意力分数的代码,从这里其实很容易看得出来,整体计算量上,它们两者是相似的,在GPU运行上应该没有很明显的差别。
加法:score = self.V(tf.nn.tanh(self.W1(key) + self.W2(tf.expand_dims(query, 1))))点乘:score = tf.matmul(query, key, transpose_b=True) / tf.math.sqrt(dk)
  • 从表现效果来讲,论文:Massive Exploration of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Architectures里面对此做了对比实验(这篇Paper里基于Seq2Seq做了许多对比实验,很值得阅读,也可以阅读我之前的论文阅读笔记:对NMT架构的超参数首次进行大规模消融实验分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8801239
Paper的实验结果如下:
从结果上可以看得出,加法式注意机制略微但始终优于乘法式注意力机制。当然优于Transformer结构中使用了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在将表示分割成不同个头进行运算时,使用点乘会更加灵活方便计算,但实际应用在Transformer上的差别,后面实验对比再体会体会。

04

transformer中为什么使用不同的K 和 Q?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339652
我们来看看原论文中的公式:
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Self-Attention的计算公式,在这里Q和K是相同的,但是在真正的应用中,通常会分别给K和Q乘上参数矩阵,这样公式会变成如下这样(其中两个参数矩阵进行共享的话,就是reformer的做法):
在这里,我们把目光放在Softmax上,当Q和K乘上不同的参数矩阵时,根据softmax函数的性质,在给定一组数组成的向量,Softmax先将这组数的差距拉大(由于exp函数),然后归一化,它实质做的是一个soft版本的argmax操作,得到的向量接近一个one-hot向量(接近程度根据这组数的数量级有所不同)。这样做保证在不同空间进行投影,增强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泛化能力。
如果令Q和K相同,那么得到的模型大概率会得到一个类似单位矩阵的attention矩阵,这样self-attention就退化成一个point-wise线性映射,对于注意力上的表现力不够强。

05

Transformer中的Attention为什么scale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9723385
在上一个问题中,我们有提到计算Attention分数时,是通过Softmax进行归一化的,而Softmax有可以当作argmax的一种平滑近似,与argmax操作中暴力地选出一个最大值(产生一个one-hot向量)不同,softmax将这种输出作了一定的平滑,即将one-hot输出中最大值对应的1按输入元素值的大小分配给其他位置。而当喂入的数组内部数量级相差较大时,“1分出去的部分”就会越来越少,当数量级相差到一定程度,softmax将几乎全部的概率分布都分配给了最大值对应的标签,其效果也就被削减了。不仅如此,在输入的数量级很大时,还会导致softmax的梯度消失为0,造成参数更新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对输入先进行缩放的原因。
其次,为什么原文中的计算公式对输入缩放的大小是  ?原论文中是这样解释的:
To illustrate why the dot products get large, assume that the components of q and k are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with mean 0 and variance 1. Then their dot product,  , has mean 0 and variance dk.
假设向量  和  的各个分量是互相独立的随机变量,均值是0,方差是1,那么点积  的均值是0,方差是  。而方差越大也就说明,点积的数量级越大(以越大的概率取大值)。那么一个自然的做法就是将点积除以  ,将方差控制为1,也就有效地控制了前面提到的梯度消失的问题。


06

在计算注意力分数的时候如何对padding做mask操作?
mask是将一些不要用的值掩盖掉,使其不产生作用,有两种mask,第一种是padding mask,在所有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都用到,第二种是sequence mask,在decoder的self-attention里面用到。
  • padding mask:因为一个批量输入中,所有序列的长度是不同的,为了符合模型的输入方式,会用padding的方式来填充(比如填0),使所有序列的长度一致。但填充部分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计算注意力的时候,不需要也不应该有注意力分配到这些填充的值上面。所以解决方式就是在填充的位置赋予一个很小的负值/负无穷(-np.inf)的值,经过softmax后的得分为0,即没有注意力分配到这个上面。
seq = tf.cast(x=tf.math.equal(seq, 0), dtype=tf.float32)[:, tf.newaxis, tf.newaxis, :]
  • look_ahead_mask:我们知道在计算Q和K的时候,我们目的是通过self-attention获得某个token和它相关联token之间的关联程度,即我们Q和K相乘时,得到一个shape的最后两维为(...seq_len,seq_len)的相关性矩阵,但是,在我们将这个相关性矩阵送进Softmax进行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为了防止穿越mask所计算的那个token之后的其他token,为了更方便理解,可以看下面的图:


07

为什么 Transformer 需要 positional encoding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7678607/answer/835053468
在没有 Position embedding 的 Transformer 模型并不能捕捉序列的顺序,交换单词位置后 attention map 的对应位置数值也会进行交换,并不会产生数值变化,即没有词序信息。所以这时候想要将词序信息加入到模型中。
Transformer 使用的解决方案是三角函数实现相对位置信息的表示。原回答已经对论文中的公式做了细致的解释,实质上就是对不同维度使用不同频率的正/余弦公式进而生成不同位置的高维位置向量。不过这里有一点需要解释,为什么奇偶维度之间需要作出区分,分别使用 sin 和 cos 呢?个人觉得主要是因为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不过也正如tensor2tensor 的作者对其简洁版本公式的解释那样,奇偶区分可以通过全连接层帮助重排坐标,所以可以直接简单地分为两段(前 256 维使用 sin,后 256 维使用 cos)。
那么我们如何加入到模型中去呢?fairseq 和 Transformer 都是直接把词向量和位置向量直接相加的方式,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不进行拼接?
[W1 W2][e; p] = W1e + W2p,W(e+p)=We+Wp,就是说求和相当于拼接的两个权重矩阵共享(W1=W2=W),所以拼接总是不会比相加差的。但是由于参数量的增加,其学习难度也会进一步上升。
无论拼接还是相加,最终都要经过多头注意力的各个头入口处的线性变换,进行特征重新组合与降维,其实每一维都变成了之前所有维向量的线性组合。所以这个决定看上去是根据效果决定的,参数少效果好的相加自然成了模型的选择。


08

transformer 为什么使用 layer normalization,而不是其他的归一化方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811291/answer/1251829041

回答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挺好,就是简单来说,深度学习中的正则化方法就是“通过把一部分不重复的复杂信息损失掉,以此来降低拟合难度以及过拟合的风险,从而加速了模型的收敛”,Normalization目的就是为了让分布稳定下来(降低各维度数据的方差)。所以我们选择不同的Normalization方法,就是针对问题选择在对应维度上进行损失信息。
而对于NLP任务中,同一batch之间的样本(即句子或者句子对之间)关联比较重要,本身我们就是为了通过大量样本对比学习句子中的语义结构,所以做batch Normalization效果不是很好,选择Layer Normalization对样本内部进行损失信息,反而能降低方差。在论文:Rethinking Batch Normalization in Transformers
https://arxiv.org/pdf/2003.07845.pdf
作者对于Transformer中BN表现不好的原因做了一定的empirical和theoretical的分析,其中主要问题是在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中,batch统计量和其贡献的梯度都会呈现一定的不稳定性(如下图,在使用BN的Transformer训练过程中,每个batch的均值与方差一直震荡,偏离全局的running statistics)
选择什么样的归一化方法,取决于你关注数据的那部分信息,如果某个维度信息的差异性很重要,需要被拟合,那就别在那个维度上进心Normalization。

本文目的在于学术交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综述专栏”历史文章


更多综述专栏文章,

请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分享、点赞、在看,给个三连击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