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李子旸]关注→点击右上角[...]→选择[在看]
2020年初的一场传染疫情,来势凶猛,让国家不得不在武汉做出“封城”的决定。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终将过去,在那以后,显然武汉乃至湖北的经济发展要受到很大影响。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影响会有多大?湖北、武汉乃至全国的经济,会不会就此发生转折性变化?研究这个问题,有微观、宏观两种办法。微观的办法是去收集、分析种种武汉的经济数据,按照统计学和经济分析的办法进行研究。这方面有成熟的研究方法,只要下功夫收集数据就可以做到。这种方法也有其限制,那就是统计学善于收集、分析已经出现的数据,但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去收集、分析未来的、潜在的数据。比如,已经出现的商铺关门、工厂停业等等,这是可见的。但那些正在筹划中的投资、将要出现的新商店、新工厂,统计学当然无从发现。宏观的研究方法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可以看一看历史上类似的情况,作一番比较研究。宏观研究缺乏细节分析,但有助于人们看到大的趋势。首先把我的观点说一下:类似疫情、自然灾害等来自环境的冲击,短期内当然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放在稍长一个时段中,对城市经济整体的影响,其实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造成城市衰落的原因中,政治、经济、交通线的改变、战争、资源枯竭都要比自然灾害重要得多。当然,也有特别倒霉的,比如古罗马的庞贝,一场火山爆发,就此人间消失。除了这种极端案例以外,实际上,在经济史的著作中,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其实很少。在经济史上,自然灾害差不多是“缺席”的。原因就在于,在长时段的经济发展中,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小。
1871年10月8日晚上9点45分,美国芝加哥的一头奶牛,踢翻了一盏放在草堆上的油灯,引发大火,蔓延至芝加哥全城。当时芝加哥的房屋,很多是用木材建造,这让火灾的危害尤其大。大火焚烧了30个小时,1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死亡人数很难说清楚,因为不知道多少人化为了灰烬。全城几乎被彻底毁灭。
1871年芝加哥大火 |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1871年的10亿美元。如此惨痛的灾难,亲历者必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可是,到了今天,知道芝加哥大火的,比知道芝加哥公牛队的,要少得多。这场火灾,基本上成了冷知识。之所以成了冷知识,当然主要是因为芝加哥的灾后重建又快又好。火灾后,芝加哥不仅迅速完成了重建,在城市建设上还取得了突破,出现了所谓建筑学上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栋刚构架的摩天大楼。直到今天,芝加哥仍然以摩天大楼众多而出名——比纽约还多,被称为“世界建筑博览会”。如果讲述芝加哥城市史,1871年大火灾是浓重的一页,如果讲述的是芝加哥经济发展史中,这场可怕的大火顶多也就是一笔带过。火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关东大地震发生在1923年9月1日。相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冷知识。就算知道这场地震的人,恐怕也很难记得确切时间。地震震中距离东京只有几十公里,达到7.9级,波及日本整个关东地区,所以被称为“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0万,伤20多万,受灾人数190万。日本的皇族成员都死了三名。东京85%的房子被夷为平地。地震对东京的破坏是如此严重,以至于震后日本军部建议迁都。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 图片来源:互联网
日本政府最终决定不迁都,而实施“帝都复兴计划”。之后短短几年时间,东京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全面恢复,还兴建了诸多标志性建筑物。关东大地震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心理方面、政治方面,都很大,但经济方面,反而相对不大。心理上,这场大地震强化了日本人对外扩张的愿望,他们深感日本本土土地狭小、灾害频繁,所以必须开拓生存空间。政治上,日本制定了侵华计划,加快了侵华的速度。日本的野心因为关东大地震进一步膨胀,这也反证了日本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并未因关东大地震受到很大影响。日本仍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经济上固然遭受很大损失,但发展却并没有因此打断。真正打断日本经济发展的,是几年以后的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除了这两个国外的例子以外,我国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也是一个例子。唐山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对唐山城市的破坏,非常惨重。但地震后,唐山的经济飞速发展,没用多长时间,就恢复了河北第一经济强市的地位。当然,唐山震后的经济增长,和中国整体的改革开放同时展开,相关因素要复杂得多,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至少也可以说明,如此大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有限,没能阻止或者逆转大的发展趋势。
经济史中很少有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那么,有什么内容呢?在经济史中,和自然无关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才是重点。各国经济史的节点、拐点、转折点,基本都是这种经济危机,比如荷兰郁金香危机、1929年美国大萧条、德国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恶性通胀、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经济停滞、俄罗斯休克疗法、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中东石油危机,等等,等等。这些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都和自然关系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关系,是人类自己鼓弄出来的东西。恰恰是这些人类自己鼓弄出来的东西,对经济的影响,比自然灾害要大得多,大得多得多。这是为什么?社会是人类协作体。当一个社会快速发展时,实际上表明,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协作比较顺畅,利益比较协调,众人之力被整合成了发展之力。互相抵触、对抗的情况肯定也有,但要明显少于协作和协调。这种社会,包括经济在内的各方面,发展就会比较快。相反,社会发展从快变慢,甚至陷入停滞,一定是因为人们之间的协作出了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彼此之间的对抗、互害而不是协作。大量的资源和努力在这种对抗中互相抵消、归为无用。这时,不管社会固有的资源禀赋多么优越,发展也会陷入停滞和倒退。
三个和尚没水吃
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口和物质上的损失,但对人们的协作关系,破坏很小。原有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政企关系、劳资关系、商业上下游关系、信用关系等等,基本不会受损。不但不会受损,在灾后重建中,为了克服共同的困难,社会协作关系往往还会加强和拓展。战胜灾难、重建社会的决心会激发出人们密切协作的强烈愿望。一言以蔽之,灾难让人们更团结了。从另一个角度说,同样是人口损失,因为自然灾害而死,和因为社会原因而死,天差地别。比如日本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0万。这10万人死于不可抗拒的地震,他们的亲人虽然也很悲痛,但抱怨地震又有什么意义呢?想象一下,如果这10万人不是死于意外的灾难,而是被其他人杀死,社会结构受到的破坏,会有多大?如果这10万人是死于他人之手,他们的亲人除了悲痛,必然还要有不可遏制的仇恨和报复之心。抱怨地震没有意义,追究凶手的责任,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可是意义重大。同样是死10万人,死于自然灾害,社会受到的损失仅止于这10万人,而如果是死于其他人之手,社会结构将被动摇和瓦解。人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将受到极大的破坏甚至从此荡然无存。1990年代南斯拉夫的惨烈内战,撕碎了这个曾经欣欣向荣的国家。多年以后,也很难想象那里的人们能重建旧日的友善和信任。这可比重建城市、恢复秩序艰难太多了。芝加哥大火、关东大地震,虽然在当时造成了可怕的破坏,但社会结构、人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受到的影响其实并不大。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需要的只是加油干,努力重建而已。相反,诸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大萧条等等,表面上甚至看不出有多少物质上的损失,房子、街道、铁路、工厂、商店还在那里,人也都还在,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协作关系却被深深破坏了。事后,人们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去防备、对付、控制其他人。需要很长时间和修补和试探,人们才有可能重建彼此之间的信任、协作关系——仅仅是可能。俄罗斯至今仍然难以摆脱当年错误的休克疗法的破坏性。虽然那些年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难,但俄国人却称之为“三大灾”之一,另外两次是蒙古人入侵和纳粹德国入侵。理解了这个规律,在面对可怕的自然灾害时,就不必被眼前的损失吓住,更不必对未来悲观忧郁,尤其不要被那些散布消极情绪的人控制。物质的、直接的损失,即使再大,也不难重建和恢复。相比错误的政策,或者既得利益集团的贪婪和愚蠢,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简直连小巫见大巫都算不上。经济分析中,首要注意避免的错误,就是见物不见人。总结来说就是,人与自然之间,虽然也会有事有难题,但困难程度终究要小于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真正影响、破坏社会的,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实际上,在今天很多人仍然慨叹于疫情的可怕,自怨自艾时,已经有另外一些人在开动脑筋,寻找疫情过后的发展机会。成功,如果不属于这些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人,难道会属于那些哭哭啼啼的可怜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