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满清坐稳政权的秘笈(2-2)——大义所在

李子旸 李子旸 2022-08-10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现在说清朝的好话,风险不小,很有可能被人骂。有那么一批人,听不得任何说“别人”好的话,一听到就要跳脚——满清当然被这些人划入了“别人”之列。他们制定的纪律是:提到满清,只能痛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可说任何满清的好话,说了你就是别有用心。

 

今天尚且如此,可以想象,明清易代之际,那些归顺了满清的明朝“贰臣”,会承受多么大的心理压力。

 

从当时人的角度看,满洲人是百分百的异族蛮族,语言、着装、生活方式、文化、社会制度都和中原汉人截然不同,而且明显落后于中原汉人。汉人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归顺满清,不但是投敌叛国,而且是自甘堕落啊。

 

那么,“贰臣”们是如何说服自己归顺清朝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还用说服?刀架脖子上,不服行么?还有人会说,有不服的啊,但都通过剃发令挑出来被杀光了。确实,满清在征服过程中杀了很多人,以至于有个传说,晚清,同治光绪宣统连续三个皇帝都没有子嗣,据说这就是因为满清当年杀戮太多欠下的孽债。

 

可是,把原因都归结于武力,“贰臣”们就算哑口无言,肯定也是心里不服。要知道,满清并不是入关以后才有大量“贰臣”归顺的。从起兵开始,就一直都很多明朝官员士大夫归顺满清。从最初的范文程,到洪承畴,到吴三桂,陆续不断。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些汉人大臣提供战略性咨询,只靠女真人自己,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入关,更不可能夺得天下。说这些汉人大臣只是因为畏惧武力,才归顺满清,这并不是事实。

 


另一种解释是说满清入关以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尤其到了康熙朝,进入康乾盛世,国泰民安,大家也就接受了新王朝。《鹿鼎记》中就提到了这个说法。

 

这种解释很有道理,也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政治哲学和历史想象。“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把国家治理好了,执政也就有了合法性,就算是异族,大家也能接受。

 

但是,这种解释有一个时间空档。到了康熙朝,尤其到了康乾盛世,满清已经站稳了脚跟,天下大局已定。但是,大部分“贰臣”都是在这之前,在满清还没有站稳脚跟,甚至还不确定他们能否夺得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归顺了。你不能用后来的成功治理解释先前的归顺选择。

 

看来,在天下大局未定的时候,“贰臣”归顺满清,另有理由。

 

确实如此。而且,这个理由,也正是满清成功入主中原的第二个秘笈。

 

关于明清易代这段历史,美国汉学家魏德迈的《洪业——清朝开国史》是部重要著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魏德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促使“贰臣”们归顺满清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贰臣”们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而“洪业”(The Great Enterprise)这个书名,正是对答案的精炼概括。

 

在那段“天崩地裂”的历史中,一位姓马的官员一家的遭遇,令人印象深刻。

 

马与进是明朝在辽阳的一位官员。1621年后金进攻辽阳,马与进战死沙场。其妻闻讯后,带领家人老小42人集体自杀。马与进的儿子马鸣佩没死,不但没死,后来还归顺了皇太极,还做到了总督这样的高官。

 

50多年后,在三藩之乱中,马鸣佩的儿子,也就是马与进的孙子马雄镇,在广西巡抚任上被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琮擒获。吴世琮极力劝说马雄镇投降。马雄镇不但严词拒绝,反复表达对“握神兵,安民杀贼;定中原,天与人归”的清朝的忠诚,而且痛斥吴三桂是奸臣。最终,马雄镇及其两个儿子,和家里的九个仆人,都被杀害。这家人在三代中两次全家殉国——不过殉的是敌对的两国。

 

马雄镇及其对清朝的忠诚,绝非个案,而是很有代表性,否则,吴三桂不会失败得那么快,甚至有可能成功。那么,这种忠诚到底来自哪里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把明朝清朝这两个朝代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对于经历了明清易代的那些人来说,这是痛彻心扉的惨痛经历,但从后来和整体的历史来看,明清之际的动荡在王朝更替中并不算显著。清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家制度、经济和文化。明清两朝共同构成了中华第三帝国。1644年,其实没那么重要。

 

对于中华第三帝国来说,到了明朝后期,社会、政治、经济都陷入了严重的、难以自拔的危机。白银的货币冲击、十七世纪的全球经济衰退、明朝自身的政治死结、小冰期的气候恶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国家已经四面楚歌。

 

尤其是明朝后期的政治格局,简直是发生了“癌变”。内部的利益集团和国家整体利益之间势不两立,朝廷因为党派之争而彻底瘫痪,任何改善性的政策变革都被抵制和破坏。就连崇祯南迁这种技术性的必要调整,都因为政治“癌变”而被迫放弃。面对农民造反和外族入侵,大明朝几乎是在绝望地等死。

 

这种可悲的政治局面,明朝后期的官员士大夫们当然一清二楚,但他们谁也无力扭转这种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糜烂下去,最终被农民军和满洲军队夹击而亡。不仅如此,迁到南方的南明政权,甚至无法像南宋那样苟且偷安,而是把晚明的政治糜烂进行到底,结果也就只能是如残阳般迅速消失。

 

夺取了明朝政权的满清,如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执政”者,就很难得到汉人士大夫阶层的全面支持。满清多半会像辽、金那样,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和南方政权长期并立。

 

从中华帝国的整体角度看,这时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有待完成,那就是用彻底的变革,消除晚明政治的种种弊端。即使其中有朝代的变化,但国家却能从此兴利除弊,政治重新焕发生机,恢复繁荣和稳定。

 

汉人士大夫之所以归顺满清,甘作“贰臣”,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满清的统治下,他们有机会完成那些在晚明根本无法去做的深刻革新。这既实现了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也让他们的归顺有了内在的、深刻的合法性。

 

完成这个重大的历史使命,确实堪称“洪业”。在这项伟大事业面前,坚持效忠旧王朝就不那么重要了。后世所说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这里充分地显示出来。实际上,抗清英雄史可法都看到了这一点。虽然史可法决心抗清到底,直至牺牲,但他在给福王的信中,也无奈地写道:

 

“以清之能行仁政若彼,而我之渐失人心如此,臣恐恢复之无期,而偏安未可得也。”

 

篇幅所限,本文不能全面论述清朝初期针对晚明积弊的革新,只能简单略举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此前不但名声不好,甚至被指为暴政。但如果能从上面所说的“洪业”角度,就能理解其真正的历史作用。

 


第一个是北方的圈地。以往一般认为,这是满族征服者对汉人农民土地的残酷掠夺。但圈地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是满清要延续其在关外的“计口授田”,另一方面,晚明时,皇亲国戚及各种权贵,控制了大量土地。土地集中程度很高,造成民不聊生。但是,对这种严重的问题,晚明朝廷无力解决。

 

满清占领北方以后,摧毁了明朝皇亲国戚的那些庄园,没收其土地,分给入关的旗人。这当然是大大降低了土地集中度,无异于一场土改,是不折不扣的“洪业”,甚至可说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清朝建立以后,生产能快速恢复,“土改”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就是以江南科场案为代表的打击江南士绅势力。江南士绅势力,在明朝后期已经成为危害社会整体的利益集团。晚明的政治无力压制和对抗这个利益集团。清朝建立以后,江南士绅集团认为,他们应该继续保持原有的地位,也就是拥有特权的利益集团。这个特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通过盘根错节的师生、同门、同年关系控制科举考试。

 

清政府用雷厉风行,甚至残酷无情的打击,彻底铲除了江南士绅利益集团,不但稳定了江南地区的政治秩序,还解决了晚明无从解决的大问题。这也是南明再也没机会“偏安”的根本原因。是满清而不是南明完成了这项“洪业”。

 

这只是两个突出的例子,其他诸如赋税制度、人身依附、吏治、军队制度等方方面面,满清都励精图治,革除了很多晚明的政治积弊,让那些在晚明郁郁不得志、对国家政治糜烂痛心疾首但又无可奈何的士大夫们得以一显身手,造福民众。满清政权因此得到了汉人士大夫的广泛接受和支持。这就是满清成功入主中原的第二个秘笈。

 

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相应的亟需完成的历史使命——洪业。能否完成这种洪业,是判断一个政权是否拥有合法性——天命——最重要的依据。

 

汉人士大夫因此对满清政权的接受和支持,也显示出中国政治传统的深厚伟力。理性和民本,是这个伟大传统的核心。而这个伟大的政治传统,至今还充满活力强盛兴旺。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满清坐稳政权的秘笈(2-1)——皇太极的改革

中国复兴道路上的三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强项

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

认识中国历史的两大误区3

认识中国历史的两大误区2

认识中国历史的两大误区

平静的世界被打碎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对社科理论的挑战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