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才能读懂《百年孤独》

李子旸 李子旸 2022-08-10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那种很典型的“人人都知道,但谁也不会去读”的经典。至今为止,我还不认识把《百年孤独》真正读完的人。我自己也尝试了好几次,都没坚持到底,并且,最多读到五分之一左右,就放弃了。对拉美人的精神世界,实在太陌生,完全理解不能。

 

后来就看到了杨照先生的这本《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赶紧拿来仔仔细细读了一遍。看不懂《百年孤独》,但杨照先生的解读,基本还能看懂——虽然有些人物情节什么的,也懵懵懂懂。

 

很意外的是,杨照先生这本书,属于文学评论类,却是我看过的对拉丁美洲政治经济最好的分析——比很多专门研究拉丁美洲的理论书都要好。我对拉丁美洲一直有兴趣,相关的理论书也看过几本。杨照先生的分析解读,是最出色的。

 

在文化上,拉丁美洲对人类的贡献,主要有三大块:宗教上的解放神学、政治经济学上的依附理论、文学上的魔幻现实主义。

 

对这三大块,我并不陌生,以往都有印象。印象中:解放神学是拉美天主教和左翼思想结合的产物;依附理论被指为自由贸易的对立物,早已被批倒批臭,并且在现实中遭遇惨痛失败——拉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拥抱自由贸易的亚洲四小龙。至于魔幻现实主义,那就是怎么看也看不懂的《百年孤独》之类的小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

 

为了解释《百年孤独》背后的拉美社会背景,杨照先生对这三大块做了一番精彩、深入的介绍。我原来的印象太粗浅了。拉美社会虽然不算成功,但拉美人这三大块文化上的贡献,很厚重,很有价值。

 


说到拉美,都知道他们是西班牙、葡萄牙开辟的殖民地,但并非众所周知的是,拉美很早就摆脱了“两牙”的殖民统治。那是在19世纪20年代——比1840年的鸦片战争还早。也就是说,我们中国还没有遭到来自西方的冲击时,拉美人在政治上已经摆脱了殖民者,实现了国家独立。作为现代国家,拉美国家的历史其实很长。

 

当然,这种摆脱只是在政治上,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方面,拉美仍然深受西方人的控制和影响,比如,到现在语言也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更重要的是,虽然“两牙”这些老殖民者走了,但美国这个“老大哥”随后就来了。拉美刚独立时,美国对欧洲列强,实力上还不占优势,但美国却公然提出了强硬的“门罗主义”,毫不客气地把拉美看作自己的后院,禁止欧洲列强染指。

 

正面对抗美国人,无论在实力上,还是精神上,拉美人都做不到。他们能做的,就是在美国人和欧洲列强之间搞搞平衡,在两个老大哥之间周旋。虽然周旋得不成功,但还能怎么办呢?

 

后来有了变化。二战后,欧洲列强实力大减,苏联崛起了。拉美人又有了新的老大哥,可以用来对抗美国了——哪怕只是在想象中。从1940年代到1950年代前期,苏联成了拉美人对未来的一种期盼,至少是一种摆脱美国新殖民控制的希望。

 

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又把这个期盼和希望给无情打碎了。这件事对欧洲左翼知识分子刺激很大,对拉美人的刺激也不小。由此,产生了“新左派”和老左派的区分。老左派忠实追随苏联,等着苏联带领他们解放全世界。可苏联自己把自己给“污名化”了,于是便有了“新左派”。新左派不再寄希望于苏联,转而致力于在本国找到自己的解放之路。

 

拉美的解放神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解放神学的重点在于重新阐释和讲解耶稣的故事。

 

基督教的核心理念是“原罪”。人人都生而有罪,因此,人类理当被最终消灭。但上帝之子耶稣是无罪的。上帝把他派到人间,无罪却受尽苦难,最终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启示、拯救那些信仰基督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耶稣及其受难,人类全体将毫无希望。有了耶稣,人类中的一部分有了被拯救的机会。在最终的末日审判中,和其他人不同,基督的信徒将走上特殊的路——通往“上帝之城”的路。

 

解放神学改写了这个故事。在解放神学看来,耶稣是作为人民的领袖、领导人民反抗强权,才因此受难的。耶稣实际上是一位革命领袖。耶稣的复活,正表明他的目的不是进入“上帝之城”,而是在“人间之城”、在现实中实现解放。信仰基督的人,应该效法和追随的,正是耶稣在现实中引领革命、解放人民的精神。

 

解放神学的用意,就在于在拉美这个“人间之城”和现实世界中实现解放。而这,正是新左派摆脱苏联影响以后的努力方向。

 


解放,是为了摆脱奴役和压迫。那么,对拉美人民来说,奴役和压迫来自哪里呢?这是依附理论所要回答和解释的问题。

 

对于依附论,批评者认为,这种理论错误地把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看作剥削和压迫,并更加错误地主张摆脱全球化,把经济独立发展、封闭发展作为努力方向。

 

确实,依附论主要指向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认为这些发达国家虽然不是“两牙”那样直接动手掠夺的殖民者,但实际上却仍然在剥削、压迫和掠夺拉丁美洲。

 

表面上看,依附论错得浅。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拉美大量投资,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促进了拉美的经济发展。当然,投资是要有收益的,但能因此就说这些投资都是剥削和掠夺么?这显然不公平嘛。

 

只有深入理解拉美社会的现实,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提出依附论这种激烈的理论。这里有个典型意象,那就是哥伦比亚的铁路。

 

在哥伦比亚,美国投资兴建了很多铁路,这些铁路把众多香蕉种植园连接起来。种植园生产出来的香蕉,可以通过铁路方便地运到港口,运往美国。

 

因此,对哥伦比亚人来说,他们对铁路,有着和其他地方的人完全不同的感受。铁路几乎完全是为“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运送货物使用的,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是他们生活之外的、他们无法控制甚至无法理解的“怪物”。在《百年孤独》中,就有永远走不完的、一节又一节的货车车厢这种鬼魅一般的意象。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确实有GDP指标上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的成果,绝大部分都被“外国人”拿走了。这还不是全部。为了维持这种经济模式,“外国人”还刻意在当地培养了一批“买办”阶层。这些“买办”的收入,远远高于当地普通人,所以他们才有钱购买来自西方的高级消费品,有钱去西方世界旅游。

 

也就是说,外国人确实投了资,但他们先是拿走了拉美大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然后又刻意把剩下一小部分中的大部分赏赐给买办阶层,通过他们的消费,外国人又赚了一次。只有最后剩下的渣渣,才是当地广大人民所能得到的。

 

这种经济模式的结果就是:表面上,拉丁美洲的经济有发展,但人民所得很少。不仅如此,在拉美各国,买办阶层还成为高居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阶层。这是拉美国家政治一直在民粹和独裁之间转来转去的根本原因。独裁者上台,在外国人的支持下大肆盘剥民众;暴烈的民众推翻独裁者,民粹折腾一番;社会不堪忍受,迎回独裁者。进入下一次轮回。

 


19世纪20年代就实现了独立的拉美国家,就是在这种轮回中经受了“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难读,之所以结构复杂甚至混乱,就是因为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拉美社会的这种荒谬和绝望。这种荒谬和绝望,无法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来表达,只能用魔幻来表现。

 

解放神学、依附理论、魔幻现实主义,其实是一体三面,反映出拉美社会在新殖民者压迫下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他们看到了人民解放的方向,但找不到正确可行的道路。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沦为了别人的工具,但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国家真正独立和自强。一言以蔽之,深深的、无边的苦闷、压抑和绝望。

 

我们中国人看不懂《百年孤独》,并不奇怪。我们和拉美人截然相反。我们经历了最彻底、最伟大的解放。我们的国家独立而强盛。我们不是任何外人的工具,我们自豪而完全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拉美人却能无障碍地理解《百年孤独》,那就是因为,“马尔克斯讲出了拉美人民依回怀疑,但不愿讲、不敢讲、不知该怎么讲的话。”

 

所以,本文的标题其实是标题党的把戏。我们中国人,注定看不懂《百年孤独》,注定搞不懂那么多来来往往的奥雷良诺到底是怎么回事,注定不理解国家怎么一两百年还那么不上正规,注定不理解人们怎么会把日子过成那个样子……

 

看懂看不懂一部外国小说,其实没那么重要,对吧。

 



 杨照:《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为革命正名,理解中国人

做人要学会“搞关系”

原子弹确实有用

魔已高一尺 道有待高一丈

中国复兴道路上的三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强项

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

平静的世界被打碎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对社科理论的挑战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