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农业的最大误解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和中国传统、中国文化深深融合在一起。“三农”话题也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经历了工业化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历史巨变以后,人们对农业的理解有了很大变化,或者说,中国的农业被深深误解了。
这是我读了《超越空心化》这本书以后的强烈感受。
《超越空心化》一书中的文章,都是关于中国农业的,核心是农村地区的“空心化”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农业政策的分析。读这本书时,读着读着,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农业到底是什么?
看起来,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农业嘛,就是种地收获庄稼的一种产业。扩大来说,可以包括农林牧副渔多种产业,统称为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项基础性产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主要解决吃喝问题,非常重要。
但是,这种理解中,正包含一种很大的误解。这个误解,并非某些人的阴谋或者错误,而是历史变迁的副产品。
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展开,让人们接受和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可称之为“经济”或“效率”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类的所有行动都用产出和效率来衡量,并相应做出取舍。产出不足的,效率不高的,就是资源错配,就应该被淘汰。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农业当然也被视为一种产业,生产粮食、蔬菜、水果、棉花等农作物的产业。既然是产业,就要用效率这把尺子来量一量,并制定出相应的农业政策。
对工业领域来说,效率这把尺子确实很好用。各种资源的组合、分配,可以高度依赖效率、利润等信号。工厂、公司赚到钱了,就追加投资扩大生产。不赚钱了亏损了,就减产甚至停产。如果还不够,干脆宣布破产倒闭,资产重组。既然是产业,一切为利润服务,为资本收益服务。没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问题在于,如果用这套思维方式来对待农业,有大问题。
比如,根据利润指标,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往往赶不上专业化的大农场。因此,应该把小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专业化大农场。这被称为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看起来,这种做法完全符合效率原则,但这里似乎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
把小农都取消了,把农业都改成专业化大农场,好像只有殖民地、前殖民地才这么干。而一些农业大国,比如法国、日本,没当过殖民地,也就很少有这种殖民地式的大农场。
再比如,某些农产品,由于比较优势,国际市场的价格更便宜。那么,按照效率原则,就应该停止本国生产,转而从国际市场购买。但是,这种做法似乎也不稳妥。这里,不仅有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即使那些没有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家,也并没有任由本国农业按照国际比较优势去支配。
事实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政策都有“反市场”“政府调控”“贸易保护”的一面。如此广泛存在的现象,仅仅用政客的阴谋是无法解释的。这里,应该还有更深层更重要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农业绝不仅仅是一种产业。农业的实质是:农业是人们在广大土地上的生活方式。
现在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但实际上,把这几十亿人聚集到一起,占不了多大面积,还不到一个大城市的面积。但我们的感觉是,人们遍布全世界。
可见,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分散的。一部分人,密集地居住在城市中。此外的其他人,则散布在广大的土地上。看看地图你就能意识到,城市只是广袤大地上一个个的“点”。其余大片的“面”,就是农业地区(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大农业)。当然,还有大片大片无人居住的荒漠冰原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分散居住在广大地域内的人们,他们如何生活?
回答是:农业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他们要解决吃的问题。到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吃的问题,还是要靠种植业来解决。除了人直接吃的以外,多余的粮食可以用来养牲畜,这就是牧业。其他诸如渔业、林业等等,也都属于农业。
往往被人忽略的是副业,尤其是手工业的重要性。在工业化的背景下,制造业基本都转向城市及其附属的工厂企业。这就让人渐渐忘记了,在此前的漫长岁月中,手工业和农业是不分家的——男耕女织。男人负责种田,让一家人吃饱。女人负责织布,让一家人穿暖。
也就是说,在工业化之前,农业其实包括了全部生产,农业就是生活本身。那时城市里的手工业,主要用来满足官员、贵族的一些特殊和奢侈型需求,和后世的满足大众需求的工业生产,完全是两码事。可以说,工业化以前,城市就是消费区,农村才是生产区。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一直都是多业共举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为了分散风险。其实经济学家想多了。小农之所以多业共举,是因为那就是生活本身。生活需要什么,他们就要生产什么。除了少数特别专业的事情——比如打铁、制盐——以外,小农几乎能生产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即使集市交换,也主要是在小农之间进行,比如用我的豆腐换你的白薯干。合格的小农,都是多面手,不仅会种地,从打算盘算账,到木工瓦工园艺师,都会干。
小农家庭,既是生产共同体,也是消费共同体,还是人口再生产基地(生育后代)。一言以蔽之,在广大的土地上生活,这就是农业。
理解了农业的这个性质,不再简单地把农业看作一项产业,就可以理解很多农业政策的用意所在,对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也能有更准确的把握。
既然农业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说到底,农业不能失败不能破产。工业企业,如果赚不到钱,甚至赚钱不多,大可以破产解散、资源重组,但农业不行。农业不能失败,因为生活不能消失。
任由农业按照市场规律、价格信号、利润多少摆布,赚钱就干,不赚钱就散,那么,农业就可能不值得干,可能破产失败。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那么请问,人们集中到城市以后,城市以外广大的地区怎么办?任由其成为荒地或“野生动物乐园”么?
有人会说,那就建成大农场啊。可是,即使美国那种大农场,政府也要多方照顾,理由其实同样是:美国农业不能失败。如果在市场中你们顶不住,政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原因同样在于,广大的土地,总要有人去生活去经营。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方式,就是农业,就是农林牧副渔。支持农业,就是维持国家城市以外广大土地上的生活。没有哪个国家会只顾若干“点”状城市,而任由其他广大的国土荒芜、无人居住。
或许新加坡那种纯粹的城市国家没有这个问题。但只要国土面积稍大,城市不能完全覆盖,就要面对“城市以外的人怎么生活”这个问题。国土面积辽阔、农业地区广袤的中国,这个问题更是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农业就是人们自古以来找到的解决方案:在广袤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同时利用农产品剩余发展牧业、渔业、林果蔬菜等等。再从事一些手工业,让一家人可以生活下去。
工业化时代以后,手工业的作用减小甚至消失了。制造业产品主要由工业企业生产。农民的“农”更加突出了。但这并没有改变“农业是人们在广大土地上的生活方式”这个根本性质。农业同样不能失败,因为生活不能消失。
因此,那种简单地用效率、利润等指标来衡量农业的观点,是狭隘和错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从来都是政治问题,而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可以失败,对经济来说,失败有些时候甚至是好事。不破不立。失败了,破产了,资源重组了,接下来反而会发展得更好。
但农业不能失败。无论利润信号显示出什么,无论效率是高是低,我们都必须维持农业的存在和发展,都要确保那些居住在广大土地上的人们至少可以正常生活。放弃农业,让农业去市场中“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就是在放弃国家、社会本身。
各国几乎都有对农业的特殊政策,原因就在于,现实世界中没有那么愚蠢的国家。
吴重庆:《超越空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