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人是怎么玩“中国式家长”的:当一只宝可梦来养

空白缠绕 游戏研究社 2019-10-01

我们觉得真实的游戏,在他们眼里荒诞又有趣。


前段时间,《中国式家长》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更新:增加了官方英文版,外国人终于玩上了这款主题为“模拟中国家长抚养孩子成长”的游戏。于是在这段时间里,非汉语的测评徐徐增长,国外游戏媒体也多了几篇测评。


同国内玩家一样,这群来自异国他乡的玩家们基本上都给这个游戏打出了好评,并洋洋洒洒写了些五花八门的感想。我注意到,有句话被几个外国玩家不约而同的提起,描述得准确又有趣——“中国家长,好像在把孩子当成了一只宝可梦来养”



1


《中国式家长》是一款现实主义的模拟游戏,玩家扮演一位“中国式家长”,把孩子抚养成人,直至参加高考。


在这个游戏里,玩家需要均衡培育孩子的各类属性值,如智力,想象力,体力等等;在学校上课过程中,课程安排不仅要全面,还要适当加课外班,培养特长,同时安排娱乐活动让孩子处理心理压力;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很贴近生活的设定,比如家长之间的对战——面对来访的亲戚朋友,父母要摆出孩子的种种“特长”,赢得“面子战争”的胜利。


这些看起来挺复杂的游戏机制,对中国玩家来说,基本上没什么可以去详细解释的余地——这几乎就是我们几代人成长的真实写照——培养各方面能力;给父母挣面子;自我消解心理压力。


所以在游戏的评价页面,我们能看到出现概率最多的玩家评语就是“真实”、“贴近生活”、“想到自己”。



只不过对于外国玩家而言,这些事就变得生涩而难以理解。一家媒体是这样对《中国式家长》做出介绍的:


在这个游戏中,你必须掌握游泳和弹钢琴等技巧,同时试图控制你的压力水平。如果你一直懒惰而且缺乏才能,就没有成就可以炫耀,这意味着你的父母将失去‘面子’——‘面子’相当于常规格斗游戏中的血量。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孩子,你的父母可以毫不留情地用你让别人感到羞耻。但请记住:如果你试图不断学习,你的压力水平会上升,当它变得太高时,你会开始发展一种阴暗的个性,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基于才能,您选择学习不同的技能,目的是让您的父母感到自豪。当您的父母将您与其他孩子比较时,这一点尤其重要,这在家庭来上门拜访时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拜访被视为一种战斗,在这种战斗中,你的父母将你与其他孩子相互比较,好像你是一只宝可梦。


这段描述始终给我一种奇怪的感觉——后来我才明白这种感觉来自哪里:尽管“高考”“面子”等概念是中国特色,的确需要说明,但“学特长为了给家长面子”“家长之间用孩子相互比拼”这些被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居然需要解释。


不同国度的人,看待这款游戏的想法有差异是自然的,这点无需质疑。但更有趣的可能是差异中体现出的一些东西。



2


关于《中国式家长》这个游戏,我看到过最贴切,最单刀直入的描写,是来自一篇英语测评:《中国式家长》,是在测试你在满足父母的期望和平衡自己的心理健康之间的能力。


这款游戏中的确有类似于“心理健康”的设定——当孩子的压力值溢出后,会扣除一些数值和属性,增添一些负面性格。而在我所见到的《中国式家长》玩家——也包括我在内,大家都并没有很去注意这一环节,而是很功利的,将压力值维持到一个勉勉强强的范围——游戏嘛,当然要这么玩。


但对于不熟悉中国式教育的人来说,这件事就不那么“自然”。一位名为安德鲁·基林的作者在玩过《中国式家长》后做出点评:“毫无疑问,《中国式家长》的成功归功于其狡猾的讽刺,吸引了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年轻人们……在一个大多数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国家,在学业成功如此重要的文化里,自杀是中国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令人遗憾,但不足为奇。”


关于年轻人自杀率高的问题,早年广泛见于国内报道,包括人民网,不过原因的公开数据通常是1995-1999年的


一些外国玩家在评价里表示,这款游戏让他们感觉“当中国小孩太难了”,“当中国孩子太有压力”——甚至玩这款游戏都会让人感受到压力如山倒。尽管实际上,在游戏里“压力”只不过是一些明码标价的数值,进行娱乐活动就能消解,仅此而已。



我自己玩过一个档,全程不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压力。结果到最后系统提示我,我的孩子因为压力过大,离家出走了。于是他没能继续学习, 没能参加高考,“只能把期望留给下一代了”,也是仅此而已。



媒体Polygon在游戏测评中提到过“压力”这一设定:“巨大的压力和持续的压力会导致你性格中的悲观,焦虑,甚至严重的抑郁。然而,游戏也没有做出任何公开的声明。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将经验作为童年的一部分,同时突出了亚洲父母倾向于释放微小而热烈、遮遮掩掩的感情。”


必须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在说学业压力仅仅只存在于中国。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国家,学业压力都是普遍而广泛的,程度也并不一定中国的更轻。但是这些现象,似乎又都在给我传递一个感觉——我们可能把压力看得太简单,太平常了。


我们把压力看的太平常了,以至于在这个把压力值明码标价放在面前的游戏里,我们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分支;以至于压力会导致心理疾病这点在游戏里被一笔带过;以至于压力过大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离家出走”,并“只能把期望留给下一代”。


另外,游戏里的确有“把期望留给下一代”这个设定——游戏存档会一代代传承,这一代孩子会成为下一代孩子的父母,最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族谱。关于这点,很多人觉得有意思,但也有人觉得这点很压抑,关于这一点,nytimes的一篇文章引用了国内玩家的一句话:


一开始,你认为这只是一个100米的跑步,然后你意识到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最后你明白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


一位外国网友在Steam上做出评价:“总而言之,我花了很多时间试图进入最好的大学,同时忍受无休止的批评和判断。然后再对下一代施加同样的折磨,因为你不得不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直播玩这个游戏的非中国籍游戏主播并不多,我随便看了几个,但是也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片段。


日本YouTube up主RyuRyu43玩了五分钟,碰到一处剧情:游戏里的妈妈责备孩子:“我最后悔的事就是把你这样的孩子生下来。


这位up主看到这里显得的非常惊呼,大呼好过分。



另一位Up主James Rose玩到给孩子加属性的教程关,在“智力”和“体魄”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智力”,说:“因为是中国人,所以很明显,要选智慧”。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段来自外国玩家的玩后感。他在游玩过程中,触发了一段剧情,显示孩子喝到了假冒奶粉,所以扣除了一些属性。这时他说:“这是黑色幽默,非常有趣”。


我不止一次看到评论在说游戏很“黑色幽默”,认为它讽刺而有趣——差异在这里再次体现,国内玩家少有人觉得游戏的设计是在讽刺。



3


在观察来自各国的游戏测评时,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差异:很多情况下,中国玩家认为这个游戏好,因为它真实,还原;外国玩家认为这个游戏好,是因为能通过它了解中国文化;而曾在中国长大,后又去到国外的玩家,也觉得这个游戏好,但同时又觉得它残忍。


一位自称在中国度过童年的作者,就曾经称这个游戏为:“一个残酷的资源管理游戏”


从本质上讲,中国父母是一个残酷的资源管理游戏,它确实反映了我在斗争的童年焦虑。当然,作为一个孩子,当时的我并没有同样程度的自律和无情的效率,但是《中国式家长》仍然设法抓住了我对引起父母不满的恐惧。


对于这个现象,我倾向于认为:中国玩家对这一切已经习以为常;外国玩家多半抱着事不关己的围观心态;只有既经历过中国式教育,又远离这一切的人,才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一场大型而残酷的资源管理活动。


而这些现象似乎在在提醒着我,中国式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将持续传承。有些中国玩家说自己很快就上手了;还有的玩家说,自己在游戏里不知不觉的成为了原来曾痛恨的父母的样子。另外,就像开头所说,有人评论说中国家长总像在养一只宝可梦。事实上这个描述的确挺准确——要均衡孩子的属性,培养技能,不断训练。而我作为一个中国式玩家,我的确也下意识的,在游戏里像养一只宝可梦一样养我的孩子。


对于并不熟悉这一切的外国玩家们来说,尽管游戏机制摆出来了,但他们在游戏里的发挥并不怎么好。一位似乎是来自瑞典的玩家开玩笑地说,自己在游戏里养的第一个孩子,如果以中国式标准来说算是失败了,但是如果她出生在瑞典,或者游戏背景是在瑞典的话,那她很可能会成为瑞典首相。



Jane是我的在Steam上认识的一位朋友,来自英国。她从没来过中国,对中国教育的印象仅限于新闻中的只言片语。


我送了她一份《中国式家长》,希望她能告诉我对这个游戏的看法。一段时间后,Jane只回了我一句话,就是“这很复杂”。


我问她哪里复杂,她跟我说,如果这仅仅是作为一个游戏,那复杂程度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放在养育孩子上,就有些过于复杂了,因为“抚养孩子不应该是这样的”。


“问题在于,在玩之前,你告诉我‘很多中国玩家认为这很贴近生活’,我觉得这事令我很惊讶”,Jane后来很抱歉的告诉我,她最后只玩到游戏里的孩子上高中。



4


《中国式家长》不是中国式家长第一次走出国门。


虎妈/虎爸、中国家长、中国教育早已在外闻名。以Reddit为例,在这个网站里,有个板块叫作“AsianParentsStories”。


在这里,大多数帖子都是在描述自己与亚洲父母并不愉快的生活——而中国父母算是主力军之一。


这些吐槽和MEME逐渐刻画出一个鲜明到甚至有点卡通的,中国式家长的刻板印象:他们只能接受孩子成绩得A,不关心孩子心理压力,只希望孩子当医生,重男轻女,不讲道理……



虽说这和《中国式家长》中的父母一样,可能有些过于刻板,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人,我能深刻的意识到,这些刻板印象的确来自于生活。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个板块的奇妙生态:在这个用英文互相交流的论坛里,我见到了最肆意却又不恶意的对中国父母的抱怨,但评论却并不会出现那句我们很耳熟的——“你不懂你爸妈的爱”。




APP | 你还可以回复"APP",获取下载地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