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升幸福感的笔记术——五个步骤教你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福利活动结果公布)

FreeCtiy 行走的审计汪
2024-08-27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行走的审计汪陪伴你的又一天


上次的福利活动中,请下述六位提供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会将晴雨伞尽快寄给你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有遗漏的,也请告诉我!)

Chelsea;x;豆豆土;文贝贝;大玉儿;Talia



很幸运遇见你:❥(^_-)

2019年8月21日,这是行走的审计汪第72篇原创文章。

编辑按:又到了本周和大家分享书籍的时候。这次要分享的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爆炸让我们难以招架,如何整理信息,并让信息为我们所用呢?这本书,或许能给你些许灵感和启发~




01

书籍简介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由日本传媒业出身的奥野宣之分享的笔记术,即在生活、工作中采用笔记本整理、搜索信息,并以此作为知识生产的良好素材来源。


这本书很好地“迎合”了我喜欢用笔记本的习惯,给我更多活用笔记本的实用技巧,在信息搜集、咀嚼、为我所用等方面,给予我很多灵感和启发。



02

如何理解书中的笔记术?

书中所说的笔记术,分为五个步骤: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笔记采用的载体,是纸质笔记本,而非电子产品。

结合我们平时对信息的获取过程,更多集中在收集这一步,而未进行后续四个步骤。这主要因为,互联网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让收集信息越来越容易,比如微信、QQ、印象笔记、网盘、知乎、微博等,而后续步骤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终端多样化、信息零散化,再加上我们不及时整理,也很难咀嚼、发酵,并作为知识创造的素材。所以虽然我们收集了信息,但却并不有效,这也是书名为什么叫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主要原因。


信息只有符合一定条件,才能顺其自然对其咀嚼、发酵,而这个收集过程,必然讲究技巧和方法。



03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信息,这决定了信息具有零散特征。而奥野宣之强调使用纸质笔记,并采用一元化笔记法,利用一册笔记本建构属于自身的知识生产体系,解决了信息零散引起的问题


一元化笔记法的优点在于:你想记录、参考的信息几乎100%都能在笔记本中找到。同时,采用纸质和笔记录,在存储信息时,由于经过书写、粘贴等费力工序,对信息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我们可能会出现疑惑,面对不同内容、特点的信息,如果都放在同一本笔记本中,一元化是否会带来信息混乱?其实不会,因为奥野宣之采用时序法记录工作生活中所遇到令你眼前一亮的信息,即采用日期记录法:

100916:书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120508:写作和思考130806:某处文章报到《XXX》181204:工作难题解决之XXX


通过时间记录信息并以时间作为信息分割线,能更有效记录相关联的信息,也避免思考“信息属于哪一类”的复杂问题。



04

如何活用笔记本中的信息?

笔记本一开始记录的信息,可能是引用哪篇文章的一段话,也可能是直接粘贴部分报纸内容。这些信息如果不引入自己的思考,就只是单纯信息。


文首我们提到的五个步骤:

1、收集——积累尝试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5、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如果我们做好第一步,按照一元化笔记法,对工作、生活中令我们眼前一亮的信息,采用时序法记录,并附上自己的思考,我们就可以通过回看笔记,找到一些有趣的关联和灵感。


比如我经常会思考哪些可以作为公众号写作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会将突发奇想的灵感记录下来,因此我只需要通过回看笔记本,就能够找到很多融入素材的思考,所以写作通常是日常取材



05

如何对笔记本进行索引?

如果刚开始记录,笔记本较少,并不需要加以索引,因为经过加工的信息,通常会很深刻的印在脑海中。但如果坚持十几年的笔记法,日常记录的信息又非常多,人脑就无法胜任迅速检索,我们就要采用有技巧的索引法。


首先,制作索引文件,索引按照日期排序,写明笔记本序号,六位数日期,对应内容标题和简介,以及备注,如下:

如果想要查找以某个主题相关的笔记,可采用下述步骤:

由于笔记本是无穷无尽的,你只需要一小小书柜,就能藏下这些宝贵的素材,并为你所用。脑补一下这个情景,是不是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呢?



06

结语

互联网时代,我们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采用纸质笔记,不仅能让我们加深对信息的印象,也给我们精心思考的机会,能让我们的灵感随着笔尖不自觉的流动在本子上。这种感觉非常好。


而作者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元化笔记本的优势,更代表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或许这点,才是本书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无论是上班族,或是学生,都可以采用书中的笔记法,记录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执着,并且作为知识创造、美好生活创造的宝贵素材来源。


推荐给你们,愿有所启发。




“在看”我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行走的审计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