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这件“新衣服”细节满分!太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
此为之前聂海胜为另两位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画面
壮美!
核心舱舱外全景摄像机拍摄画面
航天员第一次的舱外活动,会安装延伸支架,会极大改善全景相机A的视野,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太空之美↓
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有多层设计,实现了真空防护、高低温防护和辐射防护。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张万欣介绍,这套舱外航天服支持的工作时间可长达8个小时,同时能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使用,可以调节适应不同体型。
舱外航天服虽然重达130公斤,但穿脱起来方便快捷,一般情况下,受试人员包括航天员在3分钟左右,就能将其穿好。
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分工?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因为航天员在舱外做一些作业任务的时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那么航天员必须要快速、紧急返回到气闸舱里边,然后用我们舱载的应急供氧来保证生命安全,所以也要做这方面的验证。
出舱航天员任务之一: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事先,摄像机由于发射的外暴露的限制,把摄像机安装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它的视场角还是有限的,入轨之后,航天员根据任务需要,需要扩展摄像机的视角来监视整个舱外的情况,需要航天员去把这些摄像机安装一个支架,架得更高一点。
舱内航天员:操作控制机械臂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的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那么这个时候呢,因为我们地面的监控手段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舱内的航天员和舱外的航天员之间通过话音沟通,包括舱内的航天员通过仿真软件和他看到的图像,进行一些判断来进行操控。
另外,由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一方面是通过我们仿真软件的预警功能,另外一方面,舱外航天员和舱内航天员都有急停装置,舱外的航天员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现有碰撞的可能、风险的话,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装置,机械臂就会停止工作,也是保证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太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是她的名字……
张弥曼从小的理想是当医生由于当时中国正朝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研究这一国内几乎一片空白的学科于是,决心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此后的几十年她全身心扑在这个对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学科上
动摇传统观点她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1980年,张弥曼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在没有CT扫描技术的情况下她用连续磨片及蜡制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曲靖杨氏鱼、奇异鱼的结构并大胆指出它们没有内鼻孔,是一种原始肺鱼该结论与当时学界权威的看法相左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传统观点
颁奖典礼上
她一张口征服全场……
2016年,张弥曼摘得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往期精彩回顾
绵阳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成果展隆重开幕
全市基础教育近期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绵阳教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知识问答第二十期
最全!四川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志愿征集时间汇总!附录取结果查询攻略!
@师生家长,安全过暑假,来看全学段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