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这件“新衣服”细节满分!太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

绵阳教体 2023-02-18

点击上面的“绵阳教体”关注我们哦!

“下面有白云朵朵,还有成片的,像海洋一样的画面……跟随我的步伐,一起自由地飞翔吧。”在完成全景摄像机抬升作业后,航天员刘伯明解说起太空美景。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
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1时02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聂海胜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此为之前聂海胜为另两位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画面


壮美!

核心舱舱外全景摄像机拍摄画面

航天员第一次的舱外活动,会安装延伸支架,会极大改善全景相机A的视野,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太空之美↓

央视新闻视频中国自主研制!这件“新衣服”细节满分!记者了解到,此次出舱任务,航天员从里到外穿的是专用航天服:先是出舱内衣,然后要套一层液冷服,再套上舱外的航天服。穿上航天服之后,还要进行大流量的冲洗及吸氧、排氮等过程。在舱外工作7个小时想喝水怎么办?舱外航天服里有一个饮水袋,就装在面罩里面、网友们表示:“这个设计太人性化了!”除此之外,这套舱外航天服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载人航天器。头盔有四层结构,两层是压力面窗,中间是充氮可以起到防结雾、隔热作用。外层的滤光面窗相当于太阳镜,航天员可根据阳照区和阴影区来放下和打开面窗,以防止光线射入眼睛。

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有多层设计,实现了真空防护、高低温防护和辐射防护。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张万欣介绍,这套舱外航天服支持的工作时间可长达8个小时,同时能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使用,可以调节适应不同体型。

舱外航天服虽然重达130公斤,但穿脱起来方便快捷,一般情况下,受试人员包括航天员在3分钟左右,就能将其穿好。

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分工?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因为航天员在舱外做一些作业任务的时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那么航天员必须要快速、紧急返回到气闸舱里边,然后用我们舱载的应急供氧来保证生命安全,所以也要做这方面的验证。

出舱航天员任务之一: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事先,摄像机由于发射的外暴露的限制,把摄像机安装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它的视场角还是有限的,入轨之后,航天员根据任务需要,需要扩展摄像机的视角来监视整个舱外的情况,需要航天员去把这些摄像机安装一个支架,架得更高一点。

舱内航天员:操作控制机械臂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的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那么这个时候呢,因为我们地面的监控手段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舱内的航天员和舱外的航天员之间通过话音沟通,包括舱内的航天员通过仿真软件和他看到的图像,进行一些判断来进行操控。

另外,由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 一方面是通过我们仿真软件的预警功能,另外一方面,舱外航天员和舱内航天员都有急停装置,舱外的航天员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现有碰撞的可能、风险的话,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装置,机械臂就会停止工作,也是保证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太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是她的名字……

“袁隆平星”“陈景润星”钱学森星”“钱三强星”……如今,当我们仰望浩瀚星空时又添一颗中国星以中国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资料图近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她对化石着了迷再苦再累也没有回头

张弥曼从小的理想是当医生由于当时中国正朝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研究这一国内几乎一片空白的学科于是,决心报效祖国的张弥曼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此后的几十年她全身心扑在这个对平常人而言神秘而枯燥的学科上资料图那时,张弥曼每年都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一个人,一根扁担挑着被子、锤子、化石纸、胶水跋涉在荒山野岭间身上的行囊最重时达到35公斤“我一直坚持自己采集化石自己修理化石,自己给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对她而言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
发现“黑洞”

动摇传统观点她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1980年,张弥曼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在没有CT扫描技术的情况下她用连续磨片及蜡制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曲靖杨氏鱼、奇异鱼的结构并大胆指出它们没有内鼻孔,是一种原始肺鱼该结论与当时学界权威的看法相左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传统观点资料图张弥曼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由此开启一些著名的古鱼类学家携带着自己的标本从世界各地赶去和张弥曼探讨研究张弥曼的同事曾说:“她从不越出证据说话所以当她说什么时,你就信”

颁奖典礼上

她一张口征服全场……

2016年,张弥曼摘得
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2018年她又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在颁奖典礼上,这位80多岁的科学家一开口就征服全场5分钟的获奖感言张弥曼用了法语、英语、汉语等多国语言全程脱稿且节奏平稳,发音清晰赢得数次掌声
致敬!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中国科学家!自豪!太空见证中国人的脚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往期精彩回顾



请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