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期日本“祛瘟神兽”登场

松泽 看世界杂志 2021-03-17

伊藤润二所画的阿玛比埃(アマビエ)


新冠疫情再次汹涌之际,日本民间又怀念起祖传的“祛瘟神兽”;就连日本卫生部门也用神兽图腾作为抗疫宣传大使。




若无这场新冠病毒,人类可能都要忘记曾经被瘟疫支配的恐惧。


疫苗尚在研发阶段,街上人心惶惶。想想近代医学也不过数百年光景,在此之前多个世纪瘟疫被视为鬼邪作祟。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大大小小的瘟疫不计其数,各民族驱瘟避害的仪式受到很大的重视。


正所谓存在即是合理,这些古老守旧的驱瘟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不说实用与否,至少也为被瘟疫折磨的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慰藉与希望。


“复出”的驱瘟妖怪


日本这次的新冠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涌,首相束手无策,民间却意外流传起一只并不著名,却有着170年历史的古老妖怪——阿玛比埃(アマビエ)。


动画片《鬼太郎》中,阿玛比埃就曾经作为熊本县的代表妖怪登场。它鸟嘴鱼身,满头长发,身下三足,全身闪耀着光芒。


动画片《鬼太郎》中的阿玛比埃


它之所以成为熊本县的代表,是因为当地官方记录了它“出现”在熊本县的海上。当时还是“百鬼夜行”的江户时代,弘化三年也即是公元1846年,官吏接到民众报告前往调查,“亲眼”见到这自海中浮现的发光妖怪。


它称呼自己为阿玛比埃,并说:“从今往后6年,此地将五谷丰登。若是瘟疫肆虐,则将我的画像展示给病人,他们自然便会痊愈。”


官吏老老实实画下了阿玛比埃的草图,并将此事记载下来,从此日本的妖怪名册便新添了这名成员。


本来除了《鬼太郎》,阿玛比埃默默无闻,几近沉寂。直到这次新冠病毒暴发后,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的司书将收藏的阿玛比埃草图上传到社交网络,引发了居高不下的转发热度。


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收藏的阿玛比埃草图


试问,谁不想讨一个瘟疫退散、平安吉祥?更何况,这只170岁的驱瘟妖怪,偏偏长得格外可爱。


许多知名漫画家,例如大家耳熟闻详的伊藤润二、羽海野千花等,都参与其中,绘制了个人风格的插画,更加助长了阿玛比埃的疯狂传播。


村上隆表示,他计划把自己画的阿玛比埃印在T恤上,然后分发给员工,祈愿为公司带来安全和健康


就连政府主管防疫的部门——厚生劳动省,也发布了阿玛比埃的海报,借其名气宣传居家隔离对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厚生劳动省发布的阿玛比埃海报


现在日本随处可见阿玛比埃形象的产品。寺庙印发了免费派送的阿玛比埃御守,神社也推出带有阿玛比埃元素的限定朱印;阿玛比埃形状的饼干、果子、啤酒甚至陶瓷摆设都大受欢迎。伴随着这场新冠病毒流行的,正是阿玛比埃的全面“复出”。


阿玛比埃造型的猫咪着装


除了阿玛比埃,山梨县立博物馆也在网络上放出了一只活跃于安政四年,也即公元1857年的黑白双头鸟(ヨゲンノトリ)。根据馆藏的《暴泻病流行日记》记载,当时正是幕府末年,这只双头鸟预言了即将到来的霍乱,并说只要参拜自己,人们便可躲过一劫。


同样地,这只黑白双头鸟也成为了日本网络上传播的抗疫图腾。


黑白双头鸟


这也能让我们一窥日本疫情肆虐的当下:娱乐场所关门避祸,旅游业遭受极度重创;除了继续通勤的上班族,街道少见行人,社会正笼罩在类似江户年代的困顿中。商家用“祛瘟神兽”形象制作产品,也是拯救营业额的权宜之举。


阿玛比埃与黑白双头鸟这样的妖怪,已经不再是单纯预言和驱瘟的作用,而成为了全新的文化符号。


在社交受限的情况下,这些图腾成为共享文化的元素,慰藉深受困扰的民众。“神兽”消解疫情带来的孤独与恐慌,同时也表达了日本人民祈求疫情退散的美好祝愿。


五花八门的驱瘟习俗


日本历史上面对过公元735年的天花、1858年的霍乱,还有之后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等疫情。在近代医学发展完善之前,日本早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和仪祭,只为平息瘟疫和消灾解厄。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东京7月底举办的隅田川花火大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33年。当时霍乱肆虐,病死者不计其数,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吉宗下令举办水神祭奠,燃放烟火消灾解厄,后来改名为隅田川花火大会。


隅田川花火大会官网页面


当然因为疫情的关系,今年的隅田川花火大会已被取消,只望来年夏日,能恢复当年的盛况。


日本还有着撒豆驱瘟的传统习俗。


日本撒豆驱瘟活动


《花营三代记》应永三十二年 (1425年)正月八日条云:天睛立春前一日抛撒大豆。这应该是能追溯到的最早提及撒豆习俗的记录,而撒豆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完成“追傩”仪式。


“追傩”又是何物?公元706年的古书《续日本纪》中有写:当时瘟疫蔓延,国家横尸遍野,为了对抗疫病,日本学习中国的傩祭,想以此驱疫祈福。


伴随傩祭流传日本的还有二十四节气,宫廷便将“追傩”仪式定在立春的前一天,命名为节分,意为节令变换之日,于这天祈求安康,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到那一天,负责宫廷祭典的阴阳师会朗读写好的祭文,主持驱疫的人戴上恐怖的面具扮作方相氏——这位来自中国民间信仰中主管驱疫避邪的神明,怒吼着“打鬼,打鬼”,再举戈击盾,示意仪式的开始。


“追傩”仪式中,演员扮演的恶鬼


而皇宫里的下等官吏,例如侍卫、杂役等将会扮演恶鬼,四散而逃。大臣们以桃木弓、芦苇箭对恶鬼进行射击追杀,寓意驱除瘟疫。当时还未有撒豆一说,后来仪式传入民间,“打鬼,打鬼”变为“鬼出来,福请进”的咒语,弓箭射鬼也改为了撒豆驱鬼。


日本将此仪式坚持至今,撒豆驱瘟早已深入民心。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日文中的“豆粒”(まめつぶ)一词与“魔灭”(まめつ)相通,所以豆子被认为具有驱厄避灾的神力。而从科学角度来看的话,炒过的黄豆富含蛋白质,比起作为主食的野菜更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初听之下,这些习俗似乎与中国古代的求雨仪式对抗旱情,或者河伯娶亲以避水害一般毫无意义。但以古代的社会医学水平,也的确对传染病没有更适合的方法治理,只能寄希望于这些虚无缥缈的精神力量。


方相氏为何被钟馗取代?


来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方相氏,来头可真不小。


《史记》中记载“方相”此姓为黄帝所赐。当时黄帝巡游在外,其妻留下幼子撒手而去,黄帝只好任命嫫母照顾幼子,并赐姓方相。


这个姓氏旧时备注“仿想”,表示仿佛空想之貌,意思是方相氏长相可怖,丑陋得需要想象才能到达的级别。


方相氏


不过,也正因为方相氏丑陋的特质,“方相”竟然成为周朝的一个官名。当时社会普遍认为,执念深重的亡者会化为小鬼残留世上作祸害人,只有丑陋凶恶可怖之貌能将它们吓走,达到驱邪辟邪之效。而这个职位的官员,主要负责后来远传日本的“追傩”仪式。


周礼中记载:季春之月,日行历昴,昴有大陵积尸之气,气佚则厉鬼随而出行,命方相氏帅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后来此举传到民间,家家户户为了祈求安康,便把方相氏当作驱疫的神明供奉起来。


从黄帝赐下侮辱之姓,到成为人人供奉的神明,可谓是重大转变。这个仪式还远渡重洋,在日本开枝散叶,也算是走出国门,为国争光。


可惜民间香火有限,“神明”也将有起有落。唐代的唐玄宗李隆基久病多时,夜梦鬼物,梦中钟馗捉鬼,醒来霍然而愈,故拜托吴道子画下《钟馗捉鬼图》,还亲自批词:“灵祇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乃告天下,悉令知委。”


吴道子《钟馗抉目图》


这个比方相氏还要丑陋的形象,由皇帝亲自宣传。钟馗的挡灾捉鬼辟邪之效,甚至被写入唐代《除夕钟馗驱傩文》中。钟馗取代了方相氏,成为傩戏中最重要的男主角,可想而知平唐代平民百姓们的信仰之转变。


到了宋代,方相氏便被遗忘得差不多,钟馗奠定捉鬼驱邪之神的地位,从此无人能超越。


从肆虐欧洲数百年的黑死病、死伤无数的幕府霍乱,到中国古代建安二十二年的北方大疫,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人类在历史上实在被瘟疫反复折磨过太多次。


这些现在看来无稽之谈的驱瘟习俗,其实反映了人们即使灾祸临门,也闪耀着绝不认输的人性光辉。正是它们带来的精神寄托,让我们得以团结一致,共抗时疫。




世界君问💡

日本的志怪传说你觉得恐怖吗?



作者 | 松泽

编辑 | 何任远 hry@nfcmag.com

排版 | 李倩钰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 往期推荐 |

点击图片即刻探索下一世界

 看世界杂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带你一起   畅游世界


点击在看,一起看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