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余华:游走在文学课与脱口秀之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一个年轻人带着些许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北京前门的PAGEONE书店。他是在B站拥有160万粉丝的up主@狂阿弥_,而他之所以忐忑,是因为他即将采访一位当代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的作家——余华。
将采访地点选在这家书店,是因为这里正在举办《活着》三十周年纪念展。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底,展出内容包括《活着》全球47个版本(几天前加入了最新出版的僧伽罗语版本,目前共有48种),以及《活着》复刻手稿。
在采访现场,余华带着狂阿弥细细看起了各个版本的《活着》,这些展出的样书都是余华从家里带来的个人收藏。从1994年开始,《活着》陆续在国外出版。当时张艺谋拍摄的同名电影在国外反响热烈,因此最早出版的一些版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巩俐的形象作为封面。
在全球版本展柜旁,摆放着《活着》的原样复刻手稿。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份手稿,实在非常幸运,因为在写完《活着》之后,余华为了方便修改,便改用电脑写作了。“所以《活着》是我的最后一份手稿。”余华仔细端详着复刻手稿,喃喃道。他说编辑们都很喜欢他的手稿,不是因为他的字好看,而是因为写得清楚。“当年的编辑非常了不起,面对一百个作者,能认一百种字体。”讲到这里,他又回忆起了当年的作家同窗们,补了一句,“莫言的字是写得最好的。”
(余华在手稿展现场讲述当年趣事)
逛完展,采访便正式开始。此次采访是借着《活着》创作三十周年的契机,B站和新经典联合发起的“对话余华”活动中的一环。在这场“梦幻联动”“N厨狂喜”的活动中,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up主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话余华,观众的弹幕全程在“哈哈哈哈哈哈”和“受教了!”之间反复横跳。听完这几场对谈,你很难说清自己究竟是上了一堂文学课,还是听了一场脱口秀,唯有小本本上记下的密密麻麻的金句在闪耀着确定的光辉。也许,这就是余华的魅力吧。
下面,就让我们从这些金句中,感受两个迥然不同、又同样精彩的余华吧!
SIDE A 文学课
#请分析本句中“盐”的意象#
Q:《活着》中有一句话非常感人:“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您当时是如何想到“盐”这个意象的?
A:当福贵把有庆埋起来以后,我觉得他在村口,一定要看看那条小路,我一定要对这条小路进行一段描写。但不能用一种情绪泛滥的方式去描写,因为前面一大段已经写得很悲伤了,所以我最后就想平静一点,就找到了“盐” 的意象。我觉得这个意象非常好,第一是它有“盐”和“伤口”的关系,第二是“盐”对于农民来说是肯定知道的,你不要让福贵这样一个农民看到的是他所不知道的一种东西,而应该是他最熟悉的一种东西。为了找这句话,我停了两三天的时间。
#没有技巧的小说最难写#
Q:您认为《活着》相比于您的其他长篇小说,最好的一点是什么?
A:《活着》可能是我最没有技巧的一部(长篇)小说。正因为没有技巧,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暴露出来了,这样的作品现在看来是最难写的。因为技巧可以掩盖一些东西,但没有任何技巧的小说什么都无法掩盖,所以你的每一个段落起码都要写得很真诚。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Q:您作品中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简练和精确的,您有什么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可以传授给大家吗?
A:想要成为一个好的作家,首先你要成为一个好的读者。你应该在那些好的文学作品中读到让你感到非常有共鸣的段落,然后你在写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变得很高。它们会启发你,不是启发你变成它们,而是启发你变成你自己,把你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up主仲尼Jonny777采访视频《大师对热爱写作的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建议》)
#一个作家和他的时代的关系#
Q:我们现在仍在读您这一代作家的作品,年轻作家似乎很难推出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A:我觉得有时候不一定要那么快。比如《活着》是1992年在《收获》发表,1993年在长江文艺出版,他们大概只印了10000册,根本卖不出去,到了1998年才稍稍好起来。有些作品就像《活着》这样,很奇怪,真正畅销起来是发表十年之后。现在我们可能没有关注到某些作品,但很可能十年二十年后里边会出现好几本《活着》。国外有这样的例子,一本100多年前的作家写的书,突然成了畅销书,这是这个时代找到了一个点。每一个时代都有它需要的东西。一个作家和他的时代的关系是,不是作家来寻找时代,而是时代来寻找作家。
#没有一个题材是没人写过的#
Q:一个作家应该写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时代的主题,还是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尝试新的主题?
A:我觉得任何时代都可以写,你可以写过去、现在、未来,关键是你怎么写。把你自己的东西写出来,这是最重要的,题材其实是不重要的。到了今天,没有一个题材是没被人写过的。但问题是,同样是写这样一个题材,作家和作家之间就是不一样。所以,他/她只要把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就够了。
#论批评与赞扬#
Q:您的作品发表后,难免会有批评的声音。您是如何看待批评的?
A:批评的声音其实非常重要,它会让我一时间感到不舒服,因为从我的角度看,有些是没有道理的。但时间长了以后我会发现,在我写下一部作品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我会把一些批评变成对自己的提醒。所以我还是要感谢批评,没有批评我无法成长起来。反过来,赞扬的声音里,有很多说得其实也不到位。既然有很多批评是带有情绪性的,那么很多赞扬也会带有情绪性。
SIDE B 脱口秀
#剩下0.6去问豆瓣#
Q:如果撇开《活着》作者的身份,假设满分10分,您会为这部小说打几分?
A:9.4分吧。
Q:剩下的0.6去哪了?
A:剩下的0.6去问问豆瓣。
#我为他们感到遗憾#
Q:去年以来的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您认为对于作家来说,这种变化是什么?
A:假如不是疫情的话我也不会把《文城》写完。我们小区都封了,整天憋在家里边,所以我就把我那个写了快20年的长篇完成了。当时我还以为今年应该是我们这一波作家里面的长篇小说出版高峰,我想他们都在家里憋着,都应该把长篇写完了嘛。后来我发现不是。我为他们感到遗憾,他们错过了一个最佳时机。
#有了微信以后#
Q:(接上一个话题)
A:我有个朋友,原来是坚决不用微信的,一直到疫情发生后不得不用了,因为没有健康宝哪儿都不能去。他不用微信的原因是为了逃避单位的指令。他说没有微信的话,他一天上班也就三四个小时,有了微信以后24个小时都在上班。
#下班的快乐#
Q:您写完一部长篇小说之后,可能需要从书中的很多角色中抽离出来。写作结束以后的那段时间您是怎么度过的?不一样的长篇结束后会带给您不一样的感受吗?
A: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结束的时候我有一种失落感,感觉到仿佛失业了。后来是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希望尽快结束。越快越好。结束以后就是一种欢乐的开始。
#不要相信作家说的话#
Q:《巴黎评论》有一期采访海明威,他说自己写作很有规律,每天坚持写5-10页。您有什么写作习惯吗?
A:海明威每天写5-10页吗(大佬疑惑.jpg)?从他后来出版的作品数量看,他每天的5-10页都是写的情书,否则他的出版数量应该是现在的几倍。所以不要听作家们胡说。作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80%的话是不可信的。今天我有50%是可信的。我知道《巴黎评论》,全是作家们在虚构自己的写作。
(up主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采访视频《余华:一个人一本杂志让我成为今天的我》)
#我没有什么幽默感#
Q:《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上映后,观众们都被您幽默的表达折服了,您还因此上了热搜。在您看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和文学的幽默有什么区别吗?
A:其实我没有什么幽默感。我在贾樟柯那部片子里说了很多严肃的话,但都被他们剪掉了。写作的幽默感和生活中的幽默感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创造出来的幽默感。反正我觉得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幽默感要比(生活中)作为一个个人的幽默感要强。
🎁结尾小彩蛋:《大佬下班记》
下班喽(开心到忘摘话筒)
进入“近距离签名书书店”,莫言、曹文轩、周大新、迟子建、李洱、刘震云、徐怀中、徐贵祥、柳建伟、陈彦、徐则臣、冯骥才、梁鸿、黄怒波等名家签名书等你来~
扫码加入小助理微信,
拉您进“好书探读者群”,
和更多爱书人遇见!
来源:新经典
初审:江玉婷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
排版|童 尚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