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的课|这堂“第一课”,讲北大自然保护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 Author 北京大学

课 程 资 讯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通选课  保护生物学  北大自然保护区


编者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北京大学有这样一门课,从开课的第一天就倡导这样的生态理念,并在学校走红。《保护生物学》是吕植老师一直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通选课,这是一门应用学科,综合各学科的知识,提出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方案。前四堂课讲基础知识,后面每一讲都是吕植老师研究和参与的一个实际保护案例。这学期第一个案例,就讲北大自然保护区。


第一个案例——燕园自然保护小区


2017年10月17日,燕园自然保护区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楼召开,这也是北大第二次就自然保护小区工作召开会议,吕老师全程参加了这个会议。


本科毕业开始,吕老师就致力于生态保护,做过很多保护区相关的工作。详见我们之前的推送《特稿|可可西里申遗成功,这支北大团队至关重要》。这一次,有点特别,她和学生们想要建一个北大校园里的自然保护区。

北大所在的地方原本是湿地,后来成为皇家园林。中国园林的设计原本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后来燕大和北大校园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的风格。周围不断被开发,燕园这块地方始终保留着自然的植被和环境。


得益于此,北大成为了中国东部平原原生生物多样性的庇护所,也是城市绿地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典范。


目前,北大生态保护也面临着不少难题,除了之前在BBS引起同学们关注的巴西龟放生,还比如未名湖里的草鱼已经过量80%,越来越少的树洞、越来越整齐划一的草坪,让一些鸟类和兽类无处安身。农药的使用则让诸多昆虫消失,鸟类食物减少。

保护北大的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是学校许多团队一直在做的事情。建设一个整体的自然保护小区,还是第一次被提出。“我们建议的燕园自然保护小区的范围约42.5公顷。涵盖北京大学未名湖区、勺海、西门鱼池、鸣鹤园、红湖、镜春园、朗润园和燕南园所辖的水域和次生林。是北京大学校园所记录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


选择燕园自然保护小区作为保护生物学课程案例,不仅仅是因为在北大校园,更是因为它对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意义。目前,成立燕园自然保护小区已经纳入学校工作议程,如果能成功,这会是全国高校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更会成为全国保护小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示范。


在人类活动较少,“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人们已经探索出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但是在人口密集、面积很小的地区,自然资源镶嵌在人群之中,如何保护自然和生物动物性,还是个难题。北大或许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支撑保护实践的综合应用


“为保护服务。”吕植老师如是介绍这个学科。


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当务之急时,保护生物学实际上从九十年代开始已经在努力了。它以生态学为基础,研究基础的机理性问题,更为保护决策实践收集科学依据、提供科学的行动性方案。


假如需要在自然保护区修一条路,该不该修,如何修,可能要问问保护生物学家们。


在人和自然交织的世界中,实践总是复杂的,保护相应也需要越来越“跨界”。吕老师说:“以前,我们认为保护就是圈一块地,让濒危的物种不要受其他的威胁。但现在意识到不能把人排除在外,保护是在人存在其中的大背景下进行,到底是科学和制度,还是改变人的意识和行为?也许缺一不可。”


保护生物学越来越多地关联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除了最主干的生态学和动植物学等生物相关知识,还需要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像是综合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框架下的一个应用。

吕植教授在秦岭研究大熊猫

这样的综合跨度也让它曾受到质疑,这是学术吗?“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务正业。正如学医是要去用,没有人认为临床医学不算医学;保护生物学是要治疗恶化的环境和生态。我只希望我做的事情是有用的。”吕老师笑笑。



讲案例,课本上学不来


将这样一个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探索变成一门课,同样也迥异于往常课程形式。课堂上,知识框架是综合学科的,参考教材只是提供阅读的背景,而每一讲都会介绍一个吕植老师研究和参与的实际保护案例。


秦岭的野生大熊猫如何科学地保护?什么样的经济体系使生态价值被保护而不是被破坏?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能减少保护的成本?在青海南部的三江源保护区如何实践性地综合应用去保护?


如同和吕植老师一同前往保护区探索一般,这种风格被同学们评价为“讲神奇故事”,每个故事都深入浅出而迷人。

上过课的同学在朋友圈对课程的评价


“每个案例背后我们一起探讨根源和理论,也能把知识性的东西融入进去。”


吕植老师说,“这学期还打算给大家介绍一下做一个保护有哪些基本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保护区,什么叫景观保护。”


不同的案例从不同角度构成整体的课程框架:人怎么处理好和自然的关系,发展经济和社会,让生活更好又能把对自然的消耗降到最低。1996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成为一个经典的应用,人均收入和环境质量呈现出倒U型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起初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恶化,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时,GDP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减少。吕老师说:“实际上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切–发展以环境为代价,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已经经历过‘拐点’了。在中国,拐点什么时候到来,才是我们关心的。”她6年前提出在三江源地区设立生态特区,给当地的牧民“生态支付”,让他们成为保护者并从保护中受益。“看起来三江源是一个有可能提前到达拐点的例子。”


课堂上案例再生动到底是靠讲的,吕老师更希望同学们亲自和大自然接触。课程会组织森林公园观鸟等实践活动,参与校园监测更是每年都有的小组课题。在这里还可以听到决策者的想法,吕植老师会请环保部的官员来介绍决策的过程、国家新的环境政策。

未名BBS上记录的观鸟手记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同学的通选课,很多人对课程的深浅程度存有疑问。太浅理科生觉得无趣,太专业又照顾不到文科的同学。“这个平衡还是有点难度,讲最新的实践进展就是一个让大家都有收获的方式。”吕老师说,每年前往三江源和西南地区的保护工作的新情况,自己最近在做的国家生态公园案例,她都会在课堂上介绍,“实践有多新,课就应该有多新。”



每个人都会为自然决定


“为什么要把这门课设为通选呢?”

“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自然保护是怎么回事。这不只是学生物的事,它是一种基本素养。”吕植老师认真地说道。人对自然产生的后果,今天能够怎样调整人类的行为来减缓,这是和人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


人做什么样的决定,决定了物种与生态系统能不能留下来。“只要你处在这个社会里,就回避不了这个话题,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

曾选过课同学的朋友圈


每一次听完吕植老师的“保护生物学”,都会有一些学生决定要来做这个领域的工作。或者和本专业结合,做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研究,或者长期参与保护实践,有的学生则选择此作为研究生方向或者职业。吕植老师有时会请他们来课堂上讲自己的选择心路。


2013级元培学院毕业生李雨晗大四听完这门课后,做了一个“非常”的决定,放弃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加入吕植老师牵头成立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前往三江源亲历一线保护工作。


“但我还是要面向更多同学,了解人和自然是一种素养。我希望同学们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遇到一个问题会想起当年保护生物学课堂上是讨论过的。如果你恰巧是一个有决策权的人的话,你就可能为自然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目前,《保护生物学》课程已经加入北大网络开放课程项目。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即可进入选课页面


文字:王钰琳、李涛

图片:黄越、胡若成

责任编辑:闫凤玲




编辑 | 邓倩如

图文 | 北大官微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