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On China:中国教育,教育中国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0-09-30

通 知 公 告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 On China  施晓光  中国教育


北京大学从2015年起面向海外交换生和全校学生开设“ON CHINA”系列全英文授课课程项目,项目囊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四大模块。如今,“ON CHINA”系列刚刚度过了它的第三个生日,在母校120周年华诞之际,让我们从曾经参与课程的学生眼里,重新回顾本系列课程的魅力所在。

本期介绍的是施晓光老师的课程:“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在这堂课上,人人都是课堂的建设者,中外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都在平等交流、双向学习中获益。


施晓光老师和学生合影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至今仍朝气蓬勃。在全球化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中国教育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也越来越得到世界的重视。顺应这种需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施晓光老师面向来北大交换的留学生和对此感兴趣的中国学生,开设了“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课程,作为“ON CHINA”项目系列之一。


起初,该课的课程名为“中国教育”,然而在授课过程中,施老师发现教育本身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想要让学生真正地认识中国教育,一定要先让他们了解整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因此,施老师将课程名改为“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将教育这个主题放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讲述,让学生对中国形成更客观和清晰的认识,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施晓光老师课堂现场


“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课程开始于2016年秋季。施老师告诉我们,他每次课前都会做一个调查,以具体了解选课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并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以及每年选课学生的组成结构,对自己的课程做出调整,增加动态性。


有时,若是课时允许,施老师便会带学生们外出参观国子监和中国的学校,让他们进行田野调查,回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这时候我们就把时间留给学生,我只是一个组织者,构建对话的平台。”施老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课堂风格与国际接轨,避免填鸭式教育,而让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学生观光国子监


ON CHINA项目主要面向海外留学生,课上的留学生非常多,“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也是如此。施老师说,这门课虽然以中国教育为基点,但是他也会让各个国家的学生讲述自己国家的教育情况、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观点。“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作为一条纽带,在课堂上辐射出多元文化的差异,这是师生共建的结果。人人都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大家一起共同分享,开拓全球视野,用国际性的角度看待中国和世界的教育。


在这样的课堂上,当然不乏有意思的故事。施老师谈及一位俄罗斯小伙子时,笑着连连称赞。这位俄罗斯男孩学习态度非常认真,每一节课都会记录笔记,只要稍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会立马上网搜索。施老师仍然记得某堂课上这个小伙儿对他的指正:“有一次我播放了一张甲午战争后船上人员受降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物模样和衣着特别像俄罗斯人,但是我说那是一个日本军官。小伙子立马反问我,这不是俄罗斯人吗?当时我有点懵,只能回答说课后会再查一下。没想到他课后自己调查了,并且告诉我照片里的人就是俄罗斯人。”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施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也让他津津乐道。


施晓光老师课堂现场


除此以外,施老师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教育学,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教育,但其实他能够关注到的国家情况十分有限。通过“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中和同学们的交流,他不仅继续精进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作为一个倾听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ON CHINA这样欢迎国际学生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个实现教学相长、教研相辅的机会平台


被问及对这门课未来的展望时,施老师坦言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都开课比较辛苦,希望以后可以集中到一个学期授课,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虽然这门课主要面向海外留学生,但是也一直欢迎中国同学的加入。所谓国际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internationalization abroad”(传统国际化),另一种是“internalization at home”(在地国际化)——即使不出国的同学,也可以在校内接触外国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拓展国际视野。所以,若有中国同学希望结交更多外国朋友,也十分欢迎选修施老师的“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


学生合影


ON CHINA课程系列是北大与世界接轨的纽带,展现了北大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决心。“中国教育及其文化基础”作为其中的一门课程,让同学们在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教育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为北大的师生带来了国际化的新鲜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每门ON CHINA课程都在带领学生认识中国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同时也向学生聆听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




采访 | 胡雅琳 陈锦雯 连晋宏

文字|胡雅琳

编辑|胡雅琳



推 荐 阅 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