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建设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
新 闻 资 讯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本科教育改革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发文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等七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被视为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
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北大教务部、北医新闻网,开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巡礼】专栏,对七项获奖项目进行专访,以展示北大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现北大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项目简介
北大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多年来一直坚持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模式。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立德树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着力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通识教育成果。北京大学高松、裴坚、金顶兵、董志勇、董礼,王海欣、方新贵、李晓明等人共同完成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建设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课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便是对这一成果的总结。
自1988年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拉开了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幕以来,北京大学对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持续了近30个年头。
从2001年“元培计划”的启动,到2009年全新本科教学计划的实施;从2014年 “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新“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到2016年建立和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目标确定,北京大学确立并推进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2018年4月9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召开以“成就、反思、未来”为主题的本科教育研讨会
近年来,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立德树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着力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元培学院、大类招生和培养、拔尖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式从不同层面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养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公共基础课等系列课程的凝练建设,推进通识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加强;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推进课程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通识能力的培养的融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支持,引导教师和院系对教学的投入。
发挥北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建设通专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6月27日,理科一号楼1114室举行着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毕业典礼——第一届应用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毕业典礼。
这批本科生在大二下学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应用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他们在大三的一年里不被分到现有专业,可以自由选择科研方向,参加量身定制的拔尖课程、应用数学讨论班以及部分学术报告和讲座,并得到一对一导师的个性化培养。
三年后,19名学生从培养计划顺利毕业。其中16名同学被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布朗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录取,3名同学选择留在北京大学继续深造。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北京大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路径之一。
2017年12月1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一行赴北京大学调研“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相关工作
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北京大学对探索人才培养课题的脚步从未停歇,创新建设了多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元培学院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由选择,加强指导,开展通识教育,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加强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在学校开展校级拔尖人才培养实践;
——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建设跨学科专业、项目和课程。
——完善辅修/双学位制度,双学位/辅修和其他跨学科培养项目在课程难度、要求和考核等方面与其本学科专业课程保持一致。
2001年,一个以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北京大学诞生。“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和成功探索,在自由选择专业及导师制、学分制、弹性学制、文理科学生混合住宿等方面摸索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北大元培的四年,给我最深的感觉便是自由: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后来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的2007届元培学院毕业生汪清清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离开燕园时,分外感激“元培”所给予自己的“自由感”。
汪清清在元培曾辗转于生命科学、光华、数学科学三个学院之间,为自己的专业迷茫不已。最终,得益于元培体制的灵活与自由,她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我在北大几年的学习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快乐;不为他人而学,不为其他目的而学,只为学而学。”
2017年3月30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微信公众号上线,创刊号推出双学位/辅修专刊,解读了年初北京大学颁布的双学位/辅修新管理办法:双学位的修学要求进一步提高,辅修的门槛调低,既保证了双学位项目的高质量,也提高了同学们辅修的积极性。自2003年北京大学实行推行双学士学位制和辅修制度以来,修双和辅修早已成为北大本科生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的常规选择。2018年,全校有超过1300人申请32个双学位项目。
2017年,“思想与社会”跨学科本科培养项目中,社会学系渠敬东老师和选课同学们一起去故宫参观赵孟頫书画展
“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一直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之一。北大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为本科生们提供了整合科学,图灵班,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古典语文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思想与社会,政治、法律与社会,严复班等许多特色教育教学项目。
此外,北京大学还资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生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教学改革项目;鼓励任课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增大过程考核的比重,引导学生注重平日积累和课堂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落实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完善本科核心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是各院系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凝练出的最重要的课程,是最能反映该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课程。其中既包括了专业内的核心课程,也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核心课程的凝练,明确了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北大教务部对核心课程的定位给出了明确的表述。
2016年4月发布的《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及人才培养规律,系统梳理并凝炼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由此,北京大学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高水准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课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范畴;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鼓励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课程,并计入相应的通识教育学分。
2017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刚教授主持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数字营销实战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入选“2017年度高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图为陈刚与留学生在研究数字营销实战策略
2018年3月,为了进一步凝练核心课程,提升核心课程质量,针对各院系专业在核心课程上的投入不均衡的情况,北大教务部发布《北京大学本科核心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各院系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在2018年底前完成“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核心课程设置和建设方案”。方案包含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内容、学分、学时、师资、开课学期、主要教学方式等具体内容。
在北大本科核心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自2015年已经推出,便吸引了中学师生的青睐,成为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凝聚了“阅读经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课后写作读书报告”等基本共识,汇集了北大各院系的教学名师及助教团队,给学生以跨学科的视野和学习体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2018年,北大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自然与方法等三大系列,包括“西方政治思想”系列、“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批判性思维”等近60门课程。
2018年北京大学开设的部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在北大静园草坪晨读的身影中,经常会看到手持书卷的学生正在背诵“四书”原文,这是“‘四书’精读”一课的考试要求之一。
授课教师哲学系杨立华教授的考试主要是背诵“四书”的重点段落,一学期下来学生大约要背诵四五万字的内容。在杨立华看来,“四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必须与行动和思考融为一体的人生体验,只有通过背诵烂熟于胸,并结合人生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四书’精读”正是北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的一门。
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在授课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2018年11月的一堂“经济学原理”的小班课让光华2017级本科生王政霖印象深刻。“老师让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易,结果最后稳定的价格正好就是按照原理推导出的价格,老师用这样的方法让我们了解了“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当时我们都感到特别惊奇,对那个知识点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小班课教学”模式是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广泛采用、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小班课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促进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向学生探讨为主的师生双向互动。
2012年3月,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学校提出开展“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 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采用“大班授课(每周2学时~4学时)、小班授课(每周两学时)和一对一答疑(每位授课教师每周两小时答疑时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014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本科生“小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举行
目前,全校共有21个院系开设了80门“小班课教学”课程,其中大班课程开设131门次,小班讨论课839门次。听课学生总计14000余人次,达到每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1-2门“小班课教学”课程建设目标。
在“小班课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批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大班授课和小班指导当中。自2012年秋季以来,每学期平均都有100名左右知名教授和骨干教师参与到“小班课教学”中,其中不乏知名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学者、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等。
“小班课教学”是北京大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缩影,学校还在其他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
例如,学校建设了集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管理、在线视频课堂和教学社区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北大教学网”,研发整合如虚拟在线课堂、移动学习、实录视频点播等教学工具,教师结合教学的需要,通过组合使用教学工具推动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
又如,大力发展慕课教学,一批教师利用慕课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包括“人群与网络”“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论文写作与检索”“电磁学”等10余门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
2018年1月,北京大学21门慕课获评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晓明教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刘晓雨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获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证书
在教务部部长傅绥燕看来,北大学生“智商高、目标高、期待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标准都需要有相应的改变。为使学生保持自主性与学习激情,提供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教育模式,继续推动“研讨型小班教学”“ 混合式教学”“朋辈自主式学习”等新型教育教学方式,依然是北大本科教改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前进方向。
回望来路,30年本科教改筚路蓝缕,充满艰辛,30年本科教改也硕果累累,桃李飘香。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建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改进,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层出不穷,学生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审核评估专家高度评价……北大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展望未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进程中,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率先实践中,“常为新”的北大人依然在路上。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新闻网
编辑 | 荷小菡
文稿| 新闻网记者 高雷
学生记者 吴铮 王政霖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