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北京论坛 书院中心 通识教育
接下来一起了解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吧!
分论坛介绍
通识教育作为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代表了本科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世界一流的通识教育学院通常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包括特色课程体系和住宿制书院的体系等等,在当今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住宿制书院在培养本科生的认同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中国大陆,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代表的通识教育学院的探索和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在住宿制书院的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有成熟的经验。
2016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全体本科生整体入住校内35楼,学校同时将35楼地下一、二两层配套作为元培学生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元培学院建设书院制度提供了大力和必要的支持。在这一基础上,元培学院计划尝试探索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书院制度,在管理制度和组织建设、相应博雅教育目标、书院制文化与传统培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本分论坛邀请世界著名高校及亚洲著名高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参会,一方面汲取世界一流高校通识教育学院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学习港澳台地区高校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融为一体的具体经验和制度模式。
分论坛议程与会议纪要
11月2日
11月2日,北京论坛分论坛十三——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召开。
住宿书院:制度与理论
以“住宿书院:制度与理论”为主题的会议由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李东辉主持,共有五位嘉宾进行了发言。
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 高级导师
Robert Henderson
《作为联合大学的剑桥:
13世纪的教育理念如何在21世纪发挥作用》
Robert Henderson导师强调了剑桥大学在理念和学生培养上的独特之处,还特别提到了学校的重要行政管理机构委员会。随后他介绍了剑桥大学的院系和学院设置,也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指出剑桥大学的建设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迁、体现了学术研究重心的转移。
瓦萨尔学院 副校长、教授
Luis Inoa
《掌握共同生活的艺术:
在通识学院中住宿经验的意义》
Luis Inoa教授强调博雅教育对未来一代的重要意义以及博雅教育随社会发展的不断转型,在发言中引用了多部相关文献,证明了博雅教育和住宿制度的独特优点,并分享了两个与跨学科教育和住宿制建设有关的、有指导性意义的网站。
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 院长、教授
黄永成
《公立研究型大学中书院的定位》
黄永成教授从书院制度需要投入大量财务、时间资源作为支撑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围绕“书院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介绍了自己学校的一些经验。接下来,他又从“家外的家”、“学习天堂”、防止“孤岛化”三个具体方面介绍了自己隶属的善衡书院。
香港岭南大学 副教授
方健恩
《亚洲博雅教育大学中的住宿书院》
方健恩从香港的独特性讲起,指出香港是一座大城市,也是一座“实用”的城市,由香港的实用性引出岭南大学独具特色的博雅教育建设,学校以宿舍为平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以期学生管理自己的生活、加强相互的交流。最后他表明岭南大学希望把教育拓展到教室以外,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资金支持,为学生自发的学习项目提供可能。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孙飞宇
《元培学院:挑战与回应》
孙飞宇副教授简要介绍了元培学院作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的特殊性。接下来,他提出了元培学院面临的三大挑战和回应,针对“通识教育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型大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和“学生的孤独感”等挑战,学院积极探索中国博雅教育的内涵、建立较为完善的导师系统、坚持五育并举、建立住宿制书院制度。
书院文化与东西方文明
分论坛第三场讨论会围绕“书院文化与东西方文明”展开。教授们由国内以及世界范围内书院建设的经验谈到目前书院建设、教育理念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对书院建设的期待与看法。本场讨论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学者发言。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院长、教授
甘阳
《通专结合 耕读悟道: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探索》
甘阳教授首先介绍了新雅书院的基本情况及富有特色的耕读活动和假期国际交流活动,而后提出了“是否有必要建立书院制应取决于其教育理念和设立目的”的思考,他认为现代大学应反思知识本位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强调价值塑造和人格培养的古典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应继续提高当下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
南开大学哲学院 副教授
范广欣
《从“大书院”到“大学”:
近代中国对university的翻译》
范广欣副教授在发言中追溯了“University”一词在汉译中变迁的历史,从1866年的“大书院时代”到1895年后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再到民国之后被最终确定翻译为“大学”,这一过程反映出了中国人对大学理念的心态、视角和认识的变化。
日本东京大学东亚艺文书院 教授
Tsuyoshi ISHII
《从东亚筑起新的人文研究教育:
东亚艺文书院的愿景》
Tsuyoshi ISHII教授指出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合作的东亚研究项目意在在东亚共同文化传统基础上思考世界性问题,提出用“涉己性的地缘研究”理性反思现代性问题。他认为应在书院中共同研究形成学术共同体,强调“做哲学”,即将其作为每个人为生活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回归自我与周遭世界。
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部 负责人、教授
Naoyuki UMEMORI
《从日本视角浅谈通识教育
对未来东亚发展的重要性》
Naoyuki UMEMORI教授首先讲述了早稻田大学与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之后通过介绍日本的发展向西方模式转型的历史和当代中日韩三国年轻人在流行文化中的密切交流现状,强调了当下历史节点东亚国家教育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副教授
程宝燕
《培养有世界主义精神的公民:亚洲的博雅教育》
程宝燕副教授总结了世界范围内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指出亚洲国家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不受无知局限的、全面发展的人,并非停留于学习技术。在反全球化势头正起的当代,兼容并包的理念更加重要,需要挖掘传统教育的资源,将儒家仁爱的思想传统和世界主义相联系,通过教育进行世界主义价值观的培养,使教育中更具批判精神,更有温度和人文关怀。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院长、教授
谢湜
《通专结合的中国大学书院教育模式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探索》
谢湜教授介绍了博雅学院致力于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精英人才、鼓励学生建立通识视角的教学特色,并通过一系列采访结果与调查数据,展现了教师与学生对博雅教育的不同看法,由此进行了对书院未来定位和改革路径的深入思考。他表明书院运作必须适应中国公立大学的建设体制,书院首先是普通的学院,应当加强与其他院系的交流,凝聚共识,及时引进新思想、新学者。
美国瓦萨学院 副教授
Robert Rebelein
《通识教育中的学术元素》
Robert Rebelein副教授他给出了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和美国顶尖博雅教育学院两份数据清单,展示博雅教育学院与其他大学的区别,并介绍了博雅学院对学生广泛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独特的教学方法,指出新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开发学生书面表达与沟通能力、打造作为世界公民的全球化视角。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院长、教授
李猛
《通识教育的教学生态
——新时代的通识教育与住宿书院的关系》
李猛教授指出了中国的通识教育发展与西方的不同之处。由于学生以绩点为中心的学习特点,以及中国本科课程里通识教育课游离于核心课程体系之外的结构特点,通识教育遭遇了较大阻碍。最后他从“住宿书院与通识教育的学习共同体”这一角度出发,给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建立共同通识教育课程,形成自主学习的制度与习惯,重新定义卓越学生,多元评价。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强世功
《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困境》
强世功教授从全球化进程讲起,指出在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当下大学面临着强烈的竞争局势,分析了精英制度对闲暇思考的压制。随后,他又提到“社会原子化”的问题。最后,他提出了后工业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希望与会嘉宾能相互支持,继续前进。
11月3日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
11月3日,分论坛第五场会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有四位学者发言。本场讨论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部负责人Naoyuki UMEMORI教授主持。
芝加哥大学学院 副院长
Christopher J.Wild
《洪堡与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
Christopher J.Wild副院长介绍了芝加哥大学的历史和学院生活设置。指出芝加哥大学就是洪堡学院的通识教育制度在美国进行的一次实践,并对洪堡理念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洪堡理念在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实践作了说明,希望能够建立培育有思维能力的“独立、完整、合适社会的人”的教育制度。
德鲁大学 教授
Marc Tomljanovich
《需要一所村庄:
通识教育共同体、体验式学习及学习成效》
Marc Tomljanovich教授指出当前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人口结构、技术和金融的变化给美国的通识教育机构带来压力。接着,他阐述了面对挑战的前进方向和教师的价值,同时提出城市实习以低成本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通识教育学生的孤立感,他建议帮助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反思,并提出“如何鼓励学生参与”、“如何使得活动兼容”、“活动所需资源与教师参与”的问题与思考。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副院长、教授
刘云杉
《由“兴趣”重返“志趣”》
刘云杉教授指出高等教育的趋势是兴趣成了教育的核心。满足学生兴趣、以学生满意度为目标的背后是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但学校扁平化的教育关系使普适的教育目标变成碎片化、分离化的私人未来,在愈发精细全面的评价体系下学生容易养成“精”和“浪”两种特征。最后,她指出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培养的精英人才特质的必要性,并反思当下高等教育改革中个人主义倾向。
香港教育大学 副教授
许国惠
《人民的历史:冷战时期香港左派的中国历史教育》
许国惠副教授从战后香港的学位缺乏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多种政治力量办学情况展开,阐述历史应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是有关人民大众的问题。左派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反对精英教育,认为学中国史必须了解民主解放的正确道路,方能真正讨论民族复兴。她提到于左派而言,人民是一个集体,是重要历史事件的推动者,这对现在的我们启发良多。
第六场会议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开展了进一步讨论。首先,学者们指出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危机,阐述了通识教育学院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定位问题;接着,从通识教育中经济学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技术专门教育以及影响力评估的方法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
第六场会议讨论现场图(滑动查看图片)
与会嘉宾还就建立学生交换体系、开展更多跨区域活动、加强校际沟通以及论坛活动的继续开展四个方面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表示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与交流、迎接挑战。
编辑 | 杨琦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