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陈春花:大学的意义

陈春花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0-09-30

观 点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大学教育 大学意义


大学的存在


相对于学生一生而言,大学存在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其间只能去探索其人生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关知识、能力以及习惯养成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却是极为特别的,因其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和广度。


是大学在影响学生,还是老师在影响学生?这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悖论,因为没有教师的大学不称其为大学,但是也必须承认,大学可以独立发挥影响作用。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自身,都在影响着学生,当学生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秉性上沉淀的是大学的痕迹,倘若教师发挥了影响力,学生们的价值观上也刻下了教师的判断和选择,我把两者称之为“存在”,因大学与教师的存在,学生拥有了内在的品性。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的演讲文深的打动我,谈及大学与大学生时他说:“·····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学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大学是求学之道,需要全力以赴,单纯而明确,这样才可真正算得上是入读大学。因此他要求学生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以身作则,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诲,更何足以感人。”这是蔡元培对大学生的期待和要求,也一样是北大赋予学生们的品性标准和期待。


蔡元培(1868-1940)


大学的力量


想到大学,总是会让我想到文化以及文化的力量。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和被转化的行为,大学同样具有这样的力量。


之所以坚持大学功能要以“培养人”作为核心功能,是因为如果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不读大学一样是有办法获取知识的。但是学校除了知识传播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就是给予学生大学所特有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会让学生走入社会时,具有一种内在的韧性,以及独特的优势,这种韧性或者独特性就是大学精神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特质,这就是大学的力量。


我反对家长简单地把大学理解为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认为只要保证孩子能够学好知识就是完成了大学教育。大学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学生心性成长的帮助,这可以从两个视角去诠释。


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思想。大学造就了许多文明的知识先驱,缔造了许多让人景仰的思想丰碑。


大学中最令人陶醉的地方,就是能够接受各种出色思想的熏陶,经常聆听名家教授的直面教诲,这无疑是一段不可复制的重要人生过程。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与工具方法,可以拥有技能与探索未知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学者和成功人士的交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应对纷繁社会现象,处理复杂现实关系。拥有这种思考能力,是学生独立处世并且可以避免人生失败,从而获得成功的利器。因此,大学之力量,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认知的价值情思和独立思考的文化境界。


从学习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读书。这一点我自己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在偏僻的小镇长大,来到大学之前,没有机会看到很多书,当我第一次走进华南理工图书馆时,可以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站在书架前的感受,在那之后,便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日后有学生问我,最喜欢校园什么地方,我会说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二百年前的英国物理学家赫胥黎曾经预言,未来文化的消亡并非由于文化专制主义而是因为娱乐化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因为拥有多元的求知选择,或者能够以娱乐替代求知而会放弃读书,没人读书也就没有人写书,倘若真是这样,文化自然就会走向消亡。因此,把读书视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应该被视作是一个社会、一座城市极为珍贵的兴旺向上的文化形态。当我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站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门前时,我知道人类开始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存能力。今天我们感恩于大学,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大学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对知识热爱和阅读鉴赏的能力。


北京大学图书馆


大学的精神


自从1530年以来,西方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就有70所大学。为什么大学会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为什么大学总是一种象征?为什么大学可以承载历史和时光?是因为大学有着精神的特质。


惟其包容,才有其大。大学从创立起就体现着她独有的包容特质。大学创立于中世纪,大学(University)来自拉丁文名词“universitas”,意思是“整体”、“社会”、“世界”、“宇宙”。因此,大学从词源上就已经蕴含了包容万象的特性。这种包容性在大学数百年历史中不断发展丰富,使大学成了一块包容不同学派、观点、人才,能够自由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和探讨的领地。这种包容性已经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大学在创办之初就秉承了这种精神特质。上个世纪初,马相伯先生在创办复旦公学的时候,提出12个字,叫“囊括大典,网罗众学,兼容并收”。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精神,也确立了中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


惟其常新,才有活力。大学之所以具有活力,是因为她在本质上是创新的。鲁迅先生曾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我们也可以说:“大学是常为新的”。


惟其承担,才有魂魄。马寅初校长是北大历史上一个骨气非常硬的校长。他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在他看来,为了追求真理应该舍得牺牲一切。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从北京城传到清华园后,闻一多先生只将岳飞的《满江红》书于墙壁,清华学生的队伍就集合起来了,浩浩荡荡向城中进发;当日寇铁蹄进逼华北,清华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呐喊,这成了“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动员令。


包容、常新和承担让大学具有了久远的根基,有了可以熔炼学生骨骼和精髓的元素,很多人问我,大学最重要的价值在哪里?在我理解,大学教育最本质的过程是人文的过程,是崇高品性形成的过程。同样的年轻人,考入大学和没有进入校园,一年下来两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是什么使他们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是大学的人文熏陶、大学的精神修炼。大学的重要性,是其他方式都不能替代的,不是知识,不是设备,也不是大楼,而是大学所具有的精神特质让学生受益终生。


大学的精神特质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和被传承的。当你身处大学校园的环境里,思考和想象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求知和理想相容在一起,自我实现和深入创造的准备充分而明确。因此,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大学,无论是什么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不妨碍我们去体味其中的差异,让学子在纯粹的知识追求中又保有了完整的人格,这是大学的魅力!


马寅初(1882-1982)


大学是归属


人有时候很有意思,在每一个学段中,学生和老师们都觉得疲惫不堪,但是当毕业典礼漫天飞舞的学位帽落下时,对学校的思念却慢慢的爬了上来。


真是应了那句话“距离是一种美”,因为距离可以产生浪漫,浪漫可以有绚丽的光环;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时,也许没有太多的在意,当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被琐碎所羁绊的时候,校园留给你种种,就会爬上心头,滋润着美美的心田。


一腔情思,蓦然翩飞,心总是轻易潜进留不住的往事:


浓绿依旧,

寂寞依旧,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掌中握住的是有限,

瞬间握住的是永恒。


也许在以后很多年里,

总是会长久凝望着无影无踪的夜空,

一条航道在两岸夹杂的水间

伸向或许永不会再来地面的

那颗星星。


本文选自陈春花 著《大学的意义》


 


编辑 | 殷金琦

文章来源 | 未来教育管理研究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