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访考古文博学院徐怡涛教授

人 物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教学卓越奖  文物建筑专业  徐怡涛

编者按

“教学卓越奖”是北京大学为营造重视教学和奖励先进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而特设的奖励。2019年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的获奖者分别为陈江、李康、刘怡、苏彦捷、徐怡涛。

徐怡涛老师作为北京大学建筑考古这一新型交叉学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学科建设的精彩案例。他关于独立学科价值、以学生为本改革与评价教学体系的论述,非常有借鉴意义。今天小编带大家一探徐怡涛老师建设新学科的历程与思考。

01

建筑考古:建设具有独立价值的交叉学科

1998年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联合办学,在北大考古系设立文物建筑专业方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隔年招生)。此前,北大考古系只有一门直接讲授古代建筑的课程,由宿白先生讲授,但仅仅一门课,无法充分展现古代建筑在历史学、考古学中所应具有的价值。至今二十年,国内高校的文博院系仍只有北大开设了完整的建筑考古学教学体系,“建筑考古”四个字也没有出现在国家学科目录中。在这点上,北大设立和发展建筑考古学,不但在历史学和考古学语境内填补了建筑这一重要历史信息载体的研究空白,同时也引领了学科的发展。2018年,徐怡涛教授主持的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认知课程体系荣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9年中国考古学会批准成立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以上成绩都证明,20年前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张文彬先生、北大考古系系主任李伯谦先生和北大有关领导,共同决策在北大建设文物建筑专业的先见之明,也证明了北大文物建筑专业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之力。

建筑对考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古的很多发掘对象都是建筑,根据文物建筑的保存状态,与建筑相关的考古工作大致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方向,建筑考古的专业目标是打破地平线对学科发展的阻隔,把地上的知识运用到地下,最后使考古学和建筑史都得以发展,其存在为见证中华文明这一浩大的工程补上了既往的不足。

另外,从普通人的生活变化看,这些年仿古、复古、重建了大量古代风格的建筑,这是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再现和掌握,既有文化意义也有实用价值。然而由于研究不够,我们往往会忽略古代建筑的地域、时代、类型、功能和等级上的差别,真正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价值的的仿古建筑少之又少。中国古代建筑营造了一种能置身其中的空间秩序,这种空间秩序反映并塑造着社会秩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这个角度讲,文物建筑专业对认知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价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从学术上来讲,建筑是历史的产物,它必然是可以见证历史的。如果对于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所作的见证性研究不到位,不能以还原古代社会的历史学视角审视古代建筑,那么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还原或价值提炼将肯定会有所缺欠。以往因学科阻隔,建筑遗址复原往往建立在已完成的考古工作基础之上,而我们现在打破了这种模式,在发掘的过程中参与,当对建筑的系统认知介入考古遗迹现象的辨识过程后,便能够关注到原本所不重视的内容,提高了考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现在,北大建筑考古专业与山西省古建所、浙江省考古所、河北省考古所等单位的合作,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合作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发展态势良好,这是二十年来,专业师生通过辛勤教研、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成果。

建筑考古作为交叉学科,有其特别的机遇与困境。考古学和建筑史学本来是分属文科与工科的两个独立学科,长期阻隔、相互隔离。但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80%是古代建筑,因此,建筑成为认识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窗口。但建筑历来是无字的史书,所以要想通过建筑去认识历史文化,就需要学术的转译,这正是建筑考古的工作。徐怡涛在交叉学科建设中认识到,交叉学科要发展,就应当有其独立的学科目的,否则便会掉进基础学科间的缝隙中,“谁都看不上”。在1998年文物建筑专业设立的初衷是培养国家缺乏的古建筑修缮人才,但徐怡涛在教学中意识到这一培养方案的不足,因此及时调整培养方向,确立了以“建筑见证文明”为学科目标,并由此提出北大应培养文物建筑价值的发现者、保护者和弘扬者的教学目标,逐步完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体系。

这一调整基于专业的独立性和价值判断,有利于考古学和建筑史学两个基础学科的发展,使建筑考古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专业的学科方向和培养目标是正确的,不但为国家培养了出优秀的文物建筑修缮人才,也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建筑遗产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教育人才。

徐怡涛体会到,真正的交叉学科应该是将基础学科最正宗的研究理念和研究工具组合起来,组成一种新的研究组合,一定是基于方法、学术逻辑,基于深层结构的交叉,而不是浅层的,仅在知识层面上的互鉴。

02

 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为唯一导向

文物建筑专业设立之初并没有专业老师,而是采取外聘各大院校和设计单位老师的方式。2003年徐怡涛博士毕业后成为了这专业的第一个专职教师,2004年又有一位老师加入文物建筑专业。只有两位专职教师的状态一直保持了13年,直到2017年,才有了第三位专职教师。经过极力争取,在孙庆伟、雷兴山两位学院领导的支持下,2019年文物建筑专业将迎来第四位专职教师。目前,除徐怡涛之外的三位教师,都有北大文物建筑专业至少本科阶段的学习经历。北大的文物建筑专业没有直接从建筑院校直接引进教师,原因是交叉学科的最优道路一旦确定后,就应该坚定地选择那些有学科共识的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由于文物建筑专业在国内的独一无二性,只能遴选本专业的优秀学生担任教师,这有利于保证专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文物建筑专业成立以来,经费在很长时间内是都是很困难的问题。徐怡涛带的田野实习课是考古系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在学生中也有极高口碑。这门课成本非常高,考古系的传统又是不让学生花钱,但文物建筑专业不像传统优势学科一样的教学经费有保障,十多年以来文物建筑专业的老师们用课题经费补贴了两百多万在这门课上。他们没有将就着学院所给的经费而设计田野实习教学,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绝不因短期困难就放弃既定的长远目标,由此获得了一系列科研和学生培养上的成果。而学校今年在教学经费上给予支持,极大缓解了老师们筹措经费的压力。这个变化,徐怡涛认为是出于学校及学院对整个文物建筑专业的认可和支持。

文物建筑作为新兴专业自设立以来,也在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以保持专业活力。徐怡涛认为学科体系的建设或调整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有比较明确的学科方向,即专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给国家创造什么价值,带来什么贡献。第二,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意见。面临的问题是,不同人给出的指向是不同的。文物建筑是考古系跨学科的新型专业,院系领导也有各种不同的见解,需要在这之中找到合适的道路。徐怡涛以是否缩减建筑专业田野教学的问题举例,在相持不下时,他曾向赵辉院长申请:让以前学过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也在这个行业就业的学生来评价这门课,是否对于他们现在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有帮助。如果是正面评价便保留这门课,反之便缩减。赵辉院长同意了这一提议,此后,因为毕业生对此课的反馈也非常好,赵老师便同意保持田野实习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不变。文物建筑专业能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教学质量得到保障是息息相关的。今天的专业建设成果不仅仅源于学术的见识,也离不开专业负责人的一腔孤勇和领导在关键问题上的正确决策。现在学院的主要领导已更加认同这一专业的价值,这就印证了学科要有自身的方向和目标,即独立性,否则不可能保持正确方向。做实际工作的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北大的优点也在于此,有自由包容的基因,让老师们还有坚持的余地。

文物建筑专业走的是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道路,教师的个人研究让课程更有吸引力。树立学科目标,确定学科关键问题,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再通过教学实践,带动研究发现和解决更多问题——从科研,到教学,再到科研,研究和教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比较好地咬合在一起。这种教研一体的模式,对学生、老师、学院和学科本身都有利,会使科研进步、学科发展,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是一件多赢的好事。

文物建筑专业在2018年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徐怡涛看重这个教学奖,因为这是在缺人、缺资源、且不被重视的环境下获得的。“我们这种冷门中的冷门专业似乎什么都缺,但我们不缺学科意识,不缺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不缺愿意为教学科研而付出的初心,这个国奖,证明了教育者初心的价值和坚守的可能。”另一方面,这是三十年来“建筑”这个词第一次成为历史类教学成果奖的关键词。从学术和学科发展梳理的角度来看,这个奖项在学术上比较大的意义在于,现在历史类的教育部评委、国家级的历史学专家已经认可了古建筑教学和研究是作为历史学的一部分

03

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为唯一导向

一方面,文物建筑专业会依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向;另一方面,教学的真正成果是滞后的,需要不断地检验。徐怡涛很重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是看学生的最终出口,以此来反应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热爱专业;还有就是学生在个人成长上是否有成果,北大的教学是否让他们形成了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在行业中获得了发展优势。作为弱势行业,如果有较高比例的北大学生愿意这个行业,说明教学体系起到了预期的作用。目前从整体上来看,60%的文物建筑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在文化遗产领域就业(深造),对弱势专业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成绩,说明专业教学体系是有效的。

文物建筑专业学生较少,两年招生一届,正常招生一届是10至12个学生。院系层面招生的划分情况是:每年招收约30个文科生,都进入考古专业,同时招收约10个理科生,偶数年进入我们古建专业,奇数年进入文物保护专业。但一旦招收进入学院后,学生便拥有转专业的自由,不分文理,只要符合学院和学校的规定即可。新生入学后,学院会开迎新会,专业自身再给学生开小会,告诉他们一些专业的总体设计,在之后的课程中间还会不断地结合实践、结合课程向学生阐述专业的目标和一些具体的要求。

任何专业都不只是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认识事物的角度。学习与认知上基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面记录。如果想了解古建价值的话,首先要对它进行研究,主要是历史学的方法,需要全面掌握史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对古建拍照、三维扫描、摄影测量、无人机航拍、全景重建等。这是学生们在本科阶段主要接受的训练。如果他们到了研究生阶段仍然在这里学习的话,就要接受第二个阶段的训练——基于史料的掌握,去分析和运用史料去发现价值。研究生可以自己去发现建筑中蕴含的客观历史信息和人类的精神文化,现在本科生们看古建更多是觉得很辛苦,徐怡涛老师说,就是过去所说的做学问“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状态,等到真正拥有价值发现能力时,他们就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了。

对于文物建筑专业学习,几位参与座谈的同学都对专业有着较高的热情和继续投入专业方向的动力。他们认为专业的培养是十分科学、有效且有趣的,给人极高的获得感和价值感。

名师简介


徐怡涛 男,1972年生,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工程、安防工程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建筑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地建筑设计。

开设课程:文物建筑导论、中国传统建筑构造、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年代学研究纲要、中国古代建筑范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与实践、本科生研究课程、本科生毕业设计等。

所获奖励:“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第一完成人)、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第一完成人)。



受访者 | 徐怡涛

与谈学生 | 赵小雯、王子寒、周珂帆、侯柯宇

采访 | 郭九苓

录音整理 | 林惠妮

文字稿整理 | 李慧、才智、郭九苓、许天怡

编辑 | 许天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 荐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