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授业于城乡,树人于实践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社会综合实践调查 本科教改
编
者
按
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负责的本科教改项目“基于学科交叉的规划设计专业社会实践调查基地建设及创新育人探索”,在2021年被评选为“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优秀项目”。通过课堂学习和野外实践,指导同学们共完成4篇考察记录、10篇调查报告,获得5项竞赛奖励,其中3篇调查报告形成的论文发表在SSCI/SCI数据库收录的Q1、Q2区国际刊物上。而这一教改项目所依托的本科课程“社会综合实践调查”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目前北京大学唯一一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同时,支撑的相关教学成果“人文和科学素养兼修:基于学科交叉的城乡文化遗产综合实践调查教学创新”也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本期文章将走进该教改项目,跟随课程的足迹,探查教改源流,重走调研之旅,分享同学们亲历精彩而多元的城乡空间时的所思所获。
01 将课堂延至大地
2007年,汪芳老师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首次开设了“社会综合实践调查”课程,教学团队先后有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教授、陈彦光教授、冯健研究员共同指导。课程意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逻辑思维与想象力相得益彰。课程以北京城市为主要实践场所,针对老城及其历史街区保护问题展开调研,服务首都发展,并与故宫研究院开展合作,建立了支撑课程的第一个合作实践基地。同学们收获颇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2007年起,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设立的社会调查作业评优中,本课程成果共获得了8个一等奖,北京大学由此成为全国该项赛事中获得一等奖最多的高校。值得一提的是,2007-2012年间,该课程成果连续6年蝉联一等奖,共计7项。
上:同学们在胡同中调研的身影
左下:故宫研究院的合作老师徐婉玲研究馆员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右下:同学们在北京老城隆福寺早市调研
但汪芳老师想做的不止于此,在北京大学本科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她进一步思考:城乡规划学科的社会调查教学环节如何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城乡空间?
“除了立足首都北京的研究,同学们还需要了解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以考虑和地方政府、兄弟院校合作,构建起系统的野外样地”。在汪芳老师看来,区域尺度的野外考察不仅让课程建设更加系统化,更包含着对规划设计专业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读文献、学理论,掌握方法和收集数据,还应该切身体验城乡生活,密切关注国家相关重要战略与中国现实问题,“要感同身受,要有和场地的真实接触,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对场地里的人、土地和所发生的事情有直接的理解”。
就这样,结合黄河流域相关国家基金项目,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汪芳老师牵头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将课程实践延伸至黄河流域。课程自设立以来,实践的空间尺度从地段到街区,再拓展至旧城,自此以后又进入了新的阶段。
黄河流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汪芳老师组建了学科交叉的野外考察指导团队,使同学们在调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得到更全面的指导,并丰富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团队邀请了来自环境考古、水文水资源、历史地理等领域的多位校内教师,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故宫研究院的老师们共同考察。同时,还与黄河沿线的多所兄弟高校展开合作,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情况。
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项目以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作为主要授课对象,并向在校本科生公开招募,最终参与学生来自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元培学院等多个院系。教学活动划分为“在校授课”、“暑期实践”两个阶段:在校授课阶段,以北京为案例地,通过与故宫研究院合作,收集北京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的有关数据,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暑期实践阶段,在黄河沿线的野外样地和典型案例地深度参与实地调研,走进传统村落和文化遗址,通过观察、记录、思考,形成考察记录和调研报告。
02 用脚步丈量城乡
项目的重头戏无疑就是在黄河流域进行的暑期调研活动。2019年暑假,汪芳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山西太原出发,往东行至太行山深处的大汖村,向南走过临汾、晋城的古镇古村,直到河南洛阳,最后抵达陕西西安。
2019年7月组织的野外考察路线图
来自北大各个院系的20余位同学从不同的城乡要素入手展开调研,关注地方建筑特征、村镇空间使用、遗产保护政策、乡村振兴发展等,白天在村庄中探访和记录,途中在大巴上与同行老师讨论交流,晚上聆听当地专家的精彩讲座。
考察途中,北京大学王长松老师为大家解读古村古镇的历史变迁,中国水科院杜龙江老师为大家科普自然地理和水利知识,太原理工大学王金平老师则就山西典型民居展开了精彩的介绍,西安外国语学院杨晓俊老师、西北师范大学赵雪雁老师等也陪同指导……汪芳老师认为,得益于北京大学的综合性学科背景以及兄弟单位老师们的支持,教学中能够建立与多个相关学科的交流,使同学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
“前期调研资料与实地材料的结合让人有恍然大悟与耳目一新的感觉”,“最直接的接触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行走其间,我仿佛看到了聚落一点点的形成过程,看到了过去村民的生活,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同学们回忆道。对黄河沿线的土地与人们的切身体会伴随着这场迢迢旅途,成为了同学们知识建构与燕园生活中鲜活的组成部分。
师生们在野外考察
这一过程对汪芳老师而言是一次教学上的创新和挑战,也让她深深体会到了校内外同事们的专业智慧,“这促使我将本科生教学与校内多个学科、校外多所院校的合作紧密联系起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挑战瓶颈的过程”。
倾注大量时间在教学上绝不会影响科研,相反,学生的学习反馈常常促使老师对科学问题有进一步思考,同学们出色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感愉悦,“我主要是作为这个项目的组织者和一个研究网络的架构者。同学们受益良多,我也深受启发”,汪芳老师说道。
03在疫情下寻求应对
2020年,受突发新冠疫情的影响,往年对北京老城与黄河流域的实地考察无法延续,汪芳老师不得不调整授课内容与方式,改为就城乡问题与社会热点展开线上交流讨论,鼓励身在各地,暂时无法返校的同学们去探索身边的多元世界。该年度共指导来自城市与环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学院的21位本科生,完成10份社会调查报告。
在这种从未有过的线上教学方式下,同学们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获得5项竞赛奖励,即2020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提名奖、北京大学第二十八届挑战杯的五四青年科学奖二等奖、跨学科三等奖、特别贡献奖和优秀奖;3篇课程报告最终刊发,在《Tourism Geographies》(Q1区,影响因子为11.355)、《Cities》(Q1区,影响因子为6.077)、《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Q2区,影响因子为3.067)等领域高等级期刊上,第一作者均为本科生。
< < 滑动查看图片 > >
04于践行中注入人文关怀
从本科到博士阶段,汪芳老师一直在建筑学专业学习和深造。来到北大工作后,她做的第一个研究就是建筑学和地理学的交叉研究——“地理建筑”研究,聚焦“影响与响应”这一对关系,前者指地理环境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后者指城乡景观对地理环境的响应,即城乡景观所映射的地方性智慧。这是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思考的出发点,离不开和谐共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心怀善意,心存敬畏”,这是汪芳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话,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夯实学生实践和理论素养,在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中拓宽学科思维,深入挖掘城乡空间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也是项目推进中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
黄河流域考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调查中了解国情,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从而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新冠疫情虽然使得教学面临了新难题,但是学生在困难中寻找突破的过程,锻炼了笃定探索的精神信念。在未来,这一教改项目的实践模式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将被延续,将继续完善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开展多尺度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综合实践调查,让同学们接触更系统化的空间单元、更多元的文化主题。引导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在现实中寻找科学问题,真正把科学研究落实在祖国大地上。
撰稿 | 钱羽然、曾绍芸、陈一芃
采访与整理 | 黄辉平、孙楚晋、刘子婧
编辑 | 陈一芃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