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学会“四服务” | 搭建产学融合创新平台 服务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服务 学会服务365 2022-10-28

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综合能力评估考核工作,面向全国学会征集学会有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四个服务方向的工作创新实践典型案例414 则。经专家评审、社会评议、部门评价等方式筛选,按照四个方向共选编61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编印《全国学会“四服务”优秀案例汇编》,以供全国学会交流借鉴,共同推动学会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本期小福团为大家带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案例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共同肩负的重任和使命。长期以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动挺进经济建设主战场,搭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服务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例 1: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环境学会撬动地方产业资源


中国科协组织实施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学会搭建了一个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会的纽带作用,有效地输出学会的智力资源和辐射力优势,进一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培育单位之一。自实施工程试点以来,按照在华北、西南、西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7个片区选取试点城市和单位建立学会服务站,按照“以点带面,面源辐射”的工作思路,通过智力纽带、技术纽带延伸到经济纽带,助力地方和企业创新驱动。学会与地方科协紧密合作,在区域和企业两个层面共同推动创新驱动工程相关工作。在区域层面: 建设了西南地区成都服务站、京津冀保定服务站、华中地区武汉服务站等7个区域服务站。通过提供科技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形式,已经与保定、鄂尔多斯、鹤壁、焦作、唐山等地区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对接活动,把一大批环保行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引进”到地方企业,为深化科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方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企业层面: 建立了4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站和1个试点单位。


2019年4月18-19日,由学会主办召开“第二十三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同时还举办了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洽谈会,为唐山当地企业提供专家咨询及治理技术等可行性解决方案,并根据双方交流结果,以意向合作协议的形式继续加强联系和沟通。与会各方在3天内共签订意向性的合作协议13项,合作金额近10亿元。


案例2:英文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中文译名《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


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升我国环境生态学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经过近3年酝酿筹备,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中文译名《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以下简称“ESE期刊”) 于2019年2月28日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并于5月22日取得出版许可证,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631/X(英文,季刊)。


期刊定位于快速报道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可持续生态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研究成果,旨在搭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开放获取、快速传播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与爱思唯尔Elesvier出版集团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和国际影响力,吸引了几十位中外院士和专家的加入。期刊聘请40余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其中聘请任南琪院士为主编,王金南院士和吴丰昌院士为副主编。聘请中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Michael R. Hoffmann,美国工程院院士Glen Daigger,荷兰艺术与科学院院士Mark van Loosdrecht,美国工程院院士Bruce E. Rittmann,丹麦科学院院士Thomas H. Christensen 担任顾问,由外籍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执行主编。


截止目前,学会多次牵头召开筹备会、两次编委会工作会议,逐项梳理了顾问、主编、副主编、执行主编及副主编等具体工作定位和内容。明确将聚焦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技术四大重点方向,每个方向都将配备执行主编和执行副主编。编委会将把握期刊的办刊方针和发展策略,对期刊的学术方向、定位和水准进行严格把关。


案例3:牵头成立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发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跨学科优势


由环境、生态、气象、地质、地理、林业、农业、水利、土壤、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多领域的学会,联合科研院所、企业、机构成立“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产学联合体”)。作为中国科协首个成立的以产学为要素的联合体,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动员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学会、企业、科研院所、机构深度合作,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科技交流合作、集成创新与资源共享,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方向,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为充分发挥产学联合体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优势,为学术界、产业界、社会各界开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先后制定了《联合体项目管理办法》和《联合体经费管理办法》。建立“秘书长、副秘书长及成员单位”,“工作委员会”工作邮件群,秘书处微信工作群等,进一步健全学会信息沟通机制。完善5个工作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均由“学会+企业”或“学会+研究院所”等形式的双主任构成,积极吸纳和推荐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加入工作委员会,发挥专家优势开展工作,探索建立协同管理的新模式。


二是以“学术引领”为对标高位,打造科技资源共享高地。 2018年9月26日举办中国科技峰会——生态环境高峰论坛暨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成立大会。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300余位专家者出席会议,并邀请浙江省安吉县、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践案例分享。通过产学研政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交流,从不同维度阐释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是以“产学融合,学科跨界”为核心,推动务实合作不断深入。 产学联合体紧紧围绕“四服务”职能,充分调动专家和科技资源,大力推动产学融合和科技供需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2019年4月15-17日,支持举办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和2019中国环境技术大会,来自生态环境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环保产业界代表约600人出席高峰论坛,参加各分论坛和技术路演交流活动达4000多人次。大会凝聚了社会各界智慧,搭建起了政、产、学、研和全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


案例 4:牵头成立环境智能化协同创新共同体


为推动智能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学会牵头成立了“环境治理智能化协同创新共同体”。3月22日在京举办“环境治理智能化协同创新共同体”筹备会,来自环境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金融机构等30多位成员单位派代表出席了会议。6月25日在广州“‘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大会”上举行“环境治理智能化协同创新共同体” 揭牌仪式。同期举办“智慧环保创新论坛”,150多位会员单位代表参会,15位专家交流了智慧环保最新技术。同时,学会还与陕西环信恒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环境大数据科学中心共同主编《简讯 newsletter》,为生态环保、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学者和企业家提供行业资讯和学术观点。


来源 | 改革服务处供稿


 往期热文回顾:

● 全国学会“四服务” | 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互联网+”心理服务新模式

● 全国学会“四服务” | 聚合国际领先资源,创新自主办刊模式全力创办国际一流旗舰期刊

● 全国学会”四服务“ | 务实创新精准高效,以技术服务参与区域经济建设


本文由丨学会服务365 xhfw_365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xhfwzx_wx@163.com

小福团微信:xft20200115


———— 猜你喜欢————

(点击蓝字跳转)

学会百问研究视窗法律小讲堂抗炎黑板报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