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社团在促进知识流动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科技社团研究 学会服务365 2022-10-28

导 读

 

知识流动是重新组合创新要素的过程,是创新活动基本形式之一,知识流动的规模和效益直接影响着创新的结构和层次,并有力地推动整个创新体系的良性运转和持续成长。2006年“创新型”国家提出以后,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近年来在各方面已取得重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各个创新主体缺乏互动,知识信息交流不充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知识的流动。


科技社团是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其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既可以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又可以协作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与外部的资源也可以进行知识的更新传递等活动。探究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结构和功能,评估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绩效,明确科技社团在知识流动中的作用,对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理论机理


创新系统内部存在的各类创新活动均可以抽象为知识的流动,创新活动总是伴随着各种形式的知识传播和流动,并且随着经济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经济化,知识流动已经作为创新主体相互联系、交流的基本方式。


理论认为: (1)知识流动过程存在三种要素:即知识供给方、知识接收方和流动的具体知识,参与知识流动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组织;(2)知识流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和解决现实问题;(3)知识流动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促进知识主体实现知识流动的需要。


知识流动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现实利益,但知识流动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在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三个层面的制约。发挥科技社团对于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是减少知识流动阻碍的主要方式。


科技社团在促进知识流动过程中,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1)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知识流动,主要通过学术交流进行;(2)科学技术系统与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之间的知识流动,主要通过咨询和科技服务来进行;(3)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的知识流动,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


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需求,科技社团功能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科技社团能够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术交流能够促进知识创新;学术交流和科普功能是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服务能够促进企业、政府以及社会的技术和知识应用;规范与促进功能能够为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


2
 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现状与问题——以中国汽车学会为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G)为例,将其会员作为调查对象,设计《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功能与机制》问卷调研,以知识创造、知识转移、知识溢出、知识应用作为测量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四个重大指标,进一步细分成11个小指标,利用样本调查实证考察专业领域下学会促进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


调研发现,从整体来说大部分的人认为汽车工程学会在促进中国汽车领域知识流动的方面在我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知识流动环境建设有待提高;(2)知识创造意愿较高,成员之间信任感仍需加强;(3)知识转移成效较高,学会知识吸收能力需要强化。(4)知识溢出效果较好,学会交流参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5)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科技成果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3
 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因素及功能分析——以中国汽车学会为例


将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分为动力因素、条件因素和能力因素,即知识流动意愿、知识流动条件、知识流动能力和网络能力四个支撑性因素,将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效果分为实际效果,即知识流动的水平与最终结果,即知识流动水平和知识流量与存量来测度,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量表体系,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科技社团促进社团知识流动的效果受到知识流动的实际水平和知识流动产生的流量与存量的影响;而主观的意愿因素,客观的条件因素,总体的能力因素以及网络结构都会对知识流动的实际水平以及最终流量和存量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的幅度与范围不尽相同,同时影响的显著程度也不一样。对于知识流动实际水平而言,受到知识流动的意愿和条件的直接作用最大;对于最终的知识流动的流量与存量而言,受到知识流动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影响最大;同时,网络能力与知识流动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知识流动水平显著影响知识的流量与存量。


同时对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机制进行了设计。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机制,包括目标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首先,目标机制是知识流动活动所指向的终点,它规定了知识流动的方向。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目标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其次,动力机制是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活力源泉。动力机制一般由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构成,它们都能够影响到知识流动。再次,激励机制是促进科技社团的内部成员为实现知识流动而努力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的目的是通过最大化个体利益,均衡各方的风险,达到高效利用科技资源。最后,保障机制是为各个方面的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保障机制应集成存在或潜在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各项措施的实行保驾护航。


4
 国内外科技社团经验借鉴


从国外具备代表性的科技社团比如美国硅谷科技社团的优秀经验和从国内典型学会比如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成功经验来分析,科技社团在促进知识流动中要取得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发挥产学研联动作用。产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三者的联合互动为人才流动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不论是学术知识还是科研成果,终究需要在实践中获得验证,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升级、不断更新。(2)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是世界上先进知识流动的前沿,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使自身发展的步伐坚定,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行业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品牌学术,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促进新型知识流动,将“引进来”与“走出去”达到一个平衡。(3)重视人才交流。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得到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通过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制,激励人才的自主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参与分配,促进我国人才与国际接轨,从而促进知识流动。


科技社团要想在知识流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遵循两个关键点,即“开放”和“创新”。“开放”不仅要对外部环境开放,社团内部的组织机构也应做到互相开放。 一方面,科技社团要勇于将自身的优势展现出去,主动向外界介绍自己的优秀学术成绩,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吸取外部科研院所的优秀成果,不断提升自己,以形成内外良性互动的动态环境,防止社团发展僵化。另一方面,科技社团内部的组织机构更要做到“对外开放”,即各个分支结构之间要能做到相关知识共享、资源互通,切忌一方独大,在社团内部形成恶性竞争。“创新”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更是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团内部传播创新文化,形成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充分挖掘社团成员的创新潜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以更好地促进知识流动。开放为创新提供了空间,社团创新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会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又能够进一步提升科技社团的对外开放水平。


5
 促进科技社团促进知识流动的对策和路径


第一,提升学会成员知识流动的意愿,着重通过塑造有利于交流的和谐文化,建立鼓励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机制体制,形成交流沟通的规范,形成问题讨论意识,共同解决问题的风气,进而提升成员的知识流动意愿;二,完善知识流动的条件,通过完善信息技术水平,建立电子信息设施与网络系统,完善社团通讯,数字信号等技术,推动成员跨时区的联系与沟通,并且经常举行面对面的交流资源与条件,举行报告会和集体学习活动等来完善沟通平台,拓展交流渠道。第三,提升知识流动能力与网络能力,一方面通过提升实际吸收能力、知识释放能力以及交互协同能力来促进知识的流动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促进节点关系的处理和协同,促进成员对知识和资源的优化。


编辑:科技社团研究所杨书卷



来源 | 科技社团研究所供稿


 往期热文回顾:

● 国际视野:国际科技社团动态

● 国际视野:国际科技社团动态

● 美英德日科技社团研究(日本篇-下)


本文由丨学会服务365 xhfw_365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xhfwzx_wx@163.com

小福团微信:xft20200115


———— 猜你喜欢————

(点击蓝字跳转)

学会百问研究视窗法律小讲堂抗炎黑板报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