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强 2018-05-29

我们是

非标准拆房部队

我们为你

破解一切建筑的套路



这年头,化妆都已经成巫术了。妆前妆后基本就等于重新投了次胎。



建筑圈其实也是如此。

对于没化妆的房子我们习惯称之为毛坯,他们一般长这样:



然后就等着占投资估算一半的装修费用来改头换面。


但是,总有一些气死人不偿命的妹纸天生丽质,素颜出门也是妥妥的女神。

然而,更气人的是有一些毛坯房也是如此。

比如像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对于这种毛坯房我们统一称呼他们为:

本来就很美还能省装修费让甲方高兴的拎包入驻素颜女神毛坯房


而建筑界最擅长这种“素颜术”的就是常常扮猪吃老虎的

隈研吾

隈大师了。



隈大师表面看起来很佛系。

整天讲的不是“负建筑”就是“弱建筑”,一张嘴就是“让建筑消失”“反造型“


但其实内心os是:

不化妆也比你们美!

有本事打我啊!



那么,问题来了。

隈大师是怎么做到素颜也很美的呢?


四字秘诀:

从小到大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和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场地—造型—功能(平剖面)—细部”的设计方法恰恰相反,“从小到大”的设计方法首先关注的是建筑的细部以及节点的处理。在完成了对细部的考量后,以此为基础再塑造形体、排布平面并完成其他功能性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后续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一细部展开,旨在更好的体现细部的特性。

 

为了让你看的更明白,拆房部队今天就把隈大师的代表作

“GC口腔医学博物馆”

(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

拆给你看。来看看人家是如何从细部出发让建筑天生丽质,成为素颜女神的。

 

如果按照常规方法,我们一般会从平面图开始做方案。“GC口腔医学博物馆”的平面图是这样的:



如果按照这个平面,我们就会得到这样一个形体



这根本就是个不及格的二年级住宅作业嘛。



对不起对不起。

所以说,隈大师不是这么做方案的。


按照“从小到大“设计法,隈大师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小“神器

就是下面这个啦。



请忽略拆房部队的五毛特效,我们只是想强调这个小东西真的很神奇,因为它搭建起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而这个节点构件小神器的原型就是日本传统木玩“刺果”(cidori)



拼接方式示意图

第二根放置的木棍在最后以其中部圆柱中轴为旋转轴旋转

90或270度,

起到了最终锁死整个结构的作用


其实这个玩意儿也不是日本人的原创。

是的,它依然来自于我朝,而我们一般管它叫“鲁班锁“或者”孔明锁“。

 具体点说应该是

“三根鲁班锁”。


因为我大天朝还有更高阶的


从左往右依次是“三根”、“六根”(“六子连芳”)和“十二根”


而“三根鲁班锁”则有两种制作方式且都能达到一样的组合效果

方式一:A+B+C


拆解图

拼接方式示意图


方式二:D+D+C


拆解图

拼接方式示意图


不难发现,这两种形式其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将木条A的一部分抠出填在木条B上即可得到两条木条C。同时,由于方式二只需要提供两种形式的木条即可完成该结构形式,故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这种方式更适合大批量生产。



除此两种之外,还有一种将木条C处的连接圆柱简化为方柱的做法。由于木材具有良好的抗拉和抗压性能,当所用木材木质硬度较低时可强行进行旋转锁定。但在实际生产建造过程中,由于所选木材质地大都较为密实,故往往不采用。


而将方式二的组接方式与“刺果”进行对比,可发现,“刺果”即是“方式二”的改进版。在细部处理上,在木条B上增加了一个类似“抹角”的四分之一圆弧,一方面,这一具有导向性的圆弧使得木条C在最后的旋转锁定过程中减小了在其他方向上的位移,使其具有更好的操作感。另一方面,这使得整个结构的交点位置的空隙得到进一步的填实,更加有利于提升整个交接点的稳定性以及受力性能。当然,这一改进也对加工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刺果”拆解图

“方式二”拆解图


到此为止,我们搞明白了这一交接点的来龙去脉和具体的处理方式,但是,由于建筑空间需要营造一种夸张的空间网格体系,单一网格的尺寸上就不宜过大。如果只是将这一节点重复叠加连接进而形成满足使用需求的建筑体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连接,都会对整体结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

所以,隈大师将之前的木条进行“拉长”,再将拉长的构件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较大的单元体,在此基础上,再于单元交接处设置联结凹槽和木钉孔并用木钉锚固。


“拉长”

组合单元体

单元体连接节点


搞清了基本原理,也就是“小“的部分。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隈大师怎么把这个”小“来做成”大“的。


第一步(以二层为例):

木格作为该设计的主角,所以其他所有构件都应符合木格的模数尺寸。选定的木格尺寸为250mm,故首先根据250*250的平面模数生成墙体布置方式。



第二步:

将平面墙体升起(高度也应以木格尺寸作为基本模数),先用由单个木格形成的空间矩阵包裹住整合墙体为围合空间,再抽出需要“空”的部分。而后确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连接节点的位置。



接着我们就得到了一系列需要制作的组合单元体形式



最后将这些组合单元体进行现场连接



从剖面上看,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刺果”叠加所形成的具有多维效果的木质晶体,在展区的部分设置了三层的通高,同时,沿街面构件整体由下至上逐渐加厚造成了类似折射般的通透性的变化。

 

整个建筑生成过程如下:




长久以来我们经常会有这种困惑,为什么同样是方盒子,“大师们”却能做的比我们好太多?

这个原因我们在以往的拆房过程中已经说过多次了。

限制我们的不是方盒子,而是思维方式。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设计思路中,总习惯从大处着手,“由大及小”做设计。关乎材料和构造节点的思考,往往都是受屈于设计过程和“交图截止日”的夹缝之中。此时,材料和节点处理往往都是以一种类似附加品的形式出现。而这个时候材料和节点的作用,似乎也只能是某种“装修”,因为,你可以选择这样,也可以选择那样,就像是你家要装修,选北欧风格ok,三天后再换成美式乡村也ok。在这种情况下,构造节点往往是和建筑本身存在割裂的。

相反的,如果从“从小到大”进行反向设计,当通过构造节点全尺寸模型研究后,即身体与物质深入对话后,再开始平面、剖面和布局的规划。

或者用隈研吾的话说:

“一切都要从物质这一具体的、活生生的事物开始。”

在这种情境下,材料与构造的桎梏被打破,也就能更好的展现其自身。所谓毛坯也好,装修也好,也都不存在了,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建筑。

真正的建筑。


本文感谢赵老师和大师姐林雅楠的修改指导

本文所有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非标准拆房部队 /  点击回顾


1、明天就要交图,怎么在一夜之间搞出个复杂空间?

2、如何做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来满足甲方的奇葩要求?

3、戳破建筑大师们用折纸玩概念的谎言

4、【非标准拆房】怎么把一个平庸的长方形搞成一个炫酷的非线性?

5、【拆房部队】这次,让你的方案一步变扎哈

6、【拆房部队】不能开窗,但要采光!铲屎官西扎为喵星人也是拼了

7、【拆房部队】如果我的房子没有梁和柱,结构君会爱我吗?

8、【拆房部队】你和藤本之间只有一个“拉花”的距离

9、【拆房部队】什么样的建筑可以不用做立面?

10、【拆房部队】巴拉巴拉小魔仙,里伯斯金现原形

11、【拆房部队】烂尾楼小姐的整容日记

12、【拆房部队】如何在明星建筑中间优雅的抢镜?

13、【拆房部队】怎么用做小建筑的手法控制大建筑?

14、【拆房部队】怎么把建筑理论变成实际方案?

15、【拆房部队】怎么创造出一种建筑语言?


本文系非标准建筑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