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又有人鼓吹“卖房炒股”!
文|凯风
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
在一个情绪驱动的市场,一次大跌会让信心尽失,一次大涨又会完全扭转这一切,股市总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来回震荡。
最近的A股市场,就是这一理论最生动的诠释。在高层密集喊话的背景下,A股迎来今年以来力度最大的反弹。
就在这个时间点,“卖房炒股”的声音又起来了。
健忘症,原来是人类的通病。
01
四年前那场“卖房炒股潮”
2014年,中国股市从低点一跃而起。
短短几个月内,上证指数从2000点的低位一路上扬,并在年底迅速跨越3000点的门槛,并于次年飞速攀上5178点的历史次高位,拉出一条罕见而壮观的大阳线。
与此同时,楼市遭遇寒冬。
房地产库存达到历史最高点,降价、流拍、退房、裁员接连上演,以万科为代表的主流房企高呼“楼市白银时代到来”。
行情转换。
前一年还在疯狂抢房的投资者,全国蜂拥而入股市,“卖房炒股”的声浪一波接过一波。
当时的逻辑与现在如出一辙:
一个处于行业周期的最高点,一个处于估值的最低点;一个面临市场波动的不确定前景,一个救市信号前所未有的明确;哪个更安全似乎一目了然。
在这种背景下,主流媒体喊出了“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的宣言,一些网红经济学家更是抛出了“改革牛”“国运牛”的概念。
“一夜暴富”的故事开始粉墨登场,搅动为财富贬值而困扰的普罗大众,无数连证券账户都没开过的散户纷纷入场。
市场之狂热,令监管者都不免吓了一跳。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不得不出面提醒:
不要被“借钱炒股、卖房炒股”的言论误导。
然而,在一个狂热的市场中,所有提醒都会成为刺激入场的反向信号。卖房炒股,配资炒股,现金流用到了极限,杠杆也用到了极限。
一切在2015年6月轰然倒塌,这一轮牛市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
当时,以深圳厦门为起点,全国楼市已开启新一轮反弹。
02
非理性狂热
站在今天回顾历史,所有人都可以居高临下,仿佛所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有人说,股市泡沫虽然最终难免破裂,但只要把握到牛市崛起的过程,一夜暴富的故事从来就不是梦。在2000点左右全仓进入,在4000点、5000点时全身而退,这一波股市的收益,是楼市10年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股市见底?
股市有政策底也有市场底,政策底容易判断,但政策却未必能够拖住底;市场底则更是变幻莫测,经济基本面不足以作为判断标准,市净率的用处可能更有限,否则中国A股也不至于陷入长达十多年的“大熊市”中。
第二个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从容逃顶?
2015年时,大盘突破5178点的高位时,虽有不少人提醒风险,但这也挡不住大妈们的炒股资金蜂拥而入的步伐。
在“一夜暴富”的巨大诱惑面前,没有多少人能忍得住。在一天一个新高的股市里,所有人也都相信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接棒者。
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基本的投资常识,对股市风险更是缺乏清晰的认知,他们只会看到股市暴涨的赚钱效应,只会在大妈纷纷入市的从众效应里寻找安全感,非理性狂热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且屡试不爽。
短短几个月过后,上证指数从最高5178点腰斩到2638点,众多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短短三个月时间,千股跌停的奇观上演了16次。
据中登公司2015年8月发布的数据,股灾首月,持有市值50万~500万元的个人账户有21.2万个“消失”,股民平均损失42.07万元;三个月后,500万以上账户消失了11.33万个。
原本只是想着财富保值的中产们,在一系列概念和政策的驱动下,开始幻想起“一夜暴富”的可能,没想到最终一个个沦为了韭菜。
03
股市VS楼市
这倒不是说,股市就是天然适合收割,而是说,股市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股市与楼市,在发达国家,多半都是同周期变动。它们共同受到经济基本面和货币宽松的影响,上涨时一往无前,下跌时一泻千里。
但在中国,股市与楼市不仅不存在同样的周期性,而且有着完全不同的政策逻辑。
股市承担的是企业融资的重任,其最终的风险边际在于股权质押爆仓。
而楼市,肩负的是拉动经济和土地财政的重任,其最终的风险边际在于社会稳定和金融风险。
换句话说,两者都有刚性担保存在,做大股市可以便于推进债转股和去杠杆,化解债务;做大楼市可以拉动经济和支撑财政,同时将杠杆从企业向居民转移,但两者在经济系统的地位并不均等。
其一,楼市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社会民生的安全性,因而有着更加突出的重要性。
从市值来看,据泽平宏观的统计,我国房地产总市值超过300万亿,是GDP的4倍;而股市的总市值仅为50万亿,只占房地产总市值的1/6左右。
从国民财富配置来看,房产净值占了家庭财富的7成左右,而股票仅占了13%。
所以,无论是2008年还是2014年,楼市调整只要超过一定限度,救市举措就会排山倒海而来。
其二,股市更容易受到冲击,也更难承受冲击。
股市随行就市,流动性更强,政策限制手段相比楼市更弱,楼市可以限制买也可以限制卖,甚至可以冰封数年,但股市却做不到这一点。如果限制买卖,那么股市也就不复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股市更容易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走势的影响,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变化的冲击,政策托底和资金救市的效应也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坚挺。
正所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2015年股灾爆发时,无论是降准放水,还是决策层喊话,抑或资金直接入市,都无济于事,难以改变市场悲观预期。
其三,楼市打的是明牌,但股市却存在一系列防不胜防的暗牌。
楼市的不确定性就在于调控政策,但调控政策一旦确立,所有的规则都是白纸黑字,市场中不存在不对等的悬殊力量,买或卖都有明牌可看。
股市的不确定性更多,除了正在被严厉打击的内幕交易之外,信息不对称是股市由来已久的问题,至于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不对称更是老问题。
04
股市的“春天”
当然,楼市与股市,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其地位并非一层不变。
这一次,股市的重要性开始加强。
不少人预测,新一轮牛市即将开启,主要原因是股市将取代楼市,成为资金的蓄水池,利用股市暴涨,既可将股权质押风险消弭于无形,也可为债转股去杠杆提供可能。
冰封楼市,刺激股市,这当然是理想结果,但操作起来有困难。
经过这一轮去库存,企业杠杆和地方政府杠杆,已经部分转移到居民身上,居民加杆杆的空间严重不足,唯一有空间的就是股市。
利用债转股去杠杆,实质上就是引导居民继续接盘。问题是,居民手中钱不多了。所以,解决方案就剩下两种:一个是楼市大调整,一个是继续放水。
只有楼市大调整,资金才会从楼市出来,但房价大调整,显然不会被允许,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太大;至于放水,在全球加息背景下,空间也有限。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外界环境不确定,市场预期不稳定,经济基本面也有压力,上一轮股灾的阴影仍在,仅靠口头利好,对股市的刺激作用有限。
除非贸易争端熄火、大减税落地以及改革力度加强这些大杀器出动,股市才算真正迎来“春天”。
如果真有这些大杀器,那不仅是股市,也是楼市,更是整个经济的利好。
05
几个建议
无论楼市还是股市,闭着眼买的时代都已过去,都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不要拿自己的钱不当回事,也不要被“一夜暴富”的冲动蛊惑。
其一,楼市要谨慎,股市同样也需谨慎。
楼市之所以需要谨慎,是因为国内外环境变化、加息压力、居民杠杆率高企、六个钱包被掏空的因素存在,所以楼市冰封是大概率事件,闷头买房已经不合时宜。
股市之所以需要谨慎,是股市估值固然到了低点,反弹的动力也开始加码,但基本面尚未改善,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股权质押的雷并没有拆除,其风险仍不是一般的大。
其二,不要被“卖房炒股”的神话蛊惑。
除非你手中握有五六套房子无处可去,卖掉一两套房子进入股市,只不过一部分财富配置方式的转移,赌赢了财富爆盆,赌输了也不会影响到基本盘。
至于只有一两套房的刚需,你还真没有豪赌的资本,拿住你能拿住的东西。
其三,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股市比楼市更加复杂,也更加多变,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价值投资者难尚且赔得一塌糊涂,遑论一点投资常识都没有的普通散户?
追涨杀跌是人类的通性,作为韭菜就要有韭菜的觉悟,不要妄想自己能规避人性的弱点。
-END-
扫码关注“凯风聊楼市”,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