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以回头看,但一定要往前走

快乐人生99 2022-06-26


曾看到有个提问:“有哪些你当时觉得自己过不去了的时刻?”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父亲重病动手术,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之后,家里生意亏了个底朝天,欠了几十万的债务。


那段时间,他要愁家中的日常开支,还要应对响不停的催债电话。


三十多岁的男人,几乎在一夜之间白了头。有一段时间,他借酒消愁,烂醉如泥。


直到有一次,他听见自己的女儿悄悄问妻子,“爸爸是不是快离开我们了,那我们怎么办?”


孩子天真的发问,犹如当头棒喝,他于是挣扎着起身,勇敢直面生活。


那阵子,他干过建筑工人,摆过街边小摊儿,做过日结发传单的工作。


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忙碌着,没过几年,渐渐还清了欠款,父亲的身体也有了很大的好转。生活,终于给了他一丝光亮。


人生,少的是如意和幸福,多的是辛苦和磨难。


逆境不悲观沉沦,而是默默自愈的人,渐渐地都活成了生活的强者。


有这么一句台词:“不会有过不去的夜,不会有停不下的雨,只要心中有太阳,我们就可以没有迷茫地活下去。”


来源:新华社



“如何才能够不起散乱的心行?”


为什么我们会说:“持戒是修定的资粮?”因为弥勒菩萨祂开示:“持戒有十种功德。”哪十种功德呢?


弥勒菩萨说:“应知有十种功德胜利,何等为十?谓诸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自观戒净,便得无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乐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实知见故便能起厌,能起厌故,便得离染,由离染故,证得解脱,……乃至我能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瑜伽师地论》卷22)


在这弥勒菩萨整个开示的过程当中,由戒的受持而能够无悔,由无悔能够起欢喜心有欢喜心就能够得轻安有了轻安就能够产生胜乐,乃至于安住于定中


也因为有了定,能够如实知、如实见;也因为能够有了如实见的智慧,所以对于自己的五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苦集灭道就能够具足的观行。



我们这里要说明这个厌,不是讨厌的意思,而是把这五藴的法、十二处的法、十八界的法,乃至于四圣谛的法,都已经观行了具足,不会再有任何的怀疑,所以这个厌是表示已经观行满足了。


也是因为观行非常具足,对于世间五藴十八界这些法,不离无常、苦、空、无我,所以就会离开世间的杂染,而能够证得解脱;也因为能够证得解脱,所以能够自知自作证,自己知道当般涅槃。


所以当 天人师每次遇到一个新接触佛法的人的时候,一定会为他开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入了佛门以后,又会依着戒定慧三学来为次第的教导。


......同样 天人师对于传优婆塞戒时,也是有着这样的前行次第,天人师的要求:要先学世事,通达如法求财。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



当如法得财以后,天人师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及世财,还要留着一分储蓄备用


另外 天人师也交代,财物不可以交付到四个地方:一个是老人,一个是远处,还有恶人,或者是有大力的人。这样的教示,就是不要让一个在家弟子因为财物无法取回,而产生了很大的烦恼;同样也保障老人的安全,更不会让他人有机会因为贪于财货而造下恶业。


所以 天人师交代了以上三件事情以后,就会问说:“你能够作到吗?”如果说:“可以。”这还没有要传戒给他,天人师又再提出说:你必须要离开四种恶人的交往:“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优婆塞戒经》卷3)



如果在家弟子能够作到,先断绝和这四种人交往,等自己的定力够了、自己的功夫够了,修证也能够有一定的成果的时候,就比较不会受到这四种恶人的影响。


......无相拜佛忆佛更是可以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都安住在轻安的情境当中。所以只要能够安住定心修学,首先要能够无悔,要心中能够没有悔恼的事,那么就是得知守分际;知守分际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戒。


在此,我们可以对初学的学人,讲一个依着 无着菩萨所教示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善护诸根等,四净因应知。”(《六门教授习定论》)也就是守持住最基本的生活作息来研习。



世亲菩萨的解释说:“修定的住资粮者,谓戒即是无边功德所依止处,必先住戒,戒行清净无有缺犯。若求戒净,有四种因:一、善护诸根。二、饮食知量。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六门教授习定论》)


第一种是善护诸根


弥勒菩萨开示:“如果要勤加修行,就要密护根门。”要密护根门,弥勒菩萨说:“应以四相了知妄念过失,及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云何四相了知妄念过失?一、阙念,二、劣念,三、失念,四、乱念。……如何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一是烦恼生因,二是杂染生相应,三毁坏羞耻,四起错乱犯。”(《瑜伽师地论》卷70)


这前面是妄念的过失,后面是不如理作意的过失;前面的那种过失主要是自己正知见不够,然后自己又没有勤加修习,或者是因为勤加修习了,但是因为习气还很重,所以还会有失念的状况;或者是说,因为失念而产生了杂念,然后自己心被杂念带着跑,让正念消失随着杂念而去,就变成乱念,这是妄念的过失。



不如理作意呢,可能会因为烦恼,或者是因为杂染,或者是自己的心和无惭无愧这样的心所法相应,而认错误的法、而认自己所执着的非涅槃法为涅槃,这都是属于不如理作意的相应。


我们修学的过程当中,依着定力的相应都会有这些状况,有这些状况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能够以无慢,不能够以自己能够定下来仔细思维的这样的心念,那么很快的就会被妄念,或者是不如理作意带着走。


第二个是饮食知量。饮食知量是说,对于饮食要有节度,不论质和量都要恰到好处,不要太省,也不要太浪费;太省的话就等于把身体当厨余桶,什么都往身体里面倒;那么太浪费的话,也是在耗损自己的福报。



第三种我们要说的是,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这个部分也就是说,只有中夜能够好好睡,初夜、后夜都安行于法道;说到这个还是要赞叹无相念佛,因为无相念佛成就的人,他早上一起来就在忆佛定当中,晚上睡也带着忆佛念,所以真的是:“朝朝还共起,夜夜抱佛眠。”


最后一种就是四威仪当中,能够正念而住。说到这里,还是要赞叹无相忆佛的妙用,只要功夫成就,不论是四威仪当中、说话当中、作事当中,许多正觉的学子,都是带着忆佛念并行,以忆佛的功德在跟您说话时也就正加持于您,这是相当殊妙的行门,您应当要来修学。


作者:何正珍老师


更多阅读推荐:

上海,加油!

没有被糟蹋够,功德就不够

真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