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博弈告一段落

镇长本人 大树乡长 2022-04-25


经过半年多的激烈博弈,就在上周,中美双方比较愉快的签订了一个联合宣言,中美博弈告一段落,可以准备下一场了。


签订联合宣言的地点是英国格拉斯哥,场合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主题是碳排放。



这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当然只要中美两国不尴尬就没有任何国家敢尴尬。


尴尬之一:碳排放税推动者欧洲反而被中美抛下


我们都知道欧洲人为了掌控碳排放权,已经投入了多少,这可是长达几十年的持续投入。


欧洲早早的废掉了火电、大规模的转为天然气,现在面临国内电力紧缺和俄罗斯胁迫的双重压力,今年又是十几年来可能最冷的冬季;行政效率极低的欧盟议会都通过了比较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和征税体系,欧洲碳排放交易价格眼看着要突破100欧元每吨,是中国的十几倍。


与气候有关的历次国际大型会议、协定都诞生于欧洲,比如具有法律效力的《巴黎协定》、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结果呢?全球碳排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家实力等等都是前二的中美两国,竟然甩开欧洲,在欧洲的场子签订了两国的联合宣言,在宣言里双方承诺继续共同努力,还要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


在这里就不提美国与《巴黎协定》的种种纠葛,这个联合宣言的签署,已经明确中美将成为未来管理全球碳排放权的核心国家。


欧洲人几十年的努力又能如何?仍然是做了他人衣裳。


尴尬二:中美几乎一夜之前从剧烈争吵转为合作


小镇在几个月前就多次说,看待大国关系,一定要抓住本质,阴谋诡计上不了台面,发展才是硬道理。中美一定是要合作的,但越想合作就越要激烈博弈,这里拼的就是谁占据主动。


从7月,关于中美之间的博弈,小镇也写了不少了,简单回顾下:


7月,小镇在《中国还会对美国让步吗?》里谈到,中美两国都不缺乏魄力,未来的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双方都会在不彻底撕破脸的默契下,彼此极限施压,谁扛不住,谁就让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做好中美之间斗争进一步激化的打算。


在这篇里,小镇也提到:过去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需要做一个艰难的抉择,到底站在中美哪一方。


同样是7月,小镇在《不敢打破现状,就少玩火》一文明确说不要太在意美国在台湾的小动作,我们更不要着急收回台湾。时间在我,无需着急。


到了10月,小镇非常直白的写了一篇《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当时正是美国对中国极度施压的时候,在这篇里,小镇提到:对美国要展现斗争的魄力和实力但不能真把美国逼急了,中美谈判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事,美国人比中国更急迫。


其他相关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7月到现在,中美之间的对抗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美国为首的联合舰队在中国周边军演施压,比如台湾问题激化等等,就在前两周,中美之间仍然闹得不可开交,咱们中国互联网上喊打喊杀的声音也不少。


结果呢?


就在中美之间看起来矛盾激化的不可调和的时候,中美双方颇为愉快的在英国签署了关于未来全世界碳排放权的关键宣言。


一定要明白,碳排放权本质就是发展权。人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发动机,可再生能源毕竟不是主流,尤其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利用的能源仍然是矿物燃烧,这就必然要带来大量的碳排放。


中美联合宣言,实际上确立了未来碳排放权管理的主体框架,那就是中美一起商量着来。


前几个月在中美之间来回横跳,想要趁这个机会逼迫中国让利的国家如何了呢?


比如我们的邻居印度,在中美激烈博弈的10月,在中印边界制造摩擦。对于当时网上流传的“分解印度有利于中国”“印度发展起来会威胁中国”等等言论,小镇还专门写了一篇《肢解印度真的有利于中国?》,在这篇里小镇明确说了印度不是中国现在主要考虑方向,我们不能分散精力,而且印度也基本不可能发展到威胁中国。


印度这篇发于10月12日,仅仅一个月后,中美签署联合声明,实质上将印度的未来发展约束在了中美框架之下。


要知道印度是一个还在发展中的国家,不仅仅工业生产高度依赖火电,印度国内还存在大量的秸秆、粪便、木材燃烧等产生的碳排放。在现在格外强调碳排放、碳中和的情况下,印度继续发展本就已经极难。


2021年10月18日的新闻


印度原本唯一的指望就是中国能继续扛起碳减排的主要压力,顶住美国、欧洲,又或者中国和美国继续激烈博弈,这样印度才有机会。


然而,几十年来,中美之间都是以高度理性的合作为主的,至少现在中美之间完全没有撕破脸的必要。中美之间隔着大洋,各有利益诉求,中国现在追求的根本利益在美国眼里并不是必须捍卫的,中国现在也无意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更不要说中美之间经济高度嵌合,美国还格外需要中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也不过是美国人甩出来逼迫中国让步的一张牌而已,印度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这仅仅是中美之间签署的联合宣言,就算双方都兑现承诺,但也仅仅是中美之间的事,又如何能影响印度等其他国家呢?


这个道理,小镇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日本的小算盘不可能成功》,讲的是无论日本的氢能技术到底好不好。从日本选择氢能路线开始,这条路就已经不可能是主流了,因为谁掌握市场,谁就有最终的决定权,很多事情,小国是做不来的。


碳排放权也是类似的道理。


中美是前二的碳排放国,两国排放了全球40%的碳排放,但两国的经济、市场也差不多占了全球的40%,中美两国只要达成一致,足以决定全世界的未来方向。


更不要说,欧洲日韩美洲等等本来就是美国的影响范围,中国也有自己的友好国家,两国林林总总一加,完全可以互相协商确定碳排放分配、碳关税、商品进出口等等一系列要求,符合的就能进入中美及其关联市场,不符合的就进不来,或者要被征收重税。


不仅仅是商品的出口,上游的能源,美国掌控石油等矿物能源,中国掌握代表未来的太阳能等新能源,碳排放权也可以在能源甚至基础矿物上作文章,直接卡住了进口。


还有国际标准、碳排放测算等等。中国又是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其他国家产品本来就很难具有超过中国的竞争优势,更不要说加上碳排放。


面对这样一个体系,谁能说什么?靠武力吗?


就连欧洲也没说什么,毕竟欧洲也清楚,有多大的本事吃多少饭。欧洲已经做好了减少碳排放的种种准备,欧洲早已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完成国家建设、也拥有比较雄厚的碳减排技术和碳交易体系准备,无论谁搞起来碳中和,欧洲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不存在赔的可能。


现在中美之间达成一致,对欧洲来说才是一个更加现实的结果,完全可以接受。毕竟欧洲很清楚,中美不同意的,欧洲也搞不起来。


中美已经确定,要计划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定期举行会议,并且推动多边机制,还要在未来十年强化具体行动。


无论如何,欧洲已经在多边机制里面了,欧洲也完全可以通过美国表达诉求,还可以在中美之间继续发挥关键第三方的影响力,这就够了,毕竟欧洲现在也清楚自己的家底。


真正难受的是谁呢?


或许就是印度吧,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还抱着“两强相争浑水摸鱼”梦的。


梦总是要醒的。


《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不仅仅局限于气候领域,其本质也是未来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塑,更代表国际关系进入新的格局。


美国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实力,这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过去几个月的种种博弈都只是一个过程。这次的博弈持续很短、很激烈、转折很快,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看清国与国之间的本质。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阶段性的成果,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努力和实力换来的,不是美国人白送的,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仍然将要继续,甚至会更加激烈,一定要有所准备。


明天上午,中美两国元首将进行视频会晤。


会晤时间选择在中国的白天、美国的晚上,已经体现了美国人的诚意,但这也展示了美国人极为务实、能屈能伸的特质。


我们要保持自信,但绝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大国之争,不在于一时一地,而在长长久久。


其他文章推荐


■  中国政府未来治理的挑战是什么?

■  中国还会对美国让步吗?

■  日本的小算盘不可能成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