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谁跑得快
30年前的今天,苏联解体了。
苏联经济一夜之间崩溃,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持续失血,美国为首的各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大量苏联以及东欧的财产,帮助美国度过了艰难的经济低谷。
其实那一年全世界经济都挺艰难,1990年10月开始美国陷入新一轮经济危机,结束了美国长达8年的经济增长,本来这场危机还是挺严重的,然而这次美国工业生产仅仅下降6个月,GDP负增长也仅仅只持续了3个季度,就开始复苏,危机持续了才不过1年,跟以往的历次危机都大不一样。
资源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更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将一场大危机消除,归根到底还是美国人吃下了苏联解体的大蛋糕。
倒下一个苏联,全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基本都获得了或长或短的经济繁荣期,不仅仅是美国,也包括欧洲、日韩还有中国,这没什么不能讲的。
30年后的今天,多少有些类似。
又到了看谁跑得快的时候了。
世界各国都面临危机,靠自己不是不能解决,但是需要很长时间,关键大家都在互相盯着,靠自己度过难关,哪有吃下对方来得容易。
尤其是已经吃了日本、苏联、东南亚等等蛋糕的美国,正是通过吃下一个又一个大蛋糕,才成长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世界性帝国。
每个人都喜欢不断重复自己成功的经验,国家也一样,所以美国又开始了。
无非还是老一套的先降息大规模放水,然后再加息让美元变贵导致资产从全世界回流美国,顺带割一把全世界的韭菜,那美国自然就度过了这次危机。
疫情以来,美国一直在无限放飞自己,利率动不动上百个点的降,现在美国的一年期固定利率已经降到了0.25%,降无可降,国内放水已经到了严重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CPI暴涨。接下来,明年美国加息已经几乎是注定的事了,无非是早几个月、晚几个月,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而已。
现在世界各国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好应对准备,如果准备不够充分,当美元加息以后,钱就会大量从世界各国回流美国,甚至也包括流出美股。
对美国而言,新冠疫情这样大规模的危机下,能够帮助美国摆脱危机的只有2个半,中国、欧洲以及半个日本,其他的吃了也不顶肚子。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预期,深刻思考苏联解体的一系列教训,我们这两年一直相对美国反向操作。
比如在美国加大放水的时候,我们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直非常稳健,财政方面收入在增长但是支出相比往年基本保持平稳,货币政策更是偏向于保守,还对经济的基石个人房贷限制死了上限,方方面面堵住放水口。
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更大的应对空间,就等着美国加息。
而在很多经济领域,也重点加强了抗冲击能力。比如看看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核心就是抗风险。
如强调更加稳健的宏观政策,就是要加强可预期性;强调“六稳”“六保”是为了加强社会的稳定性,突出强调煤电油气运、粮油肉蛋奶果蔬还是为了稳定性。
为了降低政策风险,还专门强调了双碳工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还要求适当超前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也是为了增强整个经济体的韧性,留足了政策调整空间。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美国加息,还提前尝试了下,做做演习。
比如保持十九个月不变后,在近日首次下调1年起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个基点,从原来的3.85%下调到3.8%,而5年起以上LPR仍然保持不变。
1年期LPR的下调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5年期LPR保持不变则为了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明年房地产改革实现良性循环打好基础。
“一动一静”充分彰显了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十足的灵活性,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可以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实际利率水平降低,还能够更有力支持各方面的改革。
另一方面,就在半个月前,12月9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7%上调到9%,而就在半年前的5月刚刚从5%上调到7%,同样是做好美国加息的准备。
如此调节,直白的说就是让市面上流动的美元减少了,而就在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几天,我们刚刚降低了人民币的存款准备金率,让市面上流动的人民币更多了。
美元少了,人民币多了,自然就导致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于是在央行宣布的同时,人民币离岸汇率应声下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300个基点,这同样是为了做好美国加息的准备。
由于中国疫情控制得好,今年以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已经从7.1765的低点升到了12月8日的6.3418,升值高达12%,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不利于我们的出口,更大的危险在于明年。
今年如此大幅度的升值,明年一旦美国加息收紧货币供应,必然导致美元回流美国,就会导致人民币迅速贬值,短短一年多如此大幅度的汇率波动,对于企业和经济稳定极为不利。
与其等着美国下刀,不如我们自己先行动起来,也向美国表达一下,中国已经做好了跑的准备,让美国好好想想到底收割谁。
人民币如此稳健,并且已经表达了明年中国会改变今年偏保守的政策,转而适度放松,出口也就会更加有利。
这里需要补充一件事,那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生产来说,找到稳定、充足的购买者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工业体系最怕的就是不稳定,生产的投入是持续性的,生产很难停下来,一旦停下来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再想启动也很麻烦。所以一般而言,生产要过剩一点,这是没办法的事。
中国现在无疑是全世界生产力最强的国家,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生产过剩也是最多的。
最近几百年,先发的工业国向全世界殖民,很重要的就是为本国过剩的产能寻找稳定的购买者,也就是市场。比如大英帝国之所以要派出军队敲开一个个国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比工业的价值创造,直接掠夺反而是很低效的事情。
面对美国明年的加息冲击,世界各国必然会大为受损,直白的说就是没钱了,买不起太多的东西了,这对于中国的生产和经济运行显然是有害的。自然,中国最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保证中国的商品能够稳定的找到买家,对方没钱了,那中国比较现实的就是降价,也就是贬值。
只要中国的生产和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就能有一个十分良好的投资预期,那外部资金就不会轻易离开中国,甚至还能从美元从全世界的回流中截取一部分,也就阻断了美国通过加息美元回流的收割。
至于美国去割谁、去破坏哪里的投资预期,那就跟中国无关了,又甚至可以跟着美国喝点汤,推进一下人民币的国际化。
巧合的是,现在就有一个地区非常适合挨刀,那就是欧洲。
与中国稳步推进碳中和不同,欧洲太激进了,能源结构转型过于迅速,核电发展受阻,大量能源转为依靠天然气,又面临严峻的寒冬,不得不依靠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
俄罗斯也知道欧洲无论如何谴责,也绝对不可能在冬天跟俄罗斯反目,正计划着进攻乌克兰。
在这样的能源危机和军事危机下,欧洲的投资预期肯定受到更大破坏,资本更容易离开。更加巧合的是,中美不管怎么吵,其实两国经济和产业结构非常互补,美国钱太多、中国产能太多,无论怎么吵互相合作的基本面不会变。
反而是欧洲与美国有太多的重合,各种产业真的是此消彼长,欧洲好了美国就差,美国好了欧洲就差。
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看上去欧洲在中美面前待价而沽,可换一个角度,也可以是美国在中欧之间选择收割对象,而中国也等着美欧出价。
国与国之间,不存在无保留地合作,都在进行双向选择。
松散的欧洲注定跑不快,我们不需要现在就挑翻美国,只要在美国这只饥饿的老虎面前,跑的比其他国家更快就行了。
再过几年,一切就不一样了。
其他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