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涛骇浪的2023,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镇长助理 大树乡御史 2023-04-15


2022年过去了,对于很多人来这一年充满了遗憾,满眼都是苟且。


美、欧均遭遇40年来最严重通胀,高企的通胀又催生美联储的陡峭加息;


欧洲情况尤为惨烈,在俄乌危机中遭遇资本和产业大幅外流,能源格局被迫重塑,日益走向衰落。


中国虽然总体稳住,但仍有失业率高涨、地方债务高企、人口61年首次负增长等影响深远的问题,2023年的复苏之路仍然困难重重.


件件大事在这两三年里集中演绎,让人感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言非虚。


大树在过去的一年里,也是尽自己所能为读者朋友们演绎推理,从美元刚开始加息就担忧台海局势,警示美国可能会作出激烈的刺激活动,我们在东南发生热战的可能性会急剧升高。(3月10日《美元潮汐收割将至,谁在裸泳?谁将生还?》)


佩洛西的有意挑衅,使得台海局势陷入近年最为危急的时刻


到加息周期里阐述日本会面临加息和降息的两难,以及经济政策必然会受外部干扰,进一步成为西方附庸(7月19日《警惕那些鼓吹“安倍经济学”的人》。


再到预测居民消费问题将是未来一年国家层面的重中之重,而这果然在去年底的重要会议中提到近年所未有的优先级。(8月26日《我们要赚得更多,但必须明白是在给谁赚》)


种种的冲击让我们很有可能要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千禧年以来那种高增长、低通胀、处处是风口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人总是希望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确定性,因而四处寻觅寄托。在后台,大树被问到最多的是“对XX未来怎么看”,自然而然,大树也会对此倾注更多思考。


恰逢过年在家,有闲暇能和金融圈里有所成就的朋友们吹吹牛,也有机会拜访几位曾有一方影响的老领导们,在茶余饭后的交流中得到一些他们真实的看法和信息。听得多了,想得多了,提炼总结了,也就有了这篇新年展望。


新年祝福里最常见的两个祝福语是“身体健康”和“恭喜发财”,大树不是医生,对身体健康帮不上忙,但大树由于工作的关系,对经济、对政策的思考相较常人更有连续性,希望对大家的“发财”有所裨益。


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对政策思路的解读、对经济走势逻辑的推演,最终落脚在房市和资本市场上。


不论读者朋友是否参与投资,本文的解读和推演也有助于理解当下我们的处境,便于安排今后的生活。


投资也好,求职也好,某种意义上都是对未来的下注。为什么我们愿意在当下委屈、隐忍,因为我们相信未来是会好的。


但人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措词太过熟悉,以至于忽略掉它对我们生活真正的影响。


事实上,“大变局”是一个相当中性的说法,而“大”意味着变化幅度、变化的过程可能会超过想象,中性意味着方向是模糊不确定的。


回过头来看2022年,超出人们预期的事发生的越来越多:比如全球都对俄乌冲突的如此漫长始料未及,比如海外超过两位数的知名政治家和顶级富商接连遭遇刺杀或意外死亡,比如年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竟然开启了防疫政策急转弯。


这些烈性的变化越多,意味着宏观经济目标越容易失效,也意味着宏观经济环境不再稳定。


这是因为不理性的因素在叠加,非经济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被纳入高层决策框架,对于个人而言,过去分析框架会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步失灵。


当然,上图这样离谱的失误,也一定程度是由于“不可抗力”而必须发表乐观和正面的评论,但这也使得我们对风险越来越麻木。


进一步地,时代的多变也预示着周期会轮转更快,相应地趋势会更短,而且并不连续。


比如屏幕前的你,一方面相信未来是“大变局”,一方面又相信当下的资产在5年后仍然是最优的选择,殊不知这两个信念是完全相悖的。


哪怕是巨变时代的一粒沙,不说让人逆天改命,也会激起涟漪波及所有人。


比如,俄乌战场远在万里之外,普通人通常只会吃瓜看热闹。可事实上,在欧洲蔓延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众的需求,降低了我国的出口订单,我国工厂开工不旺又会压缩工资少缴税收,让我们的复苏蒙上阴影。


战争是趋势连续性最大的破坏者,会重塑整个估值体系。此刻的我们还只是个远在天边的围观群众,可若某天早晨醒来,发现我国东南或西北已有炮弹落下,战火开启,那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巨变?那一定不再仅仅是油价涨了和就业下滑的问题了。


事实上,我们周遭战争的可能性就是在大幅提升。


遭遇轰炸后的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居民区


又比如,美联储从2008到2015年连续7年将利率放在0附近,便宜的资金可以让投资者轻松地上杠杆推动资产价格,美股又是一个10年长牛。


同一时期,中国也有4万亿救市,地方政府亦在天量发债,充沛的流动性让中国的房价快速飙升,一部分人吃饱的同时,也为后续年轻人的“躺平”埋下伏笔。


源源活水,资金充裕,“量价齐升”,全世界资产的价值突飞猛进。但这难道是历史的常态,可以一直保持吗?


当全球告别宽松的低利率环境,没有持续的宽松便没有任何资产长牛的基础。


所以,站在2023黑兔年的开年,我们可以再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年那个稳定的、宽松的、包容的全球化环境还能继续维持吗?


越是逆全球化,非经济因素就会越多,成本和市场份额的考虑权重就会越低,反过来又会影响资产价格,影响估值。


进一步聚焦,如果你也认可时代的多变可能远超想象,同时未来数年不再有持续的宽松,那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该怎么办?


就总的方法论而言,如果未来是高度不确定的,那么当下的策略和选择一定需要更加灵活且付出更多精力,否则即便你选择长期主义,资产价格仍然会面临更多的过山车,稍有不慎,可能数年的坚持和努力就会变成一场空。


毕竟,过去跟随经济增长、货币放水的“躺赢式”投资至少在5年内就别想了,跟上通胀,不至于财富缩水那么惨,可能才是绝大多数人可行的目标,而小赚,已经成为了投资领域的桂冠。


总之,基于“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再持续宽松”这一最基本的判断,我们的策略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本文将就下列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对应策略。


1、国内房市的波动

2、国内地方债务危机对资产价格及投资的影响

3、国内生育、产业危机对资产价格及投资的影响

4、各国在世界经济周期中的差异对资产价格及投资的影响

5、我们个人该如何避免被美国经济走势所影响

6、国内股市的波动


(一)


首先,我们从大家最为关心的国内房市开始讲起。


在过去,地方发展、土地财政以及房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趋势仍然会影响当下,因此地方债务问题和房市放在一起讲。


如果没有长期稳定、宽松的宏观环境,未来投资,与其追随趋势,不如去研究什么是好资产,并且去研究有价值的资产在波动中跌到什么位置去介入是相对安全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