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至12日,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此次会议由中国语言学会、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省语言学会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中国内地和澳门等地区的130多位语言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举行,由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汪维辉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教授、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王洪君教授先后致辞。汪维辉教授介绍会议筹备情况。
本届年会于4月10日上午和4月12日上午举行了两场共计八个大会报告。中心张涌泉教授和真大成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方一新教授担任4月10日大会报告的主持人。张涌泉教授的报告题为《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三题》。报告主要从“果/菓”“百/伯/佰”“晌/餉/向”和“個/个/箇”四组字在出土简帛、敦煌吐鲁番写本、宋代刻本等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入手,通过翔实的考辨,指出汉语史研究可以利用出土文献考察字词用法的嬗变,可以利用出土文献匡正历来的错误看法,并强调后代刻本未必全可据信,利用出土文献的今人整理本也应审慎。
真大成教授的报告题为《名称与称名:“名”与汉语词汇史》。报告主要涉及作为研究对象的历时称名和作为研究材料的历史名称两方面内容。历时称名主要指历史上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赋名以及赋名的变化,历史名称主要指历史上曾经存在、目前存留于历史文献的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名称。报告指出,历时称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之一,与语体研究、方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规范及语言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关联,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展开;并以“咬”“觅”“肚”“积”“帖”“泊”“脚/足”等词为例,指出历史名称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独特语料,有时具有很强的论证效力。应该全面收集、整理历史名称,充分阐发它作为语料的多元价值和丰富意义,同时应注意历史文献生成、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从而正确运用存藏于历史文献的历史名称。
本届年会共设21场分组报告,报告论文118篇。中心成员汪维辉、方一新、王云路、庄初升、池昌海、彭利贞、陈玉洁、史文磊、王诚,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李旭平、罗天华、李乃琦,博士后杨望龙,博士生王金英、金龙、修俊俊、孙晓雪、叶雁鹏、章才闯、戴佳文、吴瑞东等,共计21位师生作了分组报告。庄初升和史文磊还分别主持了本届年会专设的“吴语研究工作坊”和“语体研究工作坊”,反响热烈,成效显著。方一新教授的报告题为《早期译经斠读札记》。文章以东汉安世高翻译的《道地经》等为例,参考古写经与早期刻经,兼参玄应《一切经音义》、慧琳《一切经音义》等佛经音义,对其中字面生僻的两则词语加以考订,比勘异同,校正讹误。
王云路教授的报告题为《再谈核心义与同步构词的作用——从中医“候脉”说起》。文章从“核心义”与“同步构词”两个角度探讨“候脉”一词以及“切脉”的构词类型,进一步论证核心义和同步构词在词义分析中的作用。
庄初升教授的报告题为《广东汉剧传统戏音韵初探》。文章通过对早期广东汉剧传统戏的一批音像资料进行详细的辨识和分析,初步归纳广东汉剧传统戏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音韵特点,明确指出广东汉剧音韵作为一种舞台艺术语音,是一种在南方官话音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类似于社会方言的综合音系。
池昌海教授的报告题为《“公主”理据新议》。文章通过礼制、单位构成以及简省使用等分析指出,“公主”及同义族词理据的现有解释值得商榷,“公主”类词语应该是限制关系的名词性复合词,构成类似句法上的向心结构,而非主谓(或陈述)结构。
彭利贞教授的报告题为《“了2”对情态成分的依赖》。文章通过语言事实的描写,从动词重叠、动词+一下、带状语“好好”的句子、带状语“再”的句子、将来事件、惯常事件、假设语境等句法环境进行考察,进一步揭示了现代汉语句尾“了2”对情态的依赖关系。
李旭平教授的报告题为《跨方言视角下动趋式的句法差异》。文章综合考察普通话以及南北吴语的动趋结构编码形式的差异,讨论了语言中路径义在句法上是如何实现的。
陈玉洁副教授的报告题为《汉语同位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文章基于既往研究,对同位结构这个范畴给予更加精确的定义,指出同位结构是一个区别于定中和同位的句法语义范畴。
史文磊副教授的报告题为《从信息结构的句法表现看上古汉语“吾”“我”之辨》(与刘莹合撰)。文章从信息结构(焦点、话题)的句法表现出发,通过对《论语》《左传》“吾”“我”用例的穷尽性调查,对上古汉语“吾”“我”之别作了进一步讨论。
王诚副教授报告题为《传世和出土文献相结合的动词词义演变研究》。文章利用出土材料对“雇(顾)”的雇佣义作了进一步讨论。
罗天华副教授报告题为《古汉语是作格语言吗?》。文章基于近年来关于古汉语具有作格特征的论断,在理清类型学作格并与形式语法作格(非宾格)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上古汉语“语义作格型语言”之说缺乏事实与理论依据,总体上,古汉语不是作格类型语言,而是一种中性语言。
李乃琦“百人计划”研究员的报告题为《〈一切经音义〉写本异文考》。文章以《玄应音义》古写本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写本的异文进行梳理,重点解析部分异文形成的原因。
博士后杨望龙的报告题为《海南闽语琼海话的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文章描写了海南闽语琼海话中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的对立,指出汉语方言构建正式语体的主要途径是借用通语正式体的语言成分。
博士生戴佳文的报告题为《再谈“睡觉”的来源和结构》(与汪维辉教授合撰)。文章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现代汉语常用词“睡觉”的成词时代、成词途径和内部结构三个问题。
博士生王金英的报告题为《论同义并列双音词与字形分化及词义转移——以“把柄”“柄把”等为例》。文章考察梳理“秉”“柄”“把”三者各自词义的逻辑关系,并以它们作为语素组成的双音词为例,讨论了同义并列双音词的词汇化。
博士生吴瑞东的报告题为《基于语料的同/近义词计量分析──以先秦汉语“害怕”概念域为例》。文章对先秦语料“害怕”义词用例进行语义、形式特征标注,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法和对数线性模型考察了9个“害怕”义词的分布差异。
博士生修俊俊的报告题为《说“到底、究竟”与“吗”问句的共现》。文章基于语料中“究竟、到底”与“吗”字是非问句共现的用例,认为“吗”问句出现“究竟、到底”,主要功能还是在于追究疑问,其原因在于“反诘”功能被滤除,而只剩下所谓“老实”的询问。
博士生金龙的报告题为《说吴语台州片的“看”义词》。文章着眼于整个吴语台州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三个常用看义词“望”“相”“看”的地理分布特征和词义特征进行考察,并结合临近方言,指出这是词汇演变、替换的结果。
博士生孙晓雪的报告题为《吴语瑞安话的体标记“爻”和“起”》。文章讨论了吴语瑞安话中与普通话词尾“了”基本对应的成分“爻”和“起”,并考察它们的使用情况、对谓词语义的选择以及对事件类型的组合情况等。
博士生叶雁鹏的报告题为《汉语南方方言的“娒”与“嬭”》。文章利用历史比较法,结合出土文献与中古辞书,揭示南方方言母亲称谓“娒”系与“嬭”系的对应关系,并与春秋战国时代楚地金文用“嬭”记录楚姓“芈”以及《切韵》所说“嬭”乃“楚(夷)人呼母”相印证。
博士生章才闯的报告题为《苍南蛮话的一般疑问句》。文章描写了蛮话疑问句中句末的 mou的句法与语义表现,认为mou是蛮话的正反问句的结构之一,且相当于蛮话中A-not-A结构兼疑问语气词。文章还讨论了mou在是非问中的限制与mou构成的反义疑问句,进一步理清了蛮话中正反问句的形式。
闭幕式上,王云路教授作大会总结。
年会期间,召开了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语言学会章程(修订稿)》和78名学者的入会申请。中心真大成、史文磊、王诚及汉语言研究所李旭平、罗天华成为中国语言学会会员。据悉,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