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需要一部共同的中华民族史

阿罗汉 阿罗汉不约 2023-07-03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满江红》很热,我还没去看,但从反响来看应该是不错的,张艺谋的作品大部分都一直在水准上。电影虽然没看,但大致知道朋友们讨论的焦点。

至于岳飞为什么死,我以前写过一个小文。岳飞是必死无疑的。南宋初年赵构为了稳住脚跟,顺应抗金力量的自组织生长,最终的军事组织格局是对北宋军事体制的全面“反动”,短时期形成了家军体制,打破了赵匡胤的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安排,确保了军队的战力。

但对于皇帝来说,军队始终存在一个战斗力悖论,特别是在抵御强大的外敌时期,一支军队要有战斗力,将军一定不是庸碌之辈,必然要允许军队效忠他的将军。然而,能够效忠将军的军队必然对皇权产生威胁,军队的组织性和战斗力不可兼得

所以,稳住脚跟后的南宋朝廷必然要收拾家军。与金国议和是为了杀岳飞,而不是杀岳飞以求和,先后顺序不可颠倒。赵构的心中,家军才是对朝廷最大的心腹之患。

这个史实,史学大家吕思勉曾经讲过。当然,也可以有其他解释,大家各自保留意见。

但无论怎样,综合正反两方面史料客观来看,岳飞、秦桧、赵构都是局中人,没有人完美无瑕,没有人邪恶到十恶不赦,影视剧可以塑造脸谱化的英雄与小人,但如果这样看待历史就显得过于轻佻了。

不过,以上并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我是想聊聊我们的历史观。

年前在看丘吉尔的《英语民族史》,有些启发。中国人认为英国人是盎格鲁萨克逊人,但实际上盎格鲁萨克逊人是不列颠的入侵者。

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都属于日耳曼人,盎格鲁人是来自丹麦南部的日耳曼人,撒克逊人是来自德国西北部的日耳曼人。他们于公元四世纪左右入侵了不列颠,后来合称盎格鲁撒克逊人。

而不列颠的原住民是布里吞人,又称为不列颠人(Briton),他们属于凯尔特人,最早于公元前8世纪来到不列颠定居。不列颠因为与欧洲大陆隔开,所以布里吞人的发展相比欧洲大陆较为落后。

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之间,不列颠遭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凯尔特人的入侵。岛民还处于青铜时代,于是带来铁器时代的比利时人自然的成了不列颠最早的征服者。

之后便是罗马人的入侵。

罗马人与原住岛民进行了残酷的征服与反征服战争。伦敦等大城市被纵火劫掠,男女老幼被屠杀,城市毁于一旦。双方各有胜负,但最终布里吞人几乎要被屠杀殆尽。此后三百年,不列颠成为罗马行省。

布里吞人领袖博阿迪希亚女王铜像

三百多年后,罗马的和平秩序最终落幕。之后的两个世纪里,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几乎同一时间开始了对不列颠的入侵,他们破坏城市,劫掠村庄,成为不列颠的统治者。

但撒克逊人并没有统治太久,不列颠又相继迎来了维京人。维京人对不列颠的入侵长达120年,入侵者一边杀戮、一边劫掠、一边定居,最终融入了英格兰。

维京海盗

然后是诺曼人。1070年,征服者威廉将英格兰最后一座城镇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威廉用恐怖的屠杀与熊熊大火镇压英格兰人的反抗。

丘吉尔写到:(诺曼人)摧毁了整个撒克逊统治阶级并使英格兰人彻底臣服。这段历史既苦难重重又光彩夺目,被英国人称为诺曼征服。苦难重重是指对先辈的英格兰人,光彩夺目是指对他们的后裔——当代追溯历史的英格兰人历史一定是不同视角,不同判断。

面对这一系列久远的血腥往事,英格兰的历史究竟应该如何书写?

你会看到丘吉尔的笔下,他赞美那些反抗罗马入侵的布里吞人:

她(博阿迪希亚女王)的纪念碑矗立在泰晤士河的路堤之上,与大本钟遥遥相对,它提醒我们不要忘却那些自由或死亡的悲壮呼喊之声,他们今日依然在我们心中回荡。

但也赞美罗马人:

在罗马帝国开放包容的政治环境中,各地区皆没有种族、语言或宗教方面的歧视偏见……奴隶中的幸运者也有机会跻身公民行列,正是在这种制度之下,不列颠逐渐发展起来了。

他赞美抵抗维京海岛的撒克逊人:

(阿尔弗雷德大帝)以坚强毅力跨越千难万险,能以冷静头脑迎接回归的荣耀,同时,他也能将信赖的目光投向再三背叛的仇敌。阿尔弗雷德站上了崇高之巅,成为野蛮战争,时代乱局中的一块不朽丰碑。

但也赞美维京海盗:

当我们反思这些北欧海岛的野蛮和可耻习惯,愤慨他们的破坏与残忍行径时,我们也同样应该记住他们的纪律、坚毅、友谊和军事美德,正是凭借这些优点,他们得以横行四海,成为当时最强大和最勇敢的种族。

(北欧海盗)与失去土地的英格兰当地人建立了地缘和血缘上的人际关系,将英格兰血统融入了这个精力充沛,骄傲勇猛的战斗民族之中,使其拥有了持久的力量和勃勃的生机。

诺曼人残酷的征服了英格兰,但丘吉尔也赞美诺曼人:

诺曼底人最卓越的功绩就是征服了英格兰,把英格兰的历史与欧洲历史再度对接,阻止了英格兰滑入类似于斯堪的纳维亚帝国体制的狭窄轨道。此后,英格兰的历史和英吉利海峡以南的民族共同前进。

征服者威廉

从丘吉尔的叙述可以看出来,英语民族的历史观完全不同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观。我们的历史观有强烈的道德观念。

然而,历史发展是自然演进,比对错更重要的是现实。现实的演进属于道的范畴,天地不仁,大道行远,远远高于人类的道德观念。所以,在历史演进中,并不是用正义必胜之类的道德观念去解释。

或者说,对于人类而言,重要的永远是现在和未来,历史是一种文化建构,对过去的建构应当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创未来。

现实就是,英国人并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今天的英国人实际上是原住民布里吞人与凯尔特人、罗马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维京人、诺曼人等一系列征服者的共同后裔。

我们就可以理解丘吉尔的叙事逻辑了:如果先辈里的征服者是邪恶的,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和面对自己为何流淌着征服者的血液

实际上每一个民族都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共同后裔。商对夏,周对商的取代就是当时的不同民族间的征服。后代人叙述历史,我们将夏与商都追溯为中华文明的正统王朝,这没什么不妥。

但比较难以处理的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王朝并没有包纳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

台湾作家廖信忠曾在那篇热文《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里说,中学曾经就有老师告诉他:你们不要以为全中国的历史都是一样的,山西就没有经历过南宋。然而,显然并不仅止于山西,包括东北、北京、天津,甚至山东,都没有经历南宋,山东还是传统中国文化道统所在。这些省份都在与南宋并立的金国统治范围内。

同样的地域其实有很多,比如西藏,要到元朝时期,才实质性的归属中央王朝统治。中原王朝的大部分历史记忆,在西藏是没有的。

如果我们眼光再放远一点,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中国最晚近包纳的最大规模领土是新疆,到乾隆时期,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几个民族千万人口才加入中华民族。而此前自唐代后已有一千多年,西域都不在中央王朝版图之内。

据新闻报道,最后一个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少数民族是达曼人。达曼人是尼泊尔人后裔。历史上清政府进藏讨伐廓尔喀军,廓尔喀战败后,部分兵士滞留西藏边境再也未能回到故土。

以上例子我们是想说明,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可能会有很多地方和民族,在二十四史内是找不到自己的民族叙事的。或者,找到的是作为反派一方的叙事。我们想象不出维族同胞、藏族同胞如何讲解二十四史,如何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观。我们也没有关注过我们的历史观是否照顾到了傣族、苗族、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情感。

因为二十四史是绝对正统的中原王朝历史观念。

与英语史观不同,我们的历史观首先讲究“名分大义”,谁才是正统这绝不能含糊。宋是正统,因此岳飞无比正义崇高,秦桧就阴险狡诈。于是出现了有些网友的笑谈:

其实金国区域各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金朝廷还出台了鼓励民族通婚的政策。东北华北其实是民族融合的共同后裔这是没有大问题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华北汉人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测到少数民族基因。因为,民族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建构,正如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说“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基因是万年尺度以上的进化,民族不过是百年尺度上的变动,我们可以划分为56个民族,但大部分民族在基因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图瓦人(唐努乌梁海)在仅仅一百多年前属于中华民族,但现在属于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是图瓦人,明显有着东方人面孔。

由于对正统叙事的执著,这导致中华史观很难包容性解释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血腥征服,也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元朝、清朝的历史贡献,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如何促进民族融合和边疆开发也缺乏历史叙事

或许这是由于靖康之变后汉人文化上的应激反应,汉族对被征服充满了耻感。当文治武功均不够充沛的时代,对道统的强调便成了最大的尊严。以至于后来的历史上,王朝存亡之际,只要是对外族讲妥协、讲求和都是耻辱的和有罪的。

但是,征服和被征服只是古代历史民族融合的自然途径,如果汉族对被征服充满了耻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化的历史观让历史人物脸谱化,正义的就必须是纯洁的,邪恶的就从头到脚都是坏的。因此,岳飞就逐渐的被美化得毫无瑕疵,拥兵自重和奢华敛财不论;而秦桧简直就一无是处,早年的勇气和对金的外交智慧都略过不提。

这样的历史叙事逻辑还延伸到了近代以及影响未来。内战双方也一定有正派和反派,一定有正义和邪恶。但是,如果现代中国人有一半人的父辈是正方,那就意味着同样有另一半人的父辈是反方。实际上,内战应该是悲情的和可理解对方的,未来应当是我们民族要尽量避免的。我们对历史缺乏温情和敬意在此暴露无遗。延展至当下,人们也用先入为主的是非观念看待着今天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尝试相互倾听、包容和理解。

汉族史观实际上成为了中华民族史观。这并不是好事,这实际上是一个隐患,极其缺乏包容力。我们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历史观在近代有比较大的转折,新中国是学习和参考苏联,但从俄罗斯目前的各民族发展与融合情况看,这是个不太好的样板。具体问题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讲。

总之,当代中国缺乏包纳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共同历史叙事。

真正属于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应该既有勇猛的征服者,还有勇敢的反征服,既有宏伟的历史演进,也有不同民族的英雄主义,既能带着温情和敬意去看待民族间的苦难情仇,也要公正的论述先辈的血泪荣辱,这才是中华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共同创造出的波澜壮阔的史诗。

这也是神州大地的本来模样,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精力充沛、勇猛进取、勃勃不屈、包容万物的中华民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