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绿色大礼包,送给今天和未来的南京人

江瑜 紫金山观察 2021-05-01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陵园路上郁郁葱葱的法桐,
石象路金黄色的落叶地毯,
北京东路巍巍雪松,
鸡鸣寺的樱花胜雪……
每一季,

走过这个城市的你,

可曾为这路边的风景停下脚步?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


每一个初到南京的人,都会对这座城市“四季有花、满城绿意”的景色留下深刻印象。“山水城林”的南京,绿色是城市的基因,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现在的南京,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留给未来。
   

5月26日,“绿色银行”行动推广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在全市涉农区推广“绿色银行”。紫君获悉,这项在紫东地区开始探索的工作,将在全市涉农区推行,为南京积攒更多的绿色财富。



1

“先植绿后建城”的紫东经验


紫东地区建设“绿色银行”是学习借鉴雄安新区做法。


1

去年5月


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学习,“千年秀林”大清河造林项目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市委决定,借鉴“千年秀林”建设经验,把建设“绿色银行”作为紫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作。


“荷塘苇海”的白洋淀美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吴彬 摄

2

去年8月15日


紫东“绿色银行”行动正式启动,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市委副书记、紫东地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沈文祖等共同按下按钮,“先植绿后建城”开始在紫东地区推行。


去年8月,紫东地区“绿色银行”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3

今年5月20日


张敬华专题调度紫东地区建设工作,就绿色银行建设进行研究,指出要继续深化紫东地区“绿色银行”建设,并在全市所有涉农板块推广,打造南京农业农村工作的特色亮点。


紫君了解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紫东地区“绿色银行”建设初步形成了“国资运作、部门参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的工作格局:
   

栖霞区组建南京市栖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发挥国资的导向和撬动作用,整合区域苗圃资源、优选苗木储备,大力推进“绿色银行”项目,建设南京的“千年秀林”。
  

图为栖霞“绿色银行”。资料图片


向社会招聘“园林”及“工程管理”方向的专业人才6名,组成专业工作团队。经过在八卦洲、龙潭等街道实地调研,对全区现有1.15万亩苗圃资源进行了牵头统筹,及时沟通市场信息和需求,调整苗木种类。
   

栖霞园林公司按照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三化”理念,优选适合本地区的红豆杉、早樱、造型罗汉松、造型羽毛枫、银杏等40余种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性的树种,为紫东“绿色”银行贮备大量的绿色资本。
   

以绿色资源反馈乡村环境,将绿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对区域重要道路、绿化景观进行改造,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开发“绿色银行”三化苗圃科普小程序,通过“一树一码”跟踪树种栽植、养护信息。同时以绿化就业反哺群众,雇用本地村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栖霞区西岗片区桦墅村千亩“绿色银行”。来源:栖霞视点


到目前,紫东地区已建成高标准绿化苗木示范基地近4000亩,种植40多个树种、各种规格苗木近4万株。
   

紫东地区“绿色银行”建设进展迅速,和相关板块、部门协同配合分不开。
   

江宁区第一时间部署行动,以“储备绿能、广拓绿源、富民增绿”为重点,加快推动苗圃基地扩建和苗木储备,截至目前累计建设苗圃基地10160亩,储备苗木80余万株。与南林大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与滨江开发区进行苗木共建,结合道路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做到育林于路、育林于景。通过流转社区集体低效土地、支持社区合作社、雇佣当地群众,累计在江宁建成基地14个,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近800万元。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会同市财政局将紫东地区高品质造林纳入“绿色南京”专项中予以支持,按照每亩5000元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江宁湖熟街道杨柳湖苗圃基地采用容器栽培的南京椴。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琳 摄


目前,2019年“绿色银行”第一批资金已到位,剩余资金将在验收合格后,尽快下拨。市绿化园林局积极与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在宁科研院所联系,南林大服务指导栖霞区,省林科院服务指导江宁区,分别与江宁交建集团、城建集团、栖霞园林等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为紫东地区“绿色银行”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目前,南林大指导栖霞区建设了南京椴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规模达到200亩,栽植了南京椴近万株。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发挥“金陵惠农贷”惠农支农作用,目前,全市63家区级以上苗圃农业龙头企业(市级13家、区级50家)已全部纳入“金陵惠农贷”扶持名录,2019年共有29家苗圃企业获得惠农贷优惠贷款,贷款笔数29笔,贷款总额7230万元。


会同市财政局每年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专项资金1500万元,对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农业生产经营用途,向商业银行贷款支付的利息给予一定补贴。目前,各区贷款贴息比例基本在40%—50%之间,最高年贴息金额可达40万元。



2

“绿色银行”要种什么树?


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这是“绿色银行”的“三化”理念。


“三化”理念

1.珍贵化,即培育一批珍稀名贵树种,做到蓄宝于林、藏富于民;


2.彩色化,是指优化绿植的布局规划,采取合理的改造补植措施,形成色彩丰富、季相分明、识别度高的城市空间;


3.效益化,是指让绿色种植转化为绿色发展,让生态成为驱动发展、创造效益的重要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未来,南京的“绿色银行”要种什么树?
   

紫君从紫东地区建设指挥部了解到,去年8月,指挥部编制了《紫东地区适生植物推荐名录》,《名录》中共44种(类)树种。
   

栖霞区西岗果牧场茶场苗圃园种植的银杏。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银杏树因为高大挺拔的身姿和深秋金黄的叶片,很受南京人的喜爱,在《名录》中,落叶乔木类,推荐的第一个树种就是银杏。
  

初夏时节,一树淡黄色小花、散发淡淡香味的南京椴,也在推荐名录中。南京椴是唯一以城市命名的椴树品种,花芳香馥郁,病虫害少,对烟尘及有害气体抗性强,适应能力强,耐干旱瘠薄,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
   

树叶形似近代人穿的马褂,一到秋天一树金黄,这是马褂木,它也被选入《名录》的落叶乔木中。
   

紫君看到,《名录》中推荐的44种植物按种类这样划分:


按种类划分:

1.落叶乔木:银杏、榉树、榔榆、南京椴、麻栎、栓皮栎、杂交鹅掌楸、乌桕、薄壳山核桃、无患子、七叶树、朴树、金钱松、杜仲、合欢、枫香、中山杉、玉兰、全缘叶栾树、槭(类)、樱花(类)、秤锤树、梅(类)、海棠(类)、紫薇;


2.常绿乔木:青冈、樟(香樟)、冬青、紫楠、椤木石楠、木犀(桂花);


3.落叶灌木:木槿、荚蒾(类)、绣线菊(类);


4.常绿灌木:胡颓子、大花六道木、火棘;


5.藤本植物:紫藤、络石;


6.草本植物:莺尾(类)、松果菊、山桃草、紫娇花、矮蒲苇。


 根据“绿色银行”行动推广工作部署会议安排,全市涉农区“绿色银行”选种树种,也要从《名录》优先选用。



3

“绿色银行”接下来要这样做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绿色银行”,不是简单地种树,而是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应。



生态效益




南京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强化“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彰显美丽古都的绿色本底,都需要我们加强绿化工作,而“绿色银行”的推广,正是放大和厚植这一特色优势的最有力抓手。


经济效益




“绿色银行”形成的珍贵木材、林果药材等产品,不仅为广大从业者提供良好而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对相关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价值增值带来显著的关联效应。


当前,南京正全力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其中,打造新都市,必将会对绿化苗木产生巨大的需求,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及早种植储备“三化”树种和优质木材资源,形成一批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绿色宝库”,将为南京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态源泉。


社会效益




“绿色银行”储蓄的不是货币黄金,而是绿水青山、林木植被,其回报不仅是生态与经济的互利互赢,还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通过环境的改善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银行”建设。目标已定,下一步,各板块和部门将加快推进这项工作。



市绿化园林局



将在全市实施“绿色银行”行动计划,摸清各区家底,结合各区实际,每个涉农区建设1—2个“绿色银行",突出各区在园林绿化方面的特色。


同时,继续做好技术服务指导,依托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力量,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科研合作平台。


延续资金补助政策,与市财政局会商,争取明年在“绿色南京”专项资金中补助政策不变动,补助内容不改变、补助标准不降低。按照“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标准扩大“绿色储蓄”,以培育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为主,特别是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南京椴等珍贵树种。





市农业农村局



将切实发挥“金陵惠农贷”和“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大政策优势,将更多从事苗木种植、销售的经营主体纳入扶持范围,把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苗圃经营主体扶持培育成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享受惠农贷优惠政策。


并支持各区将符合条件的苗木种植经营主体纳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申报范围,通过主体向镇街农经部门申报、区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公示、市农业农村备案等程序,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助推“绿色银行”建设。





栖霞区



将进一步加大苗圃种植规模,到2021年底,计划再流转整合1000亩土地,并完成苗木的种植工作。将“绿色银行”建设与美丽乡村发展相结合,以乡村零散用地、废弃地发展苗木种植,以绿色资源反哺区域环境,提升生态环境水平,提高乡村旅游品质,带动农民增收,实现“绿色银行”建设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南京发力南北两端背后的战略考量

紫东崛起:南京东部的新未来

这件事,市委书记张敬华为何如此看重?

对照新发展理念检视问题,南京市委书记讲党课连问“十个为什么

兄弟联手,一起去赚全世界的钱!

南京全面打响“战疫”!大年初二市委书记主持召开这个会

抗击疫情到了关键期,张敬华主持会议提出抓好“三防”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江瑜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杨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