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这条4米宽的小巷何以成网红?
“Z世代”集聚、国际范爆棚、小店琳琅满目……3月31日,作为南京市鼓楼区“上海路环高校年轻力商圈”的消费场景之一,金银街国际青年艺术街区在3个月试运营后正式亮相,吸引众多居民和高校师生前来打卡。
作为一条仅200米长、约4米宽的小巷,金银街为何在试运营期就名声大噪,实现日均数千人次的大客流?一个“政府扶持、平台运营、高校共建”的新模式揭开谜底,为“小巷”众多的主城如何释放商业“大空间”带来思考和借鉴。
做大年轻“能量场”
通过停车空间微改造,整条道路告别了乱停乱放的烦恼;
街区增设座椅等设施,满足群众休憩需求;
建筑外立面与围墙经过统一设计修复,焕发出年轻活力和艺术魅力……
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区的居民和南京大学的师生对于金银街“前世今生”最有发言权。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贾鹏飞说:“一条金银街交出了消费焕新和城市更新的答卷,这里移动装置的店铺、外摆市集将咖啡饮品、潮流零售、艺术画廊、展陈空间浓缩在小街上,许愿墙、盲盒墙、中美中心橱窗等多样化的艺术展现形式也塑造出全新的艺术生活场景。”
鼓楼新厦集团旗下南京新睿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该街区整体商业运营。“区里专项拨款,对金银街的公共空间和设施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同时为街巷商户免费给予小店门面及门头更新、亮化,大大增加街区的‘年轻值’。”公司负责人戴拥珍说。
激活小店“强磁场”
在金银街上,16个“集装箱”承载着一个个小店店主的“开店梦”,也拓展着金银街的商业尺度和体验维度。
“平均日销50杯,最多的一天卖近百杯。”初春的上午,37coffee店员阿威在咖啡机前忙碌着,手边整齐摆放数个外卖保温袋。“对于小众咖啡店来说,这样的销量算是小康生活!”
路边一字排开的“集装箱”里,咖啡店、啤酒吧、面包房、鲜花坊、手作铺等随处可见。南京箩筐手工设计工作室主理人张玮玮指向其中一间,里面正展示剪纸、金箔、云锦、灯彩、木刻等南京非遗技艺的联名文创。
年初,由鼓楼区商务局举办的首届“来吧!鼓楼”咖啡节落地金银街,周边20多家网红咖啡馆、书店等同步参与,吸引不少文艺青年。承接学生社团活动、定期推出消费节、打造特色市集、引入网红资源……鼓楼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银街不光是一条街,更是一个消费场景,不能光赚一时的吆喝,还要一路长‘红’。”
以金银街为样本,一个更详细的“小店计划”正在鼓楼展开。“我们已通过‘鼓楼星推官’数字化消费平台,加强数字赋能,根据南大师生和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适时精确调整业态,作为‘上海路环高校年轻力商圈’的主力街区,金银街将有机串联上海路、陶谷新村、汉口西路等街巷,辐射带动周边近500家小店,持续释放‘小店经济’强磁场。”该负责人表示。
高校助力
打造创新“展示场”
链“街”活力,金银街实现了“巷”上新生。新生的背后,一个由高校助力做优的创新“展示场”正在形成。
紧邻南大鼓楼校区和国电江苏、省建筑科研院所等单位,金银街见证了多次的学术理论探讨、创业头脑风暴和重大项目落地,是服务创新创业的绝佳载体。3月31日开街当天,“南京大学——鼓楼金银街共创空间”正式揭牌,这预示着街区将为创业主理人和青年艺术家提供交流合作的机遇和碰撞灵感的空间。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表示:“我们南大多个院系将更多地参与到街区的空间设计、艺术创作和活动组织,共同打造这个共创空间,延承南大历史根脉,碰撞多元世界文化,打造青年创新交流的新阵地。”
对此,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紧密联动南大新生学院、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校团委等,举办主题书画展、乡村振兴主题展等活动,未来还将与海外教育学院、中美中心等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周周有动态、月月有新展。
目前,校地融合助力街区发展的构想已走向现实——一个全新的“美学实验室”正成为校地融合的美好写照。在金银街上,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20位鼓楼高校青年艺术家共同完成了600平米箱体和墙体彩绘创作,用“创新力”诠释对城市的热爱。作品墙一经亮相就成网红墙,平均每天打卡超千人次,全网传播量超50万。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王婷婷(通讯员 陈贯源 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