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增8个!来南京这些地方寻觅乡愁

紫君 紫金山观察 2024-04-12


“十里之间五六湾,行舟终日绕青山。”这是古人在诗中描绘的滁河。巧妙的是,在滁河浦口段左岸,有一段蜿蜒曲折之处,便是永宁街道青山村河北组。

长堤卧波,垂柳夹道,走进青山村,迎面便可与绿意撞个满怀。近日,该村与浦口汤泉孙垄子、江宁谷里公塘头、高淳东坝魏家庄等共8个村落入选第十一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是集田园风光、山水美景、现代农业、乡愁记忆为一体,可深度体验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连片空间。自2017年江苏创新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以来,全省已建成665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有73村庄入选。日前,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兵分多路,通过实地走访、深入采访,看我市在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如何不断升级“版本”,为乡村“塑形留魂”,助力乡村振兴。



特在文化

乡土气息“唤醒”乡愁记忆

漫步在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村,青山绿水和白墙黛瓦交相辉映,每家每户门头上都悬挂着颜色各异的门笺,上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下有多种多样变化的穗。“只第一眼,别人就会对我们村有个特殊印象。”村民雍定明说。


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村。街道供图

王村村形成于元代以前,已有近千年历史,由原雍汪村和王村村合并而来,村内以王姓、雍姓为主,约1500人常住于此。“王村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村落。”王村村党总支书记林波坦言,正是有了这些文化之“魂”,才能让乡村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家园。此次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更坚定了他们未来要继续培“根”铸“魂”,针对老街的两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和十七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改造,植入场景功能,引入米坊、油坊、炒货、豆腐坊等手艺人入驻,打造诗画学堂,形成怀旧体验路线,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

民俗文化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途径,也是留住“乡愁”的“备忘录”。


六合区双墩村。冶山街道供图

青砖筑基、白墙矗立,“古水张洼”四个大字灵动飘逸……在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张洼村口,一幅“文艺范儿”十足的小品景观格外惹眼。“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村里的老物件,就是为了留住乡愁记忆。”双墩村党总支书记徐君兰说,在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中,不但砖瓦、农具等废弃物或老物件得以保留,灵活应用在村口标识、农耕文化广场和庭院的打造上,村内的古树、古泉、古井等历史文化元素也得以保护利用。


六合农民画作品《兔飞猛进》(作者:张国良)

作为“六合农民画”主要发源地之一,张洼还充分挖掘“画乡”记忆。在农耕文化广场,一幅约100平方米的农民作画的文化墙,诉说着“画乡”的悠悠岁月。附近,农民画创作中心正在展出二十四节气农民画展。“除了专门的展陈空间,我们还设计了两间画室供游客挥毫泼墨。”徐君兰说,中心不时邀请胡斌等当地知名农民画家开讲授课,现已成六合农民画这一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乡土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动能和个性特色。”采访中,不少基层工作者表示,只要通过形式创新触发人们对本村本地文化的认同,就能实现从“一盘沙”到“一团火”的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彰显乡土气息,以一村一韵塑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田园风光。




特在生态

“最小干预”成就“形神兼备”

盛夏的响堂,度过了最繁忙的花期,村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怡然自得。清晨,响堂·宿里民宿店的负责人杨浩便忙了起来:协调员工清洁卫生;与客户沟通了解个性化需求;为带娃家庭规划亲子路线……从今年“五一”试营业到现在,杨浩已经习惯了在响堂的生活,“原生态是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浦口老山脚下的响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位于老山脚下的响堂去年入选第十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抱水,2021年,浦口文旅集团推出“响堂计划”,邀请陈卫新、沈雷、王克震等各界人士一起参与响堂建设,计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保留响堂原始风貌,以尊重自然肌理为前提,对村容村貌、基础配套和业态布局进行整体规划。

“近郊、独立、原生态是响堂相较其他乡村的特别之处。”参与响堂建设的人深知这里的独到之处,因此规划之初他们就摒弃了大刀阔斧的工程建设,而是依据响堂地理、自然、生态、居住等乡村要素进行艺术化更新,让一个原本仅有风景的山村成为一个拥有更高附加值的生活中心。

今年70多岁的村民曹如国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你看你们刚进村那条路,只做了硬化处理,以前多宽现在还是多宽,不会为了打造美丽乡村而拓宽,还有我家的栀子花田,一直在那块儿,除了环境越来越好、卫生更加干净之外,基本没什么变化。”


此次入选的阜庄村,俨然一幅江南水乡风景画。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村供图


“最小干预”原则是我市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过程中一直坚守的。位于江宁汤山的阜庄石地村,是江苏省第五批次特色田园乡村。走进村里,只见碧水环抱、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民居建筑风格整齐划一,石拱桥联通各家各户,俨然一幅江南水乡风景画。阜庄村村委会主任陈先先介绍,石地村整体建设过程中,充分彰显村庄原有生态肌理、山水基底和环境优势,凸显当地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




乡村之美,美在特色、贵在特色、难在特色。近年来,我市在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充挖掘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别注重打造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


“蒋山书舍”。图片来源:高淳发布


除了保留生态基底,修复生态环境以外,特色田园乡村还要在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下,对传统建筑、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与修缮。例如,高淳区花山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明清老宅建成了“蒋山书舍”,保贤局、圣德戏楼、何氏宗祠等古建筑重焕光彩,马家垄小学遗址变成了“马家垄1953”村民文化阅览室,让这里成为“形神兼备”的特色田园乡村。


特在产业

“接二连三”推动致富增收

位于六合的长江社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龙袍街道供图

盛夏时节,六合区龙袍街道长江社区十里水杉枝繁叶茂。置身水杉林下,凉意渐生。不少游客漫步其中,消夏避暑。在杉餐居农家乐,店主董家超正忙着张罗饭菜,摆盘上桌,“好风光带火了乡村游,农家乐生意风生水起。高峰时段,游客需提前预订。”

原来,在长江四组上榜第四批省特色田园乡村后不久,从事工程建设的董家超嗅到商机,租了一套闲置民房,斥资近百万元打造了农家乐。农家乐生意火爆,也让更多投资人把目光投向这里。如今,在长江四组及其周边,花筑•南京半亩花田民宿、悠然农园•田野露营等陆续投运。“农家乐、民宿、露营等业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长江社区党委书记李华强说。

“农民富”是特色田园乡村的应有之义。我市在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提升“造血”能力。


江宁区谷里公塘头村,民宿成为这里的特色产业。谷里街道公塘社区供图

作为此次入选的乡村之一,进入暑假后,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公塘头村的特色民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都市亲子家庭,他们在“茶园院落”里泡汤,去书吧里“打卡”,到健身房里放松,去农田里体验采摘之乐,玩得不亦乐乎。

“特色产业是特色田园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公塘头依托银杏湖乐园等周边文旅溢出效应,围绕吃、住、赏、乐,拓展乡村旅游服务新业态,利用闲置的小学和废旧工厂,引进江宁商务商贸集团,建设公塘头主题民宿,打造游客追寻乡愁记忆、体验诗意生活的高端度假目的地。”公塘社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王雷介绍,目前村里已成功创办农家乐餐饮业9家,已注册民宿23家,已营业民宿8家,为当地21位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持续带动增收70万元。


红色李巷。图片来源:微溧水

在浦口汤泉街道瓦殿村,村民通过苗木发展“绿色经济”富了口袋;在江宁谷里街道徐家院,“产业链思维”正在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在溧水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红色力量”在原本瘦瘠的“土地”上谱写一曲致富歌……


近年来,在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过程中,我市始终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产业基础摆在突出位置,利用多种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壮大。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南京都市圈消费新地标!“元通”来了

国家级先导区,南京这样建!

刚刚这场座谈会,他们对南京市委书记说了啥

这群年轻人为啥来到农村?

这一世界级盛会连续5年“花落”南京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鲁舒婷 孙敬清 杜莹(通讯员 张婷婷 华健 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成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