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南京出台“23条”

王健 傅子悦 紫金山观察 2024-04-12




稳住恢复“下半场”,巩固回升“好势头”!9月4日下午,我市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南京市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并答记者问。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南京再推“23条”!

好势头

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黄辉表示,今年以来,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省、市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迈出坚实步伐。


南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7亿元、同比增长5.6%,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十,经济增速位于全国GDP前十强城市第五进入三季度,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生产需求总体平稳,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在此过程中,国家和省、市政策“组合拳”对于稳增长、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2月份,我市“33条”政策出台实施后,各项惠企措施逐步落实,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发展后劲。

为更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近日省里也正式印发《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最新决策部署,研究提出一揽子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力求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据介绍,政策起草过程中,我市总体有三点考虑:

01

围绕上级部署要求,落实我市配套政策

认真对照国家和省系列政策文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上级重大政策的承接落实和转化落地。

02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谋划精准支持政策

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具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

03

立足南京发展实际,研究特色政策举措

对前期出台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完善并延续反响较好、成效明显的举措,确保政策有机衔接。同时,学习借鉴外地做法,结合南京实际提出了系列富有创新性、探索性的政策措施。


再推进

全力促进持续回升向好

我市推出“23条”






《南京市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包括6个方面23条内容,具体为:






01更大力度繁荣消费市场

共3条

包括巩固文商旅消费复苏势头,切实增强服务消费拉动力;

聚焦汽车、家居、家电等重点产品,进一步提振大宗消费;

优化房地产和土地出让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商场多种主题活动层出不穷,消费持续升温。通讯员 黄文婉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02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

共4条

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着力拓展投资新空间;

紧盯关键环节,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7月,南京300多处公交站点完成升级改造。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03更大力度深化对外开放

共5条

包括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全力稳住基本盘;

提升口岸服务保障功能,打造双向开放枢纽;

加快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形成南京特色竞争力;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企业先行示范;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作出更多有益探索。


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


04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

共5条

包括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创造;

深化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发展壮大平台经济,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聚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总部经济高地;

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加快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江北新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05更大力度促进发展惠民

共3条

包括聚焦重点群体,积极稳就业促增收;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抓好积分落户政策调整、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落实等工作;

守牢底线红线,保障特大城市安全运行。


雨花台区古雄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内,养老综合体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助餐助浴、日间照料、康复理疗、认知症照护等综合服务齐全。通讯员 蒋丽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06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共3条

包括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更好发挥“宁企通”平台、12345“亲清·一企来”服务热线等作用;

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加大法治护航力度,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官网截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能否起到预期效果,关键还在于执行。下一步,我市将扎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尽快制定各项政策实施细则,明确申报条件和操作流程,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促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持续做好政策评估完善,及时掌握政策执行进展、了解市场主体反响,科学评估实施成效,动态做好政策研究储备、优化完善等工作,努力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将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通过系列发布会、“报网微端”、行业协会、“宁企通”等渠道,广泛做好政策宣传阐释,面向市场主体开展专题培训辅导,切实提高政策知晓度。


答热点

数字人民币红包、

主题消费券、平台消费券,

安排!

围绕记者现场提出的热点问题,市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答。


商务局

围绕活跃消费市场方面,他们将深入推进消费促进“四季有约”行动,以“2023南京国际消费节”为引领,重点组织办好秋季、冬季系列消费促进活动。为此,我市将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另一方面,着力营造消费氛围。同时,围绕提振大宗消费方面,将持续巩固汽车、家电等消费市场回升向好势头。




其中,在着力激发消费活力方面,我市将组织重点区、商贸企业及头部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等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主题消费券、平台消费券等。如江北新区将于近期启动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活动;高淳区将围绕螃蟹、中秋国庆等主题发放消费券;美团、支付宝等平台将投入数千万元发放平台消费券等。










市工信局

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强市建设,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围绕“国家民营经济31条”中“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市科技局

为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政策落地,在《若干政策措施》中,他们从职能出发,围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优化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包括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下一步,他们将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优势和作用,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在赋能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更优创新发展环境。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目前南京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简称“南京金服”平台)已上线运行“宁创贷”“宁科贷”“民营转贷基金”“专精特新保”“宁创担”“宁科投”等多项财政金融政策产品。截至今年7月末,平台已累计实现入库企业超18万家,注册授权企业超4万家,入驻金融机构59家,汇总融资规模超12000亿元,撮合融资服务规模超2200亿元,被工信部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南京金服官网截图










市人社局

今年以来,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优化就业服务,稳步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有效实现稳就业促增长。具体包括加强政策供给助企稳岗扩岗、精准施策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靶向发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强化监测切实兜牢就业底线等。










市公安局

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还围绕“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放宽人才落户条件”“推进户籍准入同城化,长三角区域社保缴纳年限均可累计纳入我市缴纳年限计算”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新!动力十足

南京这项计划,暖!

挂牌四周年!11项成果全国复制推广

推进这件大事!南京市委书记市长动员部署

多项“全省第一”,南京凭什么?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王健 见习记者 傅子悦(通讯员 宁发轩 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成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